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封神大天王

正文 第六十三章 三路分兵,五子顯能 文 / 悲秋寒蜩

    聞仲嚴厲至極的將令使心存觀望的諸侯們戰慄不已,並且已驚人的效率動作起來。三天不到,上百鎮諸侯各自親率悉心選拔的精銳人馬,自備了糧草物資,雲集於東魯城下。

    等趕到時,還不及去向聞仲請罪,便聽到另一個消息——太子殷受已經正式向東伯侯姜桓楚下聘,待此次平叛之後,便要迎娶姜家小姐為自己的太子正妃。

    得知這個消息,各路諸侯更是紛紛跌足不已,後悔自己豬油蒙心,欺姜桓楚威望不足而不聽他的調遣,竟平白錯過一個巴結未來國丈的天賜良機。

    為今之計,只有盡量彌補。有臉厚的,卑辭厚禮向姜桓楚當面致歉;有腹黑的,諉過手下聲稱自己是受了小人蒙蔽;更有能唱善演的,或負荊請罪,或痛哭流涕,或明誓效忠……

    等等官場之上的窮形盡相,令隨侍聞仲目睹一切的李靖大開眼界。

    亂過一陣之後,聞仲開始調兵遣將準備發動平叛之戰。

    如今叛軍正分三路而來:左翼一路以密州侯褚赫為首,率兵十萬攻打白浪關;右翼一路以膠州侯海慶龍為首,率兵十萬攻打日照關;居中一路以萊州侯朱登為首,率兵十五萬攻打牟山關。

    姜桓楚在陣前連場敗陣,如今已不敢出戰,只能憑借三關險隘嚴防死守。

    針對敵軍攻勢,聞仲將所有兵馬整合後亦分作三路。第一路由姜桓楚率領前往白浪關。聞仲將自己的兩大弟子吉立、餘慶調撥到他帳下聽用。這兩人兵法、武藝、道術都得了聞仲幾分真傳。有他們相助,破密州侯當不在話下。第二路由黃飛虎率領前往日照關。黃飛虎本人亦是聞仲一手教導出來的大將之才,先前又收了黃明、周紀、龍環、吳謙四將,正是如虎添翼,足以應付膠州侯。第三路自是聞仲親自統帥,前往牟山關迎擊有五子相助的叛軍首領朱登。

    單說聞仲這一路,大軍浩浩蕩蕩趕赴牟山關。不一日兵至關下,聞仲傳令就在關中歇兵一天,第二日開關出戰。

    城外軍營中的叛軍聽得城內人喊馬嘶,見城頭換了旗號,顯示對方來了援兵,忙來向主帥朱登稟報。朱登聽說旗號是一個「聞」字,便知是聞仲親至,初時想起聞仲已往的赫赫戰績,心中也頗為惴惴,但後來想到自己五子之能,便又信心百倍,傳令全軍厲兵秣馬,準備來日大戰。

    第二天,聞仲帶著十數員軍中將佐,點了五千人馬開關而出,在城下排開陣勢。少時,對面軍營亦大開營門,殺出一哨人馬,在商軍對面列陣。居中的一排十餘匹戰馬上,坐的都是反叛的各家諸侯。正中的一匹火龍駒坐的是一個白面長髯、金甲紅袍的中年男子。

    有人指給聞仲道:「稟太師,那紅袍人便是萊州侯朱登。」

    那邊的朱登看陣勢列好,催馬上前,在陣前高聲喝道:「對面可是聞太師大駕,本爵朱登,請太師到陣前一敘!」

    聞仲在陣中嗤笑一聲,環顧左右道:「叛國之賊,有何資格與老夫說話!諸位將軍,誰與老夫斬此逆賊?」他這句話運氣說出,聲音雖不響亮,卻清晰地傳遍雙方上萬人中的每一隻耳朵。

    朱登在陣前險些將一口鮮血噴在當場,看著安踞陣中巋然不動的聞仲,他感覺主動走出來單人匹馬站在兩軍之間的自己便如跳樑小丑一般可笑。

    還未等到朱登老羞成怒地出口喝罵,商軍陣中又是一聲響徹整個戰場的斷喝:「看末將誅此逆賊!」喝聲未畢,一匹鐵青馬如一團旋風越陣而出,馬上將官仗一桿三股點鋼叉直取朱登。

    朱登氣得渾身顫抖,他本身亦是東方有名的上將,一口大刀罕逢敵手。見那將挺叉刺來,摘刀在手一掛一翻,已將對方鋼叉壓在刀下,喝道:「來將何人?」

    那將雙臂較力將大刀挑開,厲聲喝道:「聞太師帳下大將齊闊,特來為國殺賊!」鋼叉在手中一轉,叉上綴著的六個鋼環嘩楞楞一起作響,帶著一股勁風向朱登又刺。

    朱登大罵道:「匹夫,與那聞仲老兒一般狂妄無禮,本爵今日先用你祭刀,隨後再斬聞老兒蒼頭!」

    舉刀剛要動手,忽聽身後一人喝道:「父親,諒此無名之將何勞您親自動手,待孩兒誅殺此人,為父親出氣!」

    聲到馬到槍到,一桿素纓銀槍斜刺裡伸出,從下向上挑開齊闊的鋼叉。

    朱登見來的是自己的長子朱鐸,知道他的能為,也不用多作叮囑,逕直撥馬回歸本陣。

    「你是朱登之子?」齊闊聽說來的是朱家五子之一,想起臨戰前太師要大家多加提防的言語,但看此子不過二十餘歲年紀,銀甲白袍,背一口玉柄銀鞘的長劍,騎一匹銀鬃馬,生得眉清目秀如同弱書生,很難想像這是一個曾在陣上連斬姜桓楚麾下多員大將的狠人。

    朱鐸面冷如冰,喝道:「匹夫記著,一會兒殺你者乃是朱家長子朱鐸!」喝罷挺槍便刺。

    齊闊見朱鐸槍發如電,心下倍增警覺,打點十二分的精神與其戰作一處,轉眼二十餘合,兩人未分勝負。

    商軍這邊又有一員大將毛師向聞仲請戰,聞仲叮囑幾句後放他出陣。毛師催開斑點馬,舞動混鐵鏜闖到陣前叫戰,口口聲聲要對面反叛出來受死。

    叛軍中殺出朱登次子朱彬,披掛青銅盔甲,罩綠戰袍,騎一匹青驄馬,手中兵器頗有古怪,是一條丈二長棍,非金非鐵,黑黝黝似是木質,份量卻頗為沉重。

    兩人各通名姓在陣上戰作一團,一時半刻之間同樣勝負難分。

    商軍中接連又有劉鳶、俞飛、婁德三將出陣討戰,叛軍中朱登剩餘三子盡都出馬相迎。其中,朱潤披黑鐵甲,穿皂戰袍,騎烏騅馬

    ,使鑌鐵雙戟;朱烽披赤銅甲,穿紅戰袍,騎赤兔馬,使烈焰蛇矛;朱珪披黃金甲,穿黃戰袍,使雙銅錘。

    十匹戰馬在兩軍陣前盤桓奔馳,十員將領各自施展平生之能狠鬥狠殺。如論武藝精妙,應當是自幼受異人傳授的朱家五子技高一籌;但商軍這邊的五人都是追隨聞仲南征北戰、歷經沙場的宿將,經驗之豐富卻又遠勝對手。因此雙方分作五對廝殺半晌,朱家五子雖然稍佔上風,但說到擊敗乃至斬殺敵人還遠遠未夠。

    五兄弟中的老大朱鐸最先出手,見遲遲難以取勝,心中不禁大為焦躁,驀地將胯下銀鬃馬一撥,與纏鬥數十回合的齊闊拉開距離,揚聲大喝道:「諸位賢弟,不要再行糾纏,速戰速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