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我要做皇帝

正文 第三百五十三節 太子之怒(2) 文 / 要離刺荊軻

    大概半個時辰後,御史大夫晁錯率領著中郎將郅都以及新任廷尉趙禹來到劉徹面前。

    劉徹這才放下手中楊豐記錄的報告,站起身來迎接。

    「臣等拜見家上!」晁錯帶著郅都與趙禹對劉徹微微恭身行禮。

    劉徹連忙讓人賜座。

    安坐下來,晁錯立刻就問道:「未知家上急召臣等前來,有何諭令?」

    劉徹卻並未回答,而是看向新任廷尉趙禹,問道:「趙卿,孤問卿,依律污殺太子屬臣,該當何罪?」

    趙禹聞言,心中大驚!誰敢殺太子臣屬,活得不耐煩了是吧?

    別說是殺一個與太子有關的人了!

    便是弄碎了太子宮裡一個花瓶,都是死罪!

    然而,他到底年輕,反應快,立刻就出列拜道:「回稟家上,依照漢律,殺人者死,殺官等同造反,污殺儲君屬臣更是罪加一等,首犯當磔,從犯按參與程度不同處以腰斬、棄市、斬首、絞刑、死刑、流刑,謀劃者族!」

    劉徹聞言,哈哈一笑,道:「善!」

    這就是他要傳召廷尉的緣故了!

    他這才回答晁錯的問題,道:「孤這次急招卿等前來,乃是因為孤的臣子楊豐在奉孤命微服巡查關東郡國時,在河南郡為惡吏污為盜匪,楊豐隨行護衛將士三人盡皆死於惡吏圍攻,楊豐前往郡守衙門告狀,反被亂棍打出,卿等說說看。此事,當以何論處?」

    趙禹心中又驚又喜!

    驚的是,這樣的事情居然真的發生了!

    喜的則是。這簡直就是天賜良機!

    正所謂天授不取,反受其咎!

    他幾乎是立刻就拜道:「倘若果真如此,臣請家上下令,臣即刻就帶人前往河南郡徹查此事!」

    對這時候的趙禹來說,再沒有比一個這樣的大案要案,更合他心意的了。

    去歲,前任廷尉張歐以黑馬姿態逆襲上位。在晁錯的支持下,坐上了丞相的大位。

    廷尉的位子,立刻就空了出來。成為各方爭奪的焦點。

    趙禹能夠以四十歲不到的年紀,就成為廷尉,只能用幸運兩個字來形容!

    即使趙禹,自己也是覺得彷彿像做夢。

    要知道。一年前。他還不過是一千石的刑曹令吏而已。

    按照傳統,像他這樣的中層官員,起碼還得熬個十年八年的,才有希望,獲得一個外放地方的機會,進而將自己提升到兩千石的級別。

    如趙禹這樣,火箭式提拔的官員,即使翻開漢室史書也不多見!

    是以。上任之後,趙禹可謂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生怕出了岔子。

    但另一方面,他也是鼓足了勁,想要辦一個大案要案來服眾,來打響他的招牌!

    劉徹看著趙禹,滿意的點點頭。

    這事情,有了廷尉配合,頓時就變得簡單多了,最起碼,在程序上已經沒有問題了。

    在漢室,只要廷尉牽頭,就沒有辦不了的案子!

    對於趙禹,劉徹還是很滿意這個新廷尉的,敢打敢沖,魄力十足,上任不久就一改前任張歐的怠政,積極的對廷尉衙門進行調整,很是辦了幾個案子,更將張歐時期大批遺留問題,解決的七七八八。

    相對的,廷尉大牢,也有些人滿為患了……

    趙禹的廷尉位子,真是得來不易。劉徹看著趙禹,心裡浮現了一些別樣的情緒。

    說起來,趙禹能當上廷尉,劉徹也是出了力的!

    最初,廷尉的備選名單裡是沒有趙禹的。

    只是後來,一個個被推薦的人選,都被皇帝老爹給否決了,逼急了的丞相,沒有辦法,只能賭氣一樣的將幾個青壯派塞到了名單裡。

    本意是打算將皇帝一軍,可誰成想,塞進去的青壯派裡居然藏著趙禹這樣一個有著大靠山的人。

    趙禹的舉主,乃是太尉周亞夫。

    雖然,周亞夫舉薦了趙禹後就撒手不管了,但,那時候,周亞夫正得寵,而且身繫海內之望,皇帝老爹本著給周亞夫面子的心思,於是,就順手將之提到了朝議的名單裡。

    本來,事情到這裡,差不多也就該沒趙禹什麼事情了。

    一個既無資歷,也無勳貴背景的官場新人,能到朝議九卿人選的會議上走一遭,本身就已經是莫大的榮譽。

    誰還敢奢望更多?

    但,那時候劉徹出手了。

    一封打著汲黯名義的密奏,被遞到了天子案前。

    然後,趙禹就出人意料的成為了廷尉。

    劉徹其實也沒說啥,只是讓汲黯在奏疏中舉了張歐當廷尉時的種種數據,皇帝老爹在看到張歐當廷尉時的各種數據後,立刻就取消了委任那些外行的打算。

    誰叫張歐當廷尉,干的太『出色』了!

    僅僅以不完全統計的數據來看,張歐當了兩年廷尉,結果是,有數百本應被論罪的死刑犯沒有得到法律的懲處,反而是在廷尉大牢裡等來了天子大赦。

    &nbs

    p;法律沒有起到震懾犯罪的作用,堂堂廷尉,本應是法律的執行者,公平的保護者以及維護者,最後,竟然為了個人的名聲,成為了犯罪的保護傘。

    這成何體統嘛!

    所以,廷尉,還是得專責刑獄的律法工作者來擔任。

    於是這樣一來,大部分的備選人,都變得不合格了,趙禹成功的通過矮子裡面選將軍的模式,成為了新任廷尉。

    當然,更重要的原因,可能還是皇帝老爹派人問過周亞夫的緣故。

    腦中想著這些事情,劉徹嘴上卻沒有停下來。

    他看向晁錯。問道:「御史大夫以為呢?」

    想要治罪一個兩千石郡守,光一個廷尉是搞不定的。

    還得御史們出手,劉徹相信。晁錯派去河南郡的監督御史,肯定拿著竇全大把的黑材料。

    就看晁錯願不願意冒著得罪竇家的風險站出來當這個mt了!

    劉徹心裡跟鏡子一樣,他若是殺了竇全,竇廣國也罷,竇太后也好,只要說清楚了,溝通好了。問題不大,竇家其他人,更加不敢有什麼不滿。

    但出頭的晁錯。那就不一樣了。

    竇全的家人不敢埋怨太子,難道還不敢埋怨晁錯?

    更何況,竇嬰本來就與晁錯有嫌隙,這事情要再攤上去。晁錯在竇家那裡。估計聲望得直接變成仇恨,而且是不死不休的那種!

    劉徹不動聲色的看著晁錯,等待著晁錯的回答。

    晁錯的回答,與劉徹猜想的一般無二,他很平靜的答道:「回稟家上,臣以為廷尉所言甚是,殺人者死,高祖鐵律。更何況殺儲君臣屬,河南郡郡守所作所為。已非瀆職,臣自當彈劾之!」

    劉徹聽了滿意的點點頭。

    晁錯,果然還是那個晁錯!

    不愧是那個在前世頂著全世界的壓力,一意孤行,推動削藩的狠人。

    只是,到底河南郡的官吏為什麼要殺太子的臣屬,劉徹既然沒說,晁錯自然也聰明的沒問。

    他不笨,知道這裡面肯定別有內情,搞不好,估計會引發一場超級風暴,席捲整個國家。

    畢竟,關東郡國的基層,到底爛成什麼樣了,不是傻子都看的到!

    下邳郡就是一個很鮮活的例子!

    在陵邑制度一茬茬的割韭菜的背景下,下邳的地方豪強與地主官吏,居然能拉出一支幾萬人的叛軍,席捲整個淮河流域,搞的朝廷居然要動員三國七郡的兵馬,才能遏制……

    只能說,這些年來,地方上的問題,已經漸漸的變成頑疾了。

    對於這些問題,其實,朝廷,不是不知道。

    只是大家都把腦袋埋進沙子裡,裝作看不到,聽不進,死都不說出來。

    反正,這些問題,再怎麼嚴重,也傷害不到他們,受苦的,也不過是泥腿子,與吾輩何干?

    劉徹看了看晁錯,又看了看趙禹。

    本來,他以為,晁錯和趙禹或許會問他到底是什麼事情引發了這一切,那樣,他就可以拋出他現在手裡拿著的這些白紙了。

    但,現在看到趙禹與晁錯低著頭,恭著身子的模樣。

    劉徹在心中長歎一聲。

    他哪裡不明白,這些傢伙,大概與張湯一樣,對百姓面臨的困境,採取了類似掩耳盜鈴,哥就是聽不進的策略吧?

    「嘿嘿……」劉徹心裡冷笑著,他忽然對晁錯道:「有件事情,好叫卿知曉,今歲六月,孤將再行考舉,此次考舉,將不設門檻,取消貲產限制,這事情,孤已經與父皇商議過,經過御准了!」

    晁錯聞言,心情頓時五味陳雜,說不出味道。

    貲算限制,大概屬於漢室獨有的特色。

    依照劉邦的規定,想當官,可以,但有前提,這個前提就是你必須得有十萬錢以上的家產!

    這是硬性規定,同時也是決定了西漢王朝屬於精英貴族富豪階級統治的根本政策。

    這與後世的歐羅巴在工業革命後的共和制度初期,規定選舉人家產和收入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標示著,統治階級,必然也肯定全部來自於中產階級以上的家庭,加上苛刻的舉薦制度,使得底層的上升通道幾乎被堵死。

    農民的兒子想靠讀書上進,幾乎沒有可能!

    看看劉徹手下的臣子就知道了。

    汲黯,官宦世家,世代為官,顏異家裡更是了不得,良田千頃,美婢無數,即使混的最差的主父偃,丫也不是什麼白丁,人家家裡也是地主出身。

    甚至就連楊毅這個墨家弟子,特麼的也是標準的富二代!

    劉徹手下都是如此,可以想像滿朝武,地方郡守、縣令,都是些什麼人了。

    想靠著一幫子地主豪強貴族勳貴商人來體貼老百姓,用屁股想都覺得不大可能啊!

    這才是百姓生活日益困苦,土地兼併持續加重,生民生計無以為繼,而官吏橫徵暴斂,官僚欺上瞞下的主因。

    最底層的聲音,皇帝永遠都聽不到,出台的惠農政策,就像空中閣樓,所謂的輕徭薄賦,自然就

    成了治標不治本的湯藥,只能延緩矛盾,而不能解決問題。

    好在,劉家也不笨,每一代太子,都會特意放出去,讓其深入民間,與五湖四海的豪傑交往,與三教九流同飲,多多少少,知道些事情,不會被臣子們當猴耍。

    晁錯張了張嘴,似乎想要說些什麼。

    但劉徹卻背過身去,負著手吟誦起來:「人不患其不智,患其為詐也,不患其不勇,患其為暴也!不患其不富,患其亡厭也!其唯廉士,寡慾易足,今貲算十以上方為宦,敢問諸卿,廉士何求?」

    這可真是一個高大上的回擊,瞬間就堵死了晁錯任何爭辯的可能。

    「御史大夫與廷尉先請回罷!」劉徹背著身子道:「中郎將留下,孤有些事情要與中郎將說!」

    「諾!」晁錯與趙禹相對一視,都從對方眼中看出了一絲憂慮。

    取消貲算限制,勢必將對目前的政治結構產生長久而深遠的衝擊。

    但是,他們兩個都清楚,這事情,恐怕已成定局了。

    劉家天子,一旦決定下來的事情,很少會改變,更何況,這個事情,還是劉氏天子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事情。

    擴大官員來源,扶持中產階級,打壓豪強勳貴,這就是劉氏自先帝以來的國策,更是不會改變的方針!

    送走晁錯與趙禹,劉徹才轉過身來,看著郅都。

    這些天,劉徹在與皇帝老爹反覆談論考舉事宜時,就曾問過皇帝老爹『倘遇大事,兒臣不決,可與何人相商』

    郅都,就是那個被皇帝老爹提及的名字。

    換句話說,在皇帝老爹眼中,周亞夫也好,晁錯也罷,都不如郅都可信。

    因為,這些人都可能有私心私慾,但郅都,絕對不會有!

    他是天子的鷹犬,劉氏的獵狗,冷酷無情的執法者。

    天子的命令,他會不打折扣的執行。

    不管是殺人還是救人……

    是以,有些話,不方便告訴別人的,可以告訴郅都,由郅都來當這個傳聲筒,傳遞給皇帝老爹。

    特別是像今天這樣的事情。

    劉徹自己跑去宮裡稟報,太顯眼了!

    通過郅都來傳聲,就好多了,最起碼,不會有太多的眼睛,去盯著郅都。

    河南郡發生的事情,劉徹知道,這有多敏感,毫不誇張的說,這個蓋子要是揭開了,一個不好,可能還會燙傷他自己的手!

    劉徹可不相信,這樣的事情,就一個河南郡有!

    整個關東郡國,類似的事情,應當是全部存在的,只是輕重程度不同罷了。

    楊豐記錄的字裡,就多次提及鄉間農民的抱怨,就沒有一個不抱怨,官府收稅收的太多,生活日益艱難的!(未完待續……)

    ps:註:根據出土的漢簡來看,景帝時期,已經有些地方一年收四次算賦的了……咳咳,某些喪心病狂的傢伙,一年收過八次算賦……

    ps:

    有網絡的日子就是好,不過,我二號又要回廣西……

    所以暫時更新不會太快,我三號以後大概就能穩定下來。

    然後,今天去醫院照了個ct,媽蛋,頸椎病,骨質增生,好可怕啊,最可怕的是腰椎也有問題……

    大爺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