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唐富家翁

正文 第124章 洛陽新家 文 / 砍刀

    在京城的長安和這裡的洛陽,到處可以看到一些大食商人拿著琉璃球當寶石在賣,秦軒製作的東西當然不是這些琉璃球了,如果試驗成功的話,玻璃就會出現在大唐了,秦軒美美的想道,眼前都是白花花的銀子。

    「靜遠,靜遠,你發什麼楞呢?一個人呆呆的傻笑」趙明毅喊道。

    「啊,沒什麼沒什麼,剛才想事呢,等下次在送水晶的車回來,叫他們大量的往回運這些石英,我們要靠這些東西發財」秦軒說道。

    石英石是比較純的二氧化硅,沙子裡面有很多的雜質,燒製玻璃時,秦軒準備把石英石添加的沙子裡,估計這樣的效果更好一些吧。

    「靜遠,有時候我真的很佩服你,看你年紀不大,怎麼懂的這麼多,看著你,在想想自己,真的是很汗顏,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真是不能比」趙明毅感歎到。

    「明毅兄就別妄自菲薄了,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長處,比如你,在生意上的敏銳眼光就是我不能比的,鑒別古董的技術,這也是我不能比的,這些不是你的長處嗎?」秦軒說道。

    「這些都是上不了檯面的東西,怎麼可以和你的大才相比?」趙明毅說道。

    「我家鄉有句俗話說的好,懂千行,不如一招精,一門鮮,吃遍天,明毅兄可是比我這懂的多,都是半碗水的水平強太多了」秦軒笑著說道。

    「我可是說不過你,不過我是真的佩服你,不說了,該吃飯去了」趙明毅笑著說道。

    「靜遠真是好福氣,看看紫妤做的這些菜餚,真是色香味俱全呀,這個做法可是我在大的酒樓都沒有吃到過的,這要是你們走了,我該怎麼辦?以後可不要餓肚子了!」趙明毅說道。

    「明毅大哥不用擔心,我做菜時,嫂子也在邊上看著呢,現在基本上好多的菜都會做了,不會餓著你的」紫妤笑嘻嘻的說道。

    「啊,是這樣?好,很好,這下我就不用愁了,這得感謝紫妤」趙明毅開心的說道。

    「這些沒什麼,只是些家常小炒罷了,自己吃的舒心,嫂子也學會了,什麼時候想吃,就叫嫂子給你做幾個」秦軒笑著說道。

    「嗯,這可是吃了紫妤做的菜,把嘴也吃的叼了,這段時間可得讓她和紫妤好好學學廚藝」趙明毅說道。

    「噢,對了,明毅兄,這洛陽郊區可有農莊之類的出售」秦軒問道。

    「這個倒是沒有聽到說過,這附近郊區多是皇家莊園或是皇親國戚的莊園,他們是不會賣的」趙明毅說道。

    「噢,這樣要在附近找些地,看樣子也不好找,還得去找那些皇親國戚們幫忙了」秦軒說道。

    其實唐朝的衰落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土地兼併的問題,有錢的人大量的兼併土地,而且很多的皇親國戚、官宦也是如此。

    這些人的土地許多都是不用繳稅的,這樣大量的土地被這些人兼併,農民們沒有地耕種,只有去租種土地,一旦遇到災年,交了租子,自己也剩不下什麼了,餓了肚子。

    如果這個時候有人帶頭造反,只要給飯吃,農民才不管這麼多,誰給飯吃就跟著誰幹,就這麼簡單的道理。

    其實只要農民們能吃飽肚子,那個願意去造反,包括安祿山,如果不是楊國忠把他逼的沒辦法,估計也不會就起來造反,畢竟皇帝和貴妃娘娘對他很好,難到安祿山真的就傻到以為自己就是無敵的,以一己之力去對抗整個大唐?

    他不造反,就是死路一條,不造反也是死,造反還有一線希望,傻瓜都會選擇。

    而且歷史把安祿山也寫的是污穢不堪,因為他是失敗者,一個胡人,如果沒有一定的能力,能混到節度使這樣的一方大員,就靠他會拍馬屁就能高昇?

    再說在軍中,只有軍功才是升職的途徑,軍功是用刀槍拼出來的,安祿山如果知道歷史把他寫成無惡不作的壞蛋,一定也會跳出來破口大罵,nnd,不是你們逼我,我吃香的喝辣的,傻鳥才會去造反。

    當然,具體的情況如何,這個無法考證,安祿山是有野心的,只是當時如果楊國忠不是逼的太急,他不會那麼早造反,總之,歷史都是勝利者書寫的,具體真的如何,也許有很大的差別。

    其實很多的事都有他的原因,就如同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包括現在的歷史上的鼎盛「開元盛世」也不見得就有多麼的盛世。

    開元盛世,還把唐玄宗搞到東都去就食?雖然是為了減輕關中因道路問題糧食短缺,不與民爭食作出的策略,但是也反應了關中地區的百姓還在溫飽的線上掙扎著。

    一個開元盛世,京城到東都就那麼一條路都修不好?可以在官道上十里修一驛,建造的和園林一樣漂亮的驛站,有這些錢,為什麼不花錢好好修這條維繫關中人民的生命之道?

    還有唐玄宗舉朝到洛陽去就食,這中間的花費是多少?大家知道嗎?這些錢可以買多少糧食來?大家算過嗎?一個事情的發生,不能看表面。

    如果真是體恤百姓,他就應該輕車從簡,而不是花費巨資、浩浩蕩蕩的去洛陽,可以說只是為一好聽的名聲而已。

    有搬遷去洛陽的錢財,可以買來多少糧食,只要出錢,還怕商人運不來糧食?只要利潤可觀,商人不打破腦袋去幹?搬遷去洛陽的來回費用,遠遠超過他們在長安留下所花費的那點口糧錢吧。

    搬遷的費用也遠遠高於運糧過來的差價吧,有這個錢不如把道路好好休整一下,永久的解決問題,就算要去洛陽,而且打著不與民爭食的口號,為什麼不從簡出行?

    開元盛世更多的只是相對於目前的社會穩定,吏治穩定,犯罪率低來說的,這個時候的大唐版圖,可是遠遠小於貞觀之治的那時候。

    一個國家的鼎盛包括的內容恨多,百姓人人有地,不缺衣少食,百姓收入逐年增長,國家財稅逐年穩定增長,物價穩定,邊境安寧,吏治清廉,犯罪率逐年降低,有強大的軍隊,這麼幾個簡單的標準,開元年間是否可以稱得上是盛世?

    單單一個邊境問題,年年都在打仗,這個時候只能是相對的繁榮一些,和盛世還差的距離很遠呢。土地被大量的兼併,很多百姓都沒有土地,這個叫盛世?

    史書不一定記載的都正確,記錄歷史的人,看不到全天下,更多的是聽說,真實的歷史到底如何,不是幾個人說了算,而是要叫百姓來說。

    那些個所謂的盛世,很多的都是以國庫充盈了,有錢了來判斷,殊不知這些稅賦裡有多少血淚。一點個人牢騷,看官勿怪,言歸正傳。

    秦軒在東都也有十天的時間了,榮王李琬說的那個神秘人召見到目前也沒有消息,倒是楊玉環傳來消息,叫秦軒去看宅子。

    楊玉環給秦軒找的宅子在洛水河北岸,在立行坊,緊鄰著安喜門大街,對面就是北市,位置很好。

    宅子是一個南方的官員致仕後要回南方去,於是出售了東都的宅子,這個宅子比秦軒在秦州的家大一倍,三進院。

    整個院子佈置的很雅致,尤其是有個活水的大池塘,裡面可以看到凋零的荷花,這點是秦軒很滿意的,裡面的房屋都很好,只要簡單的裝修一下,就可以入住了。

    秦軒立刻就喜歡上了,房主留下的管家要價一千貫,秦軒也沒講價,立刻就同意了,一天之內,楊玉環派來的一管事就把房屋的轉讓手續給辦好了。雙方皆大歡喜。

    東都城內的地皮一般都在五十貫一畝左右,這個宅子大約有十畝多地,也就是五百貫,加上蓋好的房子,一千貫秦軒覺著真的很便宜了。

    其實秦軒不知道的是,這個蓋房子花不了多少錢,特別是平房,就宅子裡這些房間,也就是不到兩百貫,但是要是樓房就要貴一些,樓房畢竟需要大量的木料。

    雖然是一千貫,但是這點錢對於秦軒來說,簡直是很便宜了,秦軒掙的錢基本沒花費多少,秦州的宅子都是官府送的,就是農莊建房花費了百十貫錢,要知道,秦軒現在可是百萬富翁了,可是真正的有錢人了。

    楊玉環派來的這個管家,是從娘家帶來的,從小看著楊玉環長大了,四十歲左右,很是忠厚的一個人

    楊玉環想的也周到,如果宅子買下,知道秦軒身邊沒有幾個人,就叫這個揚管家在這邊幫忙。

    秦軒把房間的佈局看了下,然後畫出一個裝修的草圖,安排楊管家去找人按照這個圖紙進行裝修,裡面的傢俱之類的,都是楊管家帶著秦軒去了木材店訂購的,傢俱的樣式當然都是秦軒前世的樣式,楊管家看著很是驚異。

    「大人需要打造的這些家什形狀和現在的真是不同呢,在下實不相瞞,這家店是壽王家的產業,王妃有交代,大人的這些家什都算是王妃送給大人喬遷新居的禮物」揚管家說道。

    「噢?是這樣,有勞揚管家了,這樣吧,王妃的好意在下就不推辭了,既然是王府的產業,我也就給設計幾種家什,也算是對王妃的答謝」秦軒笑著說道。

    「謝謝大人,在下看到大人打造的家什很是奇特,正有此意」楊管家說道。

    「揚管家客氣了,說謝謝的應該是我,這些都是舉手之勞,拿紙來,麻煩管家給我找截木炭來」秦軒說道。

    楊管家一臉疑問的去安排人找來了秦軒需要的東西,秦軒腦海裡想這前世一些傢俱的樣式,用炭筆在紙上飛快的勾勒著傢俱的樣式。

    「好了,我給管家說說這些傢俱,這張上的這個叫搖椅,也叫安樂椅,人累了,躺在上面歇息,可以輕輕的搖晃,就猶如嬰兒的搖籃,很是舒服。這一張是個書房用的桌(前世的老闆桌),放在書房裡顯得很氣派,可以彰顯主人的身份,配的這個椅子是個靠背可以收放的,主人在辦公時可以把椅子靠背收起,如果需要思考或休息一會,可以把靠背放低,這樣就可以半躺著休息思考問題了,很是舒服」秦軒說道——

    拜求收藏、票票、書評、捧場。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