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唐富家翁

正文 第299章 罷相原因(下) 文 / 砍刀

    拜求收藏、紅票、一切求。砍刀拜謝。

    **********************************

    秦軒分析到這裡,才知道到了李隆基當皇帝,立長不立幼這個規矩早已經被破壞了,這個可能也是長子李琮不單是因為面相不好,沒有被立為太子。

    李瑛被人打了小報告,而且在民間也私傳,太子之母趙麗妃以前是歌舞伎出身,要是太子日後做了皇帝,趙麗妃可就是皇太后,歌舞伎的出身有失皇家體面。

    這些個消息是誰放出去的已經不重要,只是給李隆基心裡多添了一把火擺了,廢太子是必須的,可是廢太子的事情確被張九齡給阻止,阻止的理由也很正當,無非就是以前的歷史中有不少廢太子而亂世的,比如比較近的就是隋朝廢文帝聽信獨孤皇后之言廢太子勇,改立煬帝,以至於失去天下等等。

    李隆基要廢太子,是從政治和個人安全上考慮問題的,不廢李瑛,難道等著他來逼我或者殺了我登基,所以,李隆基心中早已決定要廢這個太子,張九齡只是從一個國家的安寧穩固考慮問題,不會去理解皇帝心裡怎麼想。

    皇帝決心要廢太子,宰相反對,理由正當,皇帝只好暫時擱置此事,但是心裡已經對阻止廢太子的張九齡產生了嫌隙,不踢開這個羈絆,廢太子的事情就不可行,

    有了這個引子,加上李隆基不按常理出牌立太子,這就給了一些想當太子的皇子有了機會,這個時候的東都,不想當太子的皇子除了長子李琮外(李琮已經被李隆基否定過了,不可能李隆基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再立李琮當太子),可能沒有不想當太子的吧。

    「這麼看,九齡相公和太子都危險了,相公目前是李尚書,小壞蛋,那麼誰最有可能當上太子呢?」

    「誰都有可能,不過最大可能的目前只有兩個,猜猜看」

    「按正常的應該是皇上的三子忠王璵(李亨)的機會更大,但是皇上的心思沒法猜」

    「可以展開思路,不要只考慮正常路徑」

    「小壞蛋你說要借勢,榮王關係和你最好,難道會是榮王?你知道歷史發展,就告訴我,不要叫我猜了」

    秦軒暗中幫助榮王登上太子之位也不是不可,可是這個榮王就算當上皇帝也解決不了楊玉環的事情,所以為了自己的紅顏知己,秦軒決定還是要借李瑁的勢。

    「我們能借大哥的什麼勢,他當太子,能讓玉環光明正大的出現?」

    「我知道了,是壽王,惠妃娘娘是皇上的寵妃,二娘的的那個事情,咱們的配方被惠妃和李尚書給分了,可見惠妃娘娘和李尚書關係不一般,原來是這樣」

    「目前一切都還沒定論,我們靜觀其變」

    目前這個情況,自己不可能知道李隆基是怎麼考慮的,但是秦軒所知的後續發展,李瑁想登太子之位有相當大的困難,按歷史上的結果,李瑁角逐太子之位失敗,起主要原因還是出在武惠妃身上,她處心積慮的在李隆基面前構陷太子李瑛,簡直是把李隆基當傻瓜看了。

    武惠妃可是姓武,說李瑛的壞話,很明顯就是想叫自己廢掉李瑛,轉立李瑁,李隆基連這點都看不出來,就白做皇帝了,李隆基沒有立李瑁為太子,應該怕再出一個和他奶奶武則天一樣的人物。

    如果武惠妃能表現出賢淑仁慈的一面來,李瑁上位的可能性很大,因為李隆基也很喜歡李瑁這個兒子。

    武惠妃最初生下悼王李一,懷哀王李敏和上仙公主都早早夭折,三個孩子長得很漂亮,他們的夭折叫唐玄宗很悲傷,等到李瑁出生後,唐玄宗怕李瑁也出現以前的情況,就把李老給自己的哥哥寧王李承器收養,並且由自己的嫂子寧王妃親自哺乳,結果李瑁順利的長大。

    自此之後,唐玄宗一直都很寵愛武惠妃至今,還一度準備立武惠妃為皇后,但是由於御史的阻止,這個提議被擱置了。原因就是武家的一些遠親比如著名的武三思之流沒幹好事,都不是好人,一旦武惠妃立為皇后,要是有私心的話,對當時的太子地位有影響。

    李隆基對武惠妃有點不放心,武惠妃就得叫自己的丈夫把心放在肚子裡,只有這樣,李瑁當太子的機會才會有,當然,只做這一點還是不夠的。

    轉眼三月中旬,東都的郊外萌萌的綠意生機勃勃,隨風飄蕩著陣陣柳花的暗香,四處可見踏青賞花的士子和年輕的娘子。

    秦軒的農莊裡,一群人熱熱鬧鬧的在草坪上燒烤,女子飲酒賞花,男子吟詩垂釣,嫣紅柳綠、雲白水碧,其樂融融。

    「靜遠,聽說你準備去郭老將軍家提親了」

    李瑁笑著問道,今天來秦軒農莊踏青的是壽王一家、延王李玢以及盛王李琦、咸宜公主一家以及太華公主。

    「是的殿下,是咸宜公主去做媒」

    「郭郡主不錯,和靜遠般配,靜遠也該成婚了,和我們差不多大,有個家,人也就安定下來了,到時一定喝靜遠的喜酒」

    駙馬楊洄說道,舉起手中的玉露酒喝秦軒碰了一下。

    「這個是一定的,不過目前還不知道郭老將軍府上同不同意呢,現在說喝喜酒有點早」

    其實看楊洄這個人表面上根本看不出什麼壞來,人長的白皙帥氣,而且話也不是很多,很穩重的樣子。

    其實史書上寫的那些他背後胡編亂造,打小報告這些事情,秦軒懷疑是否是真的,要知道,太子等人也不是傻子,第一次發生要被自己父皇飛去太子這樣的大事,太子李瑛能不知道事情的經過是如何的?

    要是楊洄做的小人,怎麼可能後來還有楊洄第二次構陷太子李瑛,能聽到太子們在一起聊的話題,那楊洄自然是和太子李瑛等皇子關係很好,武惠妃在李隆基面前說了太子結黨私營,圖謀不軌,李瑛還會傻乎乎的在楊洄面前亂說?

    還有後來武惠妃以宮裡有賊,招太子幫忙捉賊,太子李瑛竟然就披甲進入後宮,這個可不是開玩笑的事情,身為太子李瑛難道不知道宮裡的規矩,還敢披甲進宮?

    這點叫秦軒覺得很疑惑,除非太子李瑛是個傻鳥,這麼低劣的一個借口,李瑛竟然沒有看出來,還真就披甲進了皇宮。

    這是史書上有記載的,可是事情的經過叫人看著覺得可笑,武惠妃不傻,身為太子李瑛更不會傻,真相如何,秦軒目前無法猜測,但是絕對沒有史書上說的這麼簡單。

    武惠妃不會傻到去給李隆基說太子在背後搞小動作,作為一個唄李隆基寵愛的妃子,這麼明目張膽的去說皇帝的兒子,而且還是太子,太有點誇張了。

    李隆基把子女們聚集到一起居住,不單單是為了培養他們之間的親情和方便教育,更深一層的的意思也是方便監視。

    照顧這些皇子們起居生活的,都是李隆基安排的,裡面佈置有多少眼線,一舉一動都應該再李隆基的掌握之中,還用的著人去專門打小報告?

    秦軒突然想到,「三庶人」案子中,史書的疑點太多,而且很手法低劣,除非武惠妃也是棋子,而且武惠妃做這個棋子做合適,因為駙馬楊洄和太子關係不錯,能致使武惠妃坐起的人還有誰,這個就不用說了。

    只有這樣,廢太子這個事情才能在前後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快速解決,按史書上書的,武惠妃是個陰狠的女人,手段狠毒,武家的女人都不一般,首先心志堅定,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這樣一個女人會被史書上所說的給鬼嚇瘋了!!!如果把罷相、貶張九齡、廢太子、武惠妃瘋癲和楊玉環進宮的事情全部結合起來看,不難看出整個這些個事件是一個很大的陰謀。

    不罷免張九齡,就不能廢太子,不廢太子,就折騰不了武惠妃,武惠妃在,楊玉環如何進得了宮?如果真是自己想的這樣,這個簡直太瘋狂了,秦軒暗自吸了口冷氣,這個世界太瘋狂了!!!

    「王爺,府上來人說王妃出關了」

    「啊,快備馬,馬上回去,靜遠,先告辭了」

    「哥哥,你先回去吧,我明天去看嫂子」

    秦軒急忙的和李瑁告別,閉關一年,終於出關了,秦軒心裡還是有點擔心,不過這個沒有關係,這個計劃應該不會露陷。

    李瑁走了,大家的情緒更高漲了,沒有了這個大哥的管束,這些和二娘差不多大的李玢、李琦、太華公主紛紛跑進了秦軒農莊的酒吧裡去玩了。

    「我和駙馬繼續釣魚,公主和妍姐紫妤你們隨意」

    這個日子出來踏青,就是享受春日的陽光,呼吸那青草的芳香,放鬆身體,躺在軟軟的草地上,也是一種很美的感覺。

    雖然陽光很好,但是秦軒感覺不到一點熱度,豁然根據歷史串聯了廢太子的整個事件,讓秦軒的心冷靜了下來。

    本來要借勢的計劃目前暫時的擱置了,如果真是自己推測的這樣,這個借勢的計劃已經不可行了。

    廢太子的事件中,可以說知情者只有李隆基和武惠妃,而且武惠妃瘋癲到開元二十五年死,都沒有立太子,武惠妃死後,開元二十六年,立李亨為太子,這之間如果沒有蹊蹺,秦軒現在絕對不相信。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