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我要做皇帝

正文 第三十六節 張湯 文 / 要離刺荊軻

    第二天,太皇太后薄氏下葬了。等著靈樞葬進南陵,薄皇后當場就又哭暈了,劉德跟便宜老爹在左右扶著她上的馬車。而這個場景,被許多人看在眼裡。無疑這是個很明顯的信號,再傻的人都看出來了,劉德正在跟薄皇后迅速接近,而一旦劉德跟薄皇后結盟,只要能過繼過去,那麼劉德立刻就超越劉榮成為漢家皇室第一順位的儲君人選——自古以來立嫡立長的傳統根深蒂固。葬完薄太后,孝服就算可以除下了。劉德終於騰出手來接收了少府撥給他的莊園跟工匠。少府撥的莊園在長安城外的長陵附近,跟劉邦的陵寢距離並不遠。莊子不大,大概只有二十多頃地十多間房屋的模樣。劉德就領著少府撥過來的工匠們,進了這莊園,首先讓帶來的宦官給工匠們安排住宅,同時讓人將這些工匠的名冊拿來給他過目。拿著錄有工匠們名諱、籍貫與技能的竹簡,劉德也是歎了一口氣。這次少府撥了三十五名工匠跟兩個監工給他。本來正常這種事情,自是應該交給臣子或者食客來處理。可他還只是一個光桿司令,只能親力親為了。「應該想辦法去招幾個人才來用了!」劉德心裡想著,有著前世的經歷,對於這個時代日後的名臣,劉德多少是有些瞭解的。現在這時候朱買臣應該在會稽砍柴,馬上就要面臨被老婆一腳踹開,然後開始勵志之路的征途。只是此時會稽是吳國治下,想要招到他,略有難度!公孫弘倒是可以試試,假如他沒在他的簡歷上撒謊的話,那他現在應該在麓台讀書,此時不過是個一窮二白的白丁,只要出手,相信還是可以收之麾下。想到這裡,劉德忽然一拍大腿,立即起身,吩咐左右道:「爾等先將這些工匠安置妥當,明日我再來佈置任務!」然後他就急匆匆的坐上馬車,往長安城趕去。一路雷風厲行,劉德直接來到了內史府,進了門,跟晁錯打了個照面,然後就貓進了內史府的檔案室裡,開始了翻找。終於,一個名字出現在了他的視線中。張湯,鴻固原人也,父任長安丞……現為長安灞橋令吏……看到這些記載,劉德都快笑瘋了。這可是張湯啊!後來的一代能臣,酷吏的典型代表,也是劉德目前最最需要的人才!現在一個張湯對劉德來說,甚至能比的上十個公孫弘與朱買臣的合體!為何?因為張湯是法家出身。法家大臣最擅長的就是給上位者背鍋……像是現在劉德準備做的許多事情,沒有一個像張湯這樣的人才,根本做不了!放下檔案,劉德走出來求見晁錯。很快,晁錯就出來接見了劉德:「殿下有何吩咐?」晁錯的態度比起以前多少好了些,這是因為明眼人都看出來了,劉德正如一顆明星一般閃耀了起來,大勢已經開始清晰,即便是再不喜劉德,晁錯也得收起那些心思。畢竟他是法家大臣。而法家的臣子,離開了最高層的支持,就等於一無是處,甚至可以說立即就有殺身之禍。若換一個性子稍微軟的,此時,早就不惜一切代價抱著劉德的大腿了!至於臉皮?政治家的臉皮是什麼?只是晁錯比較強,所以才沒有馬上改變立場。但即便如此,晁錯也不是傻瓜,自然不可能為了區區的面子,真跟劉德這個日後可能做天子承繼大統的皇子槓起來。那樣的話,他就不用混政壇,趁早回家養老了。「小子欲向明府討要一人!」劉德徑直說出了自己要求,一點也不怕被拒絕——作為一個有天子詔令的皇子,跟晁錯要一個人,若晁錯還不給的話,那麼,一個目無君上的罪名就能栽上去了!「何人?」晁錯放下手裡的公,開始鄭重的問道。「杜陵人張湯……」劉德拱手道:「還請明府割愛!」「連殿下都聽說張湯的名聲了嗎?」晁錯略微驚訝一聲,隨即道:「張湯能被殿下看重,那是他的福氣,老臣這就寫公,將張湯劃歸殿下!」「多謝明府!」劉德感激的一拱手。這張湯就落入他的手掌了。……………………………………………………灞橋。長安一景,也是長安人流量最多的一個地方,因此,內史府單獨在此設立了一個治安單位,用於維持秩序。湍急的人流中一個穿著青衣,腰佩短刀的年輕吏員漫步在灞橋的橋上,巡視著治安。周圍路過他身邊的人紛紛對其側目,甚至連不遠處柳樹下正在歇息的幾個遊俠,見到他也立刻遠遁而去。直到他走後,遊俠們才出來議論著:「那就是鴻固原的張湯吧!」「對!就是此人!」「聽說他可了不得啊,十四五歲就已經將漢律背的滾瓜爛熟,我聽說前些日子直市的王大仗著自己舅父是少府的管事,來著灞橋收錢,結果落到他的手裡,不問因由就抓進了廷尉大牢,現在都沒出來呢!」「還好我等跑的快,要是落到他手裡,那還不得……」有人後怕著說。這些遊俠不怕一般官差,因為一般人都講情面。但就怕這種古板的執行著漢律的官差,因為那沒有情面可講,落到他們手裡,不死也要脫層皮!而這張湯幼年時就已經很有名了。長安的底層官吏至今仍在流傳著當年張湯幼年時審問老鼠,並按照律法將那些老鼠處以傑刑的故事。看著張湯的背影,一個地痞吐了口吐沫,惡狠狠的道:「活該,像這種人,如此固執,怎麼能得到上官的賞識?」他話音未落,一騎緹騎策馬而來,穿著禁軍甲冑的衛士,立在馬上,環顧四周,問道:「鴻固原張湯何在?皇子劉德有請!」那地痞目瞪口呆,差點咬掉了自己的舌頭。「這怎麼可能?」張湯聽到呼聲,一時也有些不敢確信,直到那騎士再喊了一遍:「鴻固原張湯何在?」他這才擠開人群,走出來拱手道:「小人就是張湯!」那騎士下了馬,看了看張湯,大禮拜道:「張公,我奉殿下之命,請您過去!」說著他還拿出了一張帛書,帛書上蓋著內史府的官印:「這是內史令晁公的公,請您過目!」張湯怔怔的接過公,只看到上面寫著:令內史府吏湯聽皇子劉德事。其後加印了內史的官印,這是根本做不得假的!張湯感到無數的目光落在了他的身上,他的腦袋裡一陣翻滾,只覺得幸福來的太突然了。…………………………………………第三更送上了~~註:鴻固原即後來的杜陵。所謂杜陵是宣帝的陵寢,so,此時宣帝連精子都不是,自然不是叫杜陵了。求推薦收藏打賞贊~~~~~~~~~明天還是3更~~~我想上首頁,請諸君助我一臂之力!

    據說給請網打滿分的還有意外驚喜!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