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唐富家翁

大道小說網 第511章 軍器監【求訂閱】 文 / 砍刀

    唐代的度量單位是丈、尺、寸、分,其中一丈等於十尺,這個都是十進制的換算,可是在尺的單位上,又分大尺和小尺,這個就覺得很混亂,

    小尺的一丈等於秦軒後世的三百點一厘米,基本差不多,但是大尺的一丈等於三百六十點一厘米,秦軒是在搞不懂這個為什麼出來一個大尺,而不統一使用小尺。

    「秦大夫,尺寸不是有標準嗎?軍器監也一直是按照目前的尺寸在使用的,這樣還不行?」

    「石大匠無誤解我的話了,我的意思是說這個火槍可能會用到厘、毫、絲,需要軍器監製作一些更精細的銅尺,統一使用」

    「秦大夫,這個難度很大,到毫還可以,但是要到絲,這個根本就沒法看的清楚!」

    石大匠說的沒錯,這點秦軒也知道,但是火槍滑蓋和槍管的切合處,的確需要很精密,不然就會漏氣,密封不好,會影響射擊的精準度。

    「這個不難,石大匠可知道放大鏡?」

    「這個知道,聖上就有,後來李相等幾個朝廷官員也找將作監打造過」

    「有放大鏡,難道毫、絲的難度會大嗎?」

    唐朝的度量單位是裡、丈、尺、寸、分、厘、毫、絲、忽,除了里外,都是十進制的換算,三百步為一里,一步為五尺,兩步為一丈,一百五十丈為一里。

    目前的一尺相當秦軒前世的三十點七厘米,按這個算,目前唐朝的一里相當於秦軒前世的四百六十米,這個一步五尺,是所謂的大尺,也叫魯班尺,如果按小尺等於三十點一厘米算,那就是這時的一里等於後世的四百五十一米多。

    製作火槍必須要決定用大尺或者小尺,統一下來,就要製作統一的銅尺,精細到毫和絲,這樣才能做出合格的火槍來。

    「秦大夫這麼一說,老夫茅塞頓開」

    「過獎了,製造火槍還需要用到卡尺以及水平儀,卡尺我會給你劃出圖樣,你們按照圖去製作,水平儀則需要玻璃製造,我會叫我的作坊製作幾個出來交給你們使用」

    「卡尺我們也在使用呢,不知秦大夫說的是什麼樣的卡尺」

    「你們的卡尺我知道,你們現在用的卡尺只可以測量外徑,我設計這個卡尺還可以測量內徑和深度,這個在火槍上需要用到」

    至於水平儀這個需要用到的地方很多,特別是滑蓋和槍管的切合部分,這個要求絕對的平,這樣才能起到密封的作用,而且目前的火槍還需要進一步的改進,當然這個現在暫時不需要,就現在的火槍先練手,等著熟悉了,在設計改進型的火槍。

    卡尺在秦軒初到東都洛陽時,為了製作檯球,曾叫石雕作坊製作過一個簡易的卡尺,也只是簡單的測量外徑用的,其實軍器監裡早有了卡尺。

    卡尺的發明可以追溯到漢代,雖然只是簡單的外徑測量,但秦軒前世的歷史上是就這個工具可比外國人早一千五百多年。

    秦軒安排了廚娘做一桌宴席,留下石大匠一起吃飯,石大匠原名石寶才,現年五十七歲了,祖籍東都洛陽,也是祖輩從事冶金行業,在這方面要比台灣島的陳阿貴強的很多。

    「石大匠,這剛過了元日,沒出十五都不算過完節,來,喝一杯,咱們邊吃遍談」

    「感謝秦大夫的盛情,老夫從事了一輩子的手藝不及秦大夫的一分啊,當我看到火槍時,真是感歎,還有如此之能工巧匠,製作出如此精巧之物,當時就想能拜此人為師,一輩子也就沒有什麼遺憾了,沒想到您這麼年輕,真是叫我刮目相看了」

    「石老伯你就別使用敬語了,我尊稱你一聲老伯,你稱呼我靜遠即可,我這也是根據家鄉有的東西仿照過來的,在這方面我可是和老伯差的太遠了」

    石大匠目前也只是一個四品上的官,只是這個工匠官職再高,也沒法和士子相比,也比不上農民的地位高,秦軒雖然是商人,但是自己基本不參與經商,又是有文化的人,何況還有個文散官的職位,基本也可以歸納為士子一流。

    士子的地位在目前來說就不用多說了,那是人上人,見官可以不拜的,不管在何處,只要有文化,那都會得到人們的尊崇。

    「靜遠,雖然我癡長你很多歲,但是不管如何,在手藝上比我強,我可不敢托大,很多地方我還得向你請教,也不用老伯這麼稱呼,咱們還是平輩論交」

    「老伯不可,年長者為尊,就這麼定了」

    兩人喝的不亦樂乎,秦軒也打聽了一些冶煉上的事情,特別是煉鐵,目前大唐的冶煉才開始使用石炭,以前都是用木炭,冶煉的技術非常落後。

    雖然現在使用了石炭,但是在煉鐵爐的使用上還是有很多的弊端,練完一爐鐵,爐子也就報廢了,使用豎爐,可是也用不了多久。

    秦軒雖然知道的不多,但畢竟也是知道一些這方面的信息,將什麼平爐煉鑌鐵,豎爐等使用焦炭煉鐵等等知道的都給石大匠說了,至於管不管用秦軒不知道,這個石大匠要比秦軒懂得多,只是見識沒有秦軒廣。

    這個時代叫鋼為鑌鐵,主要產自大食那邊,大唐的鋼產量極低,而且質量也不好,製造刀多是經過反覆的炭燒鍛打,手段十分的落後,秦軒說這些給石大匠,就是希望它能鑽研一下,改進目前的工藝,增減鋼鐵的產量和質量。

    在模具的製作和使用上,這個石大匠可是比秦軒要高明的多,失臘法製造模具就十分的精密,只要能畫出圖紙的東西,大部分都可以用這個方法製作模具。

    朝廷放假,可是軍器監因為接到了火槍的鑄造任務,石大匠立即將幾個主要的工匠召集起來可是研究,將一些需要的工具圖紙畫好,給了石大匠,秦軒則是帶著楊玉環朝洛陽去了。

    過元日這幾天,兩人是天天膩在一起,昨日收到了洛陽家裡的飛鷹傳信,虛空和尚回到了大相國寺,信件送到了洛陽的家裡,又被轉送到長安。

    虛空和尚這次回來是準備請求長老,准許他在帶上幾個人南海寺,順便也想把台灣的大相國寺的分寺建起來,有一些事情需要和秦軒商量。

    虛空和尚的回歸叫秦軒很開心,這說明南海寺現在基本上穩定了,至少已經有了不少和尚駐紮在那裡了。

    南海寺雖然建設的很豪華,可是畢竟那裡沒有什麼人,雨妍姐她們來信說,目前島上有了十幾個和尚了,而且從別的島上也有土著居民陸續搬遷到勿里洞島上,目前有兩百多人,現在南海寺成了來往船隻的必經休息補給之地。

    「老公,馬上就到黃河邊了」

    「嗯,一會去河邊看一個人」

    「是誰?」

    「第一次到東都那年,走到黃河邊,認識的一個黃河邊的漁民,叫黃水生,後來幾次路過都沒去看他們」

    秦軒將那次捕魚認識黃水生的經過和楊玉環說了,一個破落的河邊小漁村,現在的生活可是和以前大不一樣了,靠著黃河,有這豐富的漁業資源,想不發家致富都不行。

    「老公,他們這樣的漁民,問問她們願不願意去台灣,那裡捕魚可是比這裡方便多了,一年四季都可以,賺錢一定不會比這裡少」

    「呵呵,不是每個人都願意背井離鄉的,何況現在他們的生活比以前好的多了,我可是給了他們一千貫創業錢,來回路過,他們村都蓋起了房子,相必是掙到錢了」

    「那這樣去,他們會不會想著你來要債的,要是這樣可就不好了」

    「這也沒什麼關係,他們不主動提出我們也不說,他們要還錢,我們不要不就行了,當時給他們就沒想過要,不管多少錢,只要幫著他們走上致富之路,這個都是好事」

    當時秦軒給黃水生他們錢的時候,還開玩笑說掙了錢到時還要收利息的,當然這也是一句玩笑話,主要是怕他們拿著錢吃喝而不去發展,這樣的例子在自己前世時可是不少見的。

    很多的平困村或者個人,拿著捐助的錢或者補助的錢就是知道吃喝,不想辦法用這個錢去發展,使自己擺脫貧困,而是有錢大吃大喝,沒錢了就等著救濟,這樣的事情秦軒怕黃水生他們也如此做,所以當時就說了到時要連本帶利收取的事情。

    這次去洛陽,因為冬季,渭水河水淺封凍,不能行船,秦軒趕著馬車和楊玉環兩人一路慢行,沿途觀看冬季秦嶺美景,也是美不勝收,穿過了潼關,在走十幾里,就到了黃河邊上。

    以前的茅草屋完全看不到了,在原來的茅草屋位置,是幾個大的魚塘,兒離黃河邊稍遠的位置,則是幾排山石蓋起的瓦房,而且基本每家一個院子,看著和城裡沒什麼兩樣。

    封凍的黃河被白茫茫的雪覆蓋著,看不到夏日那渾濁洶湧的河水,河岸邊停放著幾艘小舟,那冒著炊煙的村落和河邊光禿禿的柳樹,和遠處白皚皚的雪山,一些顯得那樣的安詳和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