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回到古代當將軍

大道小說網 第221章 躺著也中槍 文 / 凌雲無忌

    三個人單挑一群人——當然也可以理解為一群人群毆三個人——馬順、毛貴、王長三人的勇氣可嘉。如果大燕的臣民能有他們一半的決絕,也先以及他手下那幾萬騎兵算個鳥?

    事實證明,沒有足夠實力的勇氣都是徒勞,其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金鑾殿上的「散打比賽」沒有裁判、不限制規則,摳眼睛、薅頭髮、捏陰囊,拳腳、指爪乃至於牙齒都可以當做武器,廝打、喝罵,場面沸反盈天。

    孔門弟子徹底摒棄了君子動口不動手的原則,正統皇帝始料未及,瞠目結舌,他竟有些不知所措。

    「統統住手!」

    陳煦拉著岳父擠出人群,顧不上追究誰打了他,鼓足中氣大喝一聲。

    打口水仗,一個人跟一群人對罵,瞬間就能被對手的吐沫星子淹沒,陳煦喊得喉嚨刺痛、眼冒金星卻沒有當頭棒喝的效果。

    陳煦甚至聽不清自己喊的話,更不要說憤怒的朝臣。待看到楊雲睿擠出人群,他又忍不住樂了。軍中第一高手鼻青臉腫,更好笑的是他還一手抓著褲子。

    楊雲睿比陳煦鬱悶,他不想打傷同僚,同僚卻沒有他這種顧及。他們不僅打了他的臉,竟還趁亂扯掉了他的腰帶,這***找誰說理去?

    陳煦、楊雲睿對視一眼,他們又有些無奈的看著金鑾殿上散亂的官帽、扯碎的官服。相比剛才的雜亂無章,滿朝文武竟彷彿受到磁石吸引的鐵屑朝著磁石的中心點拳打腳踢。最裡邊的踹人也就罷了,站在外圈的大臣也好像學會了隔山打牛,他們呼呼喝喝的踹得更起勁。

    「這簡直太凶殘,太暴力了。」

    秦錚站在陳煦身邊。他禁不住大汗淋漓。

    正統皇帝覺得這一定是在做夢,他甚至打了自己兩個大嘴巴子。臉上火辣辣的疼痛昭示這都是真的。對皇帝而言,真的還不如假的,金鑾殿乃百官議政的場所怎麼就比下了雨的農貿市場更狼藉?

    錦衣衛雖負責巡察緝捕,他們同時也是皇帝的侍衛親軍兼儀仗隊。充任殿廷侍衛者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體貌雄偉、孔武有力,個人戰鬥力雖比不上「狼牙」,不過要收拾這些寬袍大袖的朝臣卻是輕而易舉。

    奈何皇帝沒發話,他們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頂頭上司被人群毆。

    吏部天官王直踉踉蹌蹌的走到陳煦跟前,「小陳大人,必須要制止他們,否則後果將不堪設想。」

    吏部天官。大燕朝廷「中?組部」的老大。對於陳煦這十七歲的年輕人執掌大權頗有些芥蒂。說良心話,老天官不願沖陳煦低頭,他原本想走啟奏皇帝,看到陛下「啪啪」的抽了自己倆耳光,他果斷的轉向了陳煦。

    「大家住手!」楊雲睿喊了一聲。聲音彷彿泥牛入海,杳無消息。陳煦突然間靈機一動,他雙手湊到嘴邊做喇叭狀,深吸一口氣道,「呀呔!刀下留人!」

    滿朝文武也不知是聽到了陳煦的話,還是踹人踹累了,他們果真停止了打鬥。朝臣狼狽,馬順三人的屍體更狼狽,說屍體或許有些不恰當。如果把三人的屍體抬回家,他們的媽媽估計都認不出他們,這簡直就是三團橡皮泥。

    朝臣看著自己的「傑作」,膽小的失魂落魄,靜候皇帝發落;膽大的竟然叫囂著為國死節,懇親皇帝誅殺王振同黨。皇帝若不肯答應,他們也效仿左都御史大人跪死在金鑾殿上。

    陳煦看看臉無血色的岳父又看看跪在御座前的傢伙們,他真想罵他們腦袋被門擠了。大鬧金鑾殿,你們沒看到四周的錦衣衛虎視眈眈的目光?皇帝一聲令下,你們就得跟那三塊「橡皮泥」作伴了。

    正統皇帝不是沒見過血,然而把金鑾殿弄得跟車禍現場似的倒是第一次見。他最先感到的不是憤怒而是害怕,這一瞬間,他想老婆了,想回後宮躲進那溫柔鄉里去。

    皇帝一旦離去,保不準錦衣衛這些力士就敢過激殺人。一報還一報,他們估計都不用承擔法律責任。

    「陛下!」陳煦箭步上前,他跪倒在皇帝跟前,重新複述了岳父總結的關於王振的罪狀。這一剎那,偌大的金鑾殿只有陳煦的聲音迴盪著。正統皇帝聽沒聽進心裡不知道,秦錚卻是驚呆了,他這封奏折不下千餘字,即便他自己也不能全背下來,這女婿只聽是心不在焉的聽了一遍竟然一字不差,這簡直太逆天了。

    「王振死有餘辜,馬順三人為虎作倀,臣懇請陛下恕朝臣們無罪。」

    皇帝看到陳煦,他突然想起土木堡兵敗後奔波塞外那提心吊膽的日子。陳煦果敢、鎮定,有大將之風,跟在他身邊既能心安。

    「懇請陛下恕朝臣無罪。」楊雲睿附議道。

    話說金鑾殿上文武百官,沒有參與群毆的似乎只有陳煦、楊雲睿、秦錚以及王直四人。王天官最後擠出人群,他頗有黃泥巴落褲襠的意思;秦錚乃案件的「始作俑者」,皇帝不找他麻煩就該謝天謝地了;夠資格說這話的似乎就只有陳煦、楊雲睿二人,兩人雖也被人打成烏眼青,然而屬於被動防衛,其情可恕。

    看著跪在面前的「救命恩人」,正統皇帝那砰砰直跳的心臟漸漸的平復,思路也隨之清晰。放眼朝堂,滿朝文武個個狼狽不堪,如果量刑,他們都有罪。

    然而法不責眾,把百官送進監獄,朝廷靠誰來治理?懲治「罪魁禍首」倒可殺一儆百,然而秦錚乃陳煦岳父,陳煦有大功於朝廷,況且有沒有攬權的意思,他不能寒了臣子的心。

    世上有很多事情沒有所謂的對與錯,利益當前,獎賞與懲處僅僅需要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當然也只有這樣才能穩定朝廷大局。

    「傳朕口諭,將馬順三人的屍首拖到街頭示眾,」頓了一頓,正統皇帝又道,「王振及其黨羽禍亂朝綱,證據確鑿,族誅其黨羽並籍沒家產,即刻執行。」

    群臣頌揚聲中,正統皇帝記起王振曾多次提到他的侄子王山,既要殺一儆百就拿他開刀好了,反正也不是什麼好東西。

    「捉拿王振之侄王山,綁縛刑場,明正典刑。」

    話說王山此刻正騎在姐兒的身上耕耘馳騁,他名副其實的躺著也中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