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鐵血大民國

第二卷 權力之術 第 142 印鈔票的大生意 文 / 大羅羅

    聽到毛zd的這番話,對面的兩個人都愣了一下。何叔衡皺著眉頭道:「潤之,你的意思是常瑞青的辦法真的有可能平亂世,統一中國?」

    毛zd拍了拍巴掌:「那是當然的,看了陳先生的信我都有些佩服這個軍閥了,他居然能看到中國問題的關鍵是農村!」他神采飛揚地道:「現在的中國還是個農業國,95%的人口是農民,可眼下不管是北洋軍閥,還是孫中山這樣的革命者,都忽略了農村,只是把眼睛盯著城市。這就是忽略了95%的力量,只看到那5%,所以他們打來打去總是一個混戰的局面,誰也拿不出壓倒性的力量!而這個常瑞青卻已經意識到農村和農民的重要性,而且還拿出了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來了!不過****??」說到這裡,他又欲言又止起來了。

    何叔衡和蕭子升對望一眼,又異口同聲地道:「不過什麼啊?」

    毛zd一笑:「不過這個常瑞青到底是個軍閥,頂多能算是資產階級革命家,他是不敢真正放手發動農民群眾的!害怕農民群眾真正起來後,也要打倒他這個反動軍閥和他所代表的資產階級!所以他在農村的佈局不是依靠農民,而是依靠以私塾先生為代表的農村知識分子,想要依靠這些農村知識分子為基本力量,再拉攏一部分鄉紳以建立其在農村的統治,估計還會搞一些改良,給農民一些甜頭。這樣就能借用一些農民的力量用於他的資產階級革命戰爭了!」

    說著他站起身,走到書桌邊上,拉開抽屜,從來沒拿出一張舊報紙,衝著面前的兩位揮了揮:「這上面登載的是常瑞青在福建搞的那個新軍事制度,這個制度如果能成,福建陸軍就會被他完全控制。這在其他軍閥裡面也是沒有的****??如果他再能使用一部分農民的力量,哪怕只有30%,那對全國其他軍閥而言。他的武力就是壓倒性的了!統一中國應該是毫無難度的。除非****??」

    「除非什麼?」何叔衡有些焦急地追問道:「潤之,你今天是怎麼了,連說話都這麼不利索?」

    毛zd尷尬地笑了笑。目光當中閃過一絲猶豫,最後還是咬了咬牙道:「除非我們gcd人能夠真正把中國革命的熊熊烈火給點燃起來!把占中國95%的農民徹底發動起來,只有這樣他的資產階級革命才會徹底破產!中國就能一步踏入社會主義了!」

    何叔衡皺了皺眉:「潤之,你說應該怎麼徹底發動中國農民呢?」

    毛zd聳了聳肩:「我也不知道!」說著他臉上又露出自信的笑容:「我決定了,等到一師畢業以後,我就抽出一年時間去農村搞一番徹底的調查,相信一定能找到徹底發動農民的辦法來的!」

    蕭子升這時卻哈哈一笑:「還發動什麼呀,你們的領袖陳獨秀先生都在人家那裡當教育廳廳長了,將來常瑞青統一了中國,沒準就是國務總理了****??到時候你們做官都來不及。誰還有心思去發動農民?」

    聽了這話,毛zd的臉色一下就凝重起來了,口中喃喃地道:「是啊,好像是這麼回事啊****??」

    ****??

    毛zd的那一番分析,至少有一點是說中了的。那就是常瑞青其實真是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家!

    否則。他就不會丟下福建那裡的一大攤子事情,和福建省新任的財政廳長,也是中國銀行經理張公權的二哥張君勱,還有參謀局長盧逸軒一起乘船來到中國資產階級的聚集地上海了。

    常瑞青來上海的目的有三個,一是為了公開投資中國銀行,出席中國銀行的董事會。第二是試圖和淞滬護軍使盧永祥達成一個閩、浙、滬軍閥聯盟了。第三是則為了借助中國銀行經理張公權的巨大影響力聯絡上海灘上江浙財團的頭面人物。包括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的經理陳光甫。交通銀行上海分行經理錢新之,四明銀行、寧紹輪船公司、三北公司的老闆虞洽卿,申新紡織廠和茂新、福新麵粉廠的老闆榮德生,鎮海巨商方氏家族的代表方椒伯等人。

    我們的常大軍閥聯絡這些資本家的目的,當然不是為了向他們借錢來擴充自己的武力。事實上,眼下常瑞青手中掌握的財富絕對不比以上任何一個大資本家少!而且現在正是民國經濟的一個黃金時期,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緣故,來自歐美國家的輸入減少,進口增加,中國的工商業發展良好,所以福建省的財政收入也比較理想,在張君勱的管理下,足夠維持常瑞青的軍隊。

    實際上,常瑞青是打算以一個資本家的身份去和另外一些資本家談一件大生意的!

    在上海法租界,常瑞青新買的公館裡面,幾個上海工商界的巨頭,還有常瑞青、張君勱等人都坐在大廳裡。十幾個長相姣美的丫鬟流水價的在給他們上茶上煙送點心。

    中國銀行的經理張公權喝了一口茶,朝對面的常瑞青笑道:「耀如將軍,這次兄弟大老遠把您從福建請來上海,是有一件眼下中國最大,也是最賺錢的買賣要和您談的。這個買賣就是把咱們中國銀行變成中國實際上的中央銀行,讓咱們中國銀行發行的鈔票和銀元控制中國的貨幣市場!」

    他的這番話當然不是說給常瑞青聽的,而是講給在座的另外幾位銀行業和工商界鉅子聽的。這幾個月來,張公權就在這些江浙財閥的金融家之間奔走,推銷他的「大中國銀行計劃」。根據他的設想,中國銀行的發展目標應該定位於中國最大的商業銀行和發鈔行!最終將身兼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的雙重身份,成為中國金融業的壟斷寡頭!而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中國銀行需要和上海灘上其他幾家中資銀行合併,並且尋找到有力的後盾,吸收更多的資本。

    這樣的一番畫餅,當然讓這些上海灘上金融鉅子們怦然心動了。中國銀行自「京鈔擠兌」事件後就建立了一定的信譽,發行的鈔票也獲得了市面上的認可,如果說有哪家銀行將來可以一統中國貨幣市場,成為中國事實上的中央銀行的話。那無疑就是中國銀行了!

    不過畫餅畢竟是畫餅!在座的金融家們也都知道,想要一統眼下紛亂複雜的中國貨幣市場,絕對不是眼下的中國銀行和上海灘的幾個金融家的實力能夠做到的。

    這裡面牽扯到了太多的利益糾葛。首先。印鈔票這項買賣絕對是一本萬利的!眼下只要有一小塊地盤的軍閥,都在自己的地盤上面成立了發鈔銀行,發行了許多準備不足。隨時會變成廢紙的鈔票!他們會允許中國銀行發行的鈔票去搶他們的生意?

    其次,列強開設在中國的銀行也都在發行鈔票……雖然由於歐戰的因素,列強銀行發行的鈔票的信譽也不如以前那麼好了(主要是受了俄資銀行紛紛倒閉的牽連)。不過要把他們徹底逐出中國貨幣市場也不是那麼容易的。畢竟列強在中國的勢力也不是鬧著玩的。

    最後,北京政府的態度也不能不考慮吧?雖然這個中央好像是透明的一樣,可人家畢竟還是有中央的名分,國際上面也是認可的。如果中國銀行在印鈔票這項事業上幹得風生水起,會不會引起北京政府的覬覦呢?

    而這一切的背後,則指向了同一個問題,就是後台!想要把中國銀行打造成一台超級造幣機器,就離不開一個強有力的後台。實際上這也是在中國想要幹成任何一件大事都不可或缺的條件!

    不過後台的問題。張大經理也早就考慮好了!他所提出的人選有兩個,一是眼下上海華界的老大,淞滬護軍使盧永祥。另一個就是最近在福建躥起來的福建軍務督辦常瑞青了。

    現在一屋子的金融家都把目光投向了常瑞青。而常瑞青卻只是矜持的朝這些大老闆們笑了笑,輕輕轉動著手中的茶杯,好像在反覆盤算著張公權的建議一般。其實張公權現在和他說的那些。都是他們倆事先就商量好了的,其中大半的設想還是來源於常瑞青,只是由於他的軍閥身份,實在不方便在一堆金融專家面前提出,所以才安排了這麼一出。

    常瑞青用眼角的餘光掃了一下屋子裡的銀行家們,所有人的臉上都好像有一絲掩飾不住的熱切。他朝張公權微笑道:「公權先生。發行鈔票這回事情,好像也是有一些風險的吧?常某來上海之前,福建省就歷經了一回鈔票擠兌危機,連福建銀行都因此倒閉了。」

    張公權哈哈一笑:「那正是兄弟想要做大中國銀行的原因。如今各地方雜七雜八的銀行太多了,都在爭相發行紙幣,可是這些銀行的資本卻都過於薄弱,規模又太小,根本應付不了鈔票擠兌!而且那些銀行的控制人往往是地方上面的軍……實力派軍人,根本不知道怎麼經營銀行,只會濫發紙幣,一遇到擠兌就驚慌失措宣佈停兌,結果自然是銀行倒台,還會波及地方上的金融穩定,對經濟是有害無益的。

    不過兄弟的『大中國銀行計劃』就不同了。兄弟是想以眼下中國最大的華資銀行——中國銀行為核心,團結一大批有實力的華資銀行,再向市面上的富商巨賈招募股本!爭取將中國銀行的資本從現在的一千萬元,擴充到五千萬元之巨!成為名副其實的代表我們中國的大銀行!這樣銀行當然是絕對不會倒閉的,它發行的鈔票必然會有等同於銀元的信譽。

    此外,兄弟的目標還不僅是中國的鈔票市場,還瞄準了中國的銀元發行市場……眼下市面上流通的銀元也是五花八門,份量成色都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兄弟打算借助督辦的銀元局和中國銀行的發行系統,鑄造發行一種相當於『規元』(一種用於銀行間結算的虛擬銀元)95%成色的中華銀元。這種中華銀元將會作為中國銀行所發行的中華鈔票的基礎。和中華鈔票一起,佔領整個中國的貨幣市場。

    初步的計劃是將中國銀行庫中的銀元和銀錠全部重鑄成中華銀元,估計可以有三千萬之巨,然後再以此為基礎發行紙幣,一塊中華銀元的準備發行兩塊、三塊的紙幣是沒有問題的,那就是六千萬到九千萬面值的紙幣。而且,這還是根據眼下中國銀行的實力所制定的發行計劃。如果能夠完成『大中國銀行計劃』,那麼發行銀元和紙幣的規模還將數倍的增加!就是發行數億元的紙幣,一年銷售出去上億枚銀元也是有可能的!這裡面有多大的利益。兄弟不說,督辦也能夠算出來吧?」

    雖然這些數字,常瑞青早就已經知道了。不過現在再一次從張公權口中聽見,還是忍不住心潮澎湃起來了。這發行鈔票真的好像是在變錢一樣,明明只有五千萬銀元的資本,如果再能吸收到上億銀元的存款,就等於有了1.5億銀元的保證金,足以發行4億面值左右的鈔票,而這些鈔票兌換進來的銀元又能成為發行新紙幣的保證金……還真是一本萬利的好買賣啊!

    只要中國銀行的信譽足夠良好,那老百姓肯安心持有中國銀行的鈔票,不就等於憑空多出了幾億元的資本嗎?如果自己再能夠為這筆巨額資本創造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引導它們投入到某些重要產業的話。那自己還有中國的前途可就是一片光明啦!

    想到這裡,常瑞青的臉上已經是掩飾不住的笑容了,他放下手中的茶盞,拍了拍手,笑道:「張先生果然是財神爺一樣的人物。這樣的生財之道也能想出來!這個買賣就算常某一個吧。」

    說著他就伸出一個巴掌:「常某就投資五百萬元!福建省政府的銀元局以後也委託中國銀行運營管理,省政府只拿紅利就可以了。而且福建省內所有的稅賦都要用中國銀行的銀元和紙幣繳納,所有官吏和軍隊的薪餉也用中國銀行的紙幣發放,全省所有政府機關和官辦企業的資金也都存在中國銀行!」

    這可是力挺啊!在座的幾個銀行家面子上雖然都還是波瀾不驚的,心裡面卻都已經盤算開了。

    看來福建省已經是中國銀行的地盤了!別的銀行跑去別說是肉了,就是湯也喝不上一口!而且有了福建這塊鐵打的江山。還有這個常大督辦的支持,中國銀行的實力可就更加強大了……而常瑞青有了中國銀行這個後盾,肯定也是如虎添翼!他們兩者結合在一起,將來沒準就真能讓中國銀行一統了中國貨幣市場了!

    想到這裡,就已經有人按奈不住了。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的陳光甫放下手中的茶盞,第一個表態道:「張先生,常督辦,鄙人管理的上海商業儲蓄銀行願意加盟中行,不過……陳某覺得儲蓄和信貸業務是將來銀行業發展的重點,希望中國銀行能夠在這方面加大投入。」

    「好的!」張公權微笑著點點頭:「中行會成立獨立運營的中行儲蓄所,光甫兄可以出任經理一職。」

    常瑞青也微微點頭,這個陳光甫可是民國歷史上最傑出的銀行家之一,上海商業儲蓄銀行在他的經營之下,也成為當時發展最快的銀行!中行的儲蓄業務能由他來運營,的確是最好的結果了。

    張公權又看了看一個瞧著二郎腿,坐在一張沙發上面的長袍老者,此人就是上海灘上鼎鼎大名的實業家虞洽卿了。他控制的四明銀行也是上海灘上一家不大不小的銀行,而且和寧紹一帶的錢莊有著非常密切的業務往來。如果能把四明銀行合併過來,中行的紙幣和銀元就能在富裕的寧紹地區暢通無阻了。

    不過虞洽卿這條老狐狸對此卻一直不冷不熱的,似乎沒有多少興趣。大概是注意到了張公權的目光,虞洽卿露出一團春風似的笑容,沖對方微微一笑:「公權啊,上海畢竟是盧子嘉的地盤,而且子嘉將軍對我們這些工商界人士一直也是照顧有加的,你的這個『大中國銀行計劃』是不是也要算上他一份呢?」

    這話一出口,在場的好幾個銀行家也都附和著詢問起來了。上海華界畢竟是盧永祥的天下,他們這些人可以不管北京政府的態度,卻不能把盧永祥當成透明的!如果盧永祥反對這個「大中國銀行」,那恐怕是沒有什麼人肯把自己辛辛苦苦創辦起來的銀行拿出來參股的!

    張公權神色不動,只是抬眼看了一下常瑞青。常瑞青哈哈一笑,接過話題:「盧子嘉那裡,就由兄弟去遊說吧!這麼好的買賣,他是不會不參加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