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唐富家翁

大道小說網 第643章 艱難 文 / 砍刀

    台灣島冶煉作坊陳老伯他們這次煉製出來的鋼材,還專門澆鑄了幾根火槍管,比起青銅的槍管要細一些,但是再試射的過程中,沒有一例發生爆膛的事故,在重量上也比以前的青銅槍管輕了一些,效果很不錯,以後火槍可以完全摒棄青銅槍管了。

    「好,雖然難看一點,但是只要安全,就按照這個設計來建造,一百次太少,繼續試射,在戰場上士兵們不可能堆出這樣的掩體來防備火炮炸膛,他們的性命掌握在你們手上,決不能有一絲的馬虎,張隊長,打幾炮看看」

    「彭……」

    巨大的爆破聲音震的每個人的耳朵「嗡嗡」的響,一個比成人拳頭略大的圓形鐵球飛了出去,帶著白色的煙霧很快消失在楊玉環的眼前,她離著火炮的小房子大約有十丈左右的距離,巨大的聲響和地面的震動仍舊讓人感到心悸,躲在小房子外面的張隊長他們四個士兵則是用手指塞住耳朵,來減輕爆炸的聲音。

    「這聲音可謂是震耳欲聾」

    「是的島主,以後負責操持火炮的士兵,會給他們專門設計一個耳塞,以防止巨大的聲音造成耳聾」

    「嗯,是該這麼做,這炮彈怎麼回事?這就算打完了,還是炮彈沒有爆炸?」

    楊玉環奇怪的問道,這鐵球也飛出去了,就在沒有了動靜,而沒有象手雷一樣爆炸,這火炮就是這樣的?用鐵球來砸敵人?如果是這樣還不如手雷呢,費這麼大力氣造出的火炮不如火槍,夫君的那個「超級阻擊槍」,那樣的威力才叫厲害,打出去的子彈頭爆炸起來可以把四週一圈的人都炸飛起來。

    「島主,這是打完了,目前還沒有開始試制那種可爆炸的炮彈,因為這個很複雜,所以目前只能發射鐵球來檢驗火炮的質量,一旦這個火炮質量合格,馬上就開始研製那種爆炸彈」

    「是這樣,我說呢,如果只能打鐵球,這和投石機有什麼兩樣,而且投石機還不用火藥,這炮彈的距離看著是夠遠了,最遠可以打多遠你們試過嗎?」

    「這個還沒有開始試驗,因為目前使用的火藥量射擊的距離完全可以滿足軍隊使用,目前不管是投石機或者其他的什麼,包括火槍,都不可能有這麼遠的距離」

    「可宇,不能這麼認為,這如果在戰場上,敵人是在活動的,不是站在那裡不動叫你去打他,這炮彈要是只能打三里的距離,如果敵人衝過了這個距離或者遠於這個距離,這火炮不就成擺設了?」

    「這個是下一步試射的內容,一旦這個火炮合格,我們就會加大火藥量,測試出火炮最大承受火藥的數量,以及發射炮彈的最遠距離,以後就可以按照這個標準配備火藥包了」

    「嗯,這樣也對,目前是要先保證火炮的不會出現炸膛才行,對了,先生有沒有給你畫爆炸彈的圖紙?」

    「這個有的,而且還有另外的一種火炮圖紙,叫做迫擊炮,說是等我們煉製出合格的鋼材來,先造這種城防炮,也叫艦載炮,然後在研製迫擊炮」

    「迫擊炮?是不是那種很輕便的,小的一個人就可以扛著走的火炮?」

    「是的島主,先生說了,這種迫擊炮適合陸路戰鬥,但是炮彈十分的複雜,這個需要很大的功夫去研製,到時這火炮研製完畢,我會和趙興兩人共同來研製爆破彈和迫擊炮彈」

    楊玉環認真的聽著趙可宇的講解,對於目前這個火炮,她不是很滿意,是很笨重,如果用於陸路戰爭,在沒有路的複雜地形,運輸起來很是麻煩,但是作為城防和艦載,這個倒是很合適,固定位置不需要挪動,就是再笨重些也沒有關係,但是目前的射擊距離還不夠遠,能達到五里左右就很不錯。

    兩軍交戰,不管是水軍還是城防,能從五里左右開始射殺敵人,然後根據敵人進攻迫近,調整火炮的火藥用量,一直可以將敵人壓制在兩里到五里這個距離之間,給於狠狠的打擊,一旦敵人衝到兩里內的距離,就進入火槍的範圍了,這樣基本就不需要和敵人刀劍對拼的白刃戰了。

    因為台灣人少的緣故,秦軒在這武器的搭配使用上,給楊玉環和冷霜她們講解了不少這方面的知識,雖然秦軒沒有當過兵,對這方面的知識知道的不是很細緻,但是在前世那個信息很發達的時代,通過電影、電腦瞭解的還是不少。

    其實說起來,如果不是防備大唐到時候有可能出兵台灣,台灣目前完全可以不用裝備火炮,只要能將火槍在進行精細的研製,完全就夠用了,沒有那個國家可以抵擋的住火槍的攻擊,只要數量足夠,可以說是所向披靡,根本不會有對手,完全可以一邊倒的屠殺。

    不管是台灣還是大唐,目前火槍還是處在保密階段,沒有在任何戰爭中使用,雖然目前火槍射擊的距離在三百米左右,距離有限,但是隨著火槍和火藥的發展,完全可以在五百米的範圍內壓制敵人的進攻,除了大型的床弩和投石機,沒有任何冷兵器可以在這個距離給大唐或者台灣的士兵造成傷亡。

    騎兵目前來說是最厲害的軍種,但是只要有足夠的火槍隊,等待他們的就是死亡,有時秦軒甚至在想,自己這麼早的將火藥和火槍推出來是不是錯誤的,就目前大唐的興盛,完全有能力屹立不倒,只要李隆基能解決好內部的矛盾,大唐的強盛還是可以繼續保持下去的。

    秦軒給楊玉環講了不少前世歷史上唐朝的事情,分析唐朝為什麼沒落,甚至分析了目前這個時代為何每個朝代都不能長久的原因,君權的統治時代,外族對一個朝代的影響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內部矛盾造成的破壞,這是唐朝以前的那些朝代普遍存在的最大問題。

    再先進的武器,也沒有內部**的威力巨大,在先進的武器也抵擋不了**的侵蝕,但不能因為這個而就不發展進步了,工業革命越早的國家,無疑以後不管在什麼時候,它都是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只要有了這樣的底蘊,就算以後大唐滅亡了,但是華夏依然會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之一。

    楊玉環對這些事情的理解深以為然,她也知道要一個王朝保持千年不朽是不可能的,但是華夏這片大地上,這個君權為主的國度經歷了幾千年了,多少王朝的滅亡和建立,但是到目前為止,這種體制依然沒有改變,明知道有弊端,但是依然我行我素,這個就不單是體制的問題了,這和思想也有很大的關係。

    如果沒有一個人開闢出一個新的體製出來,那麼這片土地上,會依然這樣發展下去,早晚有一天會被有更先進制度的國家取代或者統治,那麼這將會是華夏人的悲哀,想權利和地位集於一身的君主不是好君主,至少他是有私心的,有私心的人怎麼會治理好一個國家?

    在回淡水城的路上,楊玉環一直在想著夫君和她說過的一些事情和討論的話題,自己有沒有私心?這個問題她不知該怎麼樣回答,有夫君這樣一個能賺錢的人做後盾,至少在錢財上,她是沒有私心的,因為不需要,但是在用人的上面,還是存在一定的私心,至少是先考慮和自己好的或者親近的人。

    台灣目前的發展十分的迅速,也在慢慢的走上正軌,至少在目前還不適合夫君所說的那套民主制度,只能先一點一點的試行著,台灣還不是一個國家,但是也在人們心中慢慢種植下一些這方面的種子,有了這樣的理念,以後實施起來會方便很多,當然這是百姓願意看到的,他們有了選舉的權利,但是官員們不一定願意。

    最主要的是目前台灣可以說是初期發展,很多大事楊玉環要拿到議會上去討論,其實就是不拿到議會上去討論,也沒有人反對,目前的台灣是楊玉環一家出資建立起來的,可以說沒有他們就不會有現在的台灣,沒有人會真的去反對她獨掌大權,一個名義上的議會,這點也是比較頭疼的事情。

    楊玉環給了他們參加議會討論政策,制定律法和決策的權利,但是人人都知道,這個權利她隨時都可以收回,人們在這樣的體制下生活慣了,想要改變大唐那樣一個大國的體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給予百姓最大的自由目前不現實,如果真是那樣,台灣目前估計都會亂套了,但是也不能因噎廢食。

    台灣在發展,必須要有一個統一的思想,這點毋庸置疑,因為目前它太弱小了,經不起大的風雨,但是這些又和夫君的一些政策有衝突,這是比較糾結的問題,想一步到位是不可能的,台灣這麼一個小的地方,治理起來都很費神,要是在大唐實行那些民主制度,不知道會不會被那些大家族直接推翻。

    給予百姓人身自由的權利來換取百姓對政權的支持,軍隊對國家負責,而不是對政權負責,律法的權利大於政權,皇帝的權利是在律法和制度的控制之下,而百姓又有監督律法公正和政權的權利,總之大家都是相互制約相互監督,沒有一家獨大或者一言堂的問題存在。

    這些政策看著是很好,可是對於掌權者來說,是很難受的,至少叫目前大唐的官員是無法接受的,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是大家族的培養出來的優秀子弟,不像目前的台灣這樣清白,如果以後真的要在大唐行使這一套,估計沒有鐵血的手段,根本就難以實施,絕對會夭折的。

    「沒有容易的事情啊……」楊玉環自言自語輕聲的說道。

    (您的每一次點擊、每一張紅票、每一個收藏、每一條書評、每一份捧場、訂閱都是對砍刀的支持,也是他寫作的動力,喜歡大唐富家翁就支持他吧,砍刀鞠躬叩謝)

    網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