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唐富家翁

正文 第305章 公主 文 / 砍刀

    求收藏、收藏、拜謝

    ********************

    王屋山在王屋縣之南,翌日一大早,秦軒帶著僱傭的兩個車伕兼導遊朝著王屋山進發。

    王屋山在自己的前世時不怎麼出名,除了那個愚公移山的典故外,外地人知道的不多,雖然也是一個旅遊景點。

    在現在唐朝這個時代,王屋山可是頂頂有名的聖山,唐朝道教名人銀青光祿大夫、貞一先生司馬承禎就是在此山修道,羽化在王屋山。

    這第一站的遊玩點就是去寥陽宮(陽台宮)去祭拜司馬承禎這位大師,這個不是秦軒的主意,是媛媛的母親,郭氏索老太太的主意。

    司馬承禎自幼好學喜道,是晉宣帝司馬懿之弟司馬馗的後代,道教上清派茅山派的第十二代宗師,他的師父是高宗皇帝尊寵的上清茅山派第十一代宗師潘師正。

    在秦軒沒有穿越前,司馬承禎之類的人物都是些打著道教招牌,四處招搖撞騙的大忽悠,穿越後,秦軒這種想法也改變了,穿越這麼神乎其神的事情都可以發生,那什麼事情不可能發生呢?

    司馬承禎受則天皇帝的尊寵,也受唐玄宗的喜愛,這個寥陽宮就是唐玄宗給司馬承禎修建的,可惜的是,前年,也就是開元二十三年,這位大師就升天了。

    「媛媛,司馬大師活了多少歲」

    「八十九歲」

    「算是高壽了,他都會些什麼法術,得到皇上的寵信?」

    「你說什麼呢,貞一先生被皇上請進皇宮,校正《道德經》,皇上都稱貞一先生為道兄」

    「看樣子還是有點能耐的」

    「靜遠不可信口胡說,貞一先生是玉真公主的師傅,你身為臣子,怎麼能如此戲說公主之師」

    秦軒滿臉的戲謔之意,惹惱了郭老太太,這個時代的人可是十分尊崇這些個所謂的大師,太祖、太宗、高宗皇帝時的袁天罡、李淳風、潘師正,則天皇帝和唐玄宗尊寵的這個司馬承禎。

    不過秦軒知道,這些個大師還是很有本事的人,袁天罡可以稱為唐初天文、星象、預測大師,李淳風是袁天罡的徒弟,可以稱為天文、數學大師,李淳風改進了渾天儀,參與註解了《周髀算經》這部世界上最早的數學教材。

    至於司馬承禎只是在道教上有所建樹,在秦軒的前世時,道教、佛教只能是人心靈上的一種寄托而已,不過《道德經》倒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伯母教訓的是,我知錯了」

    秦軒趕緊的認錯,這個可是長輩,又是自己的岳母,就是沒錯也得認錯,不然自己要娶媛媛可的費勁了。

    「媛媛,這玉真公主是?」

    「不會吧,你連玉真公主都不知道?」

    「是啊,我不知道這有什麼奇怪的,估計妍姐他們也不知道」

    這是實在話,這個時代的訊息那麼落後,普通的百姓知道皇帝是哪個,但是對於皇家的子女那是不可能都知道的,自己前世那麼發達的資訊,有幾個人知道中央那些大佬們的子女叫什麼?

    「玉真公主是當今皇上的親妹妹,記住了大壞蛋」

    「這下我知道了,可是那個出家的公主?」

    「是的」

    這麼一說,秦軒想起來了一些,前世時,網上不少說李白和出家的大唐公主什麼戀情的,原來就是這個司馬承禎的徒弟。

    「媛媛可聽說過青蓮居士李白之名?」

    「青蓮居士李白?沒聽說過」

    秦軒啞然,看樣子這個時候的李白還是不出名,估計在哪裡遊歷呢,貌似李詩仙的一生沒有參加過科舉,這個也不知是真假,這麼個大才之人,也許參加了科舉,但是沒考中,估計史書上也沒記載。

    不過李詩仙可是走的結交權貴,希望通過舉薦入仕,這個李白入仕到朝廷當翰林大學士,這些好像和玉真公主也有點關係。

    李白出名可能是在當上翰林學士後的事情了,沒有功名的士子很難被人所知,就算有才也是在他的家鄉出名一點。

    中午時分,秦軒和眾女到達了寥陽宮,映入秦軒眼簾的是一座山中的深宅大院,這座位於王屋山華蓋峰南麓的寥陽宮靜靜的矗立在眼前。

    「靜遠,這幾棵樹是貞一先生和玉真公主所種植,中間這顆是菩提樹,兩邊的柏樹,這是道教聖山,菩提樹是佛教象徵,當年種植這顆菩提樹就是寓意佛道共處,你看這顆菩提樹的位置不在正中,稍微偏東一些,知道什麼意思嗎?」

    「伯母,這個我不懂」

    「佛教來源於天竺,道教才是本土教派,地位自然不能和寥陽宮相比,所以這個菩提樹不在寥陽宮的正中線上」

    秦軒聽到自己的岳母這麼一說,才知道種植一棵樹還有這麼大的講究,不過的確,佛教是外來教派,但是「外來的和尚好唸經」,佛教的發展可是遠遠超過了道教。

    「原來如此,受教了,伯母,這裡既然是道觀,為何如此清靜,不見有人來此上香」

    「此處乃皇上下旨為貞一先生所建,道家講究的是清靜無為」、「離境坐忘」,都需要安靜,不受外界干擾,這又是皇家道觀,自然是沒有外人來此了」

    「我們來此祭拜算不算打擾?」

    「我們來祭拜貞一先生,算不得打擾,媛兒,你去通報一下」

    這個寥陽宮所處的位置真是極好,四周碧樹參天,環境極其清幽,對於喜歡清靜的修道者來說,這裡的確是好地方。

    秦軒依稀記得看過一篇帖子,記得後來玉真公主也在此建了一座道觀晚年在此清修,為了這個,受到了朝廷諫官的彈劾。玉真公主為了此事,還主動要求捐獻自己世俗中的財產來堵那些諫官的口。

    不過唐玄宗和玉真公主可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妹,自然不會同意妹妹捐財產的的方法,還是毅然出錢給玉真公主建了一座道觀。

    不過這個時代就是這樣的,按道理這種建道觀是私人之事,建立的道觀又不是公共財物,沒道理是朝廷出錢,但是皇權大於一切,只好你彈劾你的,我建我的,長安那裡也有一處玉真公主的道觀,據說唐玄宗是用了巨額的錢建起來給自己妹妹的,當時百姓怨聲載道,結果還不是照建不誤。

    「母親,玉真公主剛好在這裡呢,喚我們進去」

    「好,老身剛好可以和公主討教靜修之道」

    秦軒他到這話啞然,沒想到自己的岳母也有著愛好,其實想想這也是一種排遣寂寞的方法,郭知運老將軍走了快二十年了,雖然老太太比郭將軍年輕很多,但是現在也是五十多歲的人了,這麼多年一直寡居。

    俗話說少來夫妻老來伴,另一半走了,留下老太太一人,這種孤獨是很難熬的,道教的靜心修身養性到時比較合適,至少有個心靈的寄托,不至於胡思亂想。

    寥陽宮是個三進的大院,一進寥陽宮,就看到的是三清大殿,裡面供奉了三尊象。

    秦軒學著眾人上香叩拜,只是秦軒還不知道所拜何人,其中左邊一尊看起來很像西遊記中出現的太上老君。

    「伯母,這上所供的是什麼神仙?」

    「見過糊塗的人,沒見過你這麼糊塗的人,這是道教三清,中間這位左手虛捏,右手拿著渾元寶珠的是元始天尊,象徵著天地未形、日月未俱、萬物未生的無極狀態,右邊那手拿八卦圖那位是靈寶天尊,左邊這手拿兩儀扇的就是道德天尊太上老君,也就是老子李耳,可記住了?」

    「記住了,那個太上老君也就是《道德經》的著作者,也是道教的創始人」

    「媛兒修煉的心訣也是道教之功法,是你教的,你怎麼連這些最基本的教義都不知道,如何練好功法?」

    「伯母說的是,我只是修煉了這個功法,並未入教,所以很多事情都不知,以後一定用心研習」

    秦軒那個汗直流啊,自己這個岳母可是說的秦軒羞愧萬分,自己只是修煉這個功法用來健身,並沒有成為道教徒,不知道這些有什麼奇怪的,難道吃了佛跳牆就一定要知道佛跳牆怎麼做出來的?那不忍忍都成大廚師了。

    除了郭老太太,其餘眾女裡最開心的就是郭大美女了,砍刀秦軒連連吃癟,那個雖然不敢笑出聲,但是臉上的表情可是樂開了花一般。

    二娘則和秦軒是一路人,她也不知道這些事,妍姐和紫妤則是這些最基本的道教知識還是知道的,畢竟道教在這個時代和後世的佛教地位有的一拼。

    秦軒前世時,雖然不信奉佛教,但是廟裡供奉的那些什麼如來佛主,觀音娘娘等等,見了還是知道的,偏偏前世時道教屬於小教派了,只知道武當山和青城山是道教聖地,又不信奉這些,不知道很正常的。

    唐朝道教盛行和李家也有很大的關係,當年太祖李淵認老子李耳為自己的祖先,都姓李,所以說是一家人也可以,就是這個原因道教才在唐朝得以大力的發展。

    出了三清大殿,在兩個女道姑的引導下來到了後面的一座三層高的樓,叫玉皇閣,這裡一樓供奉的是玉皇大帝,這個秦軒知道,玉皇大帝就是軒轅黃帝羽化成仙後的化身,據說是元始天尊的弟子,一番上香叩拜。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