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唐富家翁

大道小說網 第668章 替代 文 / 砍刀

    平射科的考核進行的很快,有幾個考生上去射了不到十箭,就出現失誤,被取消了資格,還有一個考生因為緊張,第一箭就失去了準頭,那麼大的靶牌都沒上,引來了觀看百姓們的一陣哄笑,可以看出這個武舉考核,對於參考者的壓力也是很大的,不是每個人都像秦軒這麼隨意。

    「翟兄加油,現在一個過關的都沒有,就看你的了」秦軒對著翟曇譔舉起了拳頭說道。

    「謝謝靜遠的鼓勵,我會的」翟曇譔說道。

    身為一個天文曆法學者,觀察漫天的繁星是必不可少的,翟曇譔的眼睛是應該沒有問題的,這是弓箭手的第一要素,至於他的箭術到底如何,秦軒一概不知,研究天文曆法的人,實在是想不出他來參加武舉幹什麼?難道是為了走曲線陞官的道路?還是單純的棄文從武?

    「好……」觀眾群中發出來響亮的叫好聲,這個翟曇譔還正不是蓋的,連著快速的三箭,全部都射中中心圓內,而且速度也比別的選手快不少,雖未行家一出手,就知道有沒有,身體挺直,腳步不丁不八,一石的弓被他用最快的速度拉開的一瞬間,箭支隨著「彭……」的一聲,就飛了出去。

    這是一個熟練的弓箭手才有的急射,這是一種感覺和自信,對於弓箭來說,瞄準只是一方面,更多的是要憑借感覺,弓箭不是槍支,可以三點一線的瞄準,它更多的是靠著熟能生巧的感覺來判斷,一百零五步的距離,箭矢射出去不可能完全的平直,有一些向上的弧度,也不是拋射,再說靶牌位置本來就高。

    一個好的弓箭手,不但要做到心手合一,還要考慮到風向,翟曇譔在每次射擊都要看一下考官那邊軍隊的旗幟,根據旗幟飄揚的方向和急緩,來判斷風向和風力大小,適當調整射擊角度,在這一點上,秦軒還是十分佩服他的,這才是一個合格的弓手,知道利用風向和風力的弓手不少,但是能精確利用的不多,他恰巧是司天監的工作人員,計算也是他的強項。

    還有一個就是他射箭的速度很快,這樣就節省的不少體力,把仔細瞄準的時間省去,放在射箭之間的間隙用來暫時休息,調整呼吸和恢復體力,要知道拉開弓,就算不射擊,也要耗費力氣,別人射三箭,你已經射出五箭,那麼就可以有兩箭的休息時間,但是不是沒個人都能這麼快速的射箭,這是長年累月練習的結果,不熟練怎麼可能生巧?

    他這麼快速的射擊,沒有一會時間,另外兩個考生就被他打亂了射箭的節奏,立馬就出現了失誤下場了,兩人氣得瞪著翟曇譔,恨不得上去踢他兩腳,這的確不能怪別人,弓箭手的必備素質之一就是沉著冷靜,不怕被外界因素干擾,在這一點上,他們就落了下乘,不能稱之為一個合格的弓手。

    二十、二十五、二十六……當翟曇譔的三十支箭射玩的一剎那,全場爆發出了呼喊,「好樣的」「神箭手」此起彼伏,三十支箭,射中內圈的有十八支,二圈的九支,三圈的只有三支,以優異的成績第一個拿到了武舉考核中平射科及第,他高高的舉起了自己的弓,揮舞著,然後依次對著北邊的城樓、考官和東邊南邊的考生、百姓們鞠躬。

    平射科及第,雖然不是武狀元,但是這已經是可以上皇榜了,也就是他已經一腳踏進武進士的門了,唐朝的科考及第和後世幾個朝代的及第不一樣,這裡的及第只是科考合格,到了宋朝後,及第專指科考的前三名,而這時候只是說科考及格,只要出身什麼各方面沒有問題,通過了朝廷的勘驗,就可以等著授官了。

    這個平射科及第後,還要參加朝廷的銓試,這個銓試就是指的平射科後面的朝廷中樞對考生成績等等一切的勘驗,這其中還有三種情況:

    一:勳官五品以上並在三衛(親衛、勳衛、翊衛)執仗、乘,如若其品子年考已滿,就可以直接參加兵部銓選授官。

    銓選就是審查各個方面的資歷等,文官由吏部銓選,武官則由兵部銓選,合格後,即可授官,五品以上的官員,則由皇帝親授,品子也就是官宦家族的子弟。

    二:六品以下勳官,並應宿衛人,凡是品子年考以達到五次以上者,則授以散官。

    三:除去上述兩種情況之外武舉及第者,貼仗後授散官。

    這裡說明一下,唐朝授官審查和批准都有著嚴格的程序,想要授官,要根據武舉科考的成績(如考試中上、次上的多少)和資格的優劣(前人做什麼官,現任官職大大小,是否蒙蔭等),在軍中獲得什麼軍功,得到什麼階的勳官,總之經過很多的考察,兵部才會給你發放一個告身,有了這個告身,就等於是官員了,等待著授官即可。

    因為參加武舉的人,不光有京畿和地方官宦子弟和軍中白丁,還有地方上以及藩鎮和歸附的部落首領等這些人的子弟,比較龐雜,但是有一點,在三衛中的子弟授官要比其他的有優勢。

    三衛就是親衛、勳衛、翊衛的統稱,親衛就是皇帝的侍衛,選拔起來十分的嚴格,不是武舉成績好就能進,能進親衛的都是三品以上官員的兒子。二品官員的曾孫,三品官員的孫子,四品官員的兒子,職事官五品及孫、勳官三品以上有封爵者及國公之子可以當勳衛或者太子的左右率府的親衛。可以說三衛裡的軍人多是高官子弟,品秩低但身份高,一旦及第,比普通人更容易陞遷。

    「恭喜翟兄及第,看樣子我是要先給你慶賀了,沒想到你的箭術如此了得,佩服」秦軒拱手祝賀道。

    「僥倖僥倖,我這可不是第一次參加武舉了,這可是第三次,前兩次都落第了」翟曇譔說道。

    「不管幾次,能及第就是強者,估計有的武人考一輩子都不能及第,你第三次就中了,而且表現堪稱神箭手」

    秦軒說的話沒錯,射箭是個力氣活也是個技術活,他的夫人郭大美女別看射箭了得,放在這裡來考試,一樣沒戲,她可是從小就練習射箭的,其實這平射科以前是分平射和筒射,筒射就是遠距離射箭,只是目前二合一,只要你有能力,在二百步遠射也可以,考官們會給你記錄下來的。

    「雖然及第了,但是還要等著兵部發告身,有了告身只能說是有機會授官,並不是立刻就能授官,你要知道軍中有大批的有功人員都有告身等著授官呢,如果能進前三甲,倒是可以很快授官」翟曇譔說道。

    「翟兄的意思是有了告身也不一定能及時授官?還要等機會?」秦軒疑惑的問道。

    「是的,告身只是你可以授官的憑證,有告身,可以授散官,實職要等待機會,但是沒有告身,連做散官的資格都沒有」翟曇譔說道。

    秦軒聽到這裡,才瞭解告身的真正意思,他是有告身的,是文散官的告身,也就是官員的證明,如果參加武舉,在搞一個武散官,這聽起來也不對,估計是要從文轉武而已,可是沒有實職,即使到了軍隊,也沒有什麼權利,不過想想只要自己能武舉及第,自己夫人、玉真長公主怎麼也的給自己搞個實職幹幹,不然真是去軍隊混日子混資歷了,那就沒意思了。

    其實什麼朝代都是如此,朝廷有人好做官,有些人還希望得個散官混資歷,沒有實職不用承擔責任,在軍中混到軍功,有了一定的資歷,可以去地方混個實權的武官幹幹,但是他不一樣,既然參加武舉,就想著扎扎實實的好好幹,所以必須是有實職的軍官才行,不然還不如在長安混日子,老婆孩子熱炕頭多好。

    「翟兄不用擔心這個吧,你的父親以前可是朝官,怎麼也有些好的朋友和弟子什麼的,給你搞個實職的軍官不是難事吧?」秦軒問道。

    「這個現在不好說,等到兵部考核完了才能知道,不過這參加完武舉及第,要比一般人晉陞容易一些,特別是越往高位晉陞,要比別人更有優勢,所以你也要盡最大的努力,不要有所保留,有多大能力都使出來,先拿到及第的名額再說」翟曇譔說道。

    「好,我一定努力,謝謝翟兄」秦軒說道。

    秦軒雖然來大唐好幾年了,但是對一些官場的事情瞭解的還是很淺薄,這些只有真正進入這一行了,才能瞭解其中的一些細節,翟曇譔是官宦子弟,比起一般的人來說,更有優勢,至少知道要走那些門路,他比別人清楚,不過秦軒也不在乎這些,有身後這些女人去操心,自己只管埋頭苦幹就行,至於晉陞的問題,她們會想辦法的。

    「左武衛選送的秦軒……」

    「到你了兄弟,快去考官那裡畫押」翟曇譔說道。

    秦軒從自己的馬鞍上拿下一個袋子,提著就跑到了北邊的考官席位前,畫押就是考試前簽名,證明你參加了武舉科考,考官也要審核你的考牒和證明身份的東西,以防冒名頂替,看著秦軒就提著袋子上來,也沒說什麼。

    「那邊有弓箭,自己去選取一張弓和所需的箭矢」考官說道。

    「這位長官,我可不可以投石頭代替射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