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鐵血大民國

第二卷 權力之術 第 191 一切向錢看 文 / 大羅羅

    福建,馬尾港。

    大量的裝著軍火的箱子、蒲包從到達馬尾港的日本貨輪上面卸了下來,上千名的碼頭工人推著二把手的小車在搬運著東西,馬尾港幾乎就變成了一個超大的軍火倉庫!

    福建陸軍後勤局和軍備局的幾個參謀滿頭大汗的在一樣樣對照著這些武器彈藥。哪些要運往洪山橋下的軍備局倉庫,哪些要分發到各部隊去,都需要馬上處理……這些東西可不能在馬尾港碼頭上過夜,因為明天一早還有一條滿載著武器彈藥的日本貨輪抵達馬尾。

    常瑞青站在碼頭的一角,和自己的後勤局局長顏豪邊走邊抽查著堆積如山的軍火,不時打開一個箱子,拿出裡面的步槍拉拉槍栓,檢查槍管和機件的質量,點頭滿意的對顏豪笑道:「都是好槍啊!聽岡村寧次說,這批步槍原本是要賣給沙俄的,有沙俄的工程師駐在日本兵工廠裡面監製……原本是要賣30塊銀元,現在20塊就賣給我們和孫先生了!」

    顏豪淡淡一笑,壓低了聲音道:「那還不是因為日本人以為咱們沒有錢嘛……都是劉波那小子會哭窮!」

    常瑞青微微點頭:「這說明日本鬼子是一心想讓咱們和北洋來個魚死網破!咱們中國人的內戰打得越大,他們就越是高興……如果咱們把北洋給打敗了,他們沒準還能從馮國璋、王士珍那裡得到更多的權益呢!」

    顏豪默然地點點頭,沒有接這個話茬。現在自己這邊和北洋眼見著就是一場大戰了。那是兄弟相煎!這些日本人身為外人不拉架也就算了,居然還兩邊遞刀子,這分明是怕中國人死得不夠多呢!

    一想到常瑞青購買日本軍火的手筆,他就忍不住歎了口氣。常瑞青前後訂購的軍火,光38式步槍就不下八萬支了,加上福建和上海兩地兵工廠加班加點生產的武器裝備,已經足夠武裝10個步兵師了!怎麼常瑞青還是不惜代價的訂購武器。好像恨不得把手中的鈔票都花出去一樣!他私底下算了算,上回綁票溥儀換來的錢,現在應該被他花得一乾二淨了吧?再這麼買下去。該用什麼來付賬呢?想想也是奇怪。

    常瑞青拍了拍巴掌,朝顏豪道:「打仗打後勤!這些事情都壓在後勤局和軍備局身上了,必須要抓好!除了武器彈藥。還要再儲備一些原料,特別是生產彈藥的黃銅,還有火炮槍械的零件。還有軍服和軍糧,也要大量的儲備!」

    這時,常瑞青的副官於六快步走了過來,他的身後還跟著福建陸軍講武堂的堂長金永炎。看到金永炎,常瑞青就吩咐道:「校長,你來的正好,講武堂一期的的課程要重新調整,最好能縮短到今年9月底之前畢業。此外還要再開幾個速成班……我們現在需要大量的中下級軍官呢!」

    金永炎的神色有些凝重,聽了常瑞青的話就反問道:「怎麼,真的要和北洋開打了?」

    常瑞青點點頭,沉著聲道:「秋收以後就下總動員令,我估計福建和廣東一共將要組建30個步兵師。超過50萬革命軍隊!」

    金永炎還有負責後勤的顏豪都倒吸了一口涼氣,顏豪失聲道:「50萬!那要多少餉啊!」

    常瑞青咬了咬牙:「革命軍隊嘛,可以省著點花錢……士兵一人5塊錢軍餉,軍官一律拿20塊的餉!50萬軍隊,一個月有700萬(包括軍糧和菜金)應該足夠維持了。」

    「那也不夠啊!」顏豪還是搖頭:「廣東、福建的財政收入加一塊兒,平均一個月能有400萬就不錯了……一個月就拉300萬虧空。打一年就是3600萬啊!」

    常瑞青冷冷一笑:「錢不是問題,一個江蘇加一個上海,一年就不下七八千萬了(包括江海關的關稅和蘇北的鹽稅),到時候就是100萬革命軍隊也養得起!至於啟動資金嘛,我也已經有了辦法。」

    金永炎點點頭:「我明白了,耀如,你放心9月底前一定讓講武堂一期的學生都變成合格的軍官。還有,你只要你幫我搞來有相當於中學文化的青年,用不了6個月,我也能把他們給培養出來!」表完決心,他又上前一步湊到常瑞青耳邊,低聲道:「耀如,廣州護法軍政府那邊有密電過來,孫先生已經上了海圻號巡洋艦,奔馬尾這裡來了!」

    常瑞青淡淡一笑:「太好了,看來孫大元帥總算是沉不住氣,屈尊降貴來福州見我了!」

    這些日子以來,孫中山受到了各方面極大的壓力,既有北洋的,有各國帝國主義的,也有來自護法軍政府和國民黨內部的,雖然他表面上顯得極為鎮定,不過心裡發虛是難免的,畢竟他和常瑞青兩方面的總兵力加一塊兒還不到10萬人。所以孫中山邀請常瑞青去廣州商議大事的密電,也就像雪片一樣飛了過來。

    只是我們的常大軍閥卻表現冷淡,總是推脫著不肯前往。在三天前,乾脆在回電中邀請孫中山來福州一見了。而孫中山再三考慮之後,還是在1918年6月6日,帶著蔣j石和謝持,秘密登上了海圻號巡洋艦,北上福州來了。

    孫中山這時就坐在海圻號豪華的軍官休息室裡面,手裡捏著一份電報,臉色陰沉地在那裡看著。蔣j石和謝持兩個人侍立在他左右,臉上也都是激憤的表情。

    這份電報當然不是常瑞青發過來的。我們的常大軍閥現在雖然吊孫中山的胃口,試圖從他那裡得到更優惠的合作條件,不過這都是在孫中山預料之中的。再說了,常瑞青的條件也不會有多離譜。未來的偉大領袖總是他孫中山的。

    能把孫中山氣成這樣的這份電報,當然是正在上海負責南北和談的那位陳炯明發出的!而且還是公開的通電!

    至於內容嘛,則是敦促孫中山北上上海,參加那個什麼「獨立調查團」的聽證會!還用悲天憫人的口吻勸說孫中山「切勿以一己之臉面,斷送來之不易之和平局面。」還要孫中山拿出「革命家之坦誠精神,勇於面對各方面之質疑,化解南北對抗之危機。並以先生之雄辯闡明事實真相,以正天下之視聽」等等的。

    電文最後的署名是陳炯明、唐繼堯、劉世顯(貴州督軍兼省長)、陸榮廷、熊克武(四川督軍兼省長),還有剛剛重新坐上湖南督軍寶座的譚延闓。全都是護法軍政府這邊的實力派人物!

    孫中山放下電報。神色慢慢平靜了一些,突然又重重的拍了一下桌子:「他們這是在逼我下野!我到底哪裡對不起這些人了?一個個都幫著北洋軍閥來反對我?都以為我是好欺負的嗎?」

    一旁的蔣j石想了一下,沉著聲道:「先生。這些人不過都是一些沒有大志的軍閥。心裡想到不過是稱霸一方,當他們的土皇帝。原先他們追隨您護法,只不過是害怕北洋的武力統一,現在看到譚延闓復了職,北洋內部也分裂的厲害,所以就……」

    「可這份通電是陳競存領銜的!」孫中山指著通電末尾的署名恨恨地道:「他難道也是想把我趕下台,自己當廣東督軍嗎?」

    新任的國民黨組織部長謝持歎了口氣,對孫中山道:「先生。您大概還不知道吧……那些被咱們打壓了的民軍領袖和地方士紳領袖現在都齊聚在香港,密謀要擁陳驅孫!」

    孫中山吸了口氣,臉上閃過一道殺氣:「我真後悔沒有像常瑞青對付福建的土豪劣紳那樣。狠狠地殺上一批!那樣他們就不敢反對我了……不過最可恨還是這陳炯明和這幾個軍閥,他們這樣,讓我怎麼下台?難道真的要去上海嗎?」

    「萬萬不可!」蔣j石忙不迭地擺手道:「先生,咱們不能退縮,退一步就再也起不來了……而且現在北洋、帝國主義。還有西南軍閥聯合起來欺負咱們,其實也是個機會!」

    孫中山瞪大了眼睛,只是看著蔣j石。蔣j石的臉上好像放出了光彩,侃侃而談:「他們聯合起來又能怎麼樣?北洋要打仗就離不開錢!可帝國主義最捨不得的就是錢!別說是提供軍費給北洋了,就是增加一點關稅,減少一點對中國的剝削也是萬萬不肯的!還有那些西南軍閥。陸榮廷就是個塚中枯骨,不堪一擊!熊錦帆在四川是內憂外患,唐繼堯的眼睛就盯著四川,劉世顯則根本不是個角色,譚延闓不過是顆牆頭草,也不值一提,這些所謂的壓力都是空的。

    可是咱們國民黨的忠實同志和護法軍的將士卻在這樣的壓力下變得空前團結了!因為大家都知道事情已經到了最危急的時候,再不拼就什麼都沒有了!而且那個真正的左民——常瑞青現在也一定感到了危險。根據情報,這段時間他正從日本瘋狂地買入軍火,他控制的中**工集團的兵工廠也在加班加點生產,現在他手中的武器彈藥估計都能武裝10個師了,這說明他已經下了加入我們的決心!而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革命力量。」

    孫中山神色不動,淡淡地反問:「就算常瑞青加入我們,我們也不過擁有兩個省的地盤……能用兩個省來打敗全中國?」

    「能!」蔣j石重重地點頭:「福建省的人力、財力、物力已經被常瑞青完全掌握了!咱們只要能複製他的辦法也能徹底掌握廣東……雖然只有兩個省,但也有近四千萬人口,按照現在歐戰的動員標準,組建一百萬大軍都不在話下!

    而北洋地盤雖大,不過是一盤散沙,各路軍閥都是各懷鬼胎,誰也不肯真的拿老本和咱們拼的!馮國璋、段祺瑞能用的不過是兩個師的總統衛隊和三師三旅參戰軍,總兵力頂多是七八萬人!至於其他北洋軍閥,恐怕一聽見咱們有百萬大軍,就該嚇得屈膝投降了吧?」

    蔣j石冷冷笑了下。又接著說:「先生,其實咱們不需要消滅所有的北洋軍閥,他們中間的許多人只要能保住眼前的一點利益,完全是可以拉攏過來的!比如浙江、上海的盧永祥、何豐林,他們已經和常瑞青結成同盟,盧永祥的女兒還和常瑞青的弟弟結成了夫婦……咱們只要讓盧永祥、何豐林繼續在浙江、上海稱王稱霸,他們肯定會投靠護法軍政府的。

    還有北洋第一精銳第3師的師長吳佩孚。據說已經加入了gcd,想來也不難拉攏過來。而北洋第16混成旅的馮玉祥也早就和咱們有往來,到時候完全可能反戈一擊。再說北洋奉系的那些人。本來就是土匪出身,只不過是打了塊北洋的招牌而已,咱們只要同意張作霖稱霸東北。應該可以將這股力量也拉攏過來。對了,還有山西的閻錫山,他同我們也是有往來的,他的晉軍是絕不會與我們為敵,一旦北伐大軍逼近北京,我們只要許給他一點利益,他一定也會站在我們一邊。

    所以北洋一方的力量不過是看似強大,實則是不堪一擊的,只要這回咱們能實現閩粵合流,用不了兩年。先生一定可以入主北京,當上大總統的!」

    聽了蔣j石的分析,孫中山沉默了半晌,臉上的神色還是有些凝重:「我也知道北洋是散沙,可是我們也有困難呢……別說是100萬軍隊。就是50萬我們也養不起!現在的關鍵還是一個錢字啊!」說著他扭頭望著眼下國民黨的大管家謝持:「慧生,咱們現在有多少錢啊?」

    ……

    「這15噸黃金咱們一定要得到!沒有這筆錢,我們是組織不了幾十萬革命軍隊的……所以我傾向於接受陳獨秀、毛zd他們提出的條件!」

    常瑞青在桌子上面敲了敲,對他的幾個心腹弟兄們說道。

    眼下的中國gcd,顯然也是有派別的……這個也是沒有辦法的,有人的地方就會有鬥爭嘛!何況這些人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

    隨著中g組織和影響力的不斷擴大。現在中g內部已經出現了兩大派別。按照後世歷史學家的說法,一派是以常瑞青和王亞樵為首領的「兵工派」;一派是以陳獨秀、李大釗和毛zd為首領的「理論派」。而在這個時空的歷史上,算得上是重要轉折點標誌的中g一大二中全會,就成了中g的「兵工派」和「理論派」的第一次角力了!

    角力的起因是在6月初召開的「二中全會」的預備會議上,陳獨秀和毛zd就提出的一個「國共合作方案」。這個方案從表面上看,是為了確保中g在同國民黨開展合作以後的利益,不過實際上卻是「聯孫制常」,是利用孫中山的力量來制約常瑞青,以改變常瑞青在黨內獨大的局面。

    雖然就這兩派的實力來看,「兵工派」是具有壓倒性的優勢。可是「理論派」真正的核心人物毛zd卻選擇了一個非常有利的時機。眼下中國的革命事業正處在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革命和反革命的力量似乎馬上就要展開一場決定中國前途命運的大決戰了!

    在這個時候,常瑞青不僅需要維持中g的團結,而且還急需俄共許諾的15噸黃金的巨額軍費!現在他手頭上的現金儲備已經不多了,如果得不到這筆錢,根本就不可能組織起幾十萬革命軍隊。

    如果沒有這樣強大的軍隊,常瑞青雖也有打敗北洋軍閥的辦法,可是卻不足以震懾住那些企圖干涉中國革命的帝國主義列強,也不可能徹底消滅一切封建軍閥,在最短的時間內在中國建立起「資產階級專政」。

    而且常瑞青比這個時代的任何一個中國人都清楚,歷史留給中國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如果中國還想在未來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攫取到足夠的利益,那就必須抓緊時間了。

    所以權衡再三,常瑞青最終還是決定向陳獨秀、毛zd一方做出讓步。

    聽到常瑞青的最後決定。王亞樵一笑,輕輕吁了口氣:「退一步也好,關鍵的工會還有特務都還在咱們手裡……再說陳獨秀、毛zd他們的要求也有道理,組建一個兩黨共同領導的軍事委員會對建立統一的革命軍隊是有利的!」

    白崇禧也點點頭:「耀如,關鍵是軍事委員會的席位,毛zd提出的設想是設立10名委員,我們和國民黨方面各佔一半……我們這邊你和陳主席是當然的人選,剩下的三人打算安排誰?」

    常瑞青微笑點頭,白崇禧的意思他當然是知道的。眼下常系的二號人物吳石去了東北,不可能來當這個軍委委員了。白崇禧自然想要佔一個位子,同時也把自己的地位也提升一下!對於這樣合情合理的要求,常瑞青是肯定會滿足的,而王亞樵的地位和資歷是名擺著的,一個軍事委員會委員也沒有疑問。可是還有一席軍事委員會委員應該由誰來出任呢?(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