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唐富家翁

大道小說網 第575章 海禁 文 / 砍刀

    花萼相輝樓前的這個廣場,南邊是勤政務本樓,這裡是李隆基帶領文武百官觀看百戲的地方,李隆基坐在勤政務本的二樓看台上,皇親國戚以及文武百官則在勤政樓兩側城垣上觀看,這個方向是觀看的最佳角度,表演的人也正對著勤政樓。

    西邊是花萼相輝樓看台,這裡是嬪妃們觀看節目的地方,而花萼相輝樓後的迴廊上,則是仕女和內侍們觀看百戲的地方,廣場北面則是臨時搭起的帷帳,共表演人員換衣休息之用。

    每年的千秋節,這樣的節目都要表演三天,晚上則是梨園和宮女在花萼相輝樓樓裡表演,百官則是陪著李隆基一邊飲酒作樂,一邊欣賞歌舞,通宵達旦。

    雖然白天是欣賞百戲,這個百戲的表演節目可是很多樣,府縣教坊大陳山車旱船、尋幢走索、丸劍角抵、戲馬鬥雞,又引大象、犀牛入場,節目繁多,十分的好看。

    而且所有來賓都是坐在酒桌前邊飲美酒品味佳餚,邊欣賞百戲,到了夜晚則是百官以及各國的使節們陪著李隆基一同觀看焰火表演,完畢後就是梨園和宮女們的歌舞晚會。

    「靜遠,今晚上不光這廣場上有焰火爆竹表演,聽說就是朱雀大街上,也有焰火表演,可以好好的觀看了,這今年的焰火可是要燃放半個時辰呢」

    「哈哈,龜年兄,你就不要和靜遠說這些了,你知道這焰火爆竹是誰發明的嗎?」

    「是誰?」

    「哈哈哈,就是靜遠啊,今年千秋節的焰火表演,從年初就開始準備了,將作監抽調了幾百工匠專門加工焰火,光是竹子就不知用掉了多少,今晚長安城的百姓估計都會雲集到朱雀大街和春明門大街,這兩條街上都會放焰火爆竹的」

    李璡笑著說道,這一消息可是把秦軒也震驚了一下,這春明門到金光門這條街可是十五里長,就算是一里一個燃放點,也得十五個點,朱雀大街至少也的有十個燃放點,這要是燃放半個時辰,這得用掉多少火藥!

    秦軒不敢想,這個千秋節過的有點太奢侈了,這個消息從李璡嘴裡說出來,這一定假不了,如果是連續燃放,這次焰火最少燒掉十萬貫,估計這都是少的了。

    「啊,這焰火是靜遠發明的?我還真是不知道,靜遠,你有什麼不會的嗎?」

    「龜年兄真是說的小弟我無地自容了,我也不是天才,哪能什麼都會,至少我不會吹篳篥,要知道這焰火這麼放,早知道我就不發明這個了!」

    「靜遠這話說的,怎麼回事?」

    「這得浪費多少火藥和錢財啊……」

    「你這事多心了不是,這次焰火燃放,所有的錢財都是王元寶等一些大富商們出的錢,就是為了給聖上慶祝這個千秋節,知道為什麼嗎?」

    「為什麼?」

    「聖上要降低經商的賦稅,還準備開放廣州和揚州的海上貿易,鼓勵大家經商,你說這些商人能不開心?出幾個錢又算得了什麼?」

    「啊,沒聽到消息啊,什麼時候公告?」

    「目前還在商討階段,估計具體實施要到明年了,聽說這兩年的商業稅賦開始增加,所以聖上才會有此想法」

    「這個政策很好,如果能實施下來,大唐的商業賦稅會增加的更快」

    「靜遠,這都減稅了,怎麼會增加更快?」

    「龜年兄有所不知,看似減稅,實際上這樣的政策是鼓勵大家多多從事商業買賣,經商的人多了,這個交稅的人就多了,這事個雙贏的好事,如果在開海禁,那麼將會大大的促進大唐的商業繁榮,這將是對大唐經濟是在好不過的事情了」

    其實這樣減少商業賦稅,更多的是富裕了經商的有錢人,對於普通百姓沒有多大的實惠,但是國家卻可以怎家很多稅收,這和自己前世時的那個先讓一部分人富起來,這部分人再帶動大家致富是一個道理,秦軒暗想道。

    這個政策在自己的前世時,實施的過程中,是造就了一大批的人成為富翁,也給國家創造了巨額的稅收,但是具體能不能帶動大家富裕起來,這個真是不好說,畢竟有不少有錢人掙了錢都跑到國外等發達的地方去瀟灑去了。

    不過這個問題在大唐是沒有任何問題,目前世界的格局還是大唐作為一個強國存在,就算是你有本事去別的國家,那些地方不如大唐,在有錢又能如何?現在就是放開讓這些有錢人跑,估計他們也不會去的。

    全面開放海禁,這個是最好的事情,商業的流通可以極大的刺激經濟的發展,特別是能增加錢幣的流通,而不是在國內轉圈轉手,而且大唐的商品是在很多國家極受歡迎,需求量也是很大。

    以前禁止海貿,也不是完全禁止,多數是外國的船和商隊可以進大唐,而大唐的商人是不能出去的,這樣的經營方式是不對的,流通是相互雙方,只有這樣,才能是商業活躍起來,朝廷才能收到更多的賦稅,商業經濟才能合理的發展起來。

    「靜遠,你有不少船隻,而且有自己的作坊,有沒有想過出海做生意?」

    「大哥,怎麼沒想過,不過我現在是沒有那麼多精力,事情太多,沒有時間搞這些了,除了教學,還有改造城牆、建造圜丘、還兼著軍器監的技術指導,在加上家裡的一攤子事情,我就是能分身,也不夠用」

    對於出海貿易,這個台灣早已經在做了,這些事情當然不能透露給他們,自己不但在巴拉望島上有一個市場,而且這次雨妍姐他們出海,要去的一個地方就是馬六甲海峽的淡馬錫。

    淡馬錫是自己前世時的新加坡,這裡目前是一個海市,雨妍姐他們去這裡是考察一下是否可以設立一個商業網點在這個地方,還有一個地方就是馬六甲,這也是一個選擇之地。

    馬六甲海峽這一片有很多的島嶼目前屬於無主之島,台灣在這裡建立商業據點只是第一步,如果有好的地理位置,將會慢慢的將在馬六甲海峽佔據一個地方,建立一個城池。

    目前從天竺、大食等國家到大唐經商的,海上的絲路這裡是必經之路,台灣要靠著商業發展起來,必須要在這裡有一席之地,而且這也是為以後的大唐著想。

    看李璡問自己的意思,他像是想搞海上貿易,但是這個事情自己可不想和他們參合在一起,有個目前見不得光的台灣在那裡擺著,萬一被他們覺察,對自己沒有什麼好處的。

    何況和他們這些皇族做生意,估計大頭被他們拿走,自己只能拿個小頭,而且你還的感謝他們,自己不缺錢不缺貨的,最好能不和他們參合就不參合。

    「那些事情都不需要你親自上陣,只是指導一下罷了,這海貿賺錢,你就不想從中分一杯羹?而且這麼好的機會,很多人都還不知道這個消息,你要是提前準備,保準賺個盆滿缽滿」

    「大哥說的是,可是賺再多的錢有什麼用,自己能花多少,而且這出海做貿易,風險很大,船毀人亡的事情太多見了,大海不比陸地,一旦碰到風暴,只有一個等死的結果,看似很賺錢,但是這是拿命換錢」

    「沒有這麼危險吧,你去海上旅遊不是好好的回來了嗎?」

    「大哥沒去過海上不瞭解,總聽說過倭人駕船來大唐吧,你去打聽下,就知道海上的危險,我出去海上旅遊都是在近海,不敢去的太遠,就是這樣有幾次都差點喪命在風暴裡」

    將大海說的凶險無比,就是為了將李璡的這個念頭打消了,就目前台灣所在的位置,一般大唐的出海大多走揚州這條線,回來時才在廣州登陸,也有很多走台灣海峽到揚州這條線。

    台灣要想不暴露,那麼就得特別注意,何況還有孫江晨他們幾個士子,這幾個都是炸彈,萬一被他們接觸上到了台灣的大唐海商,這台灣和自己絕對會被暴露的。

    還有一個就是台灣南部的鹽田,這個就在海邊,只要有船從邊上過去,都可以看到那成片的鹽田,這李隆基開海禁,這還真是會有很多麻煩,看樣子得在淡水河入海口處建立一個碼頭才行了。

    淡水河南邊靠海那裡可以建立起一個集鎮,這樣也方便來往的船隻在這裡補給和貿易,入海口離著淡水城還有將近二十里,這樣就可以叫這些海貿的船難以瞭解台灣的真是面貌了。

    「靜遠,這雖然有風險,但是這出海做生意的可是也是利潤豐厚,而且我看目前得到這個消息的人有不少可能都有這樣的想法,不少人也想下海撈一把,這個真是難得的機會」

    「看樣子大哥是也有參與一把的意思了,不過我有一個比較保險的地方,如果大哥真想幹,那麼可以考慮一下,至於船隻這些,我可以提供,而且這些地方要比別的地方風險小不少,錢也不比別的地方少賺」

    「哦,真有這麼好的地方?靜遠快說說看」

    「大哥先不要急,這個咱們參加完聖上的生辰後在好好合計一下,這個光是我們兩個也不行,還需要一些幫手,只有準備好這些,才可以安全的去賺這個穩當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