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明土豪

正文 第292節 疑似天堂 文 / 晨風天堂

    那怕是聽出了白名鶴的聲音,那怕是已經得到可以起身的允許。莫龍依然不敢站起來,他只記得規矩之中有一句,任何人也不允許直視大明皇帝的眼睛,這是殺頭的死罪。他不敢抬頭,怕看到了大明皇帝的眼睛。

    朱祁鈺很喜歡這個莫龍,因為很直爽的一個人。

    「陸期元,你帶莫龍在京城轉轉,有什麼喜歡就買下。一切花費由府中結賬。」白名鶴吩咐了一句後對莫龍說道:「莫龍你不用緊張,先在京城放鬆兩天。明天開始是三天大朝會,之後我帶你再入宮向萬歲請安!」

    「莫,莫龍告退!」莫龍跪伏著退到了門口,一出了門就飛奔著逃掉了。

    「朕很可怕嗎?」朱祁鈺指了指自己。

    白名鶴聳聳肩膀:「萬歲是龍;龍是溫和寬仁的,但龍有逆鱗,為護著大明百姓,龍一但發怒就會天地變色,山河顛覆。」

    「你拍馬屁的本事越發的高了。」朱祁鈺有些不悅。

    「那臣斗膽再進一言。」白名鶴語一變,如果不是于謙在這裡,白名鶴才不會繞這麼一個圈子呢。在得到大明皇帝的允許之後,白名鶴說道:「有許多人都非常瞭解他的敵人,也瞭解他的朋友,但唯獨不瞭解自己。萬歲卻不知自己在百姓心中為何,在百官心中為何,在后妃心中為何,在天下中為何?」

    于謙猛的就站了起來。

    于謙這個反應讓大明皇帝有些吃驚,又想了想白名鶴的話,似乎會有趣事發生呀。

    「於大人,下官心中有話想問!」

    「你問,本官言無不盡!」于謙盯著白名鶴,兩人之間火力四射呀。英國公張懋年齡小。不代表人笨,立即找了一個借口就逃了。他這一跑其餘的勳貴也全跑了,這裡很明顯就會成為事非之地,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於大人,我大明眼下可以魏征直言諫臣以身為鏡、可有李靖這等儒帥一帥定軍、可有霍去病北征大漠、可有唐詩宋詞,我大明有什麼?只有館閣體嗎?」白名鶴越說越是激動。跳到了于謙面前:「下官想過,請周邊三百里的宿老每半年入宮一次,為萬歲講民間的喜怒哀樂。可這些人,真的能說真話,敢說真話嗎?他們的真話會影響多少官員,會讓多少州府官員,京城官員害怕。他們的家在這裡,家人不會受到威脅嗎?或者說,這些人本身就是精心挑選出來專門說好話的。」

    于謙把拳頭握的咯咯作響。

    他不得不承認自己被白名鶴將軍了。而且一步將死。

    「是呀,大明有什麼?不能傳世,武功亦無大成。」朱祁鈺一副非常傷感的神情,長長的歎了一口氣。

    于謙看著白名鶴。一字一句說道:「沁園春,雪!」

    「還看今朝!」白名鶴衝著朱祁鈺長身一禮。

    于謙搖了搖頭,他不相信白名鶴,那首詞真正說的是誰。于謙隱隱有種感覺,不會是大明皇帝。無論是那一位皇帝。

    更不會是白名鶴說自己,白名鶴雖瘋還沒有瘋到敢寫反詩的地步。

    「白名鶴。你的獨孤九劍,果真是極高明的劍招!」于謙突然來了這麼一句,讓白名鶴多少有些意外。于謙怎麼會知道獨孤九劍,這消息也傳得太快了吧,自己在東廠講的故事,于謙怎麼就知道了。

    于謙從懷中摸出一本小冊子:「一套五十冊。笑傲江湖。只是可惜沒有聽到配曲。」

    「白拿我的,他們還想要配曲,讓他們去等吧!」白名鶴沒好氣的頂回了一句。

    這一老一少兩個臣子看似在胡扯,可句句都深意,朱祁鈺也是思考之後才反應過來。于謙說的是今天廣場上的事情。白名鶴對胡濴這一手太黑了,或者說招數非常的高明的意思吧。而白名鶴卻在反駁,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憑什麼自己種樹讓別人摘果子。

    于謙這時突然想到一件事情:「關於胡大人所提到的生絲司,難道你打算反悔。」

    「我沒有反悔,只要這邊有能幹的,清廉的官員。我可不願意價值數千萬兩銀子的生絲,變的和鹽一樣。」白名鶴寸步不讓。

    朱祁鈺聽明白了,也搞清這所有的事情了。

    這件事情說到底還是胡濴不地道,無論你理由多好,多麼一心為公。別人這樹剛剛栽下,你就來數著樹葉來分果子了。

    這件事情你胡濴不是對白名鶴下手,而是在對大明水師上下動手。

    看來,這官場上還真的很有趣。

    「現在什麼時辰了,這廣場上差不多朕也要再過去轉轉了。」朱祁鈺打斷了白名鶴與于謙的爭論,現在兩個人明顯都有些不冷靜了。不過敢當著自己這個大明皇帝的面爭論,也證明了他們不是為私心而爭的。

    大明皇帝朱祁鈺繼續去享受他的名君遊戲了。

    白名鶴跟著出了門,還是躲在廣場的東北角,還是站在那棵樹下。

    「你喜歡這樹?」于謙準備和白名鶴繼續談下去。

    「不,因為這裡回家可以少走幾步!」白名鶴回答之後,指了指廣場之上:「於大人,您不如猜測一下,江大人準備幹什麼?」

    于謙順著白名鶴的手指看了過去,江淵正在向著大明皇帝走去。

    接受了萬民朝拜之後,朱祁鈺又講了一段很感人的話,與民同樂之類的。

    當大明皇帝轉身往回走的時候,江淵被允許覲見。

    「成見,臣獻書。」

    江淵的隨從捧上一隻錦盒,江淵這時說道:「臣的恩師認為,聖人言是教導我等,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吸取新的知識。為萬民造福,引導百姓向善才是正統。新的絲機、新的織機,更大的船,更好的種植技術,這些都是聖人言下,我等應學之術。三人行必有我師,不斷的學習可才更進一步,而不是故步自封!」

    江淵的聲音很大,沒有扯著嗓子喊,卻是很運足了氣。

    于謙已經從最初站的位置向前走了足有一百步,就是為了聽清江淵在說什麼。而白名鶴自然也跟著過來了。

    聽完江淵的話,于謙問白名鶴:「這是你在背後?」

    「不,我不會鼓動學術上的變化,一切應該水道渠成。我所作的,也只是眼下我認為,應該讓萬歲批一筆銀子,為江淵建一座新的學園。」

    于謙相信白名鶴沒有胡說。

    那只能證明,江淵非常會選擇時機,在胡濴的純清流被狠狠的打擊之後,他的海納百川流派或許有出頭的機會了,所以他選擇出來獻書。

    于謙又看了看白名鶴,也快速的走了上去。朱祁鈺揮手示意于謙可以上前來。

    「萬歲臣以為我儒家主流是嚴以律已,克守本份。天地君親師、仁義禮智信、書劍算御樂、家國天下興。」于謙的流派是實用派,特別是要求儒生不能再只會讀書,而且應該習武,練劍,會騎馬。下馬可治國,上馬可平天下。

    「臣以為,以律治國方為上策,那些盜匪走徒,連字都不認識。說什麼聖人言感化天下,臣以為是自欺欺人。」

    「臣以為……」

    這個變化白名鶴沒有想到,大明皇帝朱祁鈺也沒有想到。不過這樣的結果卻是讓他很歡喜的,朝堂之上任何時候一家獨大都是非常危險的,左右也要講一個平衡。只要忠於大明,這些許變化還是允許的。

    白名鶴這個時候也跑了上來:「臣以為,勇者用其威、智者用其詐、愚者用其力、怯者用其慎。長者以為棟樑、短者以為拱角。所有人都有其可用之處,所以沒有必要把什麼……。」白名鶴沒說完,就已經有三個人指著白名鶴的鼻子。「白名鶴,你代表那一流派?」

    「政治家!」白名鶴笑呵呵的回了一句後,罵聲一片。

    于謙無奈搖了搖頭。

    「白名鶴不是儒生,那怕他這次講得有理也一樣不是儒生。我只是知道,一個狀元未必能夠管好一段河務。」江淵認為純詩寫得好是最無用的人。

    白名鶴逃了,他就是來攪局的。

    成功的激化了各流派的矛盾之後,白名鶴躲得遠遠的,完全成為了一個看熱鬧的人。

    聽說胡濴又吐血了。

    不是因為廣場上各流派的理論,而是他最信任的弟子楊寧,竟然也有一套他完全不知道的學說。講的是以禮治天下,以禮行天下。用現代的話來說,楊寧這套理論已經與那套以律定天下相似。

    區別就是,以律定天下,就是靠著刑罰來讓百姓守規矩。

    楊寧的理論卻是希望以德感化天下,而讓百姓守規矩。這已經嚴重的背離胡濴的理論,胡濴認為,只要心中有聖人言,就可以感化周圍的人,然後周圍的人再繼續感化周圍的人,只需要堅持,就中以讓整個大明受到感化,不需要再專門去教育誰。

    胡濴的理論就是氣場論。

    次日大朝會,官們開足了馬力,準備在大朝會上宣傳自己的理論,希望可以代替胡濴與三楊原本那種忽悠加夢想蠢忠心作法。(……)

    ps:終於,終於,放鬆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