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回到古代當將軍

大道小說網 第236章 拍馬屁 文 / 凌雲無忌

——    記住哦!

    陳煦據實奏報,正統皇帝邊聽邊點頭——/——/

    皇帝放權與陳煦,這只能說是物盡其用、人盡其才而已。正統皇帝垂拱而治,除了群臣大鬧金鑾殿因措手不及而驚慌失措外,天下事無不瞭然於心。

    陳煦就任兵部尚書以來的所作所為就彷彿在桌面上散亂的鐵屑上空放置了一塊磁石,沒有大刀闊斧的改革,他如春雨滋潤萬物,於無聲無息之中撥亂反正,將亂成一鍋粥的朝廷各級官吏從驚慌失措中穩定下來,朝廷這個龐大的機器漸漸運轉如初。

    舉薦人才,調兵遣將,趕製武器,籌集糧草,他所做的一切都為了一個終極目標——備戰迎敵。

    也先若知曉朝廷的舉動,他會龜縮不出還是長驅直入?從兵法的角度看待事態的發展,也先絕不會放棄這入住中原的天賜良機。

    當然,這只是一種假設,也先雖然驍勇善戰,然而「山炮」的思維方式不能以常理忖度,他龜縮不出固然最好,可如果他選擇南下牧馬呢?朝廷收攏的後備部隊是不是瓦剌鐵騎的對手?

    正統皇帝原本一點把握都沒有,而如今聽說陳煦有條不紊的佈置,他心裡漸漸有了底氣。

    回朝第二日,他力排眾議將國家的軍政大權交給一個乳臭味干的少年,此刻想來,他的決定是正確的。

    陳煦就任兵部尚書的時間雖然不長,所謂萬事開頭最難。他能把最初的籌備工作做得井井有條,這是一個人能力真正的體現。朝廷文武百官,恐怕沒有人會比他做得更好。

    正統皇帝抬頭看看匯報工作的陳煦,這樣的人才若不能為朝廷所用。這絕對是國家的一大損失;他又看了看站在陳煦身邊的思柔公主,這個妹夫他要定了。

    「運糧之事,准卿所奏。卿不惜家財,一心為國,朕銘記於心,必不會虧待了卿家。」頓了一頓,正統皇帝又道,「待天下大定。朕當信守承諾,皇妹出嫁之日,必然少不了豐厚的嫁妝。」

    朝廷國庫空虛,正統皇帝沒能力當即彌補陳煦的「損失」。他的賞賜唯有著眼於將來。這種事情並不罕見,現代社會有提成的企業大都採取同樣的策略,提成、獎金都會年底發放,只要能堅持到年底,承諾大都會兌現。

    現代民營企業尚且如此。遑論一國之君?只要陳煦別鬧得太出格,皇帝總會兌現承諾。當然,陳煦第一反應不是欣喜而是擔心,如果剛才思柔拉他手的動作落入夢瑤眼中。後果可想而知。

    思柔公主哪能想到夢瑤女扮男裝游皇宮?皇兄當面提起她的婚事,小公主心喜、臉熱。她忍不住低下頭偷著樂。

    陳煦心驚膽戰的看了思柔一眼,他急忙轉移話題道出了發行國債的想法。

    「國債?」

    正統皇帝想著這從未聽過的名詞。他不知道這對國家是好是壞。朝廷需要向百姓借錢,這樣的朝廷如何取信於臣民?關乎朝廷顏面,他知道一旦付諸於實踐,言官彈劾的奏章必將鋪天蓋地而來。

    言官,幹的就是「找茬」的工作,損人不利己的事兒,他們幹的不亦樂乎。

    你說他們被朝廷領導,吃朝廷的、穿朝廷的,非但不知道歌頌,反而喜歡嘮嘮叨叨的問這問那,你不搭理他還不行。這樣的朝廷如何能和諧嗎?真該讓他們接受一下貧下中農的再教育。

    「陛下,臣也知事態嚴重,然而這也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打仗就是燒錢的活兒,若沒有堅實的後勤保障,勝敗不言自明。」

    有一句話陳煦沒有說,大燕的百姓沒有人權亦沒有自由,朝廷欲其生,能活,朝廷要其死,立死。朝廷發不出軍餉,最直接的辦法就是用最野蠻的暴力手段加收苛捐雜稅。

    當然,這個方法並不可取,王化之地碰上折騰的地方官,稅收估計早就收到西曆公元二零一二年了,已沒有油水可刮;至於那些蠻夷之地,你佔他們一分土地,他們就敢跟你玩命,更不要說銀錢,當然他們也沒錢。

    除此之外,就只有「吃大戶」,富貴之家,縱有為富不仁之嫌,陳煦也不贊同採取這樣的手段,他們的財富當然不會是大風刮來的,那都是一個家族幾代人,甚至十幾代人的積累,那屬於合法所得,即便朝廷也沒有權利用暴力手段散其家財。

    對陳煦而言,不驚民、不擾民,借朝廷的名義空手套白狼來解決軍餉的問題,這才叫水平。否則,即便僥倖取勝,大燕境內已是危機四伏,國家如何能長治久安?

    「朝廷加鑄銅幣豈不能解決問題?」

    正統皇帝思索著說道,陳煦思慮雖然周全,他畢竟年輕,朝廷主宰貨幣的發行,有此良方,何必捨近求遠?

    思柔公主不明白其中的關竅,她只是默默的聽著。朝廷大事,輪不到她來指手劃腳,身為皇家長公主,她應該有這個覺悟。

    陳煦彷彿不認識似的看著皇帝,他原本覺得皇帝除了土木堡昏聵了一把,他應該也算聖明之君,現在想來,恐怕有些高估了他。

    正統皇帝的智商與馮澈是一個數量級的。

    陳煦當然不會將這些話宣之於口,誹謗天子,其罪非小啊。他只是重複了對夢瑤與馮澈說過的話。相比第一次,陳煦擺事實、講道理,做出一個又一個假設,並給出這些假設所能誘發的後果。

    亡國破家,絕不在話下。

    正統皇帝聽得冷汗涔涔,他不懷疑陳煦的話不是盲目信任,因為他找不到可以反駁的論點。朝廷的財富是固定的,濫發貨幣唯一的結果就是通貨膨脹,以往一文錢的東西以後可能需要五文甚至於十文。

    陳煦這話如當頭棒喝,冷汗之餘,正統皇帝不由面紅耳赤,想想戶部的奏章,他恨不得將那幫老東西拖出午門問斬,沒有比這更餿的主意了。

    「愛卿不愧國之棟樑也。」

    陳煦讀過「楊修之死」,他知道在領導面前逞能,其結果只能是出頭的椽子先爛。陳煦決定給皇帝一個可以下坡的台階。

    「微臣愧不敢當,陛下用心良苦,臣唯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正統皇帝並未說話,他臉色較剛才更難看了一點。陳煦恍若未覺的續道,「陛下英明神武,豈能不知濫發貨幣的後果?臣年少德薄,若無陛下器重,絕不可能身居如此高位;若無一腔銳氣,恐怕也會有負陛下重托。陛下故作此言,不過要不著痕跡的提點微臣一二。皇恩浩蕩,臣豈敢居功?」

    正統皇帝嘴角浮起一絲笑意,這話聽著就舒坦。突然聽陳煦腹中「咕咕」鳴叫,得知陳煦尚未午餐,他吩咐常公公取來餐具讓陳煦陪他用膳。

    陳煦拍馬屁換回一頓午餐,「受寵若驚」之餘,他又想到夢瑤,媳婦還餓著肚子呢……(本站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記住哦!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