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鐵血大民國

第一卷 風起京華 第十六章 精銳? 狂求收藏、求推薦 文 / 大羅羅

    第十六章精銳?

    就在赤色革命的種子在古老中國的悄悄地生根發芽的時候。

    南苑軍營裡面,陸軍第13師模範營的訓練卻是熱火朝天的進行著。

    「抬高腳!站直了,不要搖晃!」

    高大魁梧的常瑞青背著手在新兵隊伍前面走來走去,還是穿著他那身洗得都有點掉了色的粗布士兵軍服,打著綁腿,穿著布鞋在那裡裝「同甘共苦」,大簷帽底下還露出冰冷的目光,一遍遍在隊伍當中掃過,讓每個新兵都不敢亂動,竭力維持著正步向前的姿勢。

    過了足足有十來分鐘,才有人忍不住開始左右搖晃。

    這些新兵已經被三十來個保定軍校的畢業生反覆錘煉了快兩個多月了!而且又是白面肥肉供應著,不僅已經完全脫去了農民的習氣,有了軍人的英姿,就連身體也都結實了不少!雖然只有幾百人,不過組成一個完美無缺的營方陣以後,卻也給人一種威武之師的感覺來了,不僅是威武,還有一種蒸蒸日上的感覺,和那些暮氣沉沉的北洋兵有著天壤之別。就連那些和模範營同駐在南苑大營裡面的北洋官兵偶爾見到模範營的訓練和軍容之後,也都禁不住挑起大拇哥一個勁兒的誇讚。

    北洋的軍閥官僚體系固然有些腐朽不堪用了,可畢竟眼下是個亂世,對於精兵強將,各家各派沒有不喜歡的道理。南苑出了精兵的消息,自然也就在北京城的北洋系統將校當中漸漸傳開了,而那位公務繁忙的陸軍次長徐樹錚也很快聽到了消息,今兒就在百忙之中抽了點空,也沒和13師方面打招呼,就輕車簡從跑到南苑兵營來微服視察了。

    來了軍營,也沒讓驚動李進才(實際上也不在軍營裡面)和常瑞青,就帶著幾個親隨站在一個高處,用望遠鏡遠遠在那裡觀看著。

    隊列訓練一結束,模範營的新兵就開始兩兩一組,穿了防護服,用木槍開始練習拼刺了。常瑞青、吳石、白崇禧他們幾個也穿了好像是鎧甲一樣的防護服,拎著根木槍在操場裡面巡視著,時不時還會親自下場給新兵做一番示範。

    徐樹錚怎麼也是日本士官出來的,對於拼刺刀什麼的也算內行,自然一眼就能看出深淺,眼前這些新兵同日本陸軍的步兵是不能比的,不過北洋裡面拼刺刀強過他們的,恐怕也就是直系的陸軍第三師,混成第十六旅這樣的精銳,至於皖系的隊伍,大概就是第四師還有的一比……可那都是成軍多年的精兵啊!眼前不過剛剛練了兩個月的新兵,居然就有這樣的表現,實在是讓人刮目相看了。

    徐樹錚放下手中的望遠鏡,連聲自語道:「不錯,不錯,真是不錯,不到三個月,一營精兵就練出來了,這個常耀如看來還是有真本事的。」

    「那還不是次長大人您慧眼識人才,要是沒有大人您,他還不知道在哪個幾角旮旯裡貓著呢。」

    一個有些諂媚的聲音在徐樹錚耳邊響起,他回頭一瞧,原來是第13師的一個團長,一臉的煙容,站在那裡腿肚子都有點發顫,這位也姓李,是李進才本家的侄子。李進才不在軍營裡的時候,就由他負責看家。不過徐樹錚來的時候一樣沒見著他,估計是在豐台縣城裡的宅子裡面抽他的大煙呢。眼下的北洋也就這樣了,除了那幾支真正的精銳,一般的部隊,中高級軍官都很少進軍營,訓練更是沒人關心。

    徐樹錚瞥了眼這個李團長,說實話,真是想把他一擼到底趕回家裡去吃老米。可是人家這個陸軍13師也一早就是李家的私兵了,他這個陸軍次長還真不怎麼管得了。

    「哦,是李團長啊。」徐樹錚揚了下手,淡淡地道:「我就是隨便走動一下,也不是什麼視察,這裡沒你什麼事了,派人去把常瑞青叫過來就行了。」

    那位李團長心裡大鬆口氣,忙給徐樹錚敬了個軍禮,屁顛屁顛的就打發人去把常瑞青找來,然後又去安排招待的酒宴了……雖然徐樹錚是鐵定不會留下用飯的。

    ……

    「錚公!」聽到徐樹錚居然跑到南苑大營裡來了,常瑞青自然不敢怠慢,忙脫下防護服,一溜小跑就來到徐大次長面前。

    「嗯,人也瘦了些,這兩個多月練兵練的辛苦吧?」徐樹錚掃了眼面前的常瑞青,發現對方居然清減了一些,看來練兵還真是練得狠了,把自己都練瘦了。

    「不辛苦,做事情哪裡能怕辛苦?」常瑞青笑了笑,看了眼徐樹錚,笑道:「錚公,我瞧著您老好像也苗條了些,莫不是因為學生的《參戰救國論》吧?」

    徐樹錚苦笑了下,沖常瑞青招了下手:「陪我走走吧。」說著他就背著手,緩緩踱起了步子,走了一會兒,看到13師方面的幾個陪同的軍官都還站在原地沒有跟來,他才長歎了口氣,對常瑞青道:「耀如,還真是被你給猜中了,這兩個月因為參戰的事情,弄了個焦頭爛額。黎菩薩死活不同意,國會那裡又通不過,真是煩死人了!」

    「那是意料之中的。」常瑞青微微笑道:「黎大總統事事和總理做對,他不同意很正常,至於國會議員則大多是國民黨籍,反對咱們北洋的議案也屬正常,不過這些議員也並非是什麼忠貞之士,只要總理對他們恩威並施,也不難收為己用,只要國會能通過參戰議案,總統也沒有辦法反對的。」

    徐樹錚歎了口氣,搖了搖頭,沒有說話。常瑞青眼珠一轉,就上前兩步,走到徐樹錚身邊,低聲問道:「錚公,是不是北洋團體內部有不同意見?」

    徐樹錚咬了咬牙,恨恨地道:「連團體利益都不顧了,這樣下去怕是要分崩離析了!」

    「督軍團不同意出兵參戰?」常瑞青微微一愣,反問道。在他的前世記憶裡面,督軍團裡面大部分成員都是同意參戰的。畢竟段祺瑞眼下還是北洋共主,人家也不好太不給面子了。

    「也不是不同意參戰,而是對出兵的規模有不同意見。」徐樹錚又歎了一聲,將這兩個月圍繞參戰所展開的一系列幕後交易和鬥爭的情況,大致說了一下。原來北洋系統的一票兵頭們對參加歐戰的事情,大都表示了不同意見,倒不是不同意參戰,而是不同意組建規模龐大的參戰軍!更不同意從自己控制的部隊裡面派兵參加歐戰。

    常瑞青聽完以後,也頗為失望的長歎了口氣,皺眉道:「總統和議員那裡還好對付,可北洋系統的將領們也反對的話,錚公,看來不得不讓點步了。」

    「你也是怎麼認為的?」徐樹錚一副心有不甘的樣子,他沉默了片刻,又道:「要是出兵少了,咱們的價值也就低了。」

    常瑞青知道對方是在向自己問計,也有可能是在考察自己,或許日後還想提拔重要。眼下中樞還在皖繫手中,自己也想再擴充一下實力,因此徐樹錚這棵大樹還是要牢牢抱住的。他不動聲色地思索了一番,緩緩道:「現在的局面是弱干強枝,輕重顛倒,地方上領兵的將領自然不希望中央能夠控制一支數量龐大的強兵,因為那樣一來,中央早晚是要削藩的。中央如果想要他們支持組建較大規模的參戰軍,唯一的辦法,或許只有讓北洋系統的督軍們都能在參戰軍裡面分一杯羹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