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封神大天王

正文 第一百七十八章 君視臣如土芥,臣視君如寇仇 文 / 悲秋寒蜩

    發現李靖竟然突破至脫胎之境,定光仙和余元無比驚駭的同時,也不由得在心中暗暗打鼓。雖然兩人同樣是脫胎之境的修為,按說以二對一仍佔優勢,但他們都不會忘記眼前之人在不久之前,曾憑借還丹之境的修為將不再兩人之下的石磯娘娘囚禁鎮壓。

    李靖頭頂懸浮寶塔,手中橫魔刀,騰身飛到空中,低頭向著台階上躊躇不前的定光仙和余元喝道:「要戰便戰,要退便退,首鼠兩端,沒得辱沒了截教門人的身份!」

    余元性烈如火,受不得此譏諷之言,乘風飛起仗劍直取李靖,大喝道:「小輩狂妄!真當道爺怕了你嗎?」

    定光仙本來還有些猶豫,但見到余元出手,想到他若是有個閃失,自己卻是不好向金靈聖母交代,只得隨後飛來,舞劍與余元夾攻李靖。

    三人在空中用出乘雲御風的手段,奔雷掣電般追逐盤旋,相互攻擊。

    定光仙右手使劍,左手捏著法訣御使那柄白玉短杵忽起忽落,照著李靖頭頂猛擊;余元也右手使劍,左手卻祭起一柄一尺三寸長的金光銼,來回穿梭專刺李靖心窩。

    李靖頭上寶塔垂下八色光華,將全身護得潑水不進,定光仙和余元的利劍法寶雖然厲害,卻全然攻不進他身前,而他手中的虎魄魔刀所到之處,那兩人都識得厲害,忙不迭地閃身躲避。

    激鬥半晌之後,下面的靈陵城內先有了結果,由於李靖先斬了在統領人馬的朱家五子。袁野等人由採用李靖所授的斬首之策,仗著武藝和法力專門撿軍中將領斬殺。靈陵城內的數萬大軍轉眼之間便已群龍無首,而李靖那三千親軍則依照李靖事先的安排。自動分成了三十個以百人為單位的小隊,星羅棋布地分散到城內。他們一面仗著精良的裝備和強悍的戰力趕殺已成烏合之眾的敵軍,一面高聲吶喊:「朱氏父子背義忘恩,企圖謀害護國侯,器械旁觀者可生,助其為惡者殺無赦!」

    朱家父子所屬軍隊大都是近年來在東夷就地徵召,因為當年臥底九夷聯軍、出賣羿天行的事情,東夷之人素來不齒其為人,如今聽說他們再次做出這等無義之事。大都放棄抵抗,將手中的刀矛劍戟向地上一拋,而後抱頭蹲在街邊作壁上觀。當一小部分真正終於朱家父子的心腹死黨被殲滅之後,整座城池便已易手。

    空中的李靖與定光仙、余元也分出了勝負。李靖兩件法寶一攻一守無懈可擊,武藝和經驗更遠遠地在兩名對手之上,雖是以一敵二,卻也大佔上風,將定光仙和余元追得滿空亂飛。

    「且住!」李靖忽地一聲大喝,在空中定住身形。此刻戰局完全由他主導。自然是想停手便停。

    正被李靖趕得狼狽不堪的定光仙和余元自是巴不得停手,余元喝道:「小輩,你有待怎地?」

    李靖伸手指指下方,笑道:「如今結果依然分明。兩位還要再糾纏下去麼?」

    定光仙和余元低頭看去,這才發現城中已經恢復平靜,李靖那幾乎未曾折損的人馬已將整座城池接收過來。哪吒更攻破了東靈侯府,生擒了醒轉後逃回府內的朱登。

    「可惡!」定光仙怒罵一聲。心中卻悄悄地鬆了一口氣。雖然收了朱登的五個兒子為徒,又是受了聞仲的請托來此對付李靖。但他還沒有拼將性命為徒弟報仇或為聞仲出力的覺悟,既然已經沒了打下去的借口,他卻是正好借坡下驢。當即用寶劍指著李靖怒喝道,「今日之事,貧道誓不與你甘休!他朝相逢,你我再決雌雄!」

    說罷招呼了余元轉身便走,余元心中雖然不忿,但也知道難以勝過李靖,又想到自己爐中正祭煉著一件威力奇大的至寶,不若等寶物煉成,再來找李靖晦氣。於是便也隨著定光仙恨恨而去。

    李靖降落雲頭,走到被哪吒用混天綾團團裹住,只露出一個腦袋的朱登面前,先吩咐哪吒將人放開,而後問道:「朱兄,你還有何話說?」

    「成王敗寇,愚兄無話可說。」朱登苦笑,隨即從懷中取出兩封書信遞了過來,歎息道,「這兩封信應該對李賢弟大有用處,愚兄別無所求,只求賢弟能給愚兄一個體面的死法。」

    李靖接信在手,展紙觀之,卻見一封是聞仲的書信,信中說明自己已請出師叔定光仙和師兄余元相助,要朱登伺機將李靖擒下;另一封卻是紂王的密旨,對朱登許以重賞,只要他設法將李靖誅殺。

    看罷信後,李靖向左右擺手,讓開了一條進入侯府的道路,隨後向朱登拱手道:「朱兄好走,小弟不送。」

    朱登慘然一笑,轉身進了府門。

    不多時,有軍兵來報說,朱登已在內室橫劍自刎,其妻亦懸樑自盡。李靖歎息一聲,傳令將朱登一家的屍首收殮了,依相應禮法安葬。

    數日之後,東伯侯姜煥親率一支人馬進入東夷。由於朱家父子已死,各處城關的將士均無戰心,沿途皆望風歸降,姜煥兵不血刃,直到靈陵城下。

    眾人預想中二虎相爭的情形並未發生,姜煥將大軍駐於城外,輕身簡從入城來見李靖。

    相見敘禮寒暄已畢,姜煥憤然道:「那昏君實是無可救藥,將李兄這等國之棟樑閒置一隅多年不算,竟還起了謀害之心!幸虧李兄神機妙算,提前發覺朱家父子心懷歹意,才不至遭了這些昏君和小人的毒手!」

    李靖歎道:「多行不義必自斃,朱家父子已經自食惡果,那昏君也有報應臨頭的一日,姜賢弟且看著便是。」

    「小弟自然要拭目以待,」姜煥笑道,隨即由衷稱謝,「此次全仗李兄奇謀妙算,總算解決了小弟的後顧之憂。沒有了朱家父子在身後掣肘,日後小弟便可以專心找那昏君的麻煩了。」

    李靖則道:「以愚兄觀

    之,那昏君應當還有幾年氣數。所以賢弟不妨先積蓄力量,據東魯而觀天下,待到大變起時,再大舉興兵不遲。當然,若賢弟不想教昏君過安穩日子,時常以一旅之師侵襲騷擾一番,權當練兵,亦未嘗不可。」

    姜煥笑道:「自當年聞太師東征之時,小弟便最佩服李兄的本事,你的高見,小弟自然遵從。小弟尚要請問李兄,眼前這件事你打算如何處置?」

    李靖油然道:「自然不能教那昏君白白算計愚兄一回,愚兄已有了安排。」

    又過數日,李靖親自起草的一紙檄傳遍天下,中詳述了此次事件的經過,並附上紂王密旨的抄件,其最末道:「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皇天后土實所共鑒,君王既以仇讎而待李靖,則李靖從此不復為商臣矣。」(未完待續……)

    ps:本卷即將結束,下捲開啟封神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