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明土豪

正文 第251節第一次巡視領地 文 / 晨風天堂

    稅的問題相當複雜,這不僅僅是銀子,還關係到國政與民生。如果是之前,白名鶴肯定就會立即開口說出一個比例來,可現在卻不行。

    「這個,容回京城再商議。」白名鶴沒有立即回答。

    揭稽也明白,這稅之事是不可能一次性訂下來的,只說道:「讓商人參與海貿,本官有三點建議。一來水師內部應該一分為二,一為戰隊二為商隊。戰隊利少,如何保障其利是本官以為第一重點。二為大明國威,無論是是商人,還是百姓在外。如有不足,失的是大明的顏面,丟的是大明國威,此事當重議。」

    「本官支持揭大人這一條,總是要有一個規矩。」胡濴支持並不是讓意外。

    以清流的想法,名聲自然是最重要的。

    「謝過胡老,這第三點雖然不是極重,但也不可忽視。本官提議設關!」

    設關,在之前就是指鈔關。可此時卻有管理關卡的意思。

    「就叫海關吧,其第一職能是海貿稅,第二職能的檢查違禁之物,以我的想法就是,海外的活物不要往回帶,這些東西難不住有什麼古怪。以前有本書中記載了一件事情。」白名鶴插嘴說道。眾人都來了興趣。

    白名鶴說道:「有一地,野山羊極多。卻沒有狼,也就是除了人之外沒什麼會影響到羊的生存。可有人帶去了幾窩兔子。那裡水草豐美,十幾年之後那裡的兔子成災,羊成千上萬隻的餓死。兔子卻有數千萬隻,而且還在以每年幾倍的數量增加著。」

    哈哈哈!

    屋內好幾位大員都大笑不止,于謙笑罵了一句:「名鶴呀,相信你的故事肯定是真的。不過這種事情在大明不存在,別說幾千萬隻,如果真有幾億只我一紙調令,派去十萬大軍。那麼當年我大明軍士可以天天吃肉了,不就是幾億隻兔子嗎?」

    白名鶴一頭的黑線。

    後世的現代。歐洲大閘蟹成災、米國鯉魚成災、澳州的兔子、牛蛙成災……

    「當我沒說過!」白名鶴無奈的搖了搖頭。

    眾人又是一陣大笑,于謙笑著說道:「好了,傳令擺宴。你弟弟白名鷺對我也持師禮,你父親到了廣東我自然也要見見的。」

    「我等作陪!」揭稽這麼說其他人也沒什麼反對的。這也是給白名鶴一個面子。以白名鶴的身份,他關中白氏必須大興。縱然不提這些虛的,就是這些日子與白名鶴打交道,無論是同朝為官也罷,朋友也罷出席對白名鶴父親的洗塵宴也沒有什麼不可。

    午宴,白名鶴的父親白崇喜除了震驚,就是驕傲。

    想來不出幾年,關中就會一定會有人說,生子當如白氏名鶴了。這是白家的榮耀,也是他白崇喜的榮耀,真正是光宗耀祖了。午宴。酒量極好的白崇喜還是醉了,心中歡喜的醉了,因為和他一起喝酒的,都是當朝大員。

    待白崇喜醒來的時候,卻感覺身下在微微的搖晃著。

    「太爺您醒了。」一位白氏族中的年輕人在旁邊的照顧著。

    「這,酒似乎喝的多了。感覺地都在晃。」白崇喜說著摸了摸頭。

    「太爺我們眼下在海船上,少爺要進京了。聽說這次進京之後。四朝元老胡大人保少爺再進一級留京,而於大人也有此意。所以在離開廣東之前,這邊的產業少爺要帶人巡視一翻,這畢竟是少爺的心血所在,而且有些特殊的地方也要留下規矩的。」…

    「吾兒……」白崇喜感慨呀,再進一步就是正六品官,甚至是從五品。

    十九歲的正六品官,那就是相當於州官之職,試問天下誰人能比。

    心中更是驕傲呀。

    這條船是軍船,甲板寬闊。此時正好風平浪靜,白名鶴與十大商幫的代表正在說著允許他們自行出海作生意的事情。

    許多規矩還沒有訂,稅例也沒有定,但這些不影響十大商幫的熱情。

    這樣的大事,就算有一年時間準備也不算長。

    「椰子油還是要放在大明內的,眼下還不適合搬出去。但椰子果的初處理本官的意思的放在海外,作事的人可以是咱們大明的人,也可以僱傭當地人。比如那外殼,聽聞有人製作出來了極好的床墊,鞋底。這些是否放在海外,你們決定就是了。報廣東布政司衙門審核,一切按規矩來。」

    「白大人,能否把蕉麻的初處理也放在海外。一船運回來的蕉麻十之七八都只能當肥田料,而且無論是福州、廣州,就是瓊島的陽光聽聞不如馬尼拉港的。」有商幫代表提出了請求。

    白名鶴沒說話,既然這些事情交給廣東了,他就會選擇迴避。

    廣東這邊拿不定主意的,自然會有信使上京。

    「不行,馬尼拉港不能作這樣的事情。不過可以放在北港。」楊能所說的北港就是指軍方佔據的拉瓦格港。

    「不如放在巴拉望。」白名鶴也給了一個提議。然後解釋:「以我們眼下控制的安全區域而言,巴拉望上土著人口不足千人,地方卻比福州還大數倍。那裡山水秀美,而且還有適合種糧食的田地,在那裡建一座城不是不行,而且論到日照強度,那天終年都是夏天!如果我能閒下來,我會去那裡住上幾個月,那裡真的很美。」

    「那就定在那裡吧。本官回京之後,請旨建城。」胡濴心說,白名鶴能誇好的地方,必須比想像之中更加秀美數倍。

    白名鶴又說道:「不過,那裡礁石多,讓水師的探路船小心些

    ,先劃出幾條優良的航線。那裡一定要建軍港!」

    楊能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

    白名鶴很嚴肅的點了點頭,楊能以白名鶴肩膀上輕輕一拍:「小白你安心,那裡本督會親自去看看的。」

    楊能等幾位大員也聽出這話中的意思了。白名鶴不會隨便選一塊地方,那裡必須是下一步計劃的橋頭堡了。甚至就可能是未來大明南海外圍的一道重要防線。

    商人們關係的利。軍方關心的他們日後不會淪落成運輸部隊,畢竟水師是戰鬥部隊的。而官們關心的,則是如果管理,如果教化,如果宣傳大明化。

    揭稽也提出了要求:「既然要建港,那麼我要求建幾座寺廟,幾個道觀。這筆支出是公庫裡出,還是民間募捐。」

    「我秦幫願捐建道觀一座,只求各位大人准許由我們來請觀主。秦幫幫眾,多是全真門下,我樓觀古觀毀於宋末,歷今都無法再復當年之盛世。是我等心中遺憾!」

    沒等秦幫的人說完,徽幫有人開口:「我等也是齊雲山弟子。」徽商歷史上,就與道教有著扯不斷撕不開的聯繫,行走天下有信仰才安心,徽商還真的多半都是道教四大仙山之一齊雲山的弟子。

    「龍虎門也應當有觀!」

    「杭州靈隱寺……

    「福建南普陀寺………

    揭稽提到建觀原本的想法就是依白名鶴的思路,用信仰去影響當地土著,然後再用儒家教化。可誰想到竟然引起了這些商幫的爭執,就算是為銀子,為商路,為貨源等,也沒有見到他們有這麼激動。

    出外行商,誰不想求個安穩,神仙佛祖保佑在大明可不止是一種安心。他們真正的相信天下的神仙在,恭敬神仙也是保佑家族興盛。這海外傳道,原本派出的一萬道、一萬僧、一萬儒。還在召集之中,並沒有正式的出發呢。

    對於這布道海外之事,各家多少也有些觀望的態度。

    可今天被揭稽這麼一提,卻是刺激了這些商幫的人。他們都是虔誠的信徒。

    「咳!」胡濴乾咳一聲,眾商人立即就安靜了。

    「你們把揭大人的意思會錯了,揭大人的意思是。比如那粗麻處理的工坊建在海外,許多人都是來自大明的百姓。總是要建一座道觀,建一座寺廟讓天下的神佛也可以在海外護得我們大明的百姓吧。」

    「揭大人高義,我等知錯。」

    一話幾說,往好聽了說就是了,胡濴這幾句話當真是說得好。

    「其實吧,天下道門一家。而就是這個佛,我們大明的佛也於原先天竺的佛不同。我雖然是信道的,但相信天下佛門也是一家。而這出門在外,我更是相信大明的無論是神仙,還是佛都會護佑我大明子民的,我相信看到佛門弟子受難,難道我道門就不出手嗎。所以既然在外,就不要爭執這些,有一句話要記下,我們身在外,心在大明。無論是神仙,還是佛祖都會把我們的心與我們的家人聯繫在一起,神佛無處不在。」

    論忽悠人的能力,白名鶴一開口,就是胡濴都要說一個服字。

    「白大人,那建觀之事?」

    「本官出黃金萬兩,你們十家每家一千兩。不夠的你們自己補,當然還會特別批准,讓水師給你們從峴港運來一些極上等的木料。」

    聽白名鶴這麼一說,所有人都面帶喜色。

    眾人齊齊施禮:「謝過各位大人,謝過白大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