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唐富家翁

大道小說網 第442章 鹽 文 / 砍刀

    慈善堂的事情,秦軒基本上不用操什麼心了,只要按照前期的規劃一步一步實施即可,咸宜也算是比較上心,雖然不必天天在那裡看著,但是她派去了自己的一個親信每天守在慈善堂,自己家的賬房也天天在,還是比較放心——()

    慈善堂不遠就是商業錢莊,目前慈善堂基本不存留現金,有人捐助數額較大,一切登記完畢,就會將錢存入錢莊,就是小額的也在下午時,積攢一定數量統一存入商業錢莊,對於貪污這樣的事情,秦軒至少保證自己的賬房不會,他也不敢,他是自己買來的,而且也和自家的女傭結成了一家,基本可以放心。

    今天是休息日,一大早就接到了揚州王管家的飛信(飛鳥傳信),尹玉泉一群人悉數安全到達台灣島,一切安好,已派人在江陰暗中查看明州水軍的動靜,暫時未發現異常。

    當接到尹玉泉被明州水軍詢問這個消息,自己也沒覺得意外,這個事情明州水軍不查那才叫奇怪,只能說明他們是個縮頭烏龜,膽小如鼠的夯貨。

    關於明州水軍被襲擊的事情,明州水軍沒有上報,至少秦軒目前沒有聽說這個消息,這個有人調查尹玉泉估計也是明州水軍私下裡幹的事情,不查明真相,暫時不敢亂說,在說也就幾個士兵失蹤了,對他們來說不是什麼大事。

    就算這幫水軍查到自己這裡,又沒有證據,自己一口咬定不承認,他們還能如何?何況「051」號也被改裝了,和出廠時的樣子只能說類似,就算尹玉泉不跑,也沒什麼問題,何況船隻除了在江陰建造,後來在沒有出現在大唐的江河之上,查也沒從查起。

    不過這次尹玉泉算是立了一功,不但給台灣島帶去了一群造船工匠,順帶還拐走了幾名士子,這個是個好消息,台灣島算是真正的有文化人了。

    這是一個好的開始,雖然幾個士子目前是不能放開使用,但是在島上待個一兩年後,怎麼也該想通了,目前唯一要小心的就是最近這段時間糧食暫時不送了,一下這麼多人出海失蹤了,還有幾個士子,這事當地官府一定會派人搜尋的。

    派水軍出海搜尋是一定會的,就算朝廷不派船,這些士子家裡也會僱傭船隻去找,花山島不是很隱秘的地方,很容易被人發現的,自己還是要去一趟花山島才行,至少要把那邊安排好。

    「大哥,我回來了」

    「嗯,吃過飯沒有」

    「想著家裡可能也沒準備飯,在學校吃完才回來了」

    「還算你有自知之明,最近和皇甫紫瑤的關係如何了?」

    「還不是那樣,平時又沒什麼機會見面,這休息日也難保她沒有事,暫時就這樣」

    張晨的面相不錯,是個小帥哥,至少皇甫夫人不反感他,對於兩人的交往也沒什麼意見,至於皇甫惟明如何看待,這個秦軒目前也不知道——()

    張晨和皇甫紫瑤在一起,可以稱得上是金童玉女的感覺,女的長得螓首蛾眉,艷若桃李,男的是風流倜儻,玉樹凌風,至少自己看著就很般配,而且年齡和家世也是相當。

    目前就是張晨好好用功,幾年後能搏個一官半職的,那就是錦上添花的好事了,只是還沒收到張德忠的回信,不知他們是什麼意思。

    「你父母還沒回信?」

    「沒有呢,回信也是寄到這裡」

    目前大唐的郵政系統已經開始使用,沿途的傳遞都是驛站擔負,長安到各個州的信件都會在長安分開裝包,分送到各州,在由州的郵驛分送到縣,而且必須是沿途有驛站到達的縣才行,就目前的能力,只能做到這一步,至於鎮、裡、村這一級別,目前還是沒有能力做到。

    目前這一機構還是由兵部的駕部在管理,專門在南市設立了一個郵驛坊,長安所有需要寄往外地的信件都交到此處,百里之內一文錢,百里之外,三百里之內三文錢,三百里之外一律五文錢,這其中包括一個免費信封。

    岐山到長安的距離也就五百多里,一般的信件至少也要十天左右,這個主要是因為信件不可能隨寄隨發,一般都是五天一發,信件少也可能十天一發,基本可以保證送到,但是時間不能保證。

    對於有急事的人來說,郵驛是解決不了問題,急件的傳送只用於朝廷公文或者軍隊事物,不針對民用,所以百姓就算出錢,也不能使用急件傳遞的。

    「瑤兒有沒有和你說他父母什麼意見?」

    「這個她怎麼好意思問,只是皇甫夫人沒有反對我們交往」

    「嗯,這些事情還是由你父母來決定,,至少得找個媒人先試探一下瑤兒父母的意見,只要他們沒什麼意見,那問題就不大了,你們兩個之間也應該沒有什麼問題」

    目前兩人都已經過了法定結婚的年齡,年底前能確定下來就不錯,在經過那一套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這一套程序走完,明年一年也過去了,到迎親時估計最快也要到明年年底或是後年年初去了。

    「大哥,你幫著問問皇甫伯父的意見唄?」

    「你小子,我和皇甫伯父差著輩分呢,怎麼可以去問,這是不禮貌的行為,白讀書了,這點都不懂,再說了,這事你父母還不知什麼意見,就算瑤兒家沒什麼意見,你父母不同意咋辦?」

    「不會的,我父母不同意也的同意,這可是我自己相中的人,再說兩家地位也不差,父母沒理由不同意的」

    「你這是啥道理,要挾你父母?我看你是越活越回去了,你看中的就必須你父母也的看中?父母有父母的想法,雖然有時不一定對,但是總有他們的道理,他們也都是為你好,你也不小了,以後不能這麼任性了,就算是父母有不同意見,你也的好好和他們溝通,不能耍無賴」

    「知道了大哥,我這不就這麼一說嘛,好歹我也是國子監的學生了,這點道理還是懂得」

    「嗯,孺子可教」

    張晨這兩年算是慢慢懂事多了,至少跟著自己現在不惹事了,不知是因為遠離自家的緣故還是別的原因,總之和在岐山那個小霸王是不一樣了。

    估計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這長安不是張晨的地盤,就算是你再厲害的過江龍,到了別人的地盤上也只能盤著,何況這個傢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紈褲,沒什麼本事,只是仗著他老子的名頭在家鄉欺負人,而且是膽小如鼠。

    秦軒和張晨瞎扯扯了一會,就去了書房寫信,這個運糧食的問題要揚州先停下來,等過了風頭之後再開始繼續,四五十個人,生不見人,死不見屍的,怎麼也得鬧騰好一陣子。

    不過這次算是苦了這幾個士子的家人了,但是這也沒辦法,痛苦是暫時的,等過一陣子,還是叫士子們給家裡寫封信報個平安,只要人還活著,家裡也是個安慰。

    現在比較麻煩的就是幾個士子的家,都是年紀輕輕的,而且都是已婚人士,有的估計都有孩子的,這樣叫別人夫妻孩子分離,是有點殘忍了,總的想個什麼辦法,把他們的家人也送去台灣,這樣他們也就能安心的在台灣生活了。

    想想現在幹的這些事情,秦軒覺得自己和海盜沒什麼兩樣了,這個算是綁架了,雖然這是犯法,但是就目前的狀況來說,還不得不這麼做,不然台灣島什麼時候能發展起來?

    想起自己前世時的那首歌,「沒有吃沒有穿,敵人給我們送上前,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現在沒有人,那只有去搶人,動機是好的,可是手段有點殘忍,為了台灣島,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至少目前台灣也要有一個小型簡單的官府,隨著作坊產出的東西增多,以後慢慢的就會有更多的商人來台灣交易,沒有官府,別人就難以相信你,這樣的貿易如何能做大?更談不上發展了。

    很多成功的商人都有原罪,任何一個勢力的崛起,都是踩著別人的屍骨站起來的,台灣島必須如此,而且這也是自己的試驗田,不能半途而廢,就算是手段有些見不得光,但是自己必須去做,不然算白穿越一回了。

    現在的台灣除了開荒務農的一些男子,剩下的人基本都在作坊裡打工,就是水軍也不例外,半天訓練,半天勞作,各種作坊的收入暫時只夠給島上的居民發放薪水之用。

    「看樣子光靠這樣賺錢也會入不敷出啊」

    秦軒自言自語的說道,這個必須要想辦法了,現在什麼罪賺錢?金屬、鹽這兩種無疑是最賺錢的買賣,金屬需要開礦,目前沒有那麼多人可以利用,那只有從鹽上想辦法。

    曬鹽是海水取鹽最常用的方法,台灣島也有幾片曬鹽的鹽池,目前只能夠供應島民們自用,如果要大量的出產海鹽,那麼就的增加鹽池。

    目前這曬鹽制取海鹽的方法,要選擇天氣較熱陽光充足而且雨水量少的地方,還要找到大片平坦的地方,用泥石砌出平坦的鹽池來才行。

    搞鹽池無非就是耗費泥石,這個倒是不用擔心,就是曬出的鹽如何進行貿易,是走私進大唐還是賣到國外去,顯然是走私到國外更划算安全。

    販賣私鹽的商人都有自己的一條線,一般的人根本就很難進入到這個行業裡來,他們花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經營出一條走私線路也不容易,至少自己目前沒有這個能力去經營這些,太不安全了,秦軒暗想到。

    鹽和鐵目前是朝廷管控最嚴的品種,每年的鹽給朝廷帶來巨大的稅收,這是個短時間可以帶來巨額收入的好路子,那怕就是和朝廷做這個生意也是很賺錢的事情。

    海水曬鹽也就是初期的花費比較大,一旦鹽池建好,那麼剩下的就是等著每年的產出即可,所費的人工要比農田少的多,但是產出收益要高出農田很多。

    「不要在外面偷看了,既然來了,就直接進來,難道怕我不接待你還是咋地?不管何時,來者都是客,門開著,自己進來吧」

    「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