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唐富家翁

大道小說網 第425章 分工 文 / 砍刀

    台灣島沒有更多的人可用,現在基本上是只要有技術,就會被提拔任用,沒有文化也沒關係,只要有手藝就可以,在薪水和待遇上都和普通的工人有區別。(_——)

    現在的台灣更像一個大的部落,楊玉環就如同是酋長,只有在律法上楊玉環個人說了不算,需由大家推舉的代表來共同審議,才能通過。

    目前台灣的土地還是公有的,隨著家庭的增多,土地私有化必須開始要推廣,楊玉環知道這個是勢在必行的,作坊可以國有,投資人秦軒也只拿兩成的利潤,剩下的都歸淡水城公共財產。

    這些錢用來給大家發薪水、擴大生產、公共設施建設等等各項支出,以後還會出台慈善、醫療、養老基金政策法規,按照每個人薪水收取一成投入到這個基金中,其中這一成的百分之十作為慈善基金,百分子三十作為醫療基金,百分之六十最為養老基金。

    這一部分資金除了慈善基金可以用於天災**等等一些救助,醫療基金和養老基金都不得挪用,特殊情況下,需要使用這一部分資金,必須由百姓推選的代表團百分之八十的人投票通過,才可以使用,在財政緩解的情況下,優先歸還使用的這一部分資金,以後必須達到台灣島上的居民病有所醫,老有所養。

    至於以後出現什麼物價的上升的這一系列原因造成的基金縮水,這個必須由公共資金來補足,這個只是個大的條框,不容改變,具體實施的細節,只有在以後具體操作中進行完善。

    楊玉環不知道秦軒為什麼將這一部分資金做這麼硬性的規定,而且還寫進了律法裡,其實這也是秦軒為了以後打下一個穩定的環境最準備的。

    對於這一部分資金,秦軒也是有感觸,前世時,大家都在繳納這一部分資金,為了使這部分資金不貶值,百姓的這部分公共資金國家就用來做投資,使之能增值。

    只要一涉及到投資,那麼就會出現兩個可能,投資成功,增值,大家皆大歡喜,一旦投資失敗,百姓的錢就打了水漂,病有所醫、老有所養就是一句空話了。

    一旦投資失敗,這一龐大的資金國家就算想填這個窟窿,也的有合理的理由和能力,國家沒辦法,再從百姓身上去想辦法,這個只能造成百姓和國家對立,矛盾一旦對立到一定的程度,很有可能造成動亂,不是民死就是國亡的悲劇絕對有可能發生。

    與其以後會發生這樣的事情,還不如直接用律法限制死這部分資金,專款專用,這一部分資金是百姓自己的錢,國家沒有權利去挪用,把這個寫進律法,挪用了就是違法。**——*

    對於這部分資金,國家沒有補貼一分錢,不准挪用,物價的其他不可抗拒的因素造成的這部分資金貶值,那麼國家用來補足貶值的這部分,這就算是國家對百姓醫療養老金的補貼。

    至於出現大病、重病,個人賬戶的資金不夠,這部分錢就由慈善資金來補,慈善基金不光從個人的薪水裡扣除一部分,也接受個人的捐助,慈善基金的百分之五十必須用在大病、重病醫保上,剩下的百分之五十可以使用在別的救助上。

    對於這些問題,楊玉環是不可能理解的,所以秦軒也就沒有和她細說,只是硬性規定必須如此去做,寫進律法條文裡,台灣島的所有居民都是統一的繳費標準,每個人薪水的一成。

    楊玉環不理解,但是也按照夫君的要求去做了,在這個時代,除了朝廷的官員,國家不可能去管百姓的生病於養老,目前土地還是公有制,一旦土地分給個人,那麼這一部分人的慈善醫療養老金的繳納就必須加在稅收裡,也就是醫療養老稅。

    土地的私有化,就會涉及到私企,私企打工人的慈善醫療養老金這部分基金的繳納就只有個人自行繳納,這就涉及到了繳納多少的問題,這個就需要國家出台一個規定,設定一個在私企打工人的最低薪水,就按這個標準繳納。

    一旦私企打工的作坊給打工者發放的薪水低於這個標準,那麼這個私企就會受到處罰,處罰的錢款納入慈善醫療養老資金裡。

    如果個人不交這個資金,那麼就不能享受到這個政策,在薪水裡直接扣除這部分資金只限於目前在國企和政府部門工作的人,沒有土地和在私企打工的,都是自行繳納,每年交一次,設立個人賬戶。

    這中間會出現很多問題,總體的就是遇到問題就經過討論解決,確定下來就寫進律法,按照律法執行,逐步的完善,保證這部分基金的正常運行。

    其實很多問題只要有一個公正的心,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解決不了的問題都是私心在作祟,民生的問題不是研究飛機飛天這樣的科學技術。

    政策是好的,可是在執行時就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這就是執行者的私心在搞鬼,不是政策出了問題,二十執行者在鑽政策的空子、漏洞,這些執行者都是沒有一個公正的心,這樣的執行者必須剔除並且追究他造成的損失,依法判罪。

    有缺陷和漏洞並不可怕,提出來可以改進,但是利用缺陷和漏洞,不管是何種目的,都是違法的,必須依法懲治。

    楊玉環知道,目前台灣人口很少,這個政策執行起來沒有什麼問題,隨著人口的增多,執行起來難度就大了,所以準備就過幾天開始討論實施這個政策,逐步的細化,如何收取、支付,這都需要大家來討論。這個畢竟也是一個惠民政策,想必不會有多少人反對。

    目前來說,實施這個政策是最好的時候,一旦人多了,實施起來反而會出現很多的問題,解決起來很麻煩,在人少的時候摸索出一套可行的辦法,就算走彎路,也好改正。

    這個政策必須在土地私有化之前開始實施,叫大家適應了這個政策,享受到政策帶來的好處,以後隨著私有制的推行,大家也會自動的去交費。

    今天的歡迎宴大家喝的都很盡興,幾個男人都喝的高了,女人們和的玉露酒,基本都沒問題,回到家裡的楊玉環喝著清茶,坐在房間裡在思考這淡水城的這些發展問題。

    等到雨妍姐她們都旅遊回來,慈善醫療養老這個就交給紫妤去管理,淡水城的財政、教育就交給雨妍姐管,至於軍隊,只有媛媛帶著冷霜和夏花最合適,農業、林業、漁業方面交給袁望老伯,工業、製造、城建交給馮伯父,商業交給伊娃。礦產資源就由陳阿貴一家子負責,每個人都分工,各自管理好各自的領域。

    至於袁閩福則是和自己負責全盤,這是一個大致的框架,軍權和財政必須掌握在自己人手裡,這個也是維持一個地方穩定的基石,楊玉環暗想到。

    至於司法,還是按照當前的由大家選出的代表共同負責,這個不能交給任何一個人說了算,如果司法不公正,那麼這個國家早晚也會滅亡,這個是毋庸置疑的問題。

    「噹噹噹城主,碼頭來人有事匯報」

    「帶進來吧」

    「城主,有兩艘船靠近了淡水河」

    「知道是哪裡來的船嗎?」

    「目前不知」

    「派船上去詢問,只要不是大唐軍隊的艦船,可以引他們進碼頭,通知咱們的人暗中戒備即可」

    對於這樣的進入台灣的船隻,有不少是進來做淡水補給的,對於這些,台灣島從來就沒有放鬆過,不管是過來補給或者是來此進行買賣交易的船隻,淡水城始終保持著暗中的警惕。

    來到淡水碼頭鎮的商船,只准許停留在碼頭,要進入淡水城,必須經過批准,沒有批准的,只准許在淡水碼頭鎮停留,亂闖淡水城,會被懲罰的。

    這個主要是為了防止有人覬覦淡水城,偷偷混進來然後搞一個裡應外合,把淡水城據為己有,這些不得不防,淡水城現在還是很弱小的。

    淡水城的每個居民以後都有一塊掛在脖子上的銅質銘牌,這個銘牌上有姓名、性別和出生年月,年月日是在淡水城宣佈成立那一天開始算起,是按公元年來排列的,不按照大唐的開元年計算。

    這個銘牌的製造也是鍛壓出來的,字體是後來刻印上去,銘牌沒有人能刻制,也沒法仿造,這也是秦軒在開發金銀幣時想起來這個身份的銘牌,特意製作了幾枚銘牌和所有的漢字陽文模具,然後複製了五萬枚銘牌,叫雨妍姐和媛媛她們這次帶到島上,統計完島民後,由專人將字打印上去然後頒發。

    一個時辰後,派去詢問的人返回了淡水城,來的兩艘船是倭國的船,年初本來是去揚州的,被東北季風刮到了南海,這到了夏季,準備乘著西南季風返回揚州,路過這裡進來補給淡水,來的這是兩艘商船,而不是官船。

    「他們帶的什麼貨物?」

    「藥材」

    「沒有別的?」

    「還有好像是銅錢和銀錢」

    「好,將他們帶入碼頭單獨隔離,接觸他們的人也暫時隔離消毒,另外叫葛郎中全面消毒他們的人和船隻,檢查他們有沒有瘟疫什麼的,如果沒發現什麼問題,隔離五天後帶他們的主事人來見我」

    楊玉環說道,在第一次出海時,就準備去倭國的,後來碰到一艘船,說是倭國發生天花,因此取消的去倭國的航程。

    沒想到這又有船到了這裡,楊玉環聽夫君說過,倭國產銅和白銀,恰恰目前台灣缺這些金屬,大唐管控的比較嚴,要是將倭國這條商業線打通了,至少以後又是一個生財之道,而且目前的倭國很落後,瓷器、玻璃、酒這些東西應該再日本很好賣。

    ******************************************************************************************************************

    四歲了!每天訂閱捧場還可以玩遊戲贏取大獎哦,還不快來參加!

    地址:

    沒有註冊號的朋友趕緊註冊號,有號的朋友都可以去玩,有積分、推薦票、縱橫幣、會員送。

    活動規則:活動期間,凡是的登錄用戶即可參加,每個用戶每天只能參加一次轉盤活動。

    特別說明:1.遊戲贈送的積分為主站永久積分。

    2:遊戲贈送的推薦票為當日有效,次日凌晨自動清零,請獲得推薦票的用戶及時使用。

    時間:2012年9月2日10月8日。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