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唐富家翁

正文 第301章 風雲動盪 文 / 砍刀

    求收藏、收藏,砍刀拜謝。

    ***********************

    「惠妃,何處得來如此寶物?」

    「皇上,此物乃白日咸宜奉上,名曰鳳珠,這一顆是鳳珠,皇上請看,這一顆是龍珠,是送給皇上的」

    武惠妃說著,從箱中拿出一密封好的木匣子,唐玄宗打開木匣,裡面裝著一顆雞蛋大小的潔白y-般的圓珠珠,一條浮雕的五爪飛龍盤繞在潔白的y-珠之上,足踏白雲,龍鬚、龍鱗無不栩栩如生。

    「好東西,可是為何惠妃之鳳珠可以發出如此之光亮,龍珠暗無光彩?」

    「皇上莫急,您請按龍眼之處」

    唐玄宗將信將疑的按了一下三爪飛龍的眼部,霎時,整個龍珠發出柔和的白色光芒,如同暗夜星空中的太白金星一般,光芒四sh。

    「精妙、精妙,何處所得如此精妙之物?朕夜晚也不怕在燭光下批閱奏章了」

    「是啊皇上,此物乃朝議大夫秦軒在海外所的,據咸宜說,當時秦軒發現這塊如y-榜般的石頭時,一癲狂異人海中踏木御水而來,雕刻了一些物件……」

    其實這一切都是秦軒折騰的結果,自然是為了巴結唐玄宗這個大佬,秦軒鬆了咸宜呢個y-塔之後,想著這樣的奇異之事很快就會叫唐玄宗知道的,才有了今日的龍鳳珠。

    當然,咸宜公主也少不了一個圓潤的鴿蛋大小的y-珠吊墜,這個只是為了掩飾那個y-塔,畢竟y-塔中的暗藏機關是隱秘的si物,不能叫外人看到。

    「這個秦軒在海外還碰到如此異人,為何不招來供朝廷所用?」

    「皇上息怒,此異人雕刻玩這些物件後,秦大夫也曾好言挽留,可是異人拒絕了,依舊踏木御水而去,一會就消失在茫茫大海中不得蹤影」

    「可惜了,如此異能之士,不能為朝廷所用,實在是朝廷的損失……」

    「皇上,也許這個異人是海龍王也說不准呢?不然何人可以在大海中踏木御水?如果真是如此,那可是龍王向皇上獻寶了」

    「哈哈~哈哈~惠妃說笑了,」

    「皇上乃真龍天子,龍珠當然只能有皇上擁有……」

    漆黑的夜裡,一條黑影靈巧的爬上了立行坊的五尺高的圍牆,迅速的消失在坊間之間。

    「這幾日可有什麼動靜?」

    「主人,接到夜鶯消息,這幾天一切正常,未l-任何破綻,三號傳來消息,街坊間流傳出一道怪異的話語,不知當報不報」

    「是什麼就說」

    「首尾三鱗六十年,兩角犢子自狂顛,龍蛇相鬥血成川」

    「查出來是誰放出這樣的謠言沒」

    「沒有,只知道是一個道士模樣的人教給一個小孩子的,但是沒查出這個道士」

    「好,繼續監視幾個地方的動靜」

    秦軒看著毒龍離去,飛速的消失在黑暗的夜s-中,皎潔的半月,在星空的點綴下,散發出柔和的淡黃s-光暈。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

    秦軒y-n出了一句詩,這首自己的前世時無數人詠唱的詩句,就是出自張九齡大人的筆下,此時的張九齡,也到了他人生的最大轉折點,退一步,可能會有轉機,張九齡的x-ng格會退嗎?這個是不用說的,秦軒暗自想到。

    可是不退一步,等待他的將是一落千丈的懲處,以他這樣耿直的x-ng格,從一個宰相被貶為一個州的長史,這個落差,對於一個huā甲之年的老者來說,暮年時受到這樣的打擊,能承受的了嗎?

    目前的張九齡,根本就不可能阻止皇上的步伐,牛仙客如願的當上了宰相,按道理這件事也就這麼定了,也算是皇上達到了目的了。

    外人看來,舉薦牛仙客做宰相,是皇上任用賢能,張九齡反對是沒有道理的,很多人猜測是張九齡怕牛仙客和李林甫威脅到自己的相位。

    牛仙客是李林甫推薦的,張九齡想來看不起李林甫這個文化程度不高的皇親,靠著溜鬚拍馬爬上來的。

    李林甫的迅速崛起,這個多是武惠妃的功勞,也是李林甫早早的站隊,靠上了唐玄宗寵妃這顆大樹,會鑽營的人,往往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路子。

    李林甫有一個好的一點,不管多大的憤怒,從不和你正面頂撞,始終保持笑面相對,給人以溫文爾雅、肚能撐船的表象。

    其實這是一個好的現象,有理不在聲大,李林甫的表象m-hu-了很多人,但是只要得罪過他的人,不管你有理沒理,都不會有好下場,這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口蜜腹劍的李相公。

    這個時候的李隆基,已經叫開元盛世的繁榮給沖昏了頭腦,沒有了當初那種可以聽進逆耳忠言的大肚。

    此時的李隆基,對於聽話的臣子,那是相當的喜歡,其實這也是人的劣根x-ng,能做到始終如一聽取反對意見的的上位者有幾個?

    自己對於馬上要發生的事情能做什麼?秦軒突然覺得自己幫不上什麼忙,受限和這些人都不熟悉,甚至都不認識,對於張九齡這樣的耿直人,就算認識,也不可能說出服軟的話來討好唐玄宗。

    給李老大也就是唐玄宗進言?秦軒覺得自己好像還不夠格,自己分析的那些,這次廢太子的事件,估計那個敢站出來阻擋,那就是被直接踢飛或者掉頭的下場。

    如果真是按照自己分析的那樣,這是一盤棋局,這一切都是為了給楊y-環順利進宮打通道路,那麼,這個太子之位這個香餑餑很有可能就會直接砸中三皇子李亨,也就是現在的李璵。

    因為這一系列的動作,將會波及到兩個宰相,一個監察御史,三個皇子,如果再太子之位的問題上再固執己見的話。朝堂上發對的人一定不會少,阻力是很大的。

    何況唐玄宗可能本意是不在意太子之位落在誰的頭上,只是為後來楊y-環能順利進宮而鋪平道路。

    李隆基對於自己的兒媳f-眼饞不是一天兩天了,男人有幾個不愛美女?可是為了美人拿江山當兒戲,實在是有點過了。

    李隆基要在主要的位置上,都換上能聽自己話的人,李林甫是這樣的人,牛仙客也是。

    牛仙客是個名臣,做事絕對使人放心,而且能很好的執行上司的意思,並且可以一絲不苟的去完成,為人忠厚,注重禮節,工作勤勉、兢兢業業、清廉不貪.腐、是一個不錯的臣子。

    這個時代,能做到這一點很不容易,幾十年從一個小小的縣吏做到工部尚書、同中書m-n下三品,位居宰鋪的位置,的確不容易。

    張九齡反對牛仙客做宰輔,並不是對他的人品有質疑,是對牛仙客的能力質疑,守成、沒有開拓的眼光、沒有大局觀,這些事張九齡反對的原因。

    牛仙客這些缺點難道唐玄宗會不知道,而且聽咸宜公主說,去年,牛仙客帶信安王李瑋任朔方行軍大總管,繼任者崔希逸到任後,見到河西積倉庫盈.滿,器械jing勁,就上報朝廷,唐玄宗派人去查,果真如此,牛仙客在河西節度使任上,厲行節約,積蓄財物,充實河西力量,政績十分可觀。

    這樣一個能幹的臣子,不提拔怎麼能行,所以就有了牛仙客任宰輔這個提議。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唐玄宗並不絕對相信下面報上來的事情,還要專m-n去查,不過既然是要提拔一個人來任宰輔,這個考察是很有必要的。

    幾人調查,不可能只是去看崔希逸上報的材料真實否,自認還要調查人品以及全方面的內容,牛仙客沒有在朝廷內任職的經歷,這一點也是張九齡激勵反對的原因,那就是大局觀不夠。

    這點問題,唐玄宗不可能考慮不到,對於用人者方面,唐玄宗可以說是很有經驗,姚崇、宋璟、韓休、宇文融、張九齡,這無一不是唐朝名相或者能臣,說起治國,唐玄宗可能不行,但是知人善任還是很有眼光。

    雖然牛仙客此時的年紀已經過了huā甲,但是完全還可以在朝廷裡任一年工部尚書在提宰輔(另,唐朝沒有宰相這稱呼,以中書令、sh-中、尚書令為稱呼,等同於宰相,此處以宰相稱呼,為了方便大家能直觀的理解職位大小),這樣緩一步未嘗不可。

    從這點來看,唐玄宗這麼積極的提拔牛仙客,本意不是看中他的能力,何況牛仙客所做的都是一個在任之官該做的事情。唐玄宗看中了牛仙客的老實,能不打折扣的執行命令,這一點才是最重要的。

    作為一個天子,如此積極的做一件並不是十分完美事情,必定有原由,張九齡是什麼樣的人,唐玄宗很清楚,如果單單是為了廢太子而踢開張九齡,完全可以不需要這麼做,給太子栽贓一下,對於擅長搞宮斗的李隆基是小菜一碟。

    要知道,李隆基登基前可是經歷了至大小七次宮鬥,依此為:

    705年1月,張柬之等五王發動政變,逼退武後,李顯復辟;

    707年7月,李重俊發動政變,殺了武三思一夥;

    710年6月,韋後母女政變,毒死李顯,韋後稱制;

    710年6月,李旦、太平、李隆基政變,消滅韋後一夥,李旦再登皇位;

    710年7月,李顯次子李重福在洛陽叛lu-n、企圖稱帝,隨即失敗;

    713年7月,太平公主準備發動兵變、廢除李隆基;

    713年7月,李隆基政變,消滅太平勢力,徹底掌握皇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