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鐵血大民國

正文 第646 美日開戰 四 沒有後顧之憂了 文 / 大羅羅

    日本,東京。

    「安田同志,你總算回來了。武田主席剛才還來電話,讓您到後立刻去赤阪離宮見他。」等候在機場現任內務人民委員加籐浩一見到從中國返回的安田康夫就把他往轎車上拖。

    安田回頭看了看自己乘坐的一架中國第一中央飛機製造廠仿造的he111v4型客機,心中暗暗感慨,自己離開中國去莫斯科求學的時候,中國的工業還是那樣的落後,沒想到不過十幾年的時間,居然已經能生產出這樣先進的飛機了,日本在這方面已經完全落後了。「是蘇聯方面察覺到我們和中國的交易了?還是因為作戰計劃的事情?」收回目光後,他才問起武田急於召見自己的原因。

    「都有一些,但主要還是因為山本五十六代表海軍提出的z計劃在黨內和軍部引起了極大的爭議。山本以奪取戰爭資源為借口,想要對英荷的南洋殖民地下手,還想同蘇聯會師印度。這幾天武田主席連日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進行討論,不過遲遲拿不定主意,而山本又以辭職相威脅,逼迫政治局在12月之前採納z計劃!」加籐浩的唇角露出一絲苦笑。自從武籐信義去世後,日g對日本紅軍的舊軍官階層的掌握有所放鬆,也沒有一個如武籐這樣在海陸兩軍和日g內部都有極高威信的將領可以出任軍方領袖。所以那幫舊軍官的尾巴又翹了起來,特別是海軍的幾個大佬。居然提出了一個同武田亨的「聯華和英抗美」大戰略相悖的z計劃,而且還用辭職來要挾黨中央!

    如果是陸軍將領這麼做,武田大概早就下令國家政治保衛總局拿人了。可是換成海軍就不大好動手了。海軍是專業性極高的軍種,可不能用一批速成班出來的革命軍人湊合著指揮的,要不然聯合艦隊別說去跟美國打仗,能不能開出港口都成問題!再說海軍不比陸軍,對日g政權幾乎談不上威脅,而且這一次海軍提出的z計劃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

    他們的理由主要是日本缺乏維持長期戰爭的資源,特別是缺少石油!沒有足夠的石油。聯合艦隊就是一堆窩在港口裡面的鐵疙瘩,根本沒有辦法作戰。所以日本必須奪取荷屬東印度和婆羅洲的油田才能維持戰爭,這樣就必然會同英國發生衝突。因此「和英」的戰略是沒有可行性的!

    「奪取南洋殖民地……恐怕是必須要實行的!」安田康夫似乎對海軍所提出的觀點並不感到驚訝,還淡淡地提出了支持的意見。然後就將話題轉到z計劃上,在南京的時候,他就知道日本同英國的衝突已經不可避免了。因為中國無法提供石油給日本。而且中國也不會免費向日本提供其他戰爭資源,以日本現在的黃金、外匯存底,根本買不到多少東西,想要維持戰爭就只能去搶。所以他現在最關心的,就是山本五十六準備怎麼搶劫兩個明顯比日本強大的對手。

    說起z計劃,加籐浩就長歎了口氣,滿臉都是憂色:「山本打算偷襲美國太平洋艦隊的母港珍珠港!聯合艦隊的10艘航空母艦傾巢出動,最晚11月下旬就要出發。11月底抵達夏威夷海域,然後用艦載機突襲。力爭將太平洋艦隊留在母港裡面的主力艦、航空母艦統統炸癱。與此同時,全部的主力艦也統統出動,去奪取菲律賓、關島、婆羅洲和馬來亞,可能還要同英國遠東艦隊打一場艦隊決戰。」

    「真是豁出去了!可是我們的伊18能對付美軍的戰鬥機麼?」

    「根據蘇聯提供的情報是能對付的,美國的工業實力雖強,但是戰爭準備很不充分,他們現在最新式的海軍艦載機是f2a『水牛』式,最新式的陸軍戰鬥機是p26『玩具槍』。從這兩款戰鬥機的數據分析,它們的性能應該和德國的福克d.21不相上下,比起我們的伊18已經落後了不少。」

    「那就太好了!有了先進的戰鬥機就能保證太平洋戰場的制空權,這樣z計劃的成功就有保障了!」安田嘴上雖然信心滿滿,不過心裡面卻不大相信蘇聯戰鬥機能打敗美國戰鬥機。根據他在蘇聯多年所得出的經驗,蘇聯武器的紙上數據和實戰效果根本不是一回事兒!要不然t28怎麼會打不過追獵者?

    「能奪取制空權也是暫時的,我們手裡攏共就900多架伊18,仿造工作才剛剛開始,最早要到明年6月才能有國產的伊18下線。靠900架飛機能支撐6個月的太平洋戰爭?安田君,在出口武器的問題上,中國人真的沒有一點商量的餘地?」加籐浩的話讓安田康夫皺起了眉頭,在向日本出口先進武器的問題上,中國的確是非常為難,畢竟他們也不希望美國向蘇聯提供先進的武器和技術,所以在這個問題上不能做得太過火。

    不過現在正是日美開戰前的關鍵時刻,最好不要打擊他們的積極性,而且日本也暫時不缺戰鬥機。所以安田想了想說道:「中國人已經答應秘密向我們提供武器技術了,有了他們提供的技術,我們應該可以能提前完成伊18的仿造工作吧?至於購買現成的武器裝備,我看也沒有什麼必要,一來太過昂貴,我們手裡的外匯黃金太少了,買不了多少;二來中國的航空工業是在德國幫助下發展起來的,全盤都是德國技術、德國標準,太講求精密性了,維護和操作起來都太麻煩,不大實用。」

    加籐浩點了點頭,革命勝利以後,日本重工業的規模是上得很快,但走的是蘇聯式的路子,只重產量不重質量。造出來的東西都是蘇聯式的又笨又粗,再也沒有革命勝利前的那種精巧了。「太精密的東西上了戰場的確不見得實用,而且數量不足也應付不了戰場上的消耗。安田君。你看有沒有辦法通過中國秘密購買一批機器設備呢?他們的機器工業這幾年的發展也很快吧?」

    「購買機器當然沒有問題,等到《中日和約》生效後,戰爭狀態自然就解除了。不過……我們手裡有那麼多錢麼?」

    「如果能重開中日特種貿易的話……」加籐浩話說了一半就停了下來,目光定定地看著安田。所謂特種貿易就是指販賣人口和出國拉皮條之類的,是安田主持日本內務人民委員部時為日g開闢的一條財路。不過從去年朝鮮戰役開始,中日間的特種貿易就完全停止了,去年7月同英國開戰後。日本在南洋地區的特種貿易也完全停止。

    安田康夫想了想,回答道:「這恐怕有點困難,現在中國實行的是戰時經濟。大城市內的**大都生意蕭條……而且在《中日和約》生效後,原先的《日華合邦條約》同時也就失效了。之後再前往中國的我國女子就不能獲得中國公民權,屬於非法入境。不過南洋地區素來富庶,我們可以搜刮南洋的財富來維持戰爭。」

    加籐浩當然知道南洋富庶。但是內務人民委員會是不可能主導搜刮南洋殖民地的工作。這裡面的功勞和油水還不都是海陸軍的?安田好像忽然想到了什麼,問加籐道:「z計劃裡面有沒有管制南洋佔領區的方案?」

    加籐搖搖頭,安田接著往下說:「南洋可是個撈錢的好地方,礦產資源非常豐富,土地肥沃,商業也極為發達。不過那裡工商業除了掌握在西方殖民者手中,就掌握在華人資本家手裡,這些華人資本家都是有中國國籍的……如果我們要對南洋經濟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話。中國人搞不好要和咱們翻臉,而且好端端的南洋經濟也會被破壞掉!」

    「安田君。你的意思是……在南洋走資本主義道路?可我們畢竟是社會主義國家啊,怎麼能允許南洋的華人資本家繼續剝削勞動人民呢?而且蘇聯那邊也不好交代。」

    安田冷冷瞥了加籐一眼:「政權都快沒有了,還顧得了主義?」他湊到加籐跟前壓低聲音:「加籐君難道不知道英國人、荷蘭人每年從馬來亞和荷屬東印度刮到多少油水?而且那些油水中的大部分不是流進英荷兩國的國庫,而是進了私人的腰包……那些殖民地官員哪個不是腰纏萬貫的大富翁?就算不做官了,口袋裡的錢也夠揮霍三輩子的!

    而且現在的局勢可不利於世界革命,咱們同美國開戰更是勝負難料!你我就不要為將來打算一二?我這次在中國見到了不少24年流亡過去的日本人……他們全都入了中國籍,也沒有受到什麼歧視,和其他中國人擁有一樣的權利義務,還有自己的政黨,更有不少人在中國發家致富。現在中國的四大財閥裡面有一個和族財閥就是這些流亡日本人的……聽說那些財閥的錢比日本革命前他們在日本時還要多!」

    這個……是要留後路麼?安田的話已經說的這麼露骨,加籐浩哪裡還能聽不明白。說實話,看好日美一戰的人真的是沒有幾個的,哪怕是提出z計劃的山本五十六也在日g政治局擴大會議上坦言,日本戰勝美國的可能性接近於零,唯一的機會就是國際形勢發生有利於日本的變化,或是蘇聯打敗中德,或是中德因為蘇聯戰後處置問題同英美法開戰。總之,一切變局都不是日本可以控制的。如果這些變局沒有出現,或者沒有如日本的如意算盤那樣發展,日本gcd的紅色江山可就難保了!到那時,廣大日本gc主義戰士們,特別是日g高層幹部又要到何處去呢?

    留在國內領導日本勞動人民打游擊?這恐怕有點一廂情願。日本gcd上台以來,真的沒有給老百姓帶來什麼好處,而且也沒有天皇家族那樣的根基。要是這次對外擴張戰爭徹底失敗,幾千萬日本刁民不起來發動反革命暴動才真是奇跡了。如果日g上下真的有選擇的話,他們根本就不可能打這場沒有任何贏面的戰爭。不過在鋌而走險的同時。再謀劃一條退路,看來也是不錯的選擇。

    想到這裡,加籐浩長吁了口氣。露出久違的輕鬆表情,壓低聲音回答道:「安田君,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不過這個話不能直接和武田主席說,還是先見一見蘭夫人吧,別看主席身邊有不少俄國女人,不過蘭夫人的地位還是不可動搖的。只要說通了夫人,這件事情就成功了八成!這樣我們同美國打仗的時候就沒有後顧之憂了!」

    安田康夫點了點頭。

    ……

    就在安田康夫和加籐浩兩人忙著為千千萬萬日本gcd幹部免除後顧之憂的時候。常瑞青正在南京湯山的總理府內忙碌著。

    「總理,這是今年第三季度的財政收支報告。財政部的廖部長說,由於中美貿易的恢復。今年第三季度的政府財政收入情況遠遠好於去年同期。還有,財政部最近一期的20億元長期戰爭國債的發行情況也非常不錯,估計可以超額完成發行計劃,財政部調研後發現。主要是南洋資本大量購買所致……」

    張君勱將財政部剛剛送來的報告放在桌上。常瑞青翻看了一下,就在報告最後簽了名,然後交還給張君勱道:「仲愷先生做得不錯,君勱,替我轉告他,要加快制定遺產稅、特別消費稅和暴利稅的稅收辦法,一定要趕在年內交議會表決。」說完,就扭頭看著走進辦公室來商量對美對日關係調整的汪精衛和回國述職的中國駐美大使顧維鈞:「兆銘。中日和約的事情已經告訴少川先生了麼?」

    「已經知道了。」汪精衛注意到常瑞青臉上那股淡淡的擔憂表情,微笑道:「總理。羅斯福根本沒有把日本放在眼裡,我們同日本和解說不定是正中其下懷,要是沒有這一紙和約,日本又怎麼敢對美作戰呢?如果日本不敢動手,羅斯福想把美國帶入戰爭說不定還有大費一番手腳,所以現在不必擔心我們同美國的關係會因此破裂。」

    「其實美國人也沒有立即打敗日本將之佔領的打算。」顧維鈞笑了笑,說道:「我們不能以中國的思路看待美國,因為羅斯福這個總統的權力很小。他們的國會對政府開支管理很嚴,如果不進入戰時狀態,羅斯福想要大幅增加軍費開支是根本不可能的。現在美國的報紙上面都分析說,羅斯福總統的對日壓迫政策,就是為了讓美國進入戰時,而讓美國進入戰時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利用巨額軍費開支來拉動經濟,刺激就業,打敗日本染指西太平洋只是次要的目的。」

    「那美國的輿論是否支持羅斯福的對日壓迫政策呢?」常瑞青有些疑惑地追問。他雖然熟知原本的二戰歷史,但是對那個時代美國老百姓的心思實在是摸不太透的。

    顧維鈞摸了摸八字鬍,斟酌了一下用詞,說道:「美國輿論雖然一天到晚高喊什麼孤立主義,好像很害怕打仗的樣子,其實這是外界的誤解。事實上,美國人是非常好戰的,一點不亞於德國人和俄國人。不過他們也是非常精明的,不願意打虧本的戰爭。上一次世界大戰,他們傷亡了30萬,最後沒有撈到多少好處(當然不算之前的戰爭財),所以覺得虧本了,才會對歐洲的戰爭敬而遠之。不過日本美國是不怕的,因此對羅斯福的對日壓迫政策也沒有多大的反對意見,這才使得羅斯福能夠一步步推動這個政策至今。如果日本這一次還忍著不下手,那麼羅斯福肯定還能進一步推出對日壓迫政策,因為美國的民意其實是支持他的。」

    「如果美國辛辛苦苦打敗的日本,最後被我們給吞併了呢?美國人還會支持他這個總統麼?」常瑞青輕輕敲敲桌面,反問道。

    顧維鈞聞言一愣,他不是知日派,對吞併日本這件事情一直不怎麼看好。旁邊的汪精衛卻笑著回答道:「如果真的到了那一步,美國人肯定對咱們不滿,所以我們必須讓美日在這場戰爭中兩敗俱傷,這樣我們才能順利完成日華合邦,永遠消除日本這個潛在的大患。」

    「日華合邦?真的能做到麼?」顧維鈞將信將疑地搖了搖頭。「總理,恕我直言,我是一點想不出實現合邦的辦法,而且現在連《日華合邦條約》都已經廢除了……」

    「日華合邦是一定能做到的!」常瑞青重重點了點頭,冷笑道:「不過不是憑借一紙條約,而是要用武力去征服!日本人素來服從強者,要讓他們追隨我們,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將他們徹底打垮,完全佔領日本!」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