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唐富家翁

大道小說網 第406章 商議 文 / 砍刀

    「靜遠,這得多少錢啊?聖上會同意嗎?」

    「這個不需要朝廷出錢,朝廷只要把我們需要的土地批給我們即可,至於剩下的事情,我們找有錢人來合作開發建設這個項目,當然,出錢的人會占醫科大學以後收入利潤的一部分,這個到時具體在和出資人談」

    「利潤?靜遠就這麼肯定大學會有利潤?出錢的人不怕賠了?」

    「別人敢出錢,那就是看好這個,如果不看好醫科大學的前景,誰會把錢當水漂?」

    「這也是,還是大家一起商討一下吧,大家同意,就形成一個文書定下來,和出資人定個契約,我本人倒是看好這個,覺得一定不錯」

    「好,只要博士認為這個方法不錯,我們就有實施的必要,這也是為大唐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秦軒說道,至於這個合作有沒有利潤,秦軒覺得至少短期內看不到利潤,至於要建好這個新型的校舍具體需要花多少錢,這個只有專業的人能算出來。(_——)

    這次合作如果成功,能否賺錢不是最主要的,但是虧錢的風險還是很低的,這種大學的招生,是面向全大唐的百姓,沒有太高的門檻限制的。

    目前大唐的國子監招收學生,都是有條件的,說穿了,就是為當官的子女設立的學校,平民百姓都靠邊站。

    醫科大學推出的這個計劃,不管是農民還是商人,那怕你是販夫走卒的下九流,只要你的子女識字讀過書,能出得起學校的學費,就可以來上學。

    在這個時代,醫術在民間也是一門父傳子的這麼一個行業,一般也不輕易外傳,至於太醫署裡培養的學生,那都是以後為皇家服務的,不會對百姓服務。

    所以一般的人想學醫,是很難學到,就算有的醫者收徒弟,那也是極少數的人,而且所收的徒弟大部分還是親朋好友家的子女,絕大部分醫者還是家庭傳承,不外傳。

    另外大唐目前一年能拿出十貫八貫錢來供子女學習的家庭多不多,應該不多,不過目前大唐有八百多萬戶,有百分之一的家庭可以供養的起就行。

    再說了,這次也算是一個嘗試,醫科走在前面探路,如果可行的話,以後難保不會出現工學院、農學院、法學院等等。

    「靜遠這個方式值得稱讚,用民間的力量來辦學,這樣也大大的減輕了朝廷的負擔,這是一個值得推廣的方法」

    「博士,您沒事可以寫一篇這樣的文章,和大家探討一下這個方法的可行性,就發表在「大唐時報」上,叫大家展開討論,這也順便給我們的醫科大學打響名聲,以後招生也輕鬆的多」

    「靜遠,你這頭腦可是舉一反三啊!不佩服都不行,這還真是一個好辦法,不過反對的人恐怕也不在少數,這個要有準備」

    「不怕,有爭論才是好事,就算沒有爭論,我們也要挑起這個爭論來吸引大家的目光,只要爭論一起,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至於誰輸誰贏,到是不主要」

    「哈哈,靜遠,你這算是欺騙吧,不過算是善意的欺騙,總的目的是招收更多的學生,為大唐教出更多的醫科人才,為大唐的百姓解決病痛,這個善意的欺騙也是可以原諒的」

    「嘿嘿,博士,這個只是經營的手段而已,猶如戰場上的聲東擊西類似,達到我們的目的即可,至於使用什麼方法,只要不違大唐律法即可」

    「說的對,至於這次的合作,是否對方也要派人來和學校共同組成一個監督部門,對於錢財的支出和以後的收入進行監管?」

    「這個對方是一定會派人來的,不然咱們把他們的錢花在別處了,他們能願意,這個監管機構是必須的,這也是表明我們大學凡事都有根有據,不怕查驗」

    「靜遠說的是,凡事做到明處,免的扯皮,靜遠看我們這邊那些人合適?」

    「您就兼一個名譽會長,在從後勤派一個,教工裡派兩個,剩下的對方派幾個人來就看他們,這樣比較好」

    「嗯,這樣也好,後勤上就叫楊伯翰吧,教工裡,你的徒弟袁鳴鶴,另一個就叫姚史鑒來,靜遠看如何?」

    「我沒意見」

    秦軒笑著說道,至於在「大唐時報」上發表報道,這個還要徵得朝廷的同意,「大唐時報」的前身是「邸報」,經過改版,變成現在的「大唐時報」。(_——)

    目前的「大唐時報」由月刊變成現在的五天一刊,內容上也做了很多的變化,由原來的都是朝廷公告的一個版塊變成現在的四個版塊。

    現在「大唐時報」的版塊有新聞實事、詔書政令公告、百家雜談、奇聞異事四個版塊,比起以前的可讀性要高了許多,而且長安也有書坊賣「大唐時報」的,不但官員可讀,就是普通人也可以買來看,當然買的多是識字的士子之類的人。

    目前的「大唐時報」刊發,要由門下省收集到投稿進行編訂,在交給給事中審核通過,在由朝廷將作監印刷坊印刷刊行天下。

    這個「大唐時報」的改版,當時秦軒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才增加了百家雜談和奇聞異事這兩個板塊,本來還有廣而告之這一個板塊,被門下省直接給剔掉了。

    原因無他,朝廷報紙,刊登廣告有損朝廷威嚴,本來奇聞異事也要被砍掉的,也是考慮到報紙的可閱讀性,勉強留了下來,不過內容審核十分的嚴,太離譜的一律斃稿。

    就是如此,「大唐時報」明顯比以前好看的多,叢刊行量就可以看出,第一期刊行五千份不夠賣,第二期就發行了七千份,一直到現在的五萬份。

    大唐的官員必須購買閱讀,不貴,兩文錢一份,不過朝廷目前還是在貼錢印刷,這個問題就是當時秦軒擔心的,一份報紙光靠朝廷補貼印刷,這個不是長久之計。

    之所以當初秦軒加以增加廣告版塊,就是為了保證朝廷以後不用貼錢印刷報紙,甚至可能還會有可觀的利潤,但是這幫學究們為了面子,秦軒也沒辦法!

    當時甚至有官員說朝廷的邸報,不應該賣錢。秦軒聽到這樣的言論就笑了,如果真不要錢,這個報紙會把朝廷財政掏空的,除非是下死命令不增加刊印量,如果這樣,這個報紙還不如不改版。

    放開報紙的發行,面向全大唐的人群,這樣會使朝廷更貼近百姓,就算大部分百姓不識字,但是總有識字的士子可以將報刊的內容傳閱出來,比起以前只有官員知道內容,百姓都和瞎子一樣的好。

    報刊可以隨意買賣,這個無形之中百姓就知道了朝廷的政令,不至於被地方官員瞞上欺下禍害百姓,這對朝廷來說,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免得什麼事情都推到朝廷身上,這樣也算是對地方官的一種監督。

    不過秦軒還是對於目前「大唐時報」的前景堪憂,要知道,目前五萬份的印刷量,朝廷也就能收到百貫的收入,這個不管人工和其他的費用,勉強夠紙張的費用。

    但是排版、油墨、人工、以及運輸的費用遠遠超出紙張的費用,只是可以彌補一下朝廷的支出,實際算起來,朝廷在報刊的問題上,是入不敷出的。

    秦軒目前就是考慮要不要在「大唐時報」上發第一次隱形廣告,用此來打破「大唐時報」不刊登廣告的怪癖。

    包括自己的後世,對於喉舌報上是否可刊登廣告也是經歷了一番的爭論,其實在市場經濟下,這個都是必然的現象,難道不刊登商業廣告就顯得很嚴肅,刊登了就不嚴肅了?

    這樣考慮問題的人,只是想給自己扯一個遮羞布罷了,難聽點叫裝高雅,塗脂抹粉掩飾自己臉上的瑕疵,有本是你不要拿工資,免費為人民服務,自己都是有價的為人民服務,還高談什麼嚴肅性,何況這個廣告和嚴肅性沒有什麼衝突,只要把好關,不要什麼廣告都上即可。

    不管什麼事情,不能因噎廢食,與其擔心被人鑽了空子,不如完善制度,杜絕更多的漏洞,這就是矛與盾的爭鬥,不會有絕對的勝利者,但是不能因為沒有勝利,我們就不去做。

    秦軒告辭了傅林,回到自己的住所,剛停了幾天的陰雨,悶熱的氣候立刻發威,使人覺著就如同置身於大蒸籠之中,屋裡和屋外一樣,沒有一絲陰涼。

    「秦助教,我來拿鑰匙」

    「是十三娘啊,嗯,鑰匙在我家放著,這麼熱的天,要不進屋喝口茶水歇會?」

    「不了,姐姐還在路邊等著我呢」

    「嗯,你稍等」

    秦軒開門進屋,拿了給李冰雪分配的小院的鑰匙,又用手提袋裝了一個冰鎮好的西瓜和一個小刀,這麼熱的天,剛好解暑。

    「給,這是鑰匙,就在邊上那棟的第二間,這是一個西瓜,天熱給你們姐妹解暑」

    秦軒笑著說道,也沒管李冰雪反對,將袋子塞到她的手上,就轉身進了屋裡,秦軒對這個小女孩還是有些好感,雖然他是李林甫的女兒,但是至少她沒有那麼囂張霸道,反而很講理和謙遜。

    俗話說,一樣米養百樣人,同是一個父母,可是李冰燕就和李冰雪完全不同,不過對於李冰燕,秦軒也懶得理她,一個女孩子家,和她斤斤計較沒什麼意思,。

    本來秦軒還想著做做採花大盜來著,後來想想自己這是有點不道德的小人做派,不過那個李曦清,秦軒倒是不想就這麼放過她,她太狂妄了,不叫她吃點苦頭,她不會善罷甘休的,免得她一直背後使絆子。

    衝突那天,在自己家裡,李曦清要離開的時候,自己悄然的收掉了李曦清的小褲褲,李曦清不知是怎麼回事,只是知道自己的貼身小褲褲突然沒了,雖然當時一驚,但是好在外面穿著長裙,沒人知道她沒穿內褲。

    這只是秦軒給她一點小小的教訓,既然李家姐妹來醫科大學上學,那麼李曦清也一定會來這裡看她們的好姐妹,不拿出四萬貫來賠償如月,秦軒準備叫她出一個更大的醜。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