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唐富家翁

大道小說網 第633章 擴軍 文 / 砍刀

    儋羅國也叫州胡,是新羅南部的一個大島,也就是秦軒前世韓國的濟州島,這是一個微小的國家,在倭國和新羅的夾縫中仰人鼻息的生存著,龍朔元年(公元661年)和麟德二年(公元664年)都曾經來大唐朝貢,目前是新羅的附屬國,曾經也向倭國朝貢。

    「你看看這個島嶼,就是儋羅國的所在地,這個島嶼比你們所在的屋久島大很多,估計現在島上的人數不會太多,但是在少也是一個小國,不過人口估計不會比台灣多,我希望你們能拿下它,將這裡當做一個中轉基地,也是去新羅的一個跳板」

    楊玉環說道,她之所以知道這個儋羅國,還是因為「楊太真」告訴她的,主要是秦軒為了瞭解倭國和新羅的實力,安排「楊太真」多接觸朝廷這方面記載的資料,這才知道還有一個這麼小的儋羅國存在,而且還知道了有個國王叫儒理都羅,不過估計這個國王已經死了,現在即位的不是他兒子就是孫子。

    「島主的意思是佔領這裡,這個國家的人要是多的話,02團估計要拿下他們可能有點困難」

    「這個不用擔心,這裡也是部落組成的國家,整個島嶼上一個五個部落,龍朔年時,這個國家只有八千多口,現在估計也不會過萬,而且也不是集中居住,這剛好方便你們行事」

    「如果這樣的話,那就沒問題,那就請島主下令,立即給02團去信,叫他們進攻儋羅國,就是這一個島,他們全部吃下來的話,就完成任務了,如果早知道如此,我們01團就親自去滅了這個國,這下便宜小五子了」

    海狸子說的沒錯,儋羅國就算有萬把人,但是對於裝備齊全的台灣水軍來說,要吃下他們也不是不可能,五個部落,差不多每個部落也就一千多人,而且還不一定全部住在一起,這樣就給了台灣水軍逐個擊破的機會,這樣的一個小國家,他們的武器裝備一定是比倭國和新羅還差,更別說和台灣比了。

    「對了,目前咱們的水軍人數還是太少了,我準備在成立一個03團,從預備役裡徵召,你們冷長官已經帶走了三百人去南大陸洲,在徵召一千人,這些事情就交給你了,包擴訓練,至於以後這個團交給誰,等你訓練完這個新團,我們在一起商議吧」

    「遵命」

    海狸子立馬立定一個敬禮,這是個好消息,台灣島的青壯男人基本都是預備役,這次又擴編一個團,島上的男人基本上都是兵了,至少台灣水軍的實力又增大了不少,如果派出一個半團去北邊劫掠,那麼將近兩千人的兵力,基本不會在出現捉襟見肘的問題了。

    其實這個擴軍的事情楊玉環也早就在考慮了,以前沒有實施是因為淡水城也不能缺了勞力,田地需要耕種,全靠這女人那是不行的,現在不存在這樣的問題了,七千多俘虜,五千去南大陸洲,剩下兩千五百留在唐屏島,五百人去南部的鹽城,留一千在淡水城,專門用來開荒種地。

    「坐下說話,這次徵召的士兵,可以招一些台灣當地的土著進軍隊鍛煉,經過這幾年的改造,他們也基本可以當一個合格的士兵了,不要太多,一兩百人足矣,這也是給他們做一個表率,只要表現好,不但能成為淡水城的百姓,還可以進軍隊,對他們也是一個鼓勵」

    目前台灣大約有將近三千人的原住民,其中有將近一千是青壯男子,經過了三年的改造,最早來淡水城的雷裡部落的人,一開始就是和普通百姓一樣的待遇,蛤仔難部落,他們經過三年的改造,都轉為了普通百姓,後面陸續有遷出密林的其它部落原住民,現在也基本上不用再強制改造了,陸續都融入了百姓中去。

    台灣目前人口的組成主要是買來的大唐人和當地的原住民為主,海狸子他們的人比較少,才幾百人,除了現在最多的倭國俘虜,剩下的還是以買來的大唐青壯為主,這是台灣島的主力,也是最可靠的人,而且還在陸續的買進人口。

    目前買進人口已經不用付給人販子錢了,全部用台灣產的貨物做交換,人販子也是精明,目前台灣產的瓷器、白酒、肥皂可都是暢銷貨,從台灣按批發價換取人,去大唐賣掉,比用錢交易賺的還多,現在除了供應巴拉望島的市場外,大唐這方面的銷路基本都叫人販子給壟斷了。

    秦軒也比較看重人販子販運來的人口,這些人好管理,而且聽話,雖然是買來的人,但是到了台灣,就給他們落戶,和淡水城的百姓享受的待遇一樣,而不是象大唐一樣給別人做下人,這一部分人十分感激島主楊玉環,現在的軍隊裡面至少有百分之七十都是這些人為主。

    這也是楊玉環的倚仗,不管是海狸子做團長還是別的什麼人,軍隊裡大部分士兵都還是聽楊玉環的,就算其中有人想幹些什麼事,很快就會傳到她的耳朵裡,再說了,也沒人有這個膽子耍花樣,秦軒和楊玉環的能力,台灣人那個不知?除非不想活了去幹造反的事情。

    軍權是牢牢的把控在楊玉環的手中,02團小五子是團長,也是台灣和原住民差不多的,但是他們是大唐人,忠誠度雖然不容懷疑,至少要比海狸子他們可靠的多,這也不是不相信海狸子他們,人心隔肚皮,作為一島之主,什麼事情都的考慮全面了。

    不過作為海狸子,他算是從心裡服氣了楊玉環,雖然是個女人,但是將台灣經營的有聲有色的,比起他們當海賊的時候那是好的太多了,他們的孩子而且都上了學,這在以前就是沒當海賊時,在大唐也是不敢奢望的事情。

    「島主,這次擴編,我們水軍的船隻就有點緊張了」

    「這個不用操心,你只管訓練好你的兵,只要有兵就有船,現在淡水城造船廠和尹玉泉他們的船廠都在加班趕造船隻,而且還從揚州又訂購了一批船,有你們用的」

    目前楊玉環考慮的問題不是這個,而是這次回來,帶來的火炮設計圖紙,這個才是以後台灣水軍最大的殺手鑭,淡水城造船廠造的都是新式戰艦,每艘船設計了十二個炮位,一旦陳老伯能造出合格的火炮,那麼台灣的水軍至少在目前是無敵的存在。

    有了火炮船,去倭國和新羅劫掠,那就可以明目張膽的在他們的沿海行進,什麼時候台灣的軍隊能達到五萬人時,不管是倭國或者新羅,台灣軍隊就可以在他們的領土上橫著走,至於渤海國之類的,只要他們敢有異動,立刻把他們趕出現在的領土。

    其實按照楊玉環的設想,台灣的勢力一旦發展起來,就開始染指江南這一片土地,採取步步蠶食的政策,一點一點的往中原推進,這樣不但可以得到大量的人口和土地,而且可以徵召到更多的士兵,雖然不能很快攻佔長安,至少能先營造出南北兩個朝廷的局面,逼著李唐王朝倒台。

    但是這個建議沒有得到夫君的認可,而且說這事是實在沒有辦法的辦法,盡可能的和平接管李唐的政權,這樣雖然很難,但是大唐的百姓不遭受苦難,比起武力的征服要好的多,不過這個建議秦軒也不是完全不同意,只是當做後備之用。

    如果能出其不意的將揚州佔領,那麼台灣將不再擔心人口的問題,不過這個主意可以放在以後使用,特別是在發動計劃的時候,說不準會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和平接手李唐王朝,有很大的難度,至少也還的要十年以後的事情。

    這是一個很大的計劃,台灣做為最大的後盾,進可攻退可守,而且沒有後顧之憂,只要有需要,就可以從揚州下手,江南的富庶之地,是大唐的糧倉,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真的佔領了江南,那麼就算拖也把李唐王朝給拖垮,這點是毋庸置疑的。

    關中地理位置看著是不錯,可是屬於貧瘠的地帶,大唐的賦稅有三成將近四成是江南這些地方上繳的,其實從戰爭的角度來說,長安的地理位置不如東都洛陽好,可是李隆基因為東都是他奶奶登基的地方,而選擇了長安做京城。

    「島主,這次訓練新兵,屬下可不可以帶領他們進山攻打那些土著的寨子」

    「哦,你怎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對於土著居民,我是想著能招安的好,能不動武就盡量不要動武」

    「屬下是這樣考慮的,咱們的士兵缺乏戰鬥經驗,我們不可能度過大海去和大唐作戰,去倭國又太遠,那麼這些目前還沒有投靠我們當地土著人,就當新兵們的訓練靶子,一來解決了台灣的這一股不穩定的因素,又鍛煉的士兵的戰鬥經驗」

    「這個計劃可行,不過這居住在深山老林子裡的土著居民可不是這麼好打的,他們祖輩生活在那裡面,我們的士兵進去,很有可能會造成很大的傷亡,這點不得不考慮在裡面,茂密的林子裡,再好的武器都要受到限制,一個不小心,就有可能全軍覆沒,這事還的和袁望老伯以及雷裡部落的頭領們好好合計一下,安全第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