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明土豪

正文 第307節 血汗工坊 文 / 晨風天堂

    高谷心中已經有了主意,正準備開口,卻被胡濴擋下了。「先讓我問他一個問題,然後再作出決定。」

    高谷與楊寧同時作了一個請的態度。

    白名鶴的臉上依然保持著微笑,胡濴卻是一臉的嚴肅:「白名鶴,老夫問你。你所計劃的,最邪最惡的招數是什麼,甚至於你這個招數會被於大人用劍斬你的程度,別告訴老夫,你的腦袋裡沒有,老夫相信在你的腦袋裡,只有更邪的,沒有最邪的。」

    白名鶴有些意外,下意識的問了一句:「胡老與棒子仇?」

    「你只管回答老夫!」胡濴語氣變得有些嚴厲了。

    「好吧,我給你們看一樣東西。」白名鶴早有準備,在自己的小皮箱之中翻了翻,拿出了一份資料,一共有六本,合起來有一寸厚。

    封皮左上寫著:臣啟萬歲,正中間寫著《大明坊戶保護條例》,右下角寫著試行制度。

    然後又拿出了一個冊子,上面寫著血汗工坊。

    胡濴接過來翻看著其中的內容,這份保護條例許多內容都是聞所未聞,而且是根本想像不到的。比如長約坊戶,家中有十六至三十三歲之內懷孕女子,給予一年孕期補貼,為去年年均坊值一成。

    還有定期培訓、新機器培訓、新知識培訓、家中蒙童學補。以及如因商號對市場調查不利,所制貨物銷售不利對坊戶的影響等等。

    其餘的五本中有大工坊各工匠保護條例、責、權、利等內容。

    然後是勞保、養老、獎勵、培訓等詳細的四本內容。

    最後一本是工會制度,允許工匠成立工會,監督並且保障保護條例執行。最終的裁決為府、州、縣的主官。

    「這是義、是仁!」胡濴看過之後,給了兩個字的點評。

    白名鶴卻說道:「這是人性,但同時也是為了整個大明好。凡事總要有個規矩,大明尚儒。可儒的意思在我從於大人那裡聽來的感覺後,我認為,無論是工坊,還是坊戶都不是商號的奴隸,既然不是奴隸,這些人為商號創造了貨物。那麼商號給他們一個掙錢的機會之後呢,接下來就是人性,就是公道,人性自有仁德在先,公道就在我大明鐵律在後。所以我這些日子認真的思考過,才有了這份奏本,大明人自然不是野蠻人!」

    「善!」白名鶴的回答還是讓兩個老傢伙滿意的。

    白名鶴不是儒生,可至少白名鶴的道德標準依然還是華夏古禮的。

    對於商還是民,在這些士的眼中。坊戶多是農,然後才是農閒時為工。所以這些坊戶比商地位高,白名鶴保護坊戶利益也是保護大民百姓以及大明正統的利益。

    坊戶是什麼?那些家裡有織機,自己農閒時生產織物,然後商號提供原料再收購產品。

    胡濴等人又看了白名鶴另一份東西,名字很簡單,就是血汗工坊,換一詞就是剝削。從最初的坊戶式剝削再到大工坊對工匠的剝削。白名鶴在寫到剝削的時候。並沒有過於的深入,因為這個時代是大明。不是現代。

    白名鶴對剝削的定義,僅限定在以極惡殘忍的方式,強佔了他人的生產成果。舉的例子也只是舊佃奴制,而引用到李氏高麗的內容則是,以最少的工錢換取最多的產品,以及最多的利潤。

    話說到這份上。已經不用再解釋了。

    白名鶴的意圖很明顯。

    就是兩種不同的政策對待大明與李氏高麗兩國的普通百姓。當有一天普通百姓看到差異的時候,普通百姓就會反對乒他們的高麗貴族,然後白名鶴就會從各種方面下手,無論是以經濟還是戰爭,來將高麗變成大明的一個省。

    「白名鶴。老夫的意見是。希望你對李氏高麗無論是貴族,還是百姓都好一些,至少當他們為半個大明百姓。太祖訓十五不征之國,李氏高麗排在第一位,說這話並不是讓你不征高麗,而是希望你可以明白一些事情!」

    胡濴在幫李氏高麗講話,這其中的意思代表著什麼?

    胡濴沒有管白名鶴的反應,只是繼續說道:「老夫給你講一講史,萬歲讀史也是挑選出來,或者是萬歲自己喜歡。可說到高麗歷史,老夫有話講。」

    「箕子高麗,是殷商的遺臣箕子帶領部分中原移民。這一點現在高麗史書也沒有迴避。然後是西漢叛將的衛滿高麗,後被漢武大帝所滅,設漢四郡,後合為一改名樂浪郡。那個時代高麗是屬於中原的。」

    這段歷史白名鶴不太清楚,畢竟他不是讀歷史出身的。

    胡濴繼續講道:「後半島變成了半島三國時代,分為前三國與後三國時代。前三國是野心勃勃的高句麗、百濟、新羅。一直到盛唐興兵滅百濟、滅高句麗新羅一統天下,大唐建立安東都護府。」

    「後三國時代是一個混亂的時代,從宋、遼、金、元一直到眼下,曾經的臣子,後來的王,李氏高麗。老夫要說的是,李氏高麗從蒙童學子的課本之中,先講上國大明,才講本國李氏王族。老夫以為,白名鶴的本心還是仁義的,對倭人你可以不則手段,但對李氏高麗不行,因為李氏高麗奉的是大國年號,現在是李氏高麗景泰三年正月初十。」

    奉大明年號。

    白名鶴輕輕的敲了敲額頭,他記得曾經在旅遊的時候見過一塊石碑,上面寫著崇禎二百六十五年記。

    大明崇禎有多少年,似乎不到二十年吧。白名鶴陷入了沉思當中。

    也就是在清朝的時候,李氏朝鮮依然用的

    是大明崇禎的年號,將已經滅亡的大明年號又用了二百多年。

    這個代表什麼呢?守舊,還是不忘大明。

    「難道是我錯了?」白名鶴拚命的回憶著自己腦袋裡那原本就不多的歷史知識。

    胡濴並沒有評價白名鶴是對是錯,只是說道:「不要忘記本心,無論是道、佛、儒,或者是三教合一,我華夏大地心中有仁,行事有德,立地有義。莫忘本,莫忘恩,莫忘孝、莫忘君。」

    「胡老,我聽過一個關於羅馬帝國的小故事。西羅馬帝國滅亡之後,有一個小邦國卻一直還在使用西羅馬的年號,卻不願意歸附拜占庭帝國,也就是東羅馬帝國。一直到滅亡,還用了西羅馬帝國二百多年的年號。」

    白名鶴用了一個編出來的故事在請教胡濴。

    卻誰想,白名鶴講完這個故事後胡濴站了起來,很嚴肅的雙手扶胸:「此為忠義!」

    忠嗎?白名鶴不知道,但胡濴能給予這樣的評價,那麼就代表著這樣的一個國度是完全可以信任的。

    「我的海盜計劃看來白準備了!」白名鶴長長的歎了一口氣。

    「不,沒有白準備。只要允許合法的船隻通行,打擊走私艦隊就行了。可以不叫海盜,叫海衛艦隊也一樣。左右你也是幫著軍方打發那些衛所之中不安份的丫頭與小媳婦們,這些人整日打打殺殺已經習慣了,讓他們相夫教子遠不如把娃娃送進學堂呢。」

    胡濴倒是沒有反對白名鶴的新艦隊計劃。

    「那麼,誰當王呢?」白名鶴又問道。

    「從長遠的角度上來看,李瑈是一個好人選。君權旁落,國將不寧。小娃娃作王,他控制不住朝臣。也是他身邊親信來控制朝臣,這些人是才則罷,反之呢?李氏高麗將來更亂,亂到對大明都有非常大的影響。當然,這話老夫是以大明臣子的身份講的,要以老夫自身,自然是維護正統。」

    胡濴的說已經說的很深切了,很直接,很明顯的告訴白名鶴自己的態度。

    「換一位高麗王,真的合適嗎?」

    「李氏高麗歷代王爵,世子都是需要大明冊封認證的。無論誰上位,都有其道理,真正要辯論也能分勝負。作為你白名鶴,可為大明著想。作為禮部尚書,卻需要為大明屬國李氏高麗的百姓著想。」

    白名鶴很認真的點了點頭:「那麼,想我怎麼作?」

    「你怎麼作都好,只要把我等的話聽進去了就行。在李氏高麗,此次的重點不是結果,而是過程。所以說重點是你怎麼作,而不是結果如何。誰作王,對大明都一樣。但你白名鶴怎麼作,對大明卻有著不同的意義,我胡濴在這裡看著你。」

    胡濴很嚴肅說了這翻話。

    高谷與楊寧也接口說道:「本官代表大明京城百官,也認為恩師所言甚是,重點是你怎麼作,而不是結果。」

    「你只當是參加會試了。」高谷來了這麼一句:「不過,考官卻是我們三位。當然萬歲與京城百官也會看你的考卷,如果你在考試之中過於邪門了,怕是楊尚書手中應該有密旨吧。」

    「我沒有!」楊寧當下就否認了這句。

    有沒有不重要,重要的是白名鶴已經聽懂這些人的意思了。

    胡濴沒有影響到自己的思路,只是講了半島的歷史,以及眼下李氏高麗的情況。

    白名鶴心說,自己在前世自己不好好學一學歷史呢。眼下只能全憑各種情報與自己的思考了,這不是一場遊戲,這關係兩個國家的利益。甚至是兩個國家之間的關係,白名鶴靠在椅子上,一隻手按著額頭輕輕的拍著。

    胡濴站了起來,示意另外兩人和自己先行離開。

    而白名鶴卻根本就沒有注意到三人已經離開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