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鐵血大民國

第三卷 青天白日滿地紅 第 295 困獸之戰 九 烏拉VS半載 文 / 大羅羅

    第二更求月票

    「革命的工人戰士們!決定東線戰場勝負的時刻已經到來了,用你們的刺刀去消滅帝國主義和修正主義的侵略者,為蒙古和遠東的勞動人民帶來和平與幸福。向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去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在滿洲裡前線,數千精銳的紅軍突擊官兵印著從日軍陣地上射來的子彈和炮彈,在斯大林同志所做的戰前演講的鼓舞下,踏著戰友們的屍體又開始了新一輪的猛攻。

    由斯大林、伏龍芝還有斯克良斯基組成的前敵三人委員會在研究了滿洲裡和哈日干圖蘇木兩個戰場的情況以後,突然發現紅軍東方面軍正面臨著極為嚴峻的局面。戰役的勝負將取決於東方面軍主力和華軍的中東路集團軍誰先戰勝當面之地。如果東方面軍在華軍中東路集團軍突破哈日干圖蘇木紅軍防線之前不能殲滅滿洲裡日軍的話,紅軍東方面軍就將處於進退失據的局面,想要撤回赤塔都不大可能了。

    而且現在哈日干圖蘇木一線的紅軍已經轉入防禦,失去了戰略上的主動,想要收縮後撤,放棄會戰也不行了。唯一的出路,也只有咬著牙打到底了!

    以斯大林為首的三人委員會沒有猶豫太久,就下定了死戰的決心。滿洲裡前線紅軍各部都得到了嚴令:只許前進,不許後退!三天之內,必須要殲滅滿洲裡之敵!

    與此同時,滿洲裡前線的紅炮兵也豁出去拿出了他們所能搜集到的全部炮彈。不顧一切地猛轟日軍防線,為進攻的步兵掃清了前進道路上的一切障礙,將日軍陣地轟了個七零八落。但是日軍的抵抗依舊頑強,機關鎗和步槍的火力仍然密集發射。一個個在炮火下殘存下來的日軍步兵,全都瞪著通紅的眼睛盯著面前正蜂擁向前的紅軍步兵瘋狂開火。明治38年式機關鎗象吐著粗氣一樣發射的聲音,在整條戰線上面響成了一片,在日軍的陣地前織起了一張密集的火網。

    子彈呼嘯著在衝鋒的紅軍戰士周圍飛舞。不時有革命的工人戰士在火力中倒下。衝在前面的戰士倒下了,後面的紅軍戰士又踏著戰友們的屍體前進。「烏拉!烏拉!」的呼喊聲浪一波接著一波,好像永遠沒有停歇的時候。

    日軍反擊的炮彈也落了下來。封鎖了紅軍增援的道路。接著一聲聲「薩格格」的怪叫聲在日軍的塹壕中響起,大隊大隊的日軍官兵就端著上了刺刀的步槍躍了出來。高呼著「半載!半載!」的口號發起了反衝鋒,頓時就和紅軍突擊部隊混戰在了一起。雙方碰撞在一起。扭打成了一團。刺刀戳入人體的噗嗤身音不斷響起。時不時還有淒厲的慘叫聲,用日語或是俄語喊著:「媽媽!」呃,列寧的戰士和天皇的勇士在死之前的最後時刻,想到的居然還是自己的母親。看來gc主義和軍國主義的教育還是不夠到位啊!雙方的士兵都在源源不斷的湧上來,日本和俄國的人命就這樣彷彿是不要錢一樣的互相消耗著。

    這樣的決鬥在整條戰線的各處同時上演著,而最後的結果也是大同小異,往往是獲勝的一方將戰線向前推進了幾十米,而失敗的一方很快會在鋪天蓋地的炮火支援下反攻過來!再開始一場新的死鬥。

    紅軍和日軍炮兵也已經陷入了瘋狂,都不顧一切的向自己的目標發生著盡可能多的炮彈!日軍的炮彈幾乎將兩軍陣地間的地域點著了火,而紅軍的突擊部隊則義無反顧地往炮火組成的高牆上撞去!一個建制完整的步兵營衝過這堵火牆以後。剩下的兵力往往還不夠一個連!就是這幾百米的距離,似乎就變成了一條通向地獄的絕路(這個說法不準確,gc主義戰士都是無神論者,所以他們死後是不會下地獄的)。

    而gc主義的炮火更加瘋狂,122mm、152mm的重炮彈往往毫無差別地落在還在混戰當中的戰壕裡面。將在戰壕中扭打的兩軍士兵不加區別的殺死。屍體在戰壕中越積越多,最後幾乎就將整條戰壕填平了!雙方的官兵抱在一起被炸死,死後還保持著搏殺的姿勢,似乎要將戰鬥帶到地獄中去(這是日本人的想法,他們死後肯定能下地獄的)!面對這樣殘酷的戰鬥,雙方卻都沒有一點後退的意思!

    閒院宮載仁親王守在自己的指揮部裡面。眼睛早就變得通紅,像瘋了一樣大聲吼叫著下達命令:「頂住!無論如何都不許後退!告訴下面的將士,中國朋友很快就要打過來救我們了!」

    天哪!這位把畢生都奉獻給軍國主義事業的日本親王,在不久之前還在琢磨著怎麼吞併中國的滿洲、蒙古,現在居然口口聲聲地稱中國為朋友,而且多半還是發自內心的!這位親王殿下還不想死,又不敢想像被蘇俄紅軍俘虜,所以只能巴望著中國修正主義的軍隊來救命了

    在交戰最為激烈的日軍第二師團陣地後面的指揮部裡,第一軍司令官大谷喜久藏已經坐鎮在那裡了,正對著電話機子在大吼,回答著部下請求戰術指導(增援)的要求:「八格!沒有什麼指導了!現在沒有部隊可派,如果一定要指導的話只有本官和親王殿下親自來指導!什麼?要萬歲突擊?不行!想隨隨便便去送死嗎?這就是天皇陛下的武士在面對困境時的態度嗎?中島(第二師團長中島正武)你個大笨蛋,你這樣死掉是進不了靖國神社的!快給我去指揮戰鬥,不許胡言亂語!」

    而在紅軍一側,斯大林同樣抓著電話耳機子,用格魯吉亞口音的俄語在大聲訓斥著在一線指揮戰鬥的第14集團軍司令員烏博列維奇:「伊耶羅尼姆.彼得羅維奇同志!你怎麼能提出撤退的建議?你還是不是一個gcd員?是不是一個馬克思主義者?我要向革命軍事委員會打報告撤你的職,我要讓契卡的同志好好調查你一下。看看你是不是修正主義的特務!好了,現在你被撤職了,呃撤職留任,戴罪立功,如果能在四十八小時內打下滿洲裡,我就饒了你這一回!」

    被斯大林一頓臭罵,烏博列維奇也是一肚子的火。險些就在電話裡和對方吵了起來他才不怕斯大林去革命軍事委員會告狀呢!烏博列維奇是有後台的,人家是托洛茨基猶太幫的人,要不怎麼才23歲就當上集團軍司令員了呢?不過現在大敵當前。他也沒心情同斯大林這個軍事外行鬥嘴了。他掛上電話就在指揮部裡來回轉悠,最後站在地圖台前凝視起來了。

    這仗不能這麼打下去了!雖然之前他也支持分兵兩路,同時包圍滿洲裡日軍和打擊修正主義的增援部隊。可是現在修正主義軍隊的戰鬥力超過了他們之前的估計。原來基於赤塔會戰對華軍戰鬥力的推斷根本不適用於在本土作戰的華軍。他們在保衛自己國土的時候表現出了更強的戰鬥意志!而且火力也異常兇猛,依靠亞基爾的五個步兵師根本打不垮對方。而滿洲裡這邊,依靠25萬紅軍包圍數量相當的日軍已經有些勉強,再要想全殲對手根本是在做夢。也就是斯大林這種喜歡蠻幹的傢伙會做出這樣的決定,要是托洛茨基在這裡,他一定會選擇暫時退卻的

    此時他的參謀長,一個前沙俄陸軍的上校在和幾個參謀對著地圖一陣比比劃劃後衝著他大聲道:「司令員同志,現在日軍的部署出現了一面主攻,三面主守的情況。他們似乎專注於在滿洲裡東面達成突破這應該是想突圍東逃,和西進的中**隊會師。我們不如讓出東面的防線。放日軍逃跑,然後再採取追擊的戰術,應該會以較少的傷亡取得較大的戰果。」

    參謀長的建議提醒了烏博列維奇,斯大林下達的命令是:奪取滿洲裡,殲滅或重創滿洲裡之日軍主力。也就是說。是允許放跑一部分日軍的!他思索了一下,又同參謀長討論了幾句,就倉促下達了部隊調整的方案,緊接著就對自己的副官下令:「給莫斯科的共和國革命軍事委員會去電,告訴他們東方面軍歷經苦戰,已經蒙受了極大的損失。沒有能力再承擔起解放蒙古、滿洲和遠東的責任了,除非能及時得到大量增援因此我建議東方面軍在奪取滿洲裡之後即結束在中國滿洲地區的軍事行動,將兵力轉用於遠東共和國方面。」

    他的話剛剛說完,他的那名參謀長就小聲提醒道:「司令員同志,您越過東方面軍革命軍事委員會給莫斯科發電報是不太妥當的,斯大林同志和伏龍芝同志會」

    烏博列維奇擺了擺手:「我知道,但是作為一名gcd員,我不能眼睜睜看著整個東方戰線陷於危機之中!而且作為集團軍司令員,我有權直接向共和國革命軍事委員會提交報告。」

    烏博列維奇報告很快通過電波送到了克里姆林宮內的共和國革命軍事委員會裡面。這裡也是一片緊張到了極點的景象。每個參謀軍官都鐵青著臉,守著電話,圍著地圖進行著自己的工作。蘇俄現在正面臨著兩線作戰的局面,大量的部隊要往西方的白俄羅斯和烏克蘭方向增援上去。而在東線,東方面軍主力正在滿洲境內同中日兩國的軍隊進行著激烈的攻防作戰。在西伯利亞和蒙古,在遠東共和國,在中亞也有不少紅軍部隊在進行著規模不等的戰鬥,在俄羅斯的核心地區,還有大量的新兵正在訓練。這一切都需要天文數字一般的武器彈藥和補給品,需要各地的人民委員會和契卡戰士們盡最大的努力去督促生產,去徵集物資。

    為了保證這場規模巨大的戰爭,國內的工農業生產已經受到了嚴重影響,幾乎所有能夠開工的工廠都在為戰爭服務,民用物資匱乏到了極點,農村的情形更加糟糕,雖然剛剛完成秋收,但是幾乎所有的地方都報告了歉收,軍事gc主義的餘糧徵集制的負面效應正在顯現,俄羅斯的農民在整個1919年就沒有好好種地,因此也沒有餘糧可繳!現在只能用「機關鎗徵糧隊」去收繳農民的口糧有不少地方甚至爆發了反對布爾什維克的起義!而且國內謠言四起,甚至有傳聞說尼古拉二世的小女兒和兒子逃過了布爾什維克的槍決,現在正躲藏在中國,和高爾察克在一起,準備在未來什麼時候復辟他們的王朝!

    一旦東方面軍在中國境內兵敗,高爾察克的幾十萬白俄再尋機打回俄羅斯的話,俄國gcd的紅色江山真不知道會不會在內外交困中被顛覆了?而烏博列維奇的報告就在這個時候送到了托洛茨基的辦公桌上。讓這位紅軍總司令的眉頭緊緊地擰成了一團。

    共和國武裝力量總司令瓦采季斯這時悄悄的走了進來。這個在二月革命以後帶著一個拉脫維亞步兵師投靠布爾什維克的沙皇的將軍可是托洛茨基最信任的「軍事專家」。在歷史上的這個時候,他已經被列寧轟下了台,不過在這個時空,由於對白俄戰爭的迅速勝利,這位不怎麼招列寧同誌喜歡的沙俄將軍還坐在總司令的寶座上——不過看眼下的戰局,他離倒霉的日子也不遠了。

    托洛茨基聽到門口的響動,轉過了頭,看著這位為了操碎了心的老戰友,苦苦一笑:「約阿基姆.約阿基莫維奇(瓦采季斯)同志,看過烏博列維奇的報告了嗎?這個年青人對東方的戰局非常不樂觀啊,看來我們要辜負列寧同志的期望了,不能完成解放滿洲的任務了,甚至奪取遠東州也有些困難所以我準備向政治局提出辭呈,承擔失敗的責任!」

    (註:托洛茨基知道列寧不會同意自己的辭職,他這麼做是為了替手下的軍事專家們開脫。)……)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