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董卓造逆 一百八十八回:又見黑山將 文 / 大墨
「兵十則圍,兵五則攻」,兩軍交戰是沒有任何絕對的險要可以一直防禦的。雖然虎牢關被稱為天下八大關之首,地勢極險。但是如今聯軍二十幾萬兵馬圍困,即便李傕他們閉門不出,也不是沒有辦法對付的。
高雲一再的迴避策略,這時候終於產生了效果,聯軍全部被逼到了前線。
虎牢關兩側都是陡山,雖然險,但是並非無路可上。先前孫堅不敢採用登山佔據制高點的戰術,是因為兵馬稀少。一旦李傕領兵截斷退路,孫堅就會被困死在山上。
但此時,關外絡繹二十里都是聯軍兵馬,所以也就不用擔心退路被截的問題。聯軍這才使用佔領制高點,居高臨下的戰術。
公孫瓚領五千兵馬臨關下搦戰。一開始的時候李傕仍舊採取堅守不戰的戰術。但過不多日,李傕的斥候兵開始發現聯軍已經在外圍登山的行蹤。
這時候李傕就坐不住了,知道再不出戰,恐怕是不行了。第一,你不可能延關內上山去打高點的敵軍,因為人家居高臨下,扔點石頭就很厲害;第二,又不能放任不管,如果人家在高處做好工事,集結人手。到時候配合牆外的大軍攻關,你根本防守不住。
這時候唯一的辦法就是出戰,跟關外的地面部隊正面交鋒。打退關外的部隊,然後才能困山對付上面的奇兵。
李傕跟牛輔、華雄商議好,領兵馬下關出戰。
公孫瓚雖然領了盟主將令來搦戰,但他可不傻。挑戰是挑戰,早打定主意只挑不戰,要打那得大家***。
見關上有動向,急忙領起兵馬,後軍變前軍,往後撤退。
李傕、牛輔、華雄三人領三萬兵馬,順勢而近,直抵谷外。列陣方圓,屯住谷口,把住退路。
公孫瓚領五千兵馬撤回,報知袁紹並眾諸侯,虎牢關兵馬出關而來。
袁紹急忙傳盟主號令迎敵。諸侯各自集合兵馬,十六路大軍齊聚兩軍陣前,各列陣勢,捉刀待命。
這一列陣,部隊的優劣立馬就看出來了。李傕手下三萬兵馬,中路在前,左右兩路稍後,靠住兩翼,把住谷口。三軍各按隊伍,行止有法,絲毫不亂。
再看十七路聯軍,拋去虎威軍不說之外。除了公孫瓚等少數幾路兵馬還算有點樣子之外,大多數諸侯的兵馬都是一片熙熙攘攘。旗幟雜亂、兵甲各異,你推我搡,毫無章法。
李傕舉目往對陣觀望,哼哼冷笑,說道:「此等兵馬,再多又有何用!號稱十七路盟軍,我看皆是烏合之眾也!哪位將軍出陣搦戰!?」
李傕話音一落,旁邊一將答道:「待末將先去!」,說罷,縱馬提槍,奔出陣前,提槍點指,大喝道:「對面何人先來送死!?」
高雲打眼仔細一瞧,當時笑了,對趙雲說道:「子龍,你看陣前這將,是不是有些眼熟?」
趙雲笑道:「大哥你忘了,這不是九門城漏網的黑山賊張燕嘛!想不到竟然投到了董卓手下。要不要小弟去把他拿了,與大哥發落」。
高雲還沒發話,陣前張瞳看到張燕早氣的七竅生煙,大喝一聲,飛馬出陣,挺槍直取張燕,「張燕匹夫!忘恩背義!與我拿命來!」。
張燕猛見虎威軍中一騎飛來,心裡也自害怕,但近前一看,心裡又穩當了下來。認識,張牛角的女兒張瞳。
張燕跟張牛角相識多年,對張瞳的武藝瞭如指掌,知道她不是自己的對手,便降低了戒備,拿槍一指張瞳,說道:「且慢!張瞳侄女兒,汝父之事,也非我願。大難之時,不得已耳!你要恨也應當恨那虎威軍高雲,是他們將黑山軍逼入絕境,我逼不得已才出此下策。如今你卻認賊作父,投入虎威軍麾下,大不孝也!我看在你父面上,不願為難與你,速速回去,莫要逞強!」
「呸!狗賊!忘恩負義之徒!枉我父對汝推心置腹,視若手足!汝卻趁火打劫,不但棄我父女於不顧,還將兵馬糧草洗劫而去。若不是虎威將軍仁德,我早已死於亂軍之中,汝焉敢在此胡言!?休逞口舌之利,吃我一槍!」
小張瞳怒不可遏,抬手一槍,直取張燕面門。張燕絲毫不以為意,大槍往上一橫,往外一磕,「瑲啷啷」一串聲響,張瞳那槍在張燕槍桿上撮出一溜火花。
張燕只覺虎口發麻,心下大駭,急忙使出全力,將張瞳那槍推開。
這才覺出,張瞳的武藝已經今非昔比。他哪知道,張瞳除了整訓兵馬之外,大部分時間都在高雲身旁,受高雲言傳身教,武藝早已大進。
高雲見張瞳和張燕這一拆招,暗暗發笑,心說:「張燕這貨碰上張瞳,估計有苦頭吃了。這兩年張瞳下的功夫都不比我少,你這貨就好好見識一下故人女兒的成長吧」。
張燕接了張瞳一槍,心下大驚,知道張瞳早已經不是原來的張瞳了。哪裡還敢有絲毫大意,奮全力迎戰。
早先文中交代過,張燕也是擁有怒魄天賦的武將,屬於八系中久戰系,成為莫疲之術,能使人長時間處於全力狀態之下,普通的武將還真不一定是張燕的對手。
但張燕碰上張瞳,算是遇到剋星了。張瞳的怒魄早在跟張飛交手的時候就覺醒了,當初能接下張三爺蛇矛一擊,也就是憑了這怒魄之力。這兩年在高雲的悉心**之下,張瞳的怒魄大有精進,已經比之前提高出不知多少。
張瞳的怒魄屬於八系中的堅壁一系,古書中記載叫做「卸力」之術,這種怒魄可以在與人交手的時候,將對方的力道分散開,從而在對抗中獲得優勢。
小張瞳一擊不中,趁勢將槍往上一舉,沖張燕天靈蓋猛然砸下。
張燕剛才輕敵,起手大意,已經失了先機。這會兒完全被張瞳壓著打,提不起全力,不敢硬接張瞳全力砸下的一槍。急忙斜槍過肩,側身避讓,用槍柄改變攻擊軌跡,把張瞳那一槍勉強卸開。
這就能看出來,張燕也不愧是久經沙場的老將,劣勢之下隨機應變的能力很強。要是換做沒有臨戰經驗的戰將,剛才情急之下必然舉槍硬接。但在失去先機的情況下,倉促之間是使不出全力的。剛才那一槍要是接了,估計不是接不住,就是廢掉兩隻手。
張瞳槍一滑開,張燕不顧身形不穩,倉促間抖出兩槍,取張瞳中三路。
張瞳槍剛收回,見張燕襲來,不及攔擋,急忙閃身躲避。
張燕得這個機會,調整狀態,運起全力,提槍再戰張瞳。
張瞳武藝高出張燕一籌,而張燕臨戰經驗豐厚,兩人戰到一處,恰好是旗鼓相當。
兩桿大槍,你來我往,互不相讓,大戰有六十餘個回合,不分伯仲。
三軍兩陣兵丁大多是第一次見女將上陣,而且這女將還這麼厲害,上下嘖嘖之聲,此起彼伏。
兩人殺到八十回合上,張瞳的優勢逐漸顯現出來。雖然張燕擁有莫疲之術,善於久戰。但是張瞳的怒魄修為本就在他之上,而且張瞳無論攻擊還是防禦,都會把張燕的力道化開,這就讓張燕不得不每一攻守都要竭盡全力。
八十回合殺下來,張燕已經到了極限,氣喘吁吁,汗流浹背。而小張瞳卻是越殺越勇,畢竟年紀輕,精力充沛,而且對怒魄的修煉又高過對方。
只見小張瞳一槍緊似一槍、一槍快似一槍,將張燕殺的全無還手之力,戰到酣處,嬌吒連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