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我要做皇帝

正文 第三百七十節 各人的遭遇 文 / 要離刺荊軻

    「皇帝詔曰:恣有大臣劇孟,以備盜賊都尉,隨太尉擊吳逆,衝陣斬將,有功社稷,其賜臣孟爵為左庶長,命為奉車都尉,夙興夜寐,護持朕側,不得懈怠!」

    當劇孟走出未央宮時,他的腦子裡面依然沉浸在方纔的詔書中。

    一年之前的今天,劇孟是絕對想不到,他能從一個命如草賤的遊俠頭子,一躍成為天子近臣,食祿兩千石,更是有了一個爵位接近關內侯的左庶長之爵。

    這讓劇孟感覺有些像做夢一般。

    「恭喜兄長,賀喜兄長,陞官進爵,可喜可賀!」劇孟人剛出宮門,立刻就從旁邊竄出幾個人影,這些人一見劇孟就立刻圍上來,拱手道喜。

    劇孟一看,都是他的老兄弟。

    臉上也露出些笑容,道:「同喜,同喜!」

    「兄長,請吧!」一個男子嘻嘻哈哈的道:「嫂嫂與義母,都在家等候兄長凱旋,來之前,嫂嫂吩咐我等,一定要將兄長及時接回去!」

    劇孟聞言卻是大驚,問道:「夫人與母親何時到的長安,我怎不知?」

    這些遊俠,都是劇孟的結義兄弟,許過刎頸之諾的生死之交。

    因此,彼此都將對方的長輩視為自己的父母。

    這次劇孟出征,甚至留下了遺書,囑托這些兄弟,假如他不幸戰死沙場,那孤兒寡母,就要這些兄弟費心了。

    那個嘻嘻哈哈的男子收住笑聲,正色道:「不敢瞞兄長,今歲兄長隨軍出征之後。陛下就下令,在長安城為兄長置了一個宅子。賜了奴婢僕役,更命我等去將嫂嫂與義母接來長安享福!」

    「如今嫂嫂已為兄長在家裡備下了家宴。只等兄長回家,闔家團聚了!」

    劇孟聽了,心裡頗為感動。

    「汝妻子吾養之,汝且自去……」這句話在後世或許是一句令人感覺不是很舒服的話。

    但在此時,卻是一句地地道道的實在話!

    秦末以來,多少人為君主之命,客死他鄉,而家中孤寡卻無人照看?

    因而,最近幾十年。撫恤孤寡才會成為社會對天子好壞的評價標準。

    「臣劇孟叩謝陛下隆恩!」劇孟立刻就轉身,對著未央宮的重重叩首。

    對他來說,有一個這樣體貼入微的天子,已然足夠他為之拼掉性命,以死報答了!

    …………………………………………

    與此同時,剛剛被任命為駙馬都尉兼任未央宮司馬門衛尉的義縱,在宦官的引領下,走進未央宮的一間殿宇之中。

    他的姐姐,當今天子的愛妃。被封為美人的義婼,身披鳳衣,頭戴金簪,雍容華貴。氣場十足的坐在殿中的塌上,滿臉微笑的看著義縱。

    「臣弟拜見阿姐!」義縱恭身一拜,抬著頭看著自己的胞姐。心中為姐姐今日的富貴而高興。

    「免禮!」義婼微微笑著,吩咐左右道:「賜座!」

    待得義縱坐下來。義婼才有機會,好好的打量自己的弟弟一番。

    如今的義縱。英氣勃發,整個人都充滿了激情。

    義婼看了,也不由得的點頭道:「吾弟今日也成棟樑了!」

    對義婼來說,弟弟能有出息,能出人頭地,就是她最大的安慰了!

    義縱這幾個月跟著周亞夫,別的可能還沒學會,但這禮儀規矩與制度,卻學了個十足。

    他一本正經的低頭恭身回話道:「賴陛下信重,臣如今是駙馬都尉,兼任司馬門衛尉!」

    義婼不懂什麼是駙馬都尉,更不知道司馬門衛尉是幹嘛的。

    她現在連這宮裡的妃嬪制度,都還沒摸清楚。

    因此,也只是勉勵道:「阿弟當忠心侍奉陛下,為漢家江山社稷效死!」

    「諾!」義縱俯身拜道。

    義縱卻是很清楚,駙馬都尉兼任司馬門衛尉意味著什麼?

    這兩個官職加在一起,等於他掌握了半個未央宮的武裝力量。

    而他今年不過十七歲而已!

    翻看史書,孫子吳起武安侯,在他這個年紀,恐怕還在玩泥巴!

    因此,他幹勁十足。

    誰不想建立一番功業,讓後世仰視自己的大名?

    勉強壓抑住內心炫耀的衝動,義縱再拜道:「啟稟阿姐,臣,在隨太尉出征時,深受太尉信重和提攜,這次班師回朝,太尉某次不經意間提起,欲將其幼女嫁與臣為婦,未知阿姐意下如何?」

    太尉?剛剛被敕封為長平侯,被先帝遺詔任命為百官之首的左相國周亞夫?

    義婼聞言,頓時就站起來,道:「這是好事情,待吾找機會去與陛下提一提這個事情……」

    與堂堂左相國太尉食邑一萬三千戶的徹侯接親?

    義婼下意識的就將自己放到了比較弱勢的地位。

    一年前,他們姐弟別說是一個成為天子愛妃,坐享萬千榮寵,一個官拜駙馬都尉,身為天子近臣了。

    那時候,他們提心吊膽,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何曾想過今日?

    因此,即使是本來自信滿滿的義縱,這時候也有些自卑。

    因此,義婼的提議可謂正中他的下懷。

    他們姐弟父母早亡,親族也十不存一。

    如今,也只能抬出天子這面虎旗來為自己張目。

    免得被人在背後指責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不自量力。

    可他們兩個,卻都不知道,如今,朝野上下,盯著義縱,想要送女兒暖床,送田地宅子的徹侯大臣,幾乎都快排成長龍了!

    今上即位以來,皇后還沒正式冊立。

    暫時就冊封了義婼這麼一個高等級的美人,假以時日。夫人,是肯定會被冊封的。

    受寵數年。也是可以想像的。

    這麼粗的大腿,誰不想抱?

    別說義縱已經官拜了駙馬都尉和司馬門衛尉了。就是他是個一窮二白的窮光蛋,也有的是人想套近乎!

    姐弟倆卻對此渾然不知,他們的身份雖然變了,但思維卻一時還沒跟上來,更沒把自己放在上等人,貴族的位置上。

    ………………………………

    與義縱、劇孟不同。

    主父偃這時候,卻是脾氣暴躁的在家裡跳著腳。連罈罈罐罐都打破了許多。

    他的老婆安陵氏滿臉委屈的站在他旁邊,柔聲軟語的勸道:「夫君,別生氣了。妾身下次再也不給他們錢財就是了!」

    主父偃卻不肯消氣,罵罵咧咧的道:「吾非是生少君的氣,而是氣那幫恬不知恥的傢伙!」

    「想當年,我從臨淄出發,立志遊學天下,向他們借一百金作為盤纏,一個個恥笑我,笑我自不量力,如今。看到我日子過得好了,就一個個的從臨淄跑來!」主父偃坐下來,氣呼呼的道:「憑什麼嘛?我自從臨淄出發起,就發過誓。與此輩一刀兩斷,恩盡義絕,從此不復相見!」

    「可他們畢竟是夫君您的兄弟昆仲。族中親長,來到府上。問妾身要點錢財,妾身豈敢不給?」安陵氏性子溫和。為人靜,兩人成親以來,主父偃的脾氣在她的溫柔中,漸漸的好了起來,不再那麼憤世嫉俗了。

    只是,主父偃只要一想起當年的遭遇,心裡就依然很不平衡。

    主父偃的家族,在臨淄當地也算得上大戶人家了。

    他父親在世時,家中賓客數以十計,另有族中兄弟幾十人,常常來主父偃家打秋風。

    主父偃父親在世時,對這些人非常慷慨,要什麼給什麼。

    可等到老父去世分家後,這些人,就翻臉不認人了,不止將當年的恩惠丟到一旁。

    甚至還有人落井下石,不然,主父偃何至於要遊學天下,求一條晉身之路,在家裡沒事幹侍女,有事侍女干,豈非快活多了?

    而等到主父偃打算遊學天下,尋找一條晉身之路,舔著臉去跟這些人借錢時,這些人,好一點的,推說手頭緊,比較惡劣的,甚至直接將主父偃趕出家門。

    這種恥辱,主父偃一輩子也不會忘記!

    如今,他發達了,這些人居然還敢上門到他家來索要錢財?

    真當他是個白癡?

    只是,妻子錢都給了,他也沒什麼辦法,難不成追上那些人去索要?

    然而這口氣,他卻怎麼都嚥不下去!

    安陵氏見他氣消了一些,於是,又柔聲道:「況且,妾身聽說,如今天子新即位,正是用人之際,夫君胸藏百萬韜略,正乃奮發之時,此事,不過小事而已,但倘若因此而被人說成是負氣小人,心胸狹隘,卻又是得不償失了!」

    主父偃這麼一聽,心裡才好過了一些。

    隨著新君即位,他們這些潛邸大臣之間,就展開了激烈的競爭。

    誰不想更進一步,成為千石甚至兩千石大臣?

    上面的三巨頭,張湯、汲黯、顏異,都盯上了內史的位置,彼此相互暗中較勁。

    下面的人,也各有打算。

    像是主父偃,這段時間,也在忙著操作把自己弄進御史大夫衙門去,他的目標是出任一個地方的監察御史,哪怕級別不變,但,於他而言,也是一大進步。

    畢竟比起太子宮裡有名無實的虛職,去地方上當太上皇,作威作福,享盡人上人的快感,無疑超越了無數倍!

    只是,想完成這一步的飛越。

    需要天時地利人和,還要天子點頭。

    想了想,主父偃也覺得妻子說的有道理,這個時候,確實不能出醜聞!

    因此,也就只能捏著鼻子,忍著噁心,接受自己被那幫忘恩負義的傢伙敲了一次竹槓的事實。

    只是……

    主父偃看著妻子,囑咐道:「倘若下次再有人打著我的親戚或者我的朋友的旗號,來家裡,少君,命人亂棍打出去罷!」

    於主父偃來說,臨淄的那些親戚舊友,他想起來就只覺得噁心!

    「諾!」安陵氏點點頭,然後就開始收拾起被主父偃打碎的許多罈罈罐罐。

    這時候,門外有下人來稟報:「主人,方才張令吏使人來傳信,說是今夜在其

    家中舉辦宴會,請主人前去赴宴!」

    主父偃聞言,點點頭道:「知道了,請轉告來人,吾屆時一定準時赴會!」

    張湯舉辦酒宴是個什麼意思,主父偃稍微一想就知道了。

    無非是拉幫結派,劃分地盤罷了!

    當初太子宮的潛邸大臣們,此時為了競爭那個內史之職,就差撕破臉了!

    但主父偃卻覺得這些人完全是在瞎鬧!

    內史是九卿之一!

    張湯、顏異、汲黯再怎麼樣,也不可能現在就有那個資格坐上那個位置。

    天子也不會糊塗到那個地步,將九卿這等重臣職位,交給一幫不到三十的毛頭小子。

    更別說天子頭上還壓著一個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呢!

    因此,張湯等人想學習晁錯好榜樣,注定是個夢!

    起碼,他們還得熬個三五年,方有那麼一絲絲的可能。(未完待續……)

    ps:今天照例衝擊萬字~

    ps:奉車都尉,駙馬都尉都是武帝時設置的官職,但我現在沒找到此時這兩個官職的前身叫啥,所以,就這麼用著吧~行家們別較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