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回到古代當將軍

大道小說網 第201章 太監也瘋狂 文 / 凌雲無忌

    第201章太監也瘋狂

    太祖曾言: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也先或許沒聽過這句話,但作為一方雄主,一舉擊潰大燕號稱五十萬的大軍,他能不知道乘勝追擊的道理?可乘勝追擊也須有個前提:有敵可追。朝廷二十萬大軍死的死、降的降,也大人就算是個「巧婦」,他也做不出沒米的飯。

    也先要入京城,眼下他又三條路可選:宣府、大同、紫荊關。

    通往紫荊關的道路迂遠,也先最先排除,宣府、大同駐軍雖不是很多,然而城池堅固,易守難攻。孫子的兵法有云:攻城之法,為不得已。通俗的說,攻城乃不得已而為之,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想要攻城,首先得準備大盾牌、投石機之類的東西,這需要時間;完成土木工事,也需要時間,前前後後至少半年。

    土木工程頗有技術含量,這就離不開工程師,工程師完成了設計,施工前還需要找規劃局批准,政府部門一般都比較忙,請吃請喝不也得花時間?說這麼多,簡而言之就一句話,攻城很困難。

    也先信心受挫,他就彷彿衝動又二乎的老百姓,突發奇想要翻蓋房子,舊房子拆了,一家人躲在帳篷裡,這才意識到沒錢買磚。也先自幼在馬背上長大,他原以為武力可以征服一切,而今卻發現,他竟然征服不了一座城。

    也先不是沒想過強攻,關鍵在於守城的兩個將領:楊洪、郭登。他們都是難纏的對手,即便僥倖打勝,人員估計要減半,也先數一數人頭,他本就不怎麼富裕,減半就更顯得拮据,如何還想兵臨城下?想到這些,也先有些怨懟,中原建這麼多城池搞什麼?如果都像大草原上一馬平川該多好?

    也先的憤怒還不止於此,他現已確定燕國大軍中被人救走的穿明黃色衣服的傢伙就是燕國的皇帝。越想將其俘虜,越抓不住,那幾百人的小隊殺了他的弟弟,非但沒有夾著尾巴逃跑,他們竟然大張旗鼓的跟上萬鐵騎周旋。你追,他逃;你退,他進;你累了要休息,他們卻想著偷襲,這幾天時間,塞外那廣袤的天地裡風聲鶴唳,以至於士兵們晚上上廁所都得成群打伙,他們可不敢落單。

    也先不相信那幾個年輕人竟是鐵打的,托關係、講情分,請動禿孛羅老師出馬,誰勝誰負不清楚,反正禿老師捂著肩膀、黑著臉,他那本就不怎麼好看的臉孔越發顯得猙獰,也先沒敢問;再次打聽那伙可惡的傢伙,他們竟然銷聲匿跡了。

    既然銷聲匿跡,那就當他們被禿孛羅老師殺了吧。也先又回到攻城的問題上,他依舊沒有主意。

    八月二十日這天,也先正愁得薅頭髮,下屬來報說燕軍投降的一個傢伙有良策獻給丞相。

    這人要是病急了,總會盲目的投醫。據說有一個哥們前列腺發炎,老解不出手來,被逼得沒辦法,找偏方說男人的精?液能治,他果真就試了一試。也先估計就是這種心態,他當即吐出嘴裡尚未嚼爛的羊腿,倒履相迎。

    也先迎進來的傢伙叫喜寧。喜寧是個太監,尖聲細語,身材臃腫,他就放佛被閹了的狗。也先卻不在乎,他抓著喜寧的手彷彿見了親爹一般。他也是被逼急了,若不能攻下北平,他就只能灰溜溜的回到原來的地方,這多沒面子?

    野心勃勃的也先大人豈會甘心?

    「丞相,我們活捉了大燕的皇帝,奇貨可居啊。」

    也先愣了,繼而面紅耳赤。在他的地盤,他屬下抓住了敵軍卻需要「戰俘營」裡的俘虜告訴他最新消息,這讓他這一軍統帥何以自處?也先當即叫來他的兄弟賽刊王——也先兄弟很多,這似乎是成就霸業的必要條件,在現代社會,想當個村主任,沒有四個五個的兄弟也鎮不住場面啊——劈頭蓋臉就是一通臭罵。

    賽刊王被罵了個狗血淋頭,待弄明白事情的來龍去脈,他有些委屈的說他一直在找大燕皇帝,可一直也沒找到大燕的皇帝。

    喜寧有些尷尬的咳嗽一聲,「丞相,燕國的將官見過皇帝的沒幾個人,只要有人穿著龍袍,我們說他是皇帝,他就是皇帝,有這個籌碼在手,我們想走宣府就走宣府,想走大同就走大同,守城的將領敢阻攔,除非他不想活了。」

    也先聞言哈哈大笑,「人才,先生人才也。」

    喜寧汗顏,天氣不熱,他卻不停的擦汗,連說「慚愧」。

    也先有招攬之心,招攬之前必須過「政審」這一關,他忽然問道,「先生憤恨大燕皇帝?何故?」

    喜寧久居皇宮,最擅長察言觀色,他眼珠一轉,故作憤憤不平狀。

    「大燕的皇帝斷了奴才做人的根,此仇不報,天地不容啊。」

    喜寧話雖如此,事實卻不是這樣的。

    閹割有嚴格的流程,韋小寶去皇宮應徵當雜役,站錯了隊險些被閹的事情是不可能發生的。在燕國,自願淨身的男子需由「刀子匠」來動手。

    「刀子匠」也分兩種,一種隸屬於事業單位,六品官,比縣太爺品級都高,他們掙死工資,給人淨身沒有提成,也就不好好割,要麼割得淺了留有餘勢,將來裡面的脆骨往外鼓,就還得再挨第二刀;要麼割得深了形成一個坑,將來小便成扇形,容易尿襠,這可是一輩子的缺陷;再有就是「個體戶」,他們的手藝都是家傳的,傳男不穿女,一刀下去乾淨利落,若有不乾淨的,假一賠十,唯一的缺點就是要錢比較高。

    接受淨身的男子寧願多花點錢也不願多挨一刀。個體戶的刀子匠雖掙計件工資,他們卻秉承一個原則:下刀之前,但凡「手術對像」有丁點猶豫,他們都不會動手。

    因此,喜寧被閹絕對是出於自願,只可惜也先不瞭解行情,他拍著喜寧的肩頭道,「先生勿要氣餒,本相定然閹了大燕的皇帝替先生出這口惡氣。」

    喜寧自然感激涕零。

    喜寧伺候在正統皇帝身邊,他當然清楚皇帝的身高、體型,從眾多俘虜中找到一個儒雅而又體型相仿的男子並讓他穿上了繳獲的皇帝換洗的龍袍。

    人靠衣裳馬靠鞍,這一番打扮竟頗有幾分神似,喜寧站在「皇帝」背後,他竟有山呼萬歲的衝動。

    八月二十一日,也先挾持「皇帝」開始叫門。

    也先最先到達的地方是宣府,總兵楊洪鎮守宣府。六十八歲的老將軍,歷經四朝而不倒,簡直老奸巨猾。朝廷兵敗土木堡,楊將軍聽說有人救走了正統皇帝與青年將領楊雲,繼而探子回報塞外一直小隊來去如風的打游擊,他猜想這正是皇帝一行,同時也知曉了這支小隊的來歷:以武德將軍陳煦為首的送嫁隊伍。

    不足千人的隊伍vs阿剌知院數萬鐵騎,熟強孰弱一目瞭然,在楊洪看來,武德將軍一行人基本可以開追悼會了。楊洪雖然不贊成這種蠻幹,他卻不得不佩服陳煦、馮澈二人的勇氣。如果好好調?教一番,他們必定是朝廷兩員虎將,楊洪不是沒想過出兵救援,如果這是阿剌知院調虎離山之計呢?宣府一旦失守,瓦剌大軍將直逼京城,他楊洪就是最大的罪人。

    楊洪請畫師畫好了陳煦一行人的黑白照片,他甚至寫好了為其請功的奏折,突然聽說阿剌知院被他們砍去了腦袋。楊老將軍好久都沒有回過神來,回神之後,他問了一句「當真」?聽探子說「然也」,他又繼續「死機」,心中喃喃自語著一個念頭:果然是長江後浪推前浪,這後浪都把他這前浪拍在了沙灘上。

    這兩個年輕人甚至沒有他孫子年紀大,楊洪卻生出結交的衝動。

    陳煦搶回正統皇帝,於鷂兒嶺設伏殲滅瓦剌一個千人隊,楊洪揪著鬍子想知道這幾個年輕人想幹什麼?見好就收吧。

    楊洪還聽說也先跳著腳的罵了「**」,幾乎在同一時間,探子徹底失去了他們的消息。

    人力時有而窮,難道他們真的遭遇了不測?也先挾持「皇帝」城門叫陣,楊總兵的心跌倒了谷底。他現在已經不再想陳煦他們的英雄事跡,他想知道如何打破眼下的僵局。

    皇帝乃天子,他就是大燕有限責任公司的董事長,董事長發話,職員抗命,這絕不是解雇就能了事的,誅九族都有可能;可如果大開城門,皇帝進城,也先的人也就來了,敵軍長驅直入,生靈塗炭,國將不國,他簡直就是歷史的罪人,遺臭萬年的程度簡直能與吳三桂比肩。

    兩相相權,楊將軍命人對城下的敵人喊話,大意就是,他守的城池乃皇家的城池,他楊洪只是一總兵,主帥乃皇帝親敕的封疆大帥,沒有主帥令牌,城門決不可開。

    也先派人回話,問主帥何往?楊洪說主帥從來處來,往去處去,反正不在城中,請恕罪。最後,楊洪還引用了子的話——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他敢不開?」也先看著喜寧先生,喜寧同樣看著也先,「他不開。」

    奴才就是奴才,一點隨機應變的本事都沒有,也先翻身上馬,大手一揮:「去大同!」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