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我要做皇帝

正文 第兩百六十節 思賢苑與改革 文 / 要離刺荊軻

    上林苑。樂值得您收藏。lw0。

    劉徹站在一個山坡上,環視著整個世界。

    此刻,劉徹心中有一種指點江山,激揚字的慷慨情懷。

    「家上……」汲黯抱著一大堆的竹簡和書、法令,站在劉徹身邊,道:「根據陛下的詔命,自此山起,東西長三十里,寬十五里的所有山澤鹽池河流湖泊全數歸為您的思賢苑!」

    劉徹點點頭,心中升起了萬丈豪情。

    這思賢苑是昨天汲黯和顏異進宮後,皇帝老爹賜下來給劉徹這個太子作為活動場所和遊樂以及結交天下豪傑或者開趴體的地方。

    漢制,一里三百步,一步六尺,一里合約一千八百尺。

    自周至秦,這個度量衡幾乎沒有變化。

    基本上,此時一里大概合後世四百米。

    也就是說,劉徹的這個思賢苑是一個長十二公里,寬六公里,總面積七十二平方公里的龐然大物。

    劉徹向前眺望,只見遠處的平原之上阡陌連野,山谷之間隱隱有炊煙裊裊,更遠處,山川層峰疊起,隱約有閣樓在其中若隱若現。

    這個地方,是風水寶地!

    劉徹只是看了一眼,就得出這個結論。

    「以後很多事情,都可以挪到這裡來做了!」劉徹心裡盤算著:「更可以將一些重要的科研項目挪到這裡來,譬如造紙和雕版以及鑄錢,甚至……以後發掘的黑科技!」

    劉徹的這塊『思賢苑』,位於渭河南岸,周圍被上林苑其他地方團團包圍,每日十二時辰,上林苑的戍衛部隊都會不間斷的進行巡邏。

    沒有得到許可的百姓。不可能進入這裡。

    比起以前在皇家莊園和作坊,無論保密性還是安全性,無疑都是有了質的飛越。

    唯一可能導致洩密的是,居住於此的百姓……

    別以為上林苑沒有平民……

    漢室的上林苑周長三百里,延綿不絕。幾乎等同於一個小號的諸侯國。

    這麼大的地方。皇室自己是要不了這麼多的。

    所以,早在惠帝時期,上林苑就向百姓開放了。准許一些獲得許可的平民進入上林苑耕種。

    這些人耕種的土地,屬於假田。

    其實就是租種。

    漢室朝廷,常常會將一些上林苑的土地,租給關中的失地農民還有軍屬遺孀耕種。

    譬如後來小豬做了皇帝,這貨喜歡打獵。常常帶著人在上林苑裡橫衝直撞,踩壞農民的秧苗,農民們也不是什麼善男信女,當場就罵了,史記中記載了:馳騖禾稼稻粳之地。民皆號呼罵詈。

    然後,小豬被罵,還不敢還嘴。只能悻悻然的回頭找了吾丘壽王,擴大上林苑的規模,然後,劃出不少禁地。

    另外,上林苑的畜牧業也非常發達。

    根據前世劉徹所聞。整個上林苑中光是養著的馬匹就有數千匹,牛羊無數。

    譬如小豬後來的大臣卜式,就是靠著在上林苑給小豬養羊而被火箭般提拔的。

    而在此時,基本上除了皇帝劃定的皇室圍獵場所以及皇室莊園、宮殿外,整個上林苑,對關中百姓是敞開大門的。

    所有人都可以憑借官府發放的路引自由出入上林苑,打獵,挖礦,捕魚,想耕種上林苑的土地,也可以向官府申請,經過批准後可以獲得一片假田來耕作。

    所以,揚雄後來在《羽獵賦》中說:宮館台榭,池沼苑囿,林麓藪澤,財用足以奉郊廟,御賓客,充庖廚而已,不奪百姓膏腴榖土桑柘之地。

    因而,漢室的皇家園林,上林苑並非是後世人腦子裡腦補出來的一個規模龐大,佔地無數,但卻只屬於皇室禁臠的地方。

    事實上,從西漢開始到它滅亡,這裡,其實就是一個皇帝和百姓都能出入的地方。

    只是盤查較為嚴厲,安檢措施比較多而已。

    漢室的上林苑跟後世滿清的圓明園、頤和園,是兩個概念。

    因此,劉徹的領地裡有平民百姓,這不出奇。

    事實上,還為數不少呢!

    劉徹一路前行,看到了不少正在田里勞作的百姓。

    如今,正是粟米即將收穫的關鍵時期,許多百姓,幾乎都是全家總動員,一家大小全部上陣,老人可以幫著拔拔草,青壯就翻土、澆水,孩子們呢,就幫著打打下手。

    劉徹一路看過來,發現許多百姓的條件並不是太好,多數人身上連件完整的衣服都沒有,大多數人身上的衣服都是打滿了補丁。

    「汲卿……」劉徹停下來,轉身對汲黯道:「傳孤的命令,孤的思賢苑,從今年起,免田稅三年!」

    這塊土地,皇帝老爹賜給他了,自然,土地上的一切他都可以做主。

    對劉徹來說,思賢苑裡這幾百戶農民,一年加起來也不過給他交個十幾二十萬錢的田稅(假田的稅不是三十稅一,基本上只比租種地主的田租少一些,甚至持平),這點錢,劉徹現在是看不上了。

    不如拿出來收買民心。

    同時也算是漢室歷代太子冊立之後必定會做的

    的一件事情之一。

    「諾!」汲黯點點頭,記了下來。

    「另外,卿去貼個告示,凡有關中百姓,年資不過五千者,家中壯勞力不足一人者,又從軍負傷之人,其許之於孤思賢苑牧鹿,鹿種孤來買,等鹿長角了,賣錢再來還孤,一天就算五錢的租錢吧!」劉徹吩咐著。

    這一招卻是學的小豬的。

    前世,小豬頒布的這個詔命算是劉徹佩服的幾個有遠見的詔命之一了。

    千萬不要小看養鹿帶來的收益。

    前世小豬頒布了這個政策後,上林苑養鹿的收益就那麼細水長流的存了起來,你猜猜到元帝時,這筆收益達到了多少?七十億錢!

    正是這筆錢用在了陳湯的遠征之上。

    不然,陳湯也別說什麼『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了。沒有錢,打個屁的仗啊!

    「諾!」汲黯點點頭,也記了下來。

    漢室建立上林苑跟秦代的目的完全不同,上林苑在漢室並非只是一個遊玩的地方,它還承擔著巨大的社會責任和公益責任。

    所謂「國有郊牧。疆有寓望。藪有圃草,囿有林池,所以御災也。」

    簡單的來說。每逢發生災難,上林苑基本就是災民的臨時安置點和休養點。

    同時,對於社會孤寡的賑濟以及孤兒的養育,也是上林苑的職責。

    譬如後來小豬有支精銳軍隊,叫做『孤兒軍』就全部是選自在對匈奴戰爭中失去父親的孤兒。全部撫養在上林苑中,一邊撫養一邊接受軍事訓練。

    因此,劉徹的這個命令很合情合理。

    身為太子,他如今確實有那個底氣和能力來進行一些養望之類的活動。

    所以,汲黯也沒想太多。

    他哪裡能知道,這養鹿養著養著能養出那麼小錢錢?

    「真是一次投資,收益無數年啊!」劉徹想著那個小豬的養鹿政策。嘴裡嘖嘖了幾聲。

    這個政策確實很秒。

    種鹿什麼的劉徹甚至都不需要花錢,回頭讓劇孟去上林苑裡活捉幾百頭就夠了。上林苑裡,目測幾千頭鹿還是有的……

    然後,因為是租給百姓放牧,所以呢。租期一到,這些鹿就又回到了他的手裡,指不定,還能附帶幾頭小鹿,這樣的話,再租出去……

    雞生蛋,蛋生雞,幾十年後,這筆收益滾雪球居然能滾到將近漢室一兩年的財政收入……

    想想都讓人難以相信!

    不過話又說回來,這年頭的老百姓還真淳樸……

    劉徹撓撓頭,想了想,覺得照搬小豬那一套似乎沒節操了一點,於是補了一句:「另外,告訴來租鹿的人,小鹿生下來,算他的!」

    劉徹穿越前只是個屁民,他深知百姓尤其是農民的艱難。

    也就不打算跟小豬那樣了。

    嗯,就讓這個政策當做是給那些無地百姓,貧困線以下的居民和軍屬遺孀的一個東山再起的福利吧。

    讓這上林苑回歸到它本來的地位——社會貧富差距的調節閥門上。

    想了想,劉徹又補充道:「暫時,這個告就只貼在思賢苑裡吧!」

    他這思賢苑也就七十二平方公里,萬一申請的人太多,那就好事要變成壞事了!

    「諾!」汲黯點點頭,將之記了下來。

    家令嘛,幹的就是這麼個活計。

    劉徹帶著汲黯一行,走過思賢苑裡的平民區,來到了一座皇莊前。

    這是一座大概屬於遊玩和休養性質的皇莊。

    劉徹帶著手下的大臣們遊覽了一遍。

    這個莊子雖然不大,目測也就幾百畝地,但是,裡面好玩的地方還真不少。

    像什麼鞦韆啊竹林啊荷花池啊魚池啊,應有盡有。

    「陳阿嬌應該會喜歡這裡!」劉徹心裡琢磨著改天帶陳阿嬌來這裡逛一逛,想著陳阿嬌,他就想到了義婼:「再過段時間,就去將義婼接到思賢苑來住吧!」

    花了一天時間,劉徹才算是將整個思賢苑粗略的看了一遍。

    不得不說,皇帝老爹確實給力。

    賜給他的這個思賢苑,簡直什麼都給他配齊了。

    有百姓,有園林,有宮苑,有圍獵場,甚至還有好幾個大作坊和桑林。

    除此之外,山上還種著梨樹、棗樹等果樹。

    基本上,就靠著這個思賢苑,劉徹也能慢慢的鍛煉出自己的治政能力出來。

    「老爹這是要我智體全面發展,做一個三好太子啊!」劉徹心裡吐槽著。

    好在前世好歹當了十幾年諸侯王,對於這種事情,劉徹還是上手的很快的。

    當天晚上,劉徹帶著手下的臣子們,就在這思賢苑裡的一個宮殿中住了下來。

    同時,也在此召開了他當太子後的第一次全體臣子會議。

    基本上除了太子宮必備的值班者之外,其他人全部被他叫到思賢苑裡來。

    &nbs

    思賢苑的這個宮殿的大殿並不是很大。因此,一下子塞進了上百號人,頓時就顯得比較擁擠。

    劉徹坐在上首,看著這滿殿的臣子,心裡也有些自豪。

    這些人。可全部都是當世最出色的一批年輕人了。

    他自己原本的那個班底就不說了。基本上都是日後能獨當一面甚至位列三公九卿的巨牛。

    而老爹撥給他的洗馬和舍人,也是差不到哪裡去的。

    尤其是舍人,基本都是身家清白。經過了政治審查,同時政績出色的年輕官員。都有著在地方或者衙門裡做過事情,靠著手腕和能力突圍出來的精英。

    毫不誇張的說,假以時日,只要這些人能正常的成長和成熟起來。他們就將擔綱未來漢室數十年的大梁!

    在培養人才和磨礪人才的能力方面。

    劉徹最佩服的不是他的皇祖父劉恆,而是很多人都無視了的劉邦。

    劉邦用人和看人以及培養人才的手段和能力簡直讓人以為他開掛了!

    譬如說,當初,呂後在劉邦臨終之時問他:「陛下百歲後,蕭相國即死,何人可繼之?」

    結果劉邦機關鎗的一樣,就將他身後的數任丞相都給點名了。

    後來也如他所說一般。曹參、王陵、陳平、周勃各自繼任,每一個人的水平都不差,硬是頂著內亂和戰亂,把搖搖欲墜的漢室天下給穩固了下來。

    然後,漢初的武大臣。隨便放一個其他朝代,都是能呼風喚雨的英雄豪傑,足可獨當一面!

    只能說,兩漢的兩個建立者都是嚴重疑似穿越者,而且肯定都開了掛!

    劉邦就目測大概是後世某個天朝官員,起碼市委一級的頭頭穿越的,深的天朝官員精髓——無恥、腹黑、不要臉,同時手腕厲害的一逼。

    至於劉秀,那個開了系統掛的大魔導師,就不談了,談了傷心……

    而劉徹,身為穿越者,自然不想落後前輩太多。

    起碼,劉徹覺得,他好好培養和鍛煉一下這些人,十幾年後,這些人成長起來,就能為他開疆拓土,席捲全世界了!

    「諸卿皆為一時英才之選,不以孤卑鄙,屈尊輔佐於孤,孤甚不敏,往後還須諸卿多多勸諫,指正!」劉徹舉起酒樽,說著祝酒詞,躬身一拜。

    滿殿大臣,立刻就全部起身,跪下來叩首道:「臣等愚鈍不敢當家上大禮,願以卑微之軀,供家上驅策!」

    「善!」劉徹點點頭雙手張開,道:「諸卿請平身罷!」

    他坐下來,拍拍手,王道立刻會意,帶著幾個宦官,抬著一塊蓋著布的木牌走了進來。

    劉徹道:「今日召集諸位愛卿,一是與卿等同燕飲,以抒君臣相親之情!二則,就是商議一下,往後太子宮與這思賢苑的種種佈置,簡單的來說,就是諸卿各自的職責!」

    劉徹起身將那塊木牌上的布掀開來,道:「昔者,曹相國在位,諫於孝惠皇帝:臣等守職,遵而勿失!孤以為善!若群臣守職,各自盡職,則孤亦可垂拱而坐,靜聽賢德治政爾!」

    在這個時候,黃老派雖然已經顯出頹勢但主流上黃老派還是掌握著大勢和大權的。

    因此呢,曹參的那句『今陛下垂拱,臣等守職,遵而勿失,不亦可乎』還屬於政治正確,就是皇帝也會隔三差五的複述一遍。

    當然,當真的肯定是笨蛋!

    所以,這殿中臣子們,也只是各自相互看了看,並沒有覺得有什麼地方不對。

    只有汲黯等黃老學的弟子,才會心裡一熱,有所興奮。

    至於其他人,幾乎就當沒有聽到一般,眼觀鼻,鼻觀心,面無表情的道:「請家上教誨!」

    劉徹微微一笑,指著木牌上的字,道:「故曹相國所言,以孤之理解,就是孤制定規則,而諸卿循孤之規則而各司其職,輔佐孤上敬天子、太后,下順百姓、黎庶,奉繼宗廟!」

    「諸卿都來看看。此木牌之上,孤呢,將日後太子宮中所有事務的處理與上報下遞做了一個規劃!」劉徹笑意吟吟的看著木牌,對著他的臣子們道。

    此刻,幾乎所有人都屏息凝神。

    人人都知道。此刻。差不多是太子宮權力分配的關鍵時刻了。

    雖然在名義上,太子宮的一切事物都是太子三臣在處理。

    但實際上,漢室的太子太傅、少傅和詹事。早在今上還是太子時就被架空了權力。

    今上當初在太子宮裡,就是以家令晁錯,家僕周仁為主,其他三臣,就是個擺設。泥塑的木偶而已。東安候張相如就是不肯當個泥塑的木偶才悲劇的!

    老子這麼幹了,兒子學一學似乎也沒什麼不好。

    但,劉徹想做的事情,遠比他們所想的更加激烈。

    劉徹指著木牌上用炭筆寫出來的字道:「從今以後,孤宮中與思賢苑中一切事宜,分為三部分來處置!」

    劉徹看向汲黯,道:「汲卿。從今以後,所有書,所有賞罰命令,皆由卿負責!」

    「臣謹遵命!」汲黯出列拜道。

    對汲黯來說似乎沒什麼不妥,反正他這個家令本來好像就是幹這個的。

    &nbsp

    但劉徹卻看著他。道:「卿注意了,是所有的書和賞罰命令,包括卿所負責的,家僕負責的還有門大夫、率更令,無論武雜事,一切事宜,皆需上報於卿!」

    「啊……」汲黯完全沒有想到,太子居然會把其他臣子的一些權力也交給他。

    但是,當年晁錯就這麼玩過,所以,他也不意外,心中反而有一些竊喜,躬身道:「臣知道了!」

    劉徹指著木牌上的字,對汲黯道:「從今以後,卿就是事務省的負責人,一切書皆由卿整理之後,上報於孤!」

    汲黯抬頭看著那個木牌上的字,微微有些出神,只見木牌上第一排就是事務省三字,其下還有備註:管理政務。

    「家上這是要改革啊!」汲黯心裡顫抖了起來。

    漢室太子和太子就沒一個能安分的。

    自立國至今,漢室的制度和官制就經過了好幾次改革了。

    雖然每次改動都不大。

    但架不住今天改一下,明天改一下,於是,現在的漢室法律和制度與立國之初相比,大半都變了。

    只是,在太子位上就這麼改,是不是有些犯忌諱?

    他剛想勸諫,卻發現,太子朝著他微笑。

    汲黯立刻明白了,這個方案,最起碼天子是默許了的。

    「哎,難怪長輩都說,漢家多變啊!」汲黯在心裡搖了搖頭。

    劉徹卻也是笑了笑,這麼大的改變和變動,不跟老爹商量,他怎麼有膽子推行呢?

    當然了,老爹也沒有表態。

    只是,對於皇室來說,皇帝不表態就等於是默許,只要不把天給捅個窟窿,基本沒事。

    而且,漢家傳統向來就是太子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隨便玩,沒有人會管!

    所以呢,劉徹現在搗鼓的這個太子宮的改制,朝廷即不會承認,也不會反對。

    基本上是,改出了成果了,那皇帝啊三公九卿,都會來摘桃子。

    搞出紕漏了,太子就自己受著吧,自己種下的惡果,自己消化。

    一如當年劉徹的老爹當今天子當年讓晁錯搞的那個輸粟捐爵一樣,出了成果,天子大臣人人有份……

    又如搞砸了的那些事情,屁股自己去擦一樣。

    但劉徹對這個改制卻是信心十足。

    不足不行啊!

    這可是後世隋唐之後千年的成功經驗——三省六部制啊!

    當然了,不可能是跟宋明的三省六部制一樣,既是在這西元前的時代,就必須要有西元前的特色,要符合當今人們的認知和習慣。

    而且還要慢慢來,一點點的試驗。

    為什麼現在就要迫不及待的搞這三省六部制,而不等登基之後?

    劉徹也有自己的苦衷。

    實在是,他的時間很寶貴,要是登基之後再玩這個,起碼得花十幾年時間來慢慢試驗和試探。

    等搞定三省六部制,他也三四十歲了,也該考慮繼承人了。

    那還談什麼滅匈奴,殖民印度啊,趁早洗洗睡吧。

    先在太子宮裡試驗,無疑就能節省很多時間,將來一登基就能拿著太子宮的成功經驗推廣了。

    至於反對聲?

    事實上,劉徹很清楚,在這個時代,在這個帝國,對於改革和改變,人們從不抗拒!

    毫不誇張的說,西漢王朝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要是也最適合改革的朝代。

    從皇帝到百姓,幾乎沒有人抗拒改革。

    實在是漢人嘴上雖然說這秦朝什麼的最討厭了,但心裡面卻很欣賞商君變法,很欣賞秦代的政治制度和律法制度以及科學技術,不然也不會有漢承秦制的說法了。

    不然也不會出現一朝天子一個制度,甚至一個天子幾個制度了!

    如後來小豬的詔書所言:嘉與士大夫更新!

    這是小豬封禪泰山後所下的詔書的一句話,意思就是,朕與士大夫一起努力,推動改革,更新世界。(。(lw0。))

    ps:Σ(°△°|||)︴最近有些忙,經常八點多才能有時間碼字,所以更新又晚了,抱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