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唐富家翁

正文 第099章 大魚 文 / 砍刀

    唐朝這個時候漁民們的捕撈工具很落後,漁民們所以一般收穫很少,秦軒既然有這個能力,幫幫黃水生也好。

    秦軒站在船頭,感知魚的位置,指揮著黃水生划船,一條條肥美的魚落入船艙,黃水生看著秦軒叉魚,一直咧著大嘴笑。沒有多久,船艙裡就有三十幾條十斤左右的各種肥魚了。

    「老哥慢點,朝南邊劃」秦軒小聲說道,手指引著方向。

    黃水生朝著秦軒指引的方位慢慢的滑動著船槳,只看到秦軒奮力的投出手中的魚叉,只聽一聲「噗通」輕微的入水聲,魚叉消失在水中。

    「唰∼唰∼唰,魚叉的繩索快速的沒入水中,繩索盡頭綁在船頭的木樁上,拇指粗細的繩索立刻繃緊,拉著漁船快速前進。

    「老哥控制住船」秦軒大叫一聲。

    黃水生嚇了一跳,船怎麼自己快速的動了起來,聽到秦軒的喊聲,黃水生反應過來,是叉中大魚了,這的多大的魚!能拉著漁船跑,黃水生趕緊的倒劃,控制住船的速度。

    秦軒跪在船頭,看著緊繃的繩索,十幾分鐘後,船的速度明顯的慢了,繩索也鬆弛了下來,秦軒伸手拉了拉繩索,沒什麼動靜了,大魚估計沒力氣了。

    秦軒小心用力的收著繩索,十幾米長的繩索慢慢回收,渾濁的露出一個巨大的白影,「啪」的一聲,掀起一個很大的浪花,一個紅色的大尾拍擊了一下水面,沒入水中。

    秦軒手中的繩索立刻緊繃,拉著秦軒一個趔趄,差點掉進河裡,好在秦軒鬆掉繩索。

    「nnd,好大一條魚」秦軒懊惱大叫道。

    黃水生也看到了那個白影,那個紅色的大魚尾叫黃水生吃了一驚,那是蒲扇大小的魚尾,莫不是叉到魚精了?

    「大大人,好好大的魚,莫不是鯉魚精?」黃水生磕巴的問道。

    「哈哈,是不小,不是什麼鯉魚精,只是條大魚罷了」秦軒高興的說道。

    秦軒感知到這條大魚,魚有將近一米五左右,比秦軒收進戒指裡的那幾條都大,秦軒感知到這條魚,就準備試試,看能不能捕撈起來。

    沒想到一叉就中,秦軒很高興,但是這麼大的魚,力氣也是很大的,所以秦軒叫黃水生控制住船,和大魚博力,畢竟大魚受傷,估計也掙扎不了多久了。

    大魚拖著船緩慢的前行了一會,黃水生盡量的倒滑船槳,控制住船速,十幾分鐘過去了,繃緊的繩索鬆了下來,船也慢了下來。

    「老哥,朝岸邊劃」秦軒吩咐道。

    秦軒這下子不去拉那個繩索了,秦軒可不想被魚拉進河裡,用船把大魚拖到岸邊在說。

    黃水生慢慢的把船划向岸邊,繩索只是稍稍的繃緊,大魚沒有再出現大力的掙扎,秦軒感知了一下,大魚在水裡沒有動靜了,基本被漁船拖動著,慢慢的翻起了肚皮。

    漁船靠岸,秦軒拉起繩索,十幾米的繩索隨著回收,一個白色的影子露出水面,紫妤等人吃驚的看著那個白色的大肚皮都說不出話來。

    大魚在張斌和黃水生的幫助下,被拉上了岸,白色的肚皮,黑綠色的魚身,蒲扇大小的紅色魚尾,魚鱗快有成人的拳頭大小,秦軒步測了下,大約有一米四十左右長。

    「祖輩都是捕魚的,第一次見到這麼大的魚!」黃水生感歎道。

    「哥哥,你莫不是把魚精給捕上來了」紫妤害怕的說道。

    「哈哈,什麼魚精的,要是魚精,怎麼可能被我捕到,鯉魚成精了就化成龍了,黃河裡,這個不算最大的魚,應該還有比這大的」秦軒一頓胡吹道。

    這條足有兩百斤左右的大鯉魚被牛車拉到村裡的時候,小村子轟動了,全村在家的人,都跑出來看這條大魚,竟然有村民對著魚跪拜。

    看著村民這樣無知的舉動,秦軒相當的無語,要是海裡那些鯨之類的魚,這些人見到還不嚇死?村民得知是秦軒用魚叉叉到的大魚,秦軒成了動物園的動物了。

    秦軒決定,這條魚就不賣了,就是要賣,也不知賣給誰?而且不知誰會要這麼大的魚,賣多少錢也不知道,總之不能當作普通魚來賣掉吧,給村民們分了吃吧。

    子義和黃水生的弟弟回來了,買了一百斤米,一百斤面,油鹽醬醋若干,而他們挑去的魚被一搶而空。

    這個月份,基本吃不到新鮮的野生魚了,關鍵是漁民們捕不到魚,所以就成了搶手貨,十三條魚竟然賣了五貫錢,這個相當普通人家一年賺的錢。

    要知道,一個九品官的一月工資拿到手的銅錢才兩貫錢,關鍵是冬天了,能見到這麼大、而且這麼新鮮的魚,不少有錢人競相出價買魚。

    夏天魚多的時候,一般一條五斤左右的魚也就百十文左右,而且很少見,一般都是一斤左右的魚,十文左右一條,不過像今天這麼大的魚很少,所以今天賣的魚一條十斤左右的大魚賣到了五百文左右,當然一般百姓是買不起的。

    唐朝人好吃生魚,魚去頭、尾、皮,取下魚肉,切成極細的絲,佐薑蔥蒜鹽醋醃而食,名為魚膾,也就是生魚絲或者生魚片,以野生魚上品,野生魚以鱸魚為佳。

    可想而知,這個冬天可以吃到如此之大新鮮的野生黃河魚,價格能便宜嗎?所以魚到了集市上,被一搶而光,後來聽說的人還沒有買上,還在抱怨呢。

    黃水生的弟弟一路回來,開心的合不攏嘴,回來後又看到這麼多的魚,而且還有一條如此大的魚,那個吃驚的程度,嘴裡可以塞下兩個雞蛋。

    黃水生的弟弟,二話不說,就要拉起魚去賣,黃水生攔著弟弟,幾個人一起幫忙把那條兩百斤左右的大魚搬下車,其餘的三十幾條魚都叫弟弟來去賣了。

    「公子呀,你太厲害了,這麼大的魚都叫你捕了上來,小的生活在黃河邊,從沒有見過如此之大的魚啊,沒想到公子竟然是個捕魚高手」子義舉起大拇指說道。

    秦軒笑了笑沒說什麼,估計這條鯉魚是比較大的了,鯉魚的生命一般在四十年左右,秦軒捕獲的這條估計也活不了幾年了。在河裡生活了幾十年,沒想到叫秦軒給捕獲了。

    就唐朝的捕撈技術,這樣的大魚,黃河裡面一定很多,秦軒感知到了一米左右的大魚就好多條,不過捕獲的這條是最大的。

    「大人,這麼大的魚該如何處置?」黃水生問道。

    「好說,一家分一塊就解決了,都是一村的人,有福同享嘛」秦軒笑著說道。

    「好的,照大人吩咐」黃水生恭敬的說道。

    取下魚肉,將近有百斤左右,一家一塊,全村的人和過年似的,別提有多高興了。

    秦軒當大廚,把黃水生媳婦收拾好的兩條魚,一條紅燒,一條清蒸,那條大魚的骨架、頭尾、魚腸、魚肚熬了一鍋魚頭湯,還用大魚的肉做了盤魚膾。主食是白米飯。

    秦軒徵得黃水生的同意,村裡每家的老人都請過來,一起進餐,全村不到十戶人家,湊一起也加上秦軒他們,也就不到二十個人,喝著秦軒的玉液酒,吃著鮮美的魚肉,歡笑聲傳遍了整個村子。

    一頓鮮美的農家魚宴,吃得秦軒幾個人都是不亦樂乎,這個時代的黃河魚絕對的鮮美,沒有污染,自然生長,魚肉的鮮美、魚湯的濃香,應了那句古話:「魚之味,乃百味之味,吃了魚,百味無味」

    秦軒在席間,給這些村民們詳細傳授了捕魚用的工具,用絲線結成的拉網、撒網、粘網、抬網等。再挖幾個魚塘,有好的捕魚工具,捕獲的活魚多了,養起來,冬天出售,俗話說:「授人與魚不如授人與漁」

    村民有了這個技術,秦軒可以想到,明年這個漁村,捕魚的收穫可以叫村裡人過上溫飽的生活,冬天出售野生鮮魚,絕對讓村民們富裕起來。

    秦軒臨走時,借給黃水生了一千兩銀子,說是借,其實就是送,叫他們購進絲線和鉛等漁網的材料,拉網高三米,長數百米,比較耗費銀子,秦軒不知需要多少錢,但是千兩應該足夠了,囑咐黃水生帶領全村的人致富。

    秦軒開玩笑說致富後別忘了還銀子,連本帶息的,村民們感激的就差給秦軒跪下了,如果不是秦軒阻止的話。

    這些個捕魚工具,對於秦軒的前世來說,這些個都是小兒科,但是對於這個唐朝這個時代的漁民來說,不亞於捕撈歷史上的一次革命。

    秦軒不是發明家,秦軒只是個盜版者,秦軒自己這麼認為,可是秦軒身邊的人,看著秦軒「發明」泥石、釀酒、給人剖腹治病、捕魚等,他們其實已經把秦軒當作了無所不知的神,秦軒幹什麼都不覺得奇怪。

    秦軒作為穿越者,多出千年的見識,的確可以稱得上是神人了,但是秦軒還是眾生中渺小的一員,只是用自己的所知,為這個偉大的時代盡一點微薄之力。

    出了潼關,秦軒離開了這個山川河流環抱的天然軍事要塞,秦軒默默的看著黃河,看著這片狹小的兵家必爭的關隘之地。

    洶湧的黃河水在黃土高原上走完了大大的「幾」字形的,迎頭撞上了秦嶺的支脈華山,洶湧的黃河水,低下了高昂的頭。

    但是黃河不會屈服,怒吼的黃河水,拐了一個彎,咆哮著向東奔騰而去,憤怒的給秦嶺山脈留下了一個深深的傷痕。

    憤怒的黃河造就了險峻的潼關,也造就了這個關中的東大門,也造就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歷史——

    新年到,剛好第99章,砍刀祝大家年年有魚、好運久久、閤家歡樂、共度新春,另外也別忘了支持作者。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