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鐵血大民國

正文 第637 轉折點到了麼? 七 文 / 大羅羅

    「波蘭,波蘭,又是波蘭!現在托洛茨基同志眼睛裡面只剩下了波蘭,已經沒有中亞和中亞方面軍了……上個星期才調走4個坦克軍,現在又要把剩下的4個也調走!這下整個中亞方面軍連一輛坦克都不剩了,沒有坦克,我們拿什麼來保衛中亞的沙漠和草原?這裡可要比波蘭大上幾十倍!整整幾十倍啊!」卡拉干達集中營內的蘇軍中亞方面軍司令部裡,伏龍芝捏著蘇軍統帥部發來的電報,一個勁兒的發牢騷

    眼下中亞的戰局已經呈現出很多陷入困境的跡象首先是共青團城方面,足足投入11個集團軍的龐大兵力,本來以為可以打得中國人滿地找牙,可是誰也沒料到中國人的那個第2裝甲騎兵軍就像一把無堅不摧刺刀一樣,左一刀又一刀,扎得南北兩路齊頭並進的百萬蘇軍損失慘重,三天之內就有六個步兵師被打垮!最後只得改變戰術,用步步為營、陣地推進的辦法緩緩壓向共青團城,估計沒有半個月大軍連共青團城的邊都摸不到!

    在齋桑泊阿拉湖戰場上,昨天上午開始,中**隊終於祭出了裝甲集群突擊的殺手鑭!幾百輛坦克引領著幾萬進攻部隊連著發動了9次突擊,還有近3000門大炮和5、600架飛機提供火力支援雖然付出了一定的代價,但也得到了應有的收穫,蘇軍的第二道防線在他們的第9次突擊中告破!而且中國人也找到了對付蘇軍混凝土反坦克據點的辦法,他們用7英吋的加農炮抵近發射穿甲彈!區區250mm的混凝土板在那種用來對付海軍重巡洋艦的穿甲彈面前和紙糊的沒兩樣!這樣打下去苦心經營了一個冬季的齋桑泊阿拉湖防線肯定守不了多久,現在連準備用來打反擊的坦克軍也被抽調一空,等到防線一破可就真的要大敗虧輸了

    而在中亞方面軍的南面,印度方面軍的情況同樣不太理想,穆斯林聯盟和真主黨的軍隊早就縮到了阿富汗和克什米爾的大山裡面,那裡的地形根本不適合大兵團作戰用兵頗為謹慎的布柳赫爾只得採取步步為營的戰術一點一點擠壓對手的活動空間,可是印度西部和中南部地區發生的大饑荒和印度教徒、y斯蘭教徒還有錫克教徒的武裝暴動,卻讓新生的印度人民政權焦頭爛額……沒有飯吃就造反,這些印度阿三實在反動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想當年蘇俄內戰和農村集體化的時候不知道餓死了多少,蘇聯人民不也好好忍受著麼?

    不得已之下,布柳赫爾只得將大量的兵力部署於印度解放區以彈壓層出不窮的反革命暴動!以至於向阿富汗和克什米爾山區進攻的兵力不足打通中亞和印度聯繫的阿富汗印度西北會戰只能不死不活拖著,真不知道要打到何年何月?

    更讓伏龍芝頭疼的是,原本還算太平的蘇聯中亞地區,最近也頻頻發生恐怖襲擊!在吉爾吉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等地部分曾經信仰y斯蘭教的原住民在佔據了阿富汗的真主黨的煽動下走上了反黨反人民的歧途,妄圖通過恐怖活動達到分裂蘇維埃祖國的險惡目的雖然在內衛部隊的鎮壓下,陰謀分子和恐怖分子最終只有死路一條,可是眼下卻讓中亞方面軍的後方出現了不穩的情況就在三天前,一個真主黨支持的恐怖集團還炸壞了一座重要的鐵路橋,讓中亞大鐵路的運輸停頓至今!

    所以,速戰速決打敗中國西北方面軍,奪取外疆然後再利用有利地形轉入防禦態勢,已經成為他穩定中亞局面的最有效手段可就在這個關鍵時刻……莫斯科方面居然不顧中亞戰場把中亞方面軍的主要突擊力量8個坦克軍全部調走!

    「中亞怎麼辦?中亞三疆會戰還怎麼打下去?要是中亞方面軍真的在這場會戰中敗北,中亞的局面要怎麼維持?不能只知道波蘭不管中亞,這是對世界革命的不負責任!」伏龍芝的聲音越來越大,好像要一次把這些年來所受的窩囊氣全部發洩出來一樣

    他的參謀長馬利諾夫斯基一個勁兒的皺眉頭,還不時偷偷用眼角打量方面軍政治委員加馬爾尼克後者雖然不是什麼小報告之王,可畢竟負有監督方面軍軍事首長的責任,伏龍芝的這些牢騷話肯定會通過加馬爾尼克傳到托洛茨基耳朵裡去……

    就在馬利諾夫斯基不知道該怎麼打斷自己這位老上司的牢騷話時,作戰室裡面的電話鈴突然想了起來,他拿起電話聽了兩句就忙匯報道:「司令員同志,是哈帕耶夫同志的電話,他建議放棄中亞三疆會戰……」

    放棄會戰?伏龍芝唇角掛起了無奈的苦笑其實他心裡面早就萌生了這個念頭,會戰很明顯已經打不贏了!可是現在放棄就是實實在在的輸了,雖然軍事上的後果頂多就是損失一二十萬殿後部隊,對擁有160多萬兵力的中亞方面軍而言不是什麼致命的打擊但是政治上的後果卻非常嚴重,因為這將是世界革命開始以來,第一場無法抵賴的大敗北!

    蘇聯紅軍在中亞三疆大會戰中的敗北,很有可能會被帝國主義和各國反動派看成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是蘇聯走向失敗的開始!原本處於觀望狀態的帝國主義國家和反動派很有可能會加入英德中三國的陣營!最要命的是,自己很有可能會要為這場敗仗負責

    「不行,現在還不能放棄,我們不能輕易認輸,而且工農紅軍也絕不會輸……」

    「司令員同志,我覺得哈帕耶夫同志的建議是可行的」伏龍芝的話音未落就被一旁的政治委員加馬爾尼克突然打斷他道:「現在全世界的目光都盯著波蘭,中亞的得失相對於波蘭會戰的勝負而言根本就是微不足道的!而且,伏龍芝同志您作為我黨最傑出的軍事家之一,以您的軍事眼光,您覺得中亞三疆大會戰還有獲勝的可能麼?」

    「如果……」伏龍芝的臉色鐵青,吞吞吐吐地開口道

    「沒有什麼如果,」加馬爾尼克又一次打斷道:「在波蘭會戰勝利之前,坦克軍和空軍不可能再回到中亞來了我們能靠一百多萬步兵打敗擁有空中優勢和一千多輛坦克的中國西北方面軍麼?馬利諾夫斯基同志,您認為呢?」

    「這不可能政委同志」馬利諾夫斯基如實回答道:「中亞的地形太開闊了,在這裡沒有裝甲部隊沒有空中優勢就只能被動挨打,哪怕我們的數量多過對手一倍!事實上我們的敵人在數量上也不是完全處於劣勢,如果算上他們的國民警備軍,中國西北方面軍的總兵力超過200萬!」

    加馬爾尼克看著伏龍芝:「伏龍芝同志,作為一名優勢指揮員我想您應該清楚軍事指揮必須建立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

    伏龍芝的臉色很陰沉,沒有立刻回答而是反問道:「哈帕耶夫同志有沒有說過齋桑泊阿拉湖防線還能維持多久?」

    「如果得不到必要的增援,最多只能維持一個半星期,如果將防守的兵力減少到10萬以下,最多維持4天」

    「只能維持4天,也就是說,100多萬大軍必須在四天內撤到安全地帶……」伏龍芝在作戰室內來回踱步,聽他低聲嘀咕的話語似乎已經打算放棄會戰了很明顯,他是一名非常優秀的軍事指揮員他不僅知道怎麼戰勝敵人,更知道怎麼在形勢不利的情況下最大限度的保存實力而且他的上司托洛茨基同樣是一個偉大的軍事家,並沒有給他下達過什麼不合情理的命令或指示,還給了中亞方面軍相當大的自由度,不過他還是有那麼一點擔心

    「如果我們放棄中亞三疆會戰那麼巴爾喀什湖一帶很可能會守不住,中國裝甲部隊會渡過阿亞古茲河向哈薩克丘陵迫近在南線,中**隊也會攻入吉爾吉斯坦……蘇聯的國土將會遭到中國帝國主義的蹂躪!」

    「伏龍芝同志,這個責任由我和你一起承擔!」加馬爾尼克猛地站了起來,目光炯炯地看著伏龍芝道:「如果中亞方面軍主力在一場注定打不贏的戰役中損失,那麼我們將要失去的可就不是邊境上的幾塊不毛之地,而是整場戰爭的勝利了!相信託洛茨基同志會明白這一點,我們聯名向革命軍事委員會提出建議,並且……申請處分吧!」

    托洛茨基並沒有給伏龍芝和加馬爾尼克任何處分,而是非常乾脆地批准了他們提出的放棄會戰全軍撤退的建議就在大鬆口氣的伏龍芝連夜調整部署,想將他的一百多萬部隊有秩序地撤出戰場的時候,常瑞青還守在辦公室裡一份份批閱著公文

    這場世界大戰看上去還要打上很久,對中國這個才發展起來不過十幾年的國家來說,挑戰可不僅僅是在戰場上後方戰時經濟的有效管理和國力的合理動員,才是贏得世界大戰的基礎,每個身在高位的人都必須付出加倍的努力,還必須足夠的小心謹慎好在常瑞青現在有幾個非常能夠的「大管家」比如張君勱、張公權、閻錫山和潘玉成等人,當然還有那位將遠東民國打理得井井有條的周大總理不過常瑞青並沒有將政務完全放手,所有的重大決定,他都必須親自過問,在批閱這些關係到國計民生的公文之餘,他還要仔細推敲下面的佈局,有時候還要絞盡腦汁分析國際上各方面力量將會如何出牌這場世界大戰和他所熟知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完全不同了,最後會打出一個什麼結果,他實在是沒有什麼把握,但是這種分析往往又是最傷腦筋的

    夜深了,總理官邸的書房內,一杯清茶還在飄散著淡淡的清香而常瑞青仍然伏在案頭,看著一大堆情報匯總和國際局勢分析報告發愣在他深感自己的智慧實在不夠用以後一個所謂的「智囊團」就被組建了起來,每天都會有一大堆的分析報告送過來,似乎給常瑞青本來已經很繁重的工作又加了一些碼辦公室的門突然被輕輕敲響了常瑞青條件反射似的喊了聲:「進來」同時仍然低著頭看文件

    推門進來的是陳心蕊,這個大美人上校現在還是副官長,而且她在南京並沒有自己的房子,一直就住在官邸裡面看她的樣子就知道她也在陪常瑞青一起加班,身上的軍服還穿得整整齊齊她的黛眉微微蹙著,手裡面還拿著兩張電報紙,顯然不是什麼太好的消息:「先生西北方面軍來電,蘇軍的阿列雷薩河集群和伊犁河集群已經開始撤退了,不過他們後退的步伐很穩一天只後退了20公里到30公里」

    常瑞青點了點頭:「知道了,蘇軍並沒有被打敗,現在是主動退兵,不是潰敗伏龍芝是個難纏的對手啊對了……還有什麼消息麼?」

    「是我國駐巴黎大使館的電報,今天上午,畢蘇斯基在巴黎的一個波蘭人集會上遇刺身亡了!」

    「畢蘇斯基死了?」常瑞青微微怔了一下,忙又追問道:「知道是誰幹的?是不是波蘭gcd的特務所為?」

    「不知道,不過波蘭流亡政府已經將矛頭指向了德國,據說德國政府的代表之前曾經和畢蘇斯基討論過波蘭加入德意志聯邦的問題,不過被畢蘇斯基堅決拒絕了現在巴黎的波蘭流亡者正在舉行反德大遊行,流亡法國的白俄臨時政府也發表聲明反對波德合併,反對將烏克蘭、白俄羅斯和遠東還有中亞從俄羅斯共和國中分離出去!」

    ……

    「托洛茨基同志好消息,有好消息!」

    克里姆林宮內也傳出了久違的歡笑聲,越飛來到托洛茨基的辦公室,將一張黃色抄報紙放在辦公桌上:「畢蘇斯基死了,畢蘇斯基在巴黎被德國納粹黨的狂熱分子殺害了!」

    這一次越飛並沒有願望納粹,雖然他也給潛伏在法國的契卡戰士下達了刺殺畢蘇斯基的命令,不過卻一直沒有得手,這回居然讓兩個在法國「旅遊」的德國納粹黨黨員完成了契卡戰士沒有完成的使命!更讓越飛感到欣喜萬分的是,那兩個德國納粹在完成了刺殺之後,還給在場的白波分子當場捕獲扭送到了巴黎市警察局!而且還在巴黎警察的審訊下,供認此次暗殺行動的幕後指使者是德國納粹黨副領袖德國戰爭部長恩斯特.羅姆(在這個時空衝鋒隊在1923年參與鎮壓德國革命後就和國防軍合併,羅姆也沒有機會得罪太多的大人物,更沒有機會建立起自己的勢力,所以保住了性命)

    托洛茨基拿起電報細細看了一遍,唇角也露出了譏誚的笑容:「他們的形勢才有一點好轉的苗頭,居然就開始內訌了……阿道夫.阿布拉莫維奇同志,你準備怎麼利用畢蘇斯基遇刺事件做文章呢?」

    「或許可以讓波蘭gcd向全世界波蘭人發出共同保衛祖國的號召?」畢蘇斯基思索著道

    「你認為這樣的號召會管用麼?」托洛茨基搖了搖頭,笑道:「阿道夫.阿布拉莫維奇,我想您還沒有看清楚問題的本質畢蘇斯基遇刺事件不是由於德國帝國主義和波蘭反動派的矛盾所造成的,而是因為德國帝國主義和英法的矛盾所引發的!真正讓希特勒感到擔憂的不是畢蘇斯基為代表的波蘭反動派,他擔心的是波蘭反動派可能還有俄國反動派同英法帝國主義結合在一起!暗殺畢蘇斯基,很可能是對準備同法國合作的克倫斯基和高爾察克等人的一個警告」

    「托洛茨基同志,您的意思難道是要同克倫斯基和高爾察克合作……」

    「同他們?」托洛茨基冷冷一笑:「他們有什麼資格同我合作?換成法國還差不多!越飛同志,您難道忘記歷史上曾經維持多年的法俄友誼了麼?在蘇聯強大的時候,德國或許是法國西部的屏障,可一旦德國強大起來,蘇聯就是法國牽制德國的盟友了!對法國人來說,克倫斯基和高爾察克根本不可能牽制德國,只有我們才能做到」

    越飛聞言一怔,他知道蘇聯現在已經同法國展開了秘密接觸,不過並沒有取得什麼實質性的進展法國人在俄國革命中蒙受了非常巨大的損失,在革命前,他們在俄國有許多投資,而且還借了巨款給沙俄政府,這一切都因為俄國革命化為烏有當然,法蘇關係改善最大的障礙還是目前撲朔迷離的戰局被認為將要決定第二次世界大戰走向的波蘭會戰,目前還沒有到分出勝負的時候……如果蘇聯在這場戰役中大獲全勝,英法可能又會全力支援德國,反之法蘇接近共同遏制德國就成為可能了現在托洛茨基突然提出了這個問題,莫非是對波蘭會戰沒有必勝的把握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