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唐富家翁

大道小說網 第338章 無情 文 / 砍刀

    武惠妃也不是皇后,不然也不用如此處心積慮的想推李瑁登上太子之位,而且武惠妃對於秦軒的計劃可以說沒有一點幫助,一旦武惠妃失蹤,李隆基絕對會發動力量尋找,而且很有可能會懷疑到秦軒這個有著法術的外來人身上。**——*

    所以,秦軒絕對不能去冒這個險,這個不是開玩笑的事情,一個皇帝的妃子莫名其妙的失蹤了,這個是不可想像會發生什麼事情。

    「哥哥,女人的命為何如此之苦」

    「玉娘,對不起,這個事情就算有心,但是不能去做,惠妃娘娘畢竟不同於普通百姓,我們沒有這個能力和整個朝廷抗衡」

    「哥哥,這個不怨你,我知道,就算救的了一個,也救不了全天下的苦難的人,只有自己掌握了權利,在能做到」

    「嗯,我們現在所做的一切,也是為了大唐能更好的延續下去,百姓豐衣足食,不能因為一時的心軟而毀了我們的計劃」

    「玉娘知道,我們不談這些了,今天高興,哥哥什麼時候回琉球去看看,現在那裡過一段時間就變一個樣子,估計要不了幾年,琉球就會變得和一個上縣差不多了」

    「是啊,現在唯一的缺憾就是人太少,什麼時候能超過十萬人,就可以和這裡的上州一樣,那樣才能吸引更多的人來,發展就會更快了」

    「嗯,現在加上販運來的人口,已經超過三千人了,附近的不少部落都和我們有過接觸,也有來探聽消息的,袁望老伯專門選了幾個雷裡部落能說會道的,和這些部落溝通,勸說他們走出密林,住到我們的城中來」

    楊玉環微笑著說道,對於自己治理琉球,內心還是很開心的,看著一個個房屋、作坊在之計的指揮下建了起來,還是很有成就感。

    「這個比較難,要知道,這些人在林子裡自由慣了,特別是一些大的部落,不用鐵血的手段征服他們,是很難勸說他們歸順的,不過這個不急,我們現在是要紮穩根基,他們不願意,我們也不勉強,等到城裡人口超過十萬,什麼事情都由不得他們了」

    對於琉球的發展,秦軒還是主張移民為主,本地的土著人,至少要經過三代左右的人,才能慢慢的適應這種新的生活方式。

    畢竟這些土著人從生下來就在密林裡,有的部落只有一些簡單的語言,連交流都很困難,不要說改變他們的習慣了。**——*

    琉球島上大約有十幾萬土著人,基本都是生活在密林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生活在宜蘭平原地帶的土著有少量的農耕發展,其餘大部分都處在茹毛飲血的原始社會。

    這些土著人只要不來劫掠破壞自己的地方,暫時就隨他們去,當然,如果對方能友好的相處,也不介意支援和幫助他們慢慢改變原始的狩獵生活。總之,這一切還是取決於土著人自己。

    目前蛤仔難部落不少土著人都偷偷的跑到了城裡來投奔他們那些最早被抓的俘虜,最早的那五百蛤仔難的俘虜,後來有部落裡來的人找他們,結果在這裡待了幾天後,有的就不願意回去了。

    有香噴噴的白米飯、魚肉、海鮮,比起他們在林子裡吃的好太多了,雖然這裡沒什麼自由,但是可以吃飽肚子啊,不像在林子裡,打不到獵物,大家都得挨餓,這樣子的事情是經常的。

    「你別說那些蛤仔難回去的那些土著人,也幫了我們不少忙,至少他們部落附近有不少人跑來投靠我們,就為了每天能吃上飽飯」

    「那是,他們在林子裡都是饑一頓飽一頓的,沒有什麼保障,在咱們這裡至少每天不餓肚子,他們活著不就是為了填飽肚子,在林子裡一樣沒有多少自由,還不如跑來當俘虜吃的好」

    「現在那些俘虜還老實嗎?」

    「你別說,現在趕都趕不走,對了,還有個問題,琉球缺郎中,現在是急需,以前袁望老伯他們都是有病了就自己去山裡採點藥熬熬喝了,好不好的就湊合著,可是現在不行了,人一多起來,沒有正經的郎中可不行」

    玉娘說的這個問題只是其中之一,不光是確郎中,確的東西多了去了,至少目前還缺官員、士子、道士或者和尚,還有將軍。

    想到這些就頭痛,普通的百姓相對來說好招攬,剩下的這些就不是錢能解決問題的,孤兒們能獨擋以一面至少還得三年以後。

    「這個實在是暫時沒辦法解決,只能先種梧桐樹,等著勾引來金鳳凰吧,一步一步的來,至於郎中,我安排人去找找看,價錢給高點,能找到就更好,至少能暫時先應急一下」

    「對了,這兩天有空的話,能不能把那個替身找來,我要看看」

    「成,天亮以後我叫雨妍姐去約一下看看,玉娘,如果你說你們兩個站在一起,會不會分不出真假了?」

    秦軒突然想到這個問題,不過自己是可以分辨的出來,估計外人就很難分辨了,最主要的是,有些宮裡的問題,還需要玉娘親自和這個替身說說,不然進宮後,鬧出簍子了就不好了。

    「總歸還是會有點區別的,我對她還是不很放心,只有過了我這關,才能安心叫她入宮,後宮佳麗無數,不要被別人賣了她還幫別人數錢」

    玉娘說的這個問題的確是很重要,知人知面不知心,一切還是小心為好,一旦出了簍子,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費勁了。

    「嗯,那這幾天你就好好的培訓她,按皇后的標準來訓練」

    興慶宮交泰殿內,昏黃的燭光淡淡的照耀著巨大的寢宮,一切顯得朦朦朧朧,寬大的鳳床上,武惠妃慢慢的坐起,看著身邊熟睡的李隆基,眼睛裡充滿的淚水。

    在驪山湯泉宮裡發生的一切,都被人原原本本的告知了武惠妃,這一切對於武惠妃已經不重要了,如果只是武惠妃自己一人,她會立刻將身邊的人刺死。

    武惠妃很明白,自己不能這麼做,不是害怕國無主而亂,而是自己有兒子女兒,自己一旦這麼做了,兒女們會受到牽連的。

    太子李瑛的事情,沒有人會比自己更清楚事情的經過,在絕對的權力面前,所有的都是虛幻,任何人的生死,只在眼前這個男人的一念之間。

    這二十多年來,自己一步一步從那些女人的手裡將這個男人的心繫在了自己身上,自問對那些女人,沒有用過一絲狠毒的手段,我堂堂正正的得到了惠妃這個位置,幫這個男人把持好後宮,也可算是嘔心瀝血了。

    到了今天才知道,原來被別人奪走心中的人是那麼的難受,而這個又是自己的兒媳婦,命運作弄人……

    最是無情帝王家,此時武惠妃的心情就如同本來站在高高的山頂,結果被人一腳踢下了山,這種失落的心情是常人無法理解的,

    唐朝後宮的制度是一後四妃,皇后一人,下立四妃:貴妃、淑妃、德妃、賢妃各一人,以下依之有九嬪: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各一人,婕妤九人,美人九人,才人九人,寶李二十七人,御女二十七人,采女二十七人。各有品位,共一百一十二人。除皇后為正妻外,其餘名義上均屬妃嬪,也就是皇帝的妾。

    惠妃這個位置是李隆基特設給武惠妃安排的,基本上就類似於皇后了,除了名稱不是,別的待遇等同皇后,惠者,仁愛也,可見武惠妃這個女子並不是很多文獻上所說的那麼惡毒。

    武惠妃是一個很聰明賢惠的女人,十幾年的時間裡,將後宮打理的僅僅有條,沒有拖過李隆基的後腿。

    在李隆基廢了王皇后之後,曾經準備將武惠妃立為皇后,被御史潘好禮上疏表示武惠妃的遠房叔公武三思與遠房叔父武延秀都是干紀亂常之人,百姓無法接受這樣一個女子做皇后,會遭人非議,結果立後的事情就被擱置了。

    而且當時李隆基立的太子李瑛也不是惠妃所生,但惠妃自己也有兒子,一但以惠妃為皇后,恐怕她會基於私心而使太子的地位不安。於是李隆基聽從此話,沒有立惠妃為皇后。

    對於史書上說武惠妃是個工於心計,也可以說是狠毒之人,這點有可疑之處,武惠妃死後,被追封為「貞順皇后」入葬敬陵的,而且葬禮也是大唐歷史上后妃殯葬從沒有過的隆重,這點可以從武惠妃的棺槨看的出來。

    如果武惠妃是個狠毒的妃子,首先她死後被追封為「貞順皇后」這個事情上,御史們就不會同意,使用那麼高規格的葬禮,這個也不可能通過。

    關於武惠妃在廢太子李瑛的事情上起到什麼作用,只是《舊唐書太子李瑛列傳》裡提到,《舊唐書》是後晉時才編著的,已經過去快兩百年了,而且開元和天寶年間的大部分史料都毀於安史之亂。

    所以有很多史料都是根據傳說記錄下來的,正確與否是值得推敲的,不能把武家的人都看成是干紀亂常之人,貌似武家就沒一個好人,這點史學家有點先入為主。

    單憑這些史料,不足以真實的反應當時的事情,就拿楊玉環的出生地來說,不管是《舊唐書》還是《新唐書》,都沒有明確的記錄她的籍貫,而且是你說河南,他說四川,很亂。

    後來從天寶四年四門助教許子真的《容州普寧縣楊妃碑記》:「楊妃,容州楊沖人也。離城一十里。小名玉娘,父維,母葉氏。

    許子真是和楊玉環在同一個時代的人,又是國子監的助教,所以他撰寫的碑文更可信,前文贅述過此點,就不一一做說明了。

    所以說,有些史料也很不靠譜,只是沒有更確切的史料,只能姑且信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