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鐵血大民國

第三卷 青天白日滿地紅 第 204 中東路戰爭 五 出征和背叛 文 / 大羅羅

    1918年9月30日的北京正陽門火車站上,民用的客車貨車已經全部停運了。車站裡面,滿滿的都是灰色制服的北洋陸軍,高聲叫嚷著,互相擁擠著擠上車廂。在站台上還擺開了十幾張大桌子,上面堆滿了陸軍部的兵站準備的乾糧,都是熱氣騰騰的饅頭和麵餅。士兵們擁擠著,毫無秩序地去搶拿,那些兵站的軍官們喊破了嗓子想維持秩序,可是卻毫無作用。

    還有一些兵士正在將騾馬拽上火車,不過這些牲畜明顯沒有經過訓練,都大聲嘶鳴著不肯上車,急得那些士兵又打又罵,讓整個車站更多了幾分嘈雜和混亂。

    吳佩孚和徐樹錚並肩坐在一節花車的車廂裡,冷眼看著這一切,徐樹錚重重哼了一聲,怒道:「第三師和第十六師也算是我北洋的精銳了,怎麼成了這副樣子,成何體統!」

    吳佩孚從口袋裡抽出一根香煙,擦上火抽了一口,苦笑道:「又錚,你不知道咱們北洋的軍隊是兵由餉聚嗎?你們陸軍部連著大半年只發兩成、三成的軍餉,還能指望我們下面帶出精兵強將來嗎?」說著他指了指外面特別混亂的一支隊伍道:「那是十六師的一個團,裡面至少有一半是才入伍沒幾天的新兵,估計是陸軍部的開拔費發下來以後新募的,看上去多是一些混混地痞,這樣的人在過去軍隊都是不要的!還有那些騾馬,也都剛買的那點糧餉。人都不夠吃,還怎麼養牲畜?」

    徐樹錚的臉色一沉,剛想要發作罵人,吳佩孚又歎了口氣:「其實今天這裡的情形還是好的!昨天第七師、第十一師出發時候的樣子才叫人擔心呢!」

    徐樹錚沉著聲反問道:「是嗎?我怎麼沒有聽下面的人報告呢?」

    吳佩孚嗤的一笑:「有什麼好報告的?難道跟你說交通部準備下的火車有一半是空的嗎?兩個師按照編制該有兩萬六七千人,就算馮煥章的第十一師還沒有完成擴編,也該在兩萬以上吧?可實際上兩個師能有一萬人就燒高香了!又錚,看來四個師的兵還是不夠用啊是不是能再抽調一點?」

    徐樹錚一笑。還要調兵?這吳佩孚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呢。為了籌集到這四個師開拔的費用,還有三個月的足額軍餉,以及一筆不知道要花在哪裡的特別費。梁財神愁的頭髮都快掉光了!最後愣是扣下了中央政府各個衙門的經費,還停發了其它北洋陸軍中央軍的餉,才擠出這筆款子的!再要調兵。那就是殺了梁財神,恐怕也沒有法子了。

    再說了,老毛子現在打內戰都來不及,哪裡顧得上中東路?這一仗多半打不起來,這四個師的兵也就是拉出去亮個相就算完。

    他淡淡地一笑:「子玉兄別說笑了,四個師的兵怎麼可能不夠?就算不夠,不還有奉軍的第27師、第28師和第29師,還有黑龍江和吉林的兩個地方師和一些混成旅、騎兵旅,林林總總加起來總有十多萬大軍呢!我就不信老毛子真敢和咱們那麼多兵開戰!」

    他這麼一說。吳佩孚也只有苦笑了,這次出兵的主帥可是徐樹錚!人家才是段祺瑞委任的東三省邊防督辦。看來這老段也不認為會真打啊!

    「第二軍現在到達什麼位置了?」

    「報告,現在已經抵達封川一線,很快就能進入廣西梧州境內了。」

    「南路軍呢?他們從欽州出發了嗎?」

    「已經出發了,先頭部隊已經進入廣西境內。不過沒有遭到任何抵抗,目前正在向南寧挺進!」

    常瑞青滿意的在地圖上面敲打了一下,笑道:「咱們的兩路大軍有十五萬之眾!陸榮廷手上才多少人?頂天能拿出兩萬而且他們最能打的兩個營已經答應倒戈了,桂軍的部署和作戰計劃也已經到了我的手裡,這一仗真是閉著眼睛也能打贏了。」

    白崇禧現在擔任了國民革命軍第二軍軍長,指揮部隊在向廣西梧州進發。現在給常瑞青介紹軍情的是陳繼承。這位歷史上蔣j石的心腹大將是保定二期畢業的,之前上的是南京陸中和陸小,又是江蘇人,和常瑞青算是同學加同鄉!按照這個時代的用人和投靠的標準,這位理所當然就是常系人馬了,在常瑞青執掌福建之後,他就辭去了家鄉靖江縣保安團的差事到福州來投奔。

    常瑞青之前也認識他,知道他是個人才,所以就馬上重用了,先是給了個福建陸軍的團長,後來又調到福建陸軍司令部當參謀局當處長,閩粵合流以後,又跟著常瑞青進了國民政府的陸軍部,官拜軍務局局長!這次常瑞青掛帥西征也把他帶在身邊當了參謀長。順便提一下,眼下常瑞青的系統現在隱隱已經是保定軍校同學的領袖了,他的系統也被人在背後叫做「保定系」了!

    陳繼承聽到常瑞青的口氣中出現了輕敵的苗頭,便皺眉提醒道:「耀如兄,雖說咱們這次有十拿九穩的把握,不過也不能過於輕敵了,桂軍畢竟是久戰的精銳,而滇軍更是護國戰爭中的主力啊!」

    常瑞青整了整武裝帶,搖頭道:「他們這些精銳都已經是過去式了,這種內部山頭林立、矛盾重重的軍閥部隊,不可能是我們國民革命軍的對手這一點用不著擔心。對了,李宗仁和馬曉軍的代表到了白健生那裡了嗎?這次來的是誰?」

    陳繼承點頭,從手中的文件夾裡抽出一張電報紙遞給了常瑞青。笑道:「都已經到了,代表李宗仁的名叫俞作柏,還是咱們司令部的那個黃埔一期畢業的參謀李明瑞的表兄。代表馬曉軍的是一個叫張淦的連長,他和李宗仁、俞作柏都是廣西陸軍速成學堂出來的。」

    常瑞青接過電報紙掃了兩眼,剛想說話,就看見一個眉目英挺的年輕軍官從外面走了進來,正是剛才陳繼承口中提到的李明瑞。李明瑞手中拿著電報紙走到陳繼承身邊。朝陳繼承行了個標準的軍禮,雙手遞上了電報:「參坐,陸軍部情報局的急電。」

    陳繼承接過電報掃了兩眼。眉頭就微微皺了起來。他朝常瑞青道:「耀如兄,是陳炯明昨天上午到梧州了!」

    「陳炯明?」常瑞青聞言也愣了一下,他知道守梧州的是桂軍悍將林虎。李宗仁就是此人的部下。這個林虎其實也是老同盟會員了,孫中山奪取廣東的時候曾經派人去拉攏過他。不過此人卻看不慣孫中山破壞《臨時約法》,搞軍事獨裁的行為,拒絕為孫中山效力。而是率部同孫中山的護法陸軍大戰,最後敗退回了廣西梧州,被陸榮廷委任為梧州鎮守使了。

    此外,這位林虎將軍和陳炯明的關係也非常密切,歷史上他可是陳炯明麾下的大將,一直追隨陳炯明反對孫中山,只到所部被蔣j石消滅才下野退出軍界。此後仍然堅持反對國民黨獨裁統治的立場。到了解放戰爭後期還投靠了gcd,當了廣西省政協的副主席!總算是看到孫中山的勢力瓦解的一天了只是不知道這回,他和陳炯明湊在一起能翻出什麼花樣來?

    這個時候,在梧州的鎮守使衙門裡,梧州鎮守使林虎將軍正煩躁地踱著方步。他今年不過32歲。腦袋很大,長了一張娃娃臉,很有點虎頭虎腦的樣子,還剃了個光頭,光溜溜的腦門上全是汗珠子。

    他拿出一條手絹抹了把腦門上的汗珠子,又一把扔在了地上。頹然歎道:「二十萬大軍啊!孫大炮派了二十萬大軍來打廣西桂軍裡裡外外加起來不知道有沒有兩萬,這下是一個打十個,這仗要怎麼個打法?競公,如果唐聯帥還不向廣西派援兵,我們這些廣西人可都要死無葬身之地了!」

    諾大的大廳裡面,現在空空蕩蕩的,只有剛剛到達梧州的陳炯明坐在那裡。這個掛著廣東督軍和定威將軍名號的中國致公黨主席是重慶千里迢迢趕到梧州來的。他去重慶的目的是為了參加唐繼堯召開的九省區聯合會議,討論在川、滇、黔、桂、湘、陝、粵、閩、鄂等九省地盤上實行聯省自治,並且推舉唐繼堯當八省聯軍總司令帶領九省聯軍去討伐孫中山的!不過這個「八省會議」開的是很不成功,會上唐繼堯拋出了一個《川滇黔同盟條約》要四川督軍兼省長熊克武簽字,可是一票川軍將領卻指這是個「亡川條約」,熊克武也拒絕簽字,還氣呼呼離開重慶回成都去了!

    更讓陳炯明感到擔憂的是,重慶會議結束沒多久,原本在「九省聯盟」之列的鄂西民軍勢力就在藍天蔚的號召下打起了援熊的旗幟,揮師進犯川東了!而熊克武也在成都召集川軍將領開會,宣佈要驅逐滇軍、黔軍,實行「川人治川」。這下「九省聯軍」還沒有組成,川滇黔鄂四省倒先一步打起內戰來了,看起來要指望唐繼堯這個聯帥向廣西派出援兵是不現實了。

    想到這裡,陳炯明也歎道:「蔭清,這次四川那邊出了點變故,熊錦帆聯合湖北的藍天蔚要驅逐滇軍、黔軍,唐蓂賡的主力暫時沒有辦法從四川抽身現在廣西這裡的局面也只剩下兩個辦法了。」

    林虎苦笑道:「是棄省而逃和死守南寧待援這兩個法子吧?競公,您覺得唐蓂賡要花多久才能打敗川軍、鄂軍,再把主力從四川調出來南下增援廣西?」

    陳炯明歎了口氣,沉默不語。眼下滇軍在四川的兵力大概有六到七個旅,黔軍有兩個旅,總兵力不到五萬。而川軍的總兵力也不下五萬,又有清末四大兵工廠之一的成都兵工廠為武器彈藥的來源。還有自流井的鹽稅為軍餉來源,再加上兩萬多人的鄂軍作為外援,這一戰打到最後搞不好是滇、黔兩軍失敗啊!

    看到陳炯明的表情,林虎就知道死守南寧是不成了,他重重吐了口氣:「看來只有走為上了!競公,您說咱們該去哪裡?湖南還是雲貴?」

    陳炯明看了眼林虎,低聲問:「蔭清。你手上有多少人馬?」

    林虎苦笑道:「不過三千餘人罷了,我的兵在廣東的時候就被臧致平和朱培德的軍隊打光了一半還多!回到廣西以後也沒錢補充,南寧方面只給我派了個模範營。大概有六百多人,倒都是精銳。」

    陳炯明吸了口氣,反問道:「怎麼才這麼點?對手可是十萬大軍!陸干卿怎麼不多調些兵給你?」

    林虎歎了一聲:「老帥也沒辦法啊!咱們桂軍的人心現在也散了。除了馬濟帶了八千人在南寧保著老帥,其餘各將全都各自守著地盤,譚浩明守駐紮在桂林,劉震寰駐守在柳州,沈鴻英鎮守百色,陸雲高守河池,我最倒霉擋在最前面的梧州。」

    陳炯明一拍大腿就站了起來:「怎麼能這樣排兵佈陣呢?桂軍本來就少,還分散部署,這不是在等死嘛!」

    林虎卻向陳炯明投去了古怪的眼神,看到對方也急得滿頭是汗。心裡面只有暗歎一口氣。桂軍可不是國民革命軍那樣「獨裁」的軍隊,下面幾個帶兵的大將都是聽調不聽宣的主。現在人家二十萬國民革命軍打過來了,雲南那個九省聯軍總司令又沒有援兵派過來!北洋也是見死不救,這下誰還肯衝在前面送死?都在各自的地盤上打小算盤呢,不是抓緊時間刮地皮準備跑路。就是在打投靠國民政府的主意現在的局面不就是「聯省自治」的縮小版嗎?

    林虎擺了擺手,苦歎了口氣:「不談排兵佈陣的事情了,還是說說往哪裡跑路吧。」

    陳炯明只是搖頭道:「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會這樣呢?好端端的九省區聯盟卻自己打起來,廣西這裡,眼看就是大禍臨頭,還不團結唉。這樣下去西南幾個省恐怕都要姓孫了咱們還是往湖南去吧,譚祖庵還是真心搞聯省自治的。」

    林虎點了點頭,大聲吩咐大廳外面候著的參謀:「傳我的命令,讓各營營長都到會議室開會!」

    只是他還不知道,他手下兩個主力營的營長,這會兒已經帶著部隊出走投靠到國民革命軍一方去了。

    在兩廣交界處的西江邊上,有一個名為江口鎮的小鎮。這個只有幾千居民的小城,是國民革命軍和桂軍對峙的前線,一個團的兵力幾個月來一直駐紮在這裡。這兩天,更有大隊大隊的國民革命軍官兵乘坐著拖船從西江下游開過來,整個小城周圍,還有西江對岸,密密麻麻的都是駐兵的營地!還有一個炮團的十六門75mm山炮被部署在了江口鎮的城牆上,所有的炮口都指向了西江江面,它們是用來封鎖西江航道的。

    而在這個下午,卻有幾艘老掉牙的小火輪船拖著十幾條木船,迎著江面上和煦的威風,從西江上游梧州方向慢悠悠地開了過來。在那些木船的甲板上,擠滿了全副武裝的士兵,而每一條木船上,都有一面高高飄揚的青天白日滿地紅的旗幟!

    在江口鎮城牆外的碼頭上,幾十個身穿著土黃色軍服的國民革命軍軍官正在焦急地等待著,看到那些滿載著士兵的木船都不由得輕輕吁了口氣,臉上的神色也激動起來了,更有人低聲地傳令:「快去報告軍長,馬曉軍和李宗仁的隊伍來投靠咱們了!命令炮團和第16團戰鬥準備!」

    隨著命令的下達,碼頭上的氣氛竟有些緊張起來了!

    又過了約半個小時,這些滿載士兵的船隻才緩緩靠上了碼頭。當先的那艘小火輪上跳下一人,正是黃紹竑,開口就問:「白健生呢?他怎麼沒有來?」

    一個國民革命軍軍官笑道:「季寬兄,有我夏威在這裡迎接你們還不夠嗎?白健生現在可是一軍之長,事情多著呢!」

    黃紹竑這才在人群中發現了一個掛著少將軍銜的胖子,正是自己的老同學夏威,他忙回過身沖船上招了下手,喊道:「是夏煦蒼,大家都下來吧。」說完他又握著夏威的手問道:「煦蒼,現在梧州城裡不過兩千桂軍,你們怎麼還慢吞吞的不進兵啊?就不怕讓林虎跑了嗎?」

    夏威無所謂地擺了擺手,笑道:「白健生就是在等林虎跑路啊,現在就看他往哪裡跑了,如果跑去湖南就好了,譚婆婆如果收留了他們,咱們不也有借口跟進了?」

    「如果他帶兵跑進六萬大山你們怎麼辦?」這時從船上下來的一個身材矮小,顴骨突出的桂軍軍官突然高聲問道。

    夏威瞥了那人一眼,好像似曾相識,可一時又記不起來是誰。就在此時,旁邊傳來了白崇禧的聲音:「這位一定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德鄰吧?我們的常總司令可是說了,只要李德鄰投到我們這一邊,整個廣西就是我們的天下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