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唐富家翁

大道小說網 第596章 發展之路 文 / 砍刀

    這些女性的生理知識,對於現在這個時代的人來說,絕對是天書,也是聞所未聞的知識,但是這新奇的知識不管是想懷孕還是想避孕的,都是相當實用的知識。

    這個安全期的的計算方法如果叫李隆基知道,估計是第一個暴走的人,朝廷為了增加人口,連結婚的年齡都提前了,在出來一個什麼安全期避孕,這簡直是對著幹,不生氣才怪。

    「姑姑,這個安全期的事情暫時不要往外宣傳,自己知道即可,就算是往外說,要以哪幾天同房最容易懷孕為主,不要說安全期的事情」

    其實這個時代是鼓勵多生孩子,如果有了這個排卵期的知識普及,估計會有更多的女子容易懷孕,但是不是每個家庭都願意多生孩子的,關鍵是生下來你要養的起,朝廷又沒有這方面的獎勵措施,這也是一個政策的失誤。

    「這個我知道,不過叫大家知道排卵期的大概日子,這個是有好處的,我會給聖上說說,普及一下這方面的知識」

    「這個是可以的,至少讓想懷孕的人們不至於做太多無用功,其實這個方法要比提前結婚年齡要好的多,結婚年齡提前,對於女子身體的傷害很大,容易造成早衰」

    「早衰?」

    「就是提前衰老死亡,壽命短的意思,女人的最佳初育年齡是二十五歲到二十九歲,而朝廷規定的是十三歲就可以結婚,這個差距太大了,也是造成早衰的原因之一」

    「這個是為什麼?」

    「這其中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對女子的生長發育造成的影響,女子十三歲左右開始生長發育,也就是長身體的階段,一直到二十歲左右才算發育完全,如果提前懷孕生子,就如同一把沒有淬火好的刀劍,使用不了多久就報廢了」

    一個國家的人口增長不能只看出生的孩子,還要關注人們的壽命,如果死亡人數大於出生人數,那麼這個人口增長是很緩慢的,只有從這兩方面入手,才能保持人口的快速增長。

    「你這個比喻是一聽就懂,可是女子天葵至而可孕,這是很正常的事情,既然是有了天葵,就是可以懷孕的,為什麼你說還沒有發育完全?」

    「姑姑,天葵至,這個只能說明女子具備了生育功能其中的一項而已,但是她們的其她生育器官並沒有發育完全,比如胸部,十三歲的能和十八歲的比嗎?這其中還牽扯到身體的其它地方,不是你想的來了天葵就可以懷孕的」

    對於生育,現在的人知道的很少,更別說什麼優生優育了,而且基本上就是只要懷孕,沒有流產的話,那就生下來,至於胎兒在母體內發育的如何,有沒有什麼病,胎位是否正,是否造成難產等等,這些一概沒有,不過條件有限,一些情況也沒辦法知道。

    關於這方面的內容,她們實在是很匱乏,就是雨妍姐她們知道的也不多,秦軒以前也很少和她們說這些,雖然這些東西很抽像,但是秦軒現在還是給她們講解了不少關於優生優育的知識。

    其實就目前大唐的經濟和生產水平,如果人口達到八千萬,差不多就是極限了,最主要的瓶頸不是土地,而是水利工程的稀缺,不能合理的利用水利資源,很多地方空有土地而靠天吃飯,一旦有個旱災,那就會是餓殍遍地。

    糧食的儲備,這個朝廷一直在做的事情,人口這幾年的發展也是很快,朝廷的財政收入也是連年增幅,由秦軒初來唐朝的年兩百多萬貫,增加一倍有餘,特別是近兩年的增幅較大。

    糧種的改良、經濟作物的發展、手工業商業的發展,都是朝廷財政增加的主要來源,今年的開海禁,對於朝廷的的財政增長又會起到一些作用,如果再能和周邊國家通商的話,那麼大唐的經濟將會更加的繁榮。

    秦軒知道這一切都不是那麼簡單的說開就開,但是目前的大唐已經初步具備了這個條件,人口持續的增長,經濟的發展也要跟上步伐,火器的發展,一旦軍力提升一個檔次,拉開與周邊國家的距離,開放邊貿將是必然的。

    一個國家的發展,如果始終保持閉關鎖國,那麼這個國家早晚也會落後,目前的大唐雖然遠遠發達於周邊國家和部落,但是崛起的大食並不比大唐差,雖然距離較遠,但是兩者之間碰撞是早晚的事情。

    如果開放邊貿,一則可以促進大唐的經濟多樣性和發展,二則是使周邊的小國和部落搞好關係,拉攏一些小兄弟和打手,一旦兩個超級大國發生戰爭,那麼這個戰火就盡量在大唐的領土之外進行。

    很多事情秦軒可以考慮得到,但是不見得李隆基能接受這樣的建議,這一切還需玉真公主在中間慢慢調和,爭取能逐漸實現這些對大唐有利的策略得到實施

    當秦軒和眾女趕回到長安時,距離元日節還有八天的時間了,主要是因為眾女在回來的路途中邊走邊玩,從洛陽到長安這麼一點的距離,走了將近五天的時間。

    不過在這五天的路途中,秦軒也將自己內心的一些朝廷的政策及自己的想法和玉真公主做了詳談,一路慢行到了潼關,還去看了黃水生他們,並且送去了不少禮物給他們。

    玉真公主聽到這個黃河邊的小漁村三年前還是一個茅屋幾間,勞作一年勉強果腹的漁民,變成現在牆磚碧瓦的大宅院,每個村民都露著開心笑容,是十分的不相信。

    在得知了具體的改變原因後,玉真公主是越來越佩服秦軒了,授人於魚不如授人與漁,在這裡是最好的詮釋,豐富的水產資源,就是捕撈技術的落後阻礙的他們的致富。

    一旦有了好的技術,百姓想富裕也不是個很難做到的事情,玉真公主想想朝廷目前的不少官員,除了能很好的執行朝廷的命令外,從沒有想到能結合打個的情況,給百姓出謀劃策,叫百姓能發家致富,不能說尸位素餐但是也差不多。

    一個國家的發展,不是靠著有多麼好的君主,君主固然重要,但是主要是靠這些基層的官員和最底層的百姓,只要他這些官員能實心實意的為百姓著想,那麼何愁百姓不富裕,百姓富裕了,國家何愁不強盛?

    「聽說媛媛、雨妍姐他們回來了,在哪裡呢?」

    一個穿著白色貂皮大衣,戴著一頂海豹皮帽子,腳穿一雙黑色的中跟長筒黑色皮靴的艷麗女子走進了秦府,這身打扮簡直叫秦軒覺得像是回到了自己的前世那個世界一般。

    「公主駕到,有失遠迎,怎麼張老伯也沒通知一聲」

    「好了靜遠,是我不讓他通報的,這是到你家,又不是別處,還搞的那麼客氣,妍姐他們呢?」

    「在後面呢,這剛回家,還在收拾東西洗漱呢,是在這裡等著還是自己去後面?」

    秦軒笑著說道,對於咸宜來說,自己家和她的家一樣,沒有絲毫的見外,和雨妍姐他們也是處的和姐妹一般,只要沒有外人,和自己也如夫妻一般。

    「姑姑也在嗎?我還是先拜見她吧」

    「姑姑回自己的別館了,沒來這裡」

    「那我還是在這裡等會她們吧」

    咸宜公主笑著說道,丫鬟送上了熱茶和果盤退了下去,暖暖的客廳內,咸宜脫去了厚厚的裘皮大衣,一身紫黑色的中長裙外套著一個緊身的小皮馬甲,凸顯出曼妙的身材。

    「這馬上過年了,家裡還有什麼需要或者缺的東西沒?」

    「缺啊,現在不比往年了,母親不在後,送禮的人都少了,現在的人真是現實」

    看到抱怨的咸宜,秦軒也感覺到這幾年咸宜變多了,其實叫咸宜掌管慈善堂,也是怕咸宜太閒著了,想起以前母親在世時的種種事情,有一個事情幹,至少分去她的一部分精力。

    咸宜貴為公主,而且也是李隆基比較痛愛的女兒,但是李隆基那麼多兒女,又做為皇帝,不可能像一般的官宦家庭那樣,每天都回家,有時間陪著家人。

    可以說自小她們就養成了比較獨立的性格,但是對母親的依戀多於父親,出嫁之前基本都和母親生活在一起,出嫁後才會分開在外面單過。

    「不要去想這些,禮物也給你都準備好了,這幾天就給你送去,還缺什麼就叫管家去農莊取,壽王在那邊還好嗎?」

    三年的守孝期,李瑁到目前就沒離開過母親的陵墓,與其說是守孝,不如說是逃避,這一系列變故將這個皇子徹底的打垮了,秦軒也經常去勸解他,但是能否走出這個陰影,還要看他自己了,這個別人是幫不上什麼忙的。

    「哥哥還好,至少精神比以前好一些了,不像以前那樣萎靡了,這一年來也沒生什麼病,我也放心不少」

    「那就好,只要身體沒事,很多事情隨著時間的,會慢慢的好起來的,時間也是最好的療傷藥物」

    其實對於皇家來說,親情愛情什麼的是最淡薄的了,李瑁之所以如此沉淪,更大的是面子上的問題,逝去的母親固然痛苦,但是被父親霸佔去的妻子才是最難堪的事情。

    作為一個男人,可以說沒有比這個再打臉的事情了,如果是別人還好說,可是面對的是親生父親,而且是一國之主,除了躲避,沒有別的什麼辦法可尋的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