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大器宗

正文 第七百六十六章 靈寶宗內的爭議 文 / 不問蒼生問鬼神

    「那是當然。」

    「龐長老為宗門所做的貢獻,大家都看在眼裡,若是宗內不予實質獎勵,未免也太說不過去。」

    「道友請放心,我等必定為你發聲。」

    聽到龐維的請求,眾人不管心裡怎麼想,都還是表示了讚賞和祝福。

    龐維一掃過去陰霾,意得志滿。

    其實,真要追究起這種天行輿的由來,有些並不光彩,不過龐維等人都是大宗長老,自然也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對這種事情的處置,已經達到了不著痕跡的地步。

    他們第一時間便對外發佈了自家道場研發遁器新品,成就天行輿的消息。

    這甚至要追溯到十幾年前,另外一些同類法寶研究的計劃。

    反正外人也並不知曉這種遁器的由來,張冠李戴之下,一下便誤認為當真是他們原創。

    此外,有意無意,把自己的天行輿作為一種突破當今器道技藝的全新新品,大力宣揚,第一時間吸引了各方靈峰和宗門世家修士的注意。

    除此之外,便是罕見地在天罡地煞神兵榜揭曉之前,便就高調宣佈,龐維座下族人,龐山冶子,即將以此類法寶參加地煞榜爭奪的消息。

    龐山也早在數年之前,便就已經閉關潛修,全力精研和煉製一件足以取得名次的絕品寶器,用於一舉打響名頭。

    對龐維等人來說,神兵榜上造勢宣傳,是一種慣用的手段,到時候無論能否成功,外人都已經知悉此寶大名,第一時間,便能夠把優良遁器與龐氏一門聯繫起來。

    如果籌劃得當,它甚至足以成為一種傳家之寶,讓子孫後代享用許久。

    這也正是龐維要動用自己人脈。請來諸多長老名師幫忙,請求宗門支持的原因,如果得到了宗門的承認,他對此寶的開創功勳。便會作為貢獻,登錄籍冊,龐氏一門也將得到宗內厚賜,甚至可以憑此掌控此寶授權和相應秘籍的權柄!

    唯一的隱患,或許就是器宗李晚和他的斷空輿了。

    這種法寶的威能和功用,必定不會弱於天行輿,兩者對比,大有相似之處,也容易讓人發現端倪。

    龐維在天行輿研製成功之後,等待神兵榜揭曉和龐山大功告成的日子裡。暫時閒暇下來,但也終日愁眉不展,思索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雖然背著個剽竊技藝的惡名,他也不甚在乎,但。終究還是不美。

    「師尊,既然如此,我們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搶先一步,對外控訴他們窺探機密!」

    龐維座下,有一心腹弟子知曉師尊擔憂的是什麼,私下進言道。

    龐維卻怒聲訓斥道:「蠢貨。你當真以為,這是誰先誰後,比聲音大麼?說來說去,此事都繞不過那李晚,真正的隱患,也是來源於他!」

    這弟子的提議有夠卑鄙。但讓龐維不滿的,並不是卑鄙與否,而是有無用處。

    這招惡人先告狀,對普通修士,或許有用。但卻完全不適合用在自己對付李晚一事上,因為這件事情的本質,還是在於自己鬥不過李晚,為了這個名聲,就去主動招惹,豈不因小失大!

    沒有人知道,龐維心中,其實暗藏著幾分完全鬥不過李晚的羞愧和忌憚,而且,這份自愧不如,還不僅僅只在煉製法寶的器道領域,更在其他地方。

    他曾經和李晚交過手,深知李晚強悍之處,並不會像外人,只把他看作煉製法寶的器道宗師。

    再考慮到李晚的年齡和潛力……想想都讓人頭皮發麻。

    因此,龐維訓斥過弟子過後,更是說道:「此舉毫無意義,反而有可能激怒器宗,讓他們為了正名,更加針對我們。」

    弟子雖然不太明白龐維的心思,但也隱約品出了幾分味道,只得悻悻作罷。

    龐維自己也轉過彎來,他漸漸想通,既然忌憚李晚,那就索性來個消極處置,一切指責詰難,盡皆不理就是。

    反正自己已經得到了最大的好處,悶聲發大財,才是保住好處的不二法門。

    不過,隨著神兵榜揭曉的日子越來越近,天行輿的消息也傳揚開去,龐維卻是意外發現,天南那邊,竟然沒有絲毫動靜。

    意料之中的風波,根本沒有到來,就彷彿天南器宗也不知道這件事情一般。

    「難道,他們並不知道,這天行輿就是利用了斷空輿的技藝得來?」

    龐維面對這種風平浪靜的局面,反而感覺有些驚疑不定。

    「好像也不對,難道是李晚覺得追查此事無果,所以乾脆不予追究了?嗯?這倒也有可能。」

    龐維知道,李晚這樣的人,不會做太多無意義的事情,既然斷空輿的技藝已經洩露,自己也煉製出了天行輿,再在技藝歸屬的問題上糾纏不休,除了能夠正名,也沒有太多其他用處了。

    為此,龐維座下的門客,也試著安慰了他一番。

    「他可能也存著顧慮,畢竟以當今的風氣,說不得,還會有人覺得他無能,連自家的獨門秘法都保不住,甚至因此而引來更多人的窺視!」

    這門客之言,不無道理,因為修真界中,強者為尊的風氣由來已久,並不會顧慮太多尋常世俗的禮法規矩。

    強者就是禮法,強者就是規矩!

    「以我之見,東主大可以不必再擔心了,現在神兵榜揭曉之期臨近,說不得,李晚也正在督促座下弟子煉製絕品寶器,力爭在地煞榜上一鳴驚人。」

    龐維思索了一番,微微點頭:「這倒也有可能。」

    這種做法,他並不陌生,感覺李晚此刻的精力,也應是在督促弟子爭奪地煞榜之上。

    雖然近一個甲子以來,李晚和其門下弟子,都沒有在神兵榜上再有亮眼的表現,但這反而更是他們積蓄力量,力爭揚名的理由。

    器道中人對這榜單的爭奪,永遠都不會停止。

    於是,龐維還是很快便就鎮定下來,繼續堅定不移地推行自己發佈天行輿,佔據遁器法寶市場和兌換宗門功勳的大略。

    為此,靈寶宗內部,也對他所推出的這款法寶進行了新一輪的測評和檢驗。

    測評的結果,是這天行輿,完全值得作為一種主流遁器大力推行。

    現在的問題就是,究竟該不該在整個宗門層面公佈開來?如果該的話,又該如何公佈?公佈之後,如何運用?運用之後,所得利益如何分配?

    這一系列的問題,都是值得考慮的。

    ……

    四月間,靈寶宗例常的殿議之中,就有龐維感慨延請的盟友,幾名長老和大師、冶子,聯名提出了一些與龐維和龐家有關的提案。

    「鑒於前段時間測評結果,我們認為,理當對龐家進行新一輪的扶持和賞賜,龐長老本人,也應該更進一步,擔當宗門要職,此外,宗門可以利用龐長老獻出的法寶圖譜和技藝,栽培相應的煉器師,大力推廣此種遁器……」

    這提案關鍵有二,一是功賞龐維和整個龐家,他為研創天行輿出力不小,得出了天行輿技藝之後,又獻給了宗門,讓宗門得到實在的好處,不可不賞,而且,還必須重賞;

    二是推廣天行輿,切實把龐維所作的貢獻最大化利用,因為這實在是一種優秀的改良法寶,並不像其他人提交的技藝,只是一些並不成熟的新穎想法或者不適合推廣的其他法門。

    對後者,宗門往往都會雪藏起來,留作備用,或者等待後人發掘其價值,或者進行新一輪的改良。

    眾參與殿議的修士聞言,當即議論起來。

    對前一個提案,分歧並不大,靈寶宗對器道技藝的創新和發掘,還是非常重視的,無論身處哪家哪派,有無靠山,若是能夠依靠技藝上位,都能夠服眾,這也是靈寶宗的立宗之本,輕易不會動搖。

    但後一個提案,就值得商榷了。

    這是更進一步擴大龐家影響,獲得更多本錢和資源的機會,提出提案的人,本身就是他的盟友,實在難叫人信服。

    當場,便就有人站出來,陰陽怪氣地笑道:「栽培煉器師?大力推廣?盧某且問道友一聲,由誰來栽培?由誰來推廣?」

    龐家盟友不甘示弱,瞪眼道:「自然是龐家諸位,他們對此寶相關技藝瞭解最深,除了他們,還能是誰?」

    有人幽幽道:「可是,龐長老不是已經把此寶相關技藝獻給宗門了嗎?我們剛才也確認了對龐長老和龐家的封賞,這種事情,就不勞煩他們了吧?我們也可以代勞的……」

    龐家盟友說的比唱的還好聽,但誰不知道,這分明就是借用宗門力量,大行培植黨羽,想要趁機發展起來?

    靈寶宗內部也是山頭林立,各家各派,俱都有各自的利益和訴求,他們不會看不出來,此事背後,大有文章可做。

    因此他們默契認定,推廣這種遁器,不是不行,但應該以宗門名義來,接受這種技藝的煉器師,也應該是完全的宗門弟子,而不是他龐家親信。

    要是龐維一早就把技藝雪藏,不向宗門索取封賞,他們還由得他利用自家資源發展去,但公器私用,誰人能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