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封神大天王

正文 第一百二十一章 入主陳塘關 文 / 悲秋寒蜩

    等李靖接了聖旨,那傳旨的奉御官陪笑道:「恭喜李侯爺高昇,陛下另有旨意,著侯爺儘管交割兵符印信,讓這十幾萬大軍盡快班師回朝。軍中的其他諸位將軍也要隨大軍一起回朝歌,屆時陛下另有封賞。」

    李靖目中微微閃過一絲冷色,面上依然含笑道:「那是自然,有勞貴使暫到偏帳歇息,待我將大軍將士的名冊並輜重糧餉的賬目整理清楚,連同兵符印信一柄交還。」

    那奉御官還要再說什麼時,忽地見到李靖帳下眾將個個面有怒色,心中不覺微微一寒,話到嘴邊又轉了個意思:「那是自然,侯爺儘管慢慢整理,下官不著急,不著急。」

    李靖點頭,讓人請奉御官下去好生招待。

    那奉御官出帳之後,年歲最幼又是李靖徒弟的辛環第一個跳了起來,大叫道:「師父,那新君處事好生不公!徒兒聽說原來與師父品級相同的黃飛虎已被加封為鎮國武成王。若論戰功,黃飛虎如何能與師父相比!憑甚他貴為王爵,在朝中坐享尊榮,師父卻要去那偏遠的陳塘關?」

    一旁的鄭倫憤然冷笑道:「憑甚?自然憑的是他妹妹是新君的西宮娘娘!」

    「住口!」李靖變色怒喝,「飛虎兄與我少年相交,他的為人我再清楚不過,豈是會憑借裙帶關係鑽營的小人?至於大王的意思,更不是你我為臣者可以置喙評論的!」

    眾將素來敬畏李靖。見他發怒,都不敢再說,只是臉上的憤憤不平之色總是難掩。其中李靖的四個弟子方弼、方相、鄔化、辛環彼此交換了一下眼色。齊聲道:「既然師父要走,我們這官兒做不做也沒什麼意思了,我們願意隨師父一起去陳塘關!」

    「正是,正是!」陳奇和鄭倫都笑了起來,同聲道,「我們二人也願追隨元帥!」

    丁策、郭宸、董忠亦向李靖拱手,丁策懇切地道:「我兄弟三人蒙元帥簡拔與微末之際。早已立志終生追隨以報知遇之恩,此去陳塘關。也算我們兄弟一份!」

    殷破敗隨後站出來,言簡意賅地道:「末將誓死追隨元帥!」

    高明、高覺二人隨後表態,旗幟鮮明地表示願意追隨李靖。如今他們的本體尚在李靖的寶塔之內,不過這卻不是李靖以此要挾。而是兩人自己的要求。李靖寶塔之內的安全性自不必說,其中蘊含的水土兩系罡煞之氣都對他們的本體大有裨益。嘗到甜頭之後,兩人特意拜求李靖,讓本體在寶塔中借了一塊地方長住下來。

    而後其他偏副將領紛紛開口,表示了繼續追隨李靖的意願,唯一未曾表態的便只有雷開一人。

    「雷開,你怎麼說?」殷破敗的臉色有些陰沉地向他問道。

    雷開有些尷尬地向著李靖抱拳道:「元帥,末將本心也欲相隨,奈何末將世居朝歌。家中老小怕是故土難離,因此……」

    「雷開你……」脾氣最為火爆的辛環當場便要發作。

    李靖揮手止住辛環,轉向雷開毫不介意地笑道:「人各有志。不可強求。雷將軍,本帥只希望你日後不要忘了大家數載袍澤的情分。」

    雷開面有愧色,一言不發地垂首退了下去。

    此後李靖便開始準備交還兵權和轉赴陳塘關事宜。這消息傳開之後,追隨李靖數年的十數萬士卒均大為不平,紛紛表示願意跟自家元帥前往陳塘關。

    李靖知道營中眾將跟自己走了問題不大,若是將這十幾萬大軍一併拐走。怕是立即便會給安上一個圖謀造反的罪名,想來如今的那位紂王陛下會很樂意看到此事發生。所以他好言安慰了眾人。只把軍中沒有家室拖累又願意追隨自己的士卒挑選出來,合共三萬餘人,而後大筆一揮將他們劃入了戰場陣亡的名單。從此這三萬餘人便在大商軍的序列中消失,搖身一變成為李靖的私兵。

    數日後,李靖將整理後的兵符印信、名冊賬目交還給奉御官,算是正式交卸了掃北大元帥的職務。隨後他安排了丁策帶著方弼和方相兄弟二人隨大軍返回朝歌去接眾將的家眷,自己則率領其餘兵將啟程轉赴陳塘關上任。

    在李靖卸任之後,崇侯虎趨炎附勢的本性暴露無遺。幾年來噓寒問暖的嘴臉立即收了起來,平日裡隔三差五送來軍中的犒賞也不見了蹤影,甚至連續派了幾個使者前來,表面上問李靖何時啟程,自己是否有什麼可以效勞之處,實則分明是逐客之意。倒是崇黑虎對自己兄長的做法頗有微詞,幾次勸說無效後,一氣之下甩手離開崇城,自去剛剛獲封的曹州去了。

    李靖對此只是一笑置之,擇日收拾了人馬啟程。路上無話,非止一日到了陳塘關。城內原有大小官員,聽說受封護國侯,從此將執掌陳塘關方圓四百里之地生殺大權的李靖到來,急忙高接遠迎將李靖一行人讓到城中。

    接收了陳塘關方圓四百里之內的人口戶籍、軍隊名冊、府庫賬目等,李靖正式成為這一片領地的主人。他事先以對自己的領地做了詳細的瞭解,所以有條不紊地對跟隨自己的眾將做了安排。

    陳塘關東臨大海,正南、西南、正西、正北還有四座縣城亦在李靖的封地之內,分別為定海、聞安、灞縣和青梧,李靖便以陳奇為定海縣總兵、鄭倫為聞安縣總兵、郭宸為灞縣總兵、董忠為青梧縣總兵,各自率兵三千駐守,拱衛陳塘關。李靖如今已是一方之主,自然不便再兼任三軍統帥,便將帥位留給了尚未到來的丁策,又讓殷破敗繼續掌管輜重糧餉,其餘眾將仍在軍中聽用。至於陳塘關和四縣原來的官員,願意留下的量其才具酌情錄用,不願者發放川資任憑自便。

    諸般大小事務讓李靖前後忙了一個多月的光景,才算將領地內的一切大致理順,由上到下各個衙署重新正常運轉起來。比打了一場大仗還要心力交瘁的李靖總算能稍稍放鬆一

    下,心中盤算著自己手下大將不少,卻還缺少一個總攬政務之人,以後一定要多多留心,看看是否可以找到這樣的人才。到時和丁策一個理政,一個治軍,自己便可以再過上逍遙安樂的日子了。

    這一天李靖正在由原來的城守府改作侯府的銀安殿中理事,辛環急匆匆跑了進來,滿臉喜色地嚷道:「師父,丁元帥和兩位師兄護送著大隊車輛到了,如今正要進城。」(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