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唐富家翁

大道小說網 第567章 基礎 文 / 砍刀

    秦軒接到台灣戰報的時候,正在製作一把馬頭琴,這是準備送給玉娘的禮物,她喜愛音樂,能歌善舞,獨自在台灣,閒暇時可以放鬆一下身心。

    01團的初戰告捷,一群偽裝成海盜的台灣水軍,能取得目前的成績還算不錯,至少叫自己現在放心不少了,01團2旅遭海盜襲擊,八名士兵壯烈,已經安排在淡水城右邊一座小山處修建一個烈士紀念塔。

    台灣軍隊所有在戰爭中犧牲的軍人,以後都將埋葬在這裡供人祭奠,這一片離著淡水城兩里遠的小山坡,面積大約有十五萬平米,全部規劃為烈士陵園。

    烈士陵園的建築以一個紀念塔和墓地組成,塔上會鐫刻所有烈士的名字,墓地用於埋葬烈士的遺體,遠在海外犧牲的軍人,不能運回屍首的,必須帶回骨灰,這些都沒法完成的,就建立衣冠塚。

    作為台灣的軍人,不但要讓他們生前有作為軍人的自豪感,就是死後也有歸屬,時刻得到人們時刻瞻仰,並且在山腳下建了一個寺廟,由虛空和尚派弟子在此主持,每日為烈士們祈福。

    自己之所以這麼做,就是為了凝聚軍隊的心,至於烈士的家人,都會得到淡水城很好的福利照顧,不用擔心他們光榮後家人無所依,解決了軍人一切後顧之憂。

    「靜遠,一個人躲在房屋裡幹啥呢?」

    「在製作一把琴,怎麼今天有空過來了,別墅賣的怎麼樣了?」

    「你還操心那個,最後幾套也被賣出去了,還有不少人來問房呢,這個不是主要的事情,你做這個是什麼琴?這樣子有點和琵琶象呢,還有個馬頭」

    「玫兒聰明,這個就叫馬頭琴,以馬尾做弓弦,可以拉出很好聽的聲音」

    「真的嘛?什麼時候可以做好,我也要一把,我大哥可是很喜歡這些,我作為小妹,送他一把他一定很高興」

    「沒問題,這個好說,我再叫人製作幾把就可以了,你大哥可是汝陽王李璡,那個號稱皇族第一美男的?」

    「哈哈哈,這個你也知道,你們兩個可是有的一拼,我大哥雖然四十多了,用你的話來說,就是一個老帥哥了,而且喜歡音律美酒,改天介紹你們認識,他可是對你的美酒讚口不絕」

    李璡,寧王長子,自小生的膚白細膩,容顏秀美,因喜愛音律,而且文采斐然,十分的聰慧,深的他的叔叔李隆基的喜歡,賜小名「花奴」,不過這個名字不是誰都能叫的。

    「那感情好,聽聞你大哥好酒,那天叫他約幾個酒友,我來提供美酒,一起暢飲一番,一醉方休」

    「那大哥是一定會很開心的,你的那個叫做六絃琴的樂器,不知他從哪裡製作了一把,聽說是你發明的,早就想找你討教了,我也不好說和你很熟,就一直沒告訴他」

    六絃琴是早兩年找樂器鋪子製作過,但是因為目前沒有特別耐用的琴弦,所以製作好的琴是秦軒拿回後自己回來裝的琴弦,具體演奏方法外人知道不多,所以也沒有流行開來。

    不過現在軍器監掌握了製作鐵絲的技術,就是拉出上好的鋼絲琴弦也不是問題,現在倒是可以將這兩種樂器一起告訴他如何演奏了,不過在這之前,自然要先教會楊太真才行。

    「那就剛好,六絃琴和馬頭琴是兩種不同的樂器,不明白其中原理的,很難以演奏,少不得和汝陽王探討一番」

    「對了,來這裡是有事找你,你的鹽運到沒有,太真可是又問我要了,說是聖上很喜歡這個鹽,這個鹽很是好,調製出來的菜餚味道果然鮮美,吃過此鹽,用別的鹽調製出的菜餚就沒有了那個味道」

    「哈哈,我說的沒錯吧,剛好客船又帶來了一石多的,夠你這陣子用的了,再過兩個月左右,估計就可以大批的出鹽了」

    台灣出產的鹽調製主來的菜餚味道鮮美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加入了海帶熬製的湯而已,用這個湯和鹽一起熬煮出來的,鹽裡就帶有類似味精一樣成分了,味道自然鮮美。

    現在沒有能力從小麥裡提煉出味精來,但是海帶可以增加菜餚的鮮美,台灣自然不缺海帶,而且這個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這鹽可以預防碘缺乏引起的「大脖子」病,也就是甲狀腺腫大。

    「那就好,聖上對這個鹽也是讚口不絕,我就準備和聖上說這個鹽的事情了,估計問題不大,至於價格方面,你看看該如何說?」

    「既然聖上喜歡,那這個鹽的價格自然要高一些了,這些鹽不光有增加菜餚鮮美的作用,還可以防止一些疾病的發生,就按兩千二百錢一石賣給朝廷吧,這樣的好鹽,朝廷賣三千錢一石是很輕鬆的」

    「還可以防止疾病?防止什麼疾病?你可不要為了賣高價,亂說它的作用」

    「我是醫者,怎麼會用這個亂開玩笑的?這個鹽可以預防那種癭氣,這個我可是沒有說謊的」

    「癭氣?什麼東西?」

    「就是那種大脖子病」

    「噢!知道了,這個鹽真能預防?」

    「是啊,至於得了癭氣的,也有一定的作用,至少可以防止它在增大,有的可以慢慢縮小,不過這個不能保證而已,只是有這個作用」

    「那太好了,不過你這個鹽只能是有錢人用的起,普通百姓是難以長時間用了,先不管這些了,你不給這個鹽起個名字?」

    「起名字?這個就交給你吧,你看起什麼好」

    秦軒笑著說道,不管是那裡產的鹽,至少有個產地掛在前頭,比如「河東鹽」「淮鹽」等等,總之台灣產的鹽不能叫「台鹽」,這個太難聽不說,別人也不知台灣是那裡。

    李玫在這個事情上出力不少,雖然有報酬的,但是起名這樣的事情交給她,也可以滿足一下她的心,女孩子嘛,小小的虛榮心都是有一點的。

    「我起,那好吧,這鹽到底產自那裡,那個地方有名字嗎?」

    「哪有什麼名字,具體在那裡我也不知,聽說是海中孤島,你看著起就行」

    「這樣啊,這個鹽做菜餚能提味,味道鮮美,就叫鮮鹽如何?」

    「嗯,這個名字不錯,味道鮮美的鹽,通俗易懂,很好」

    這個鹽叫什麼名字都沒問題,關鍵就是這個鹽要有特點,如果和一般的鹽都一樣,想賣高價是不可能,台灣島長安的距離遙遠,光是運費就要比別處高,不過好在台灣的船運很發達,鹽只是運到江陰交割。

    這樣將近一千里的海路,運費花費不了多少,主要的費用還是來自二次的精細加工,好在台灣使用了沼氣,費用要比木材和石炭少很多。

    台灣鹽場一石鹽出場前的實際成本算下來,估計也就不到五百錢,運到江陰,全部成本下來也就是八百到一千錢就夠了,如果朝廷能以兩千二百錢接受,那麼至少有一千錢的利潤。

    這些實際的情況只有自己知道,這些事不會和李玫說的,台灣的存在,除了雨妍姐他們,目前不會和任何人透露,就是玉真公主也不能知道。

    台灣存在是為了配合自己完成一個計劃,大唐權利能否順利過渡到自己人的手上,就要靠著台灣來在後面起作用了,這個計劃的具體細節,只有自己和玉娘知道。

    自己目前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為這個計劃鋪路,而且保證大唐不能大亂,如果只是單純的為了改變這個大唐的現有的制度,不去考慮別的,那麼自己只需什麼也不做,埋頭發展台灣的勢力等到安史之亂即可,而不用為現在的大唐出這麼大的力氣。

    作為從現代穿越來到這個一千年前的大唐,深刻瞭解到歷史的變遷給百姓帶來的苦楚,不管是起義還是和平演變,受罪的永遠是百姓,只有順利的權利交接,用溫水煮青蛙的方式,徐徐徒之,慢慢的改變現有的一些制度,而不是用暴烈的手段去強行改變。

    那種破而後立的方法可行,可是有沒有想到人的思想觀念不變,再破也立不起來,改變人們的觀念,只有從最底層做起,一點點改變人們的思想,這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不然破後立起來的權利中心很快又是一個魚肉百姓的機構。

    一個萬丈高樓的立起,需要從地基做起,前世不是有個偉人說的一句話,「教育要從娃娃抓起」,這句話說的沒錯,想要改變現有的制度,那就要從現在的孩子開始教育,使他們心中有這麼一個觀念。

    自己在大唐建立免費的蒙學,就是要將一些觀念融入到以後的書本中,而不是那種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種思想不改變,永遠不可能有能叫百姓過上安樂生活的國家。

    改變一個時代不是破而後立就可以做到的,建立嚴格的法制,用法制去約束人的行為,可是有沒有想過這些法制需要人去執行,人的觀念不改,如何能叫執行的人做到公平不徇私枉法?

    制度是人制定的,只有人的思想和道德達到了一定的高度,才能做到公平公正,而不是一味的制定嚴格的律法就能做到的,律法既然是人制定的,為什麼就不能改?所以在嚴格的律法,也需要人去執行,只有執行的人思想和道德到了一定的高度,才能做到公平公正,不然一切都是枉然。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