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唐富家翁

大道小說網 第437章 官 文 / 砍刀

    剩下的三個被電暈的秀才都陸續的醒了過來,大家也放心了,當曲子玉三個人聽完尹玉泉將當時發生的怪異場面和經過說了一遍,三個秀才都是表情各異,魏斌和許成清流露出的表情是失落、喪氣。{/書友上傳更新}

    的確,魏斌嚷嚷著要把楊玉環怎麼怎麼樣,沒想到自己連別人的衣服都沒挨到就被放倒在地,這次不但沒找回面子,又把裡子也丟了,丟人丟大發了。

    倒是曲子玉不在乎,來到餐廳後,嚷著肚子餓,抓起一個雞腿就啃了起來,彷彿剛才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一般。

    「有酒沒有」

    「曲秀才,沒有酒,船主說今晚到了台灣島上叫你們喝個夠」

    尹夫人說道,而此時楊玉環在三樓的駕駛艙裡,秋兒又拿著一個雞腿坐在邊上啃著,真是不知道這個小傢伙的肚子怎麼能裝下這麼多東西,小嘴就沒有停過。

    「秋兒,吃飽了沒?」

    「姐姐,我吃飽了」

    「來,把你的小嘴嘴和小爪爪都擦擦,告訴姐姐,你哥哥叫什麼名字」

    「咯咯咯大郎叫尹悅,二郎叫尹銳,張伯伯家的大姐姐叫張娟,小姐姐張燕,小哥哥叫張鷹,母親叫王萍,父親叫尹玉泉,張伯伯不知道叫什麼」

    「呵呵,秋兒真是聰明,都叫的出來名字,你自己叫什麼都沒說呢」

    「我叫尹素秋,他們都叫我秋兒,姐姐,你還有沒有那個亮晶晶的糖了?秋兒覺得它好漂亮呢」

    看著尹素秋和個小大人一樣的說著家人和張守才家的孩子的名字,一幅洋洋自得的樣子,這時又像個小乖寶寶似的,眼巴巴的看著自己,明明是想吃,卻說糖很漂亮,楊玉環心裡直樂,真是人小鬼大的小可愛。

    「秋兒這麼乖,怎麼會沒有呢,姐姐這裡的糖都是秋兒的,想吃了就來找姐姐」

    楊玉環真是太喜歡這個小傢伙了,在自己面前什麼都說,可是就這樣還是個孩童,在過兩年就可以嫁人了。

    就如同夫君說的,這是摧殘孩子,現在想想真是如此,就算在過兩年,秋兒有能懂事多少?

    這樣的事情在台灣島一定不允許發生,所有要結婚的,不管男女,都必須超過十八歲才可以,自己出嫁時,也是懵懵懂懂的,只是這兩年才算是慢慢懂了許多。

    自己嫁給壽王,從一個小娘子變成一個婦人,對於皇權的認知才真正的懂得一些皮毛,自己從一個小官的女兒變成王妃,又從王妃變成一個散官的妾侍,從這一點上,楊玉環從沒有後悔。

    當第一次聽到秦軒說自己如果不出什麼意外的話,自己會走到大唐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對於這個,自己一直持懷疑態度。

    雖然皇上第一次見到自己時,自己不知他當時是什麼表情,但是至少可以知道,皇上對自己這個兒媳婦還是很滿意。自己下定決心跟著秦軒,和他說的自己會成為皇上的身邊人也不無關係。

    到了現在,自己心裡認同了這個帶著自己私奔的男人為夫君,是因為他所說的事情已經發生了,自己的替身已經出家為道,而且是在皇宮裡出家,這一切不用旁人說,自己也能判斷的出這是為什麼,如果自己不和秦軒出海,那麼現在那個替身就是自己!

    一個人對社會的認知是需要時間的,十幾歲只能看到事物的表面現象,只有通過不斷的接觸和參與到社會中去,才能更深的瞭解,楊玉環覺得自己前十幾年所獲得的知識不如在台灣島這一年時間裡收穫的多,自己的替身成為那個掌握著大唐最高權力的妃子只是時間問題,這是則天皇帝當年事情的再現。

    這事情的發生,除了他自己有心這麼做,沒有人可以強迫他,為了這一切,他可以不顧親情,不顧倫理,想盡一切辦法霸佔了自己兒子的妻,這就是權力,無上的沒有制約的權利,那一刻,楊玉環覺得自己懂了很多,彷彿一下子就長大了。

    這次綁架這些人,讓楊玉環最滿意的就是台灣島的造船業將會有個大幅度的提升了,至於幾個士子,他們的表現讓自己有點失望,這些都得回去後在觀察一段時間,目前要解決的是他們對台灣島的認可,並且喜歡上台灣島,不然一切也是空談。

    至於最終能不能使用這些士子,現在考慮為時尚早,他們不像那些體力勞動的人,不聽話可以強制執行,這些士子如果強制讓他們去管理一個地方,估計不給你使壞就算是阿彌陀佛了。

    收服一個人不容易,你能將他們人綁架來,但是綁架不了他們的心,前面搞的比試就是要先從精神上打垮他們的意志,就要讓他們那高人一等的思想慢慢轉變過來。

    楊玉環知道,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而且五個士子裡面可以利用那個沒上場比試的士子,這也是自己為什麼不說五個人和自己比試,而選擇四個人,攻破堅固的堡壘要從內部開始,先瓦解他們的聯盟,在逐個攻破。

    當把孫江晨四個人電暈倒地時,楊玉環從那個沒上場的士子驚愕的表情中,在他的眼裡看到了一絲興奮,可以看的出,在他的心裡已經在為自己沒有冒然站出來參加比試而慶幸。

    而且在四個士子醒來後,很明顯幾個人都沒有太理會那個叫廖偉的士子,也許是剛醒過來,心裡很失落沒有空理會旁人,但是那個叫廖偉的明顯有點尷尬。

    楊玉環很高興,至少這次比試沒有白費,算是起到了作用,剩下的就是回到台灣給他們安排工作了,當然這個工作不可能是什麼好工作,和普通人一樣,進作坊打工。

    至於他們願意不願意做那是另外一回事,在台灣島,不勞作是沒有飯吃的,要想不餓肚子,那麼就要去打工,要想活的更好一些,那就拿出自己的本事來。

    對於這些士子,要想讓他們能成為一個為百姓著想的好官員,就如同夫君所說的,只有讓他們瞭解百姓,才能心裡時刻想著百姓。

    瞭解百姓的最好方法,那就是深入到百姓中去,感受百姓的生活,和百姓一起勞作,只有這樣,他才能瞭解百姓的疾苦,瞭解作為底層百姓生活的不易。

    只有這樣,等他們做官時,心裡才會為百姓著想,如果這樣都不能改變一個官員對百姓的盤剝,那麼可以確定,這個官員不是人,是禽獸。

    秦軒的這個話對於楊玉環也有很大的影響,台灣島在自己手裡一點點的成長起來,自己也跟著他一起成長,這一切也是來之不易,以夫君的本事,可以很輕易的建造一個大城,直接住進去就可以了,但是夫君沒有這麼做。

    楊玉環瞭解夫君,就算是夫君去坐到那個名義上還是自己公公的位置,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夫君只所以不這麼做,就是不想破壞目前正在繁榮的大唐。

    有的人做事是享受成功的這個過程,有的人做事是追求成功給自己帶來的一切,夫君恰恰是前者。

    對於夫君的一些思想和舉動,楊玉環也有看不懂的時候,就是他不喜歡做官,用他自己的話就是不喜歡被束縛,喜歡自由自在,為這個事情楊玉環還專門和他討論過。

    秦軒告訴楊玉環,現在的人做官很多人都走進了一個死胡同,那就是他們做官的目的,這麼多人打破頭去做官,做了官的挖空心思去想著怎麼陞遷。

    當然這個和現實的問題也分不開,首先所有想做官的人都想的是做官高人一等,首先這個想法就不對,造成這個原因的是什麼?是咱們的文化。

    「官」字,看字形,那就是一個寶蓋下面兩個口,兩個口代表著百姓,而寶蓋頭更像一個房屋的頂或者傘蓋,這樣看,「官」是用來給百姓遮風擋雨的。

    看字形,這個「官」字更應該像「宮」字,將兩個口連接起來,那麼一絲就是將眾百姓全部連接在一起,共同在有房頂的屋子裡躲避風雨。

    屋又是吃飯、睡覺的場所,人們稱呼為家,這個和「官」字看似沒有一點關係,但是一個家裡必然要有父母孩子,作為父母必然要撫養自己的孩子,給他們吃飽穿暖,這個父母就是這個屋裡的「掌權者」,孩子就是她們的子民,這也就是「父母官」的由來。

    做父母的會想辦法將自己的孩子撫養成人,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那個這個父母就不是合格的父母,作為百姓的父母官就不是合格的父母官,如果父母過著奢華的生活,而子女確生活在水生火熱之中,這樣的父母會被人稱作沒有人性,連禽獸都不如,那麼這樣的父母官不該反思?

    「官」有治眾的意思,發明這個字的人最早的初始意思已經無從得知,這個治眾的意思也一定是當官的理解和解釋,百姓如果要理解的話,更應該理解成做官的要讓百姓有口飯吃,而且能吃飽飯,這也是「官」字下面兩個口的意思。

    子民辛苦勞作,勞作的產出交賦稅養活父母官,而父母官確騎在子民的頭上作威作福,這樣父母官要了何用?兩個口之上的屋頂破了,可以修補好,如果你家的屋子實在不能擋風遮雨了,修補不如重建,而這個建新屋的權利掌握在百姓自己手中。

    秦軒用這個官字的字形解釋了官的作用和職能,楊玉環聽懂了夫君要表達的意思,這個官已經對他失去了興趣,這個官不是他心目中理解的那個官。

    楊玉環記得夫君對自己說的最後總結,如果你是抱著高人一等、過上奢華生活、想著被人膜拜的念頭作為理想去做官,而沒有心懷天下蒼生、造福百姓的恆心,那麼你就放棄吧,這樣的「官」早晚會被底下的兩個小口會變成一個大口,將頭頂的寶蓋一口吃掉。

    很簡單而且通俗易懂的話,卻也是很形象的說了「官」字的字義和在實際生活中所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可以說,在唐朝以前,經歷了那麼多的朝代,沒有一個能長久的延續下來,這是為什麼?難道就沒有人去好好的反思一下,引以為戒?楊玉環暗想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