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鐵血大民國

正文 第738 錯誤的戰爭 二十 來了麼? 文 / 大羅羅

    飛機發動機轉動時發出的嗡嗡聲忽然響了起來,由遠及近越來越響,遲到的空中支援終於來了。

    「長官,我們的飛機來了!」

    正在韋維爾和史迪威因為戰局逆轉而驚慌失措的時候,身邊的參謀忽然興奮地大喊起來。兩人抬頭望去,數十架颶風戰鬥機和另外數十架不認識的飛機組成的空中支援邊隊已經出現在天空中。由於此刻的戰場非常混亂,很容易發生誤傷,所以韋維爾和史迪威連忙下令裝甲兵往坦克和裝甲車頂上覆蓋國旗,同時讓炮兵將紅色信號彈打到蘇印坦克步兵集群的頭上,好讓天空中的飛機迅速找到目標。

    「這下好了,我們的飛機來了,這下勝利還是屬於我們的!讓巴頓將軍做好進攻準備,等空軍消滅了蘇聯人的坦克後就立即進攻!」下達了命令後,史迪威中將就舉起望遠鏡,注視著前方的蘇軍坦克,等著看飛機打坦克的好戲了。

    「旅長同志,發現英美坦克!發現英美坦克!」蘇聯紅空軍第101轟炸航空旅的旅長克拉索夫斯基的耳邊響起了投彈手兼領航員列柳申科興奮的聲音。

    他們這個轟炸航空旅裡面所有的飛行員,包括克拉索夫斯基在內,都在蘇聯援日航空總隊呆過,參加過第一次夏威夷大海戰,戰鬥經驗無比豐富,是蘇聯紅空軍精英中的精英。就在幾個小時前,他們又空襲了突入波斯灣的英美聯合艦隊,克拉索夫斯基駕駛的伊爾-2強擊機還將一枚500公斤炸彈扔到了一艘美國航空母艦上面!他這個老手倒還能保持表面的鎮定,不過負責投彈的列柳申科就興奮的不行了,現在聽他說話的聲音都好像要笑起來了,而且頭腦也有點發熱,搞不好都快分不清敵我了。

    「列柳申科,還遠著呢,在這個距離上可分清誰是誰……現在不是炸航空母艦。而是攻擊坦克,從現在這個高度和距離根本不可能分清坦克的型號。」

    「不,旅長同志,不用分清坦克的型號。」列柳申科道:「所有的坦克車頂上都有國旗,紅旗是我們的人,米字旗是英國人,星條旗是美國人。還有綠旗幟是哈里發反動派的人。」

    「什麼!?」克拉索夫斯基一愣,心道:「敵人還會插上旗子讓你來打?這是什麼規矩啊?」他伸長脖子往下面一看,看不上麼,每一輛『小坦克』上面都有一面旗子,目標倒是挺好認的!看來英美的規矩就是和中德不一樣,比較老實。沒有那麼反動……不過還是要消滅的!」

    想到這裡,克拉索夫斯基立刻打開電台吩咐道:「全體請注意,我是克拉索夫斯基旅長,敵人現在就在我們的左前方,我命令下降高度到2000米,伊爾-18先上,俯衝投彈。伊爾-2強擊機第二波,先投炸彈,再用23mm航炮掃射……注意!目標都覆蓋有米字旗、星條旗或綠旗,覆蓋紅旗的是我們的坦克。」

    在機載電台裡傳來旅長同志的聲音後不久,36架伊爾-18就率先開始朝地面上的蓋著星條旗的一隊美國m3格蘭特坦克俯衝。俯衝的過程出奇的順利,英美部隊的地面火力居然沒有開火阻擾,下面的步兵也沒有躲閃,一個個都傻乎乎地站在那裡等著挨炸。

    「轟轟轟……」

    72枚50公斤的炸彈就在美軍行軍隊列當中炸開了。一團團火光升起,十幾輛m3格蘭特中型坦克和差不多數量的其他車輛都同時中招,要麼被炸成碎片,要麼就中彈起火,總之都得到了應有的下場!至於那些老老實實站著挨炸的美國大兵就更慘了,被成排成排的打死!還有一些沒死透的還發出一陣陣撕心裂肺的慘叫聲,真是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啊!

    「這些美國人還真是笨啊,怪不得老打敗仗,要是德國佬和中國人也那麼笨就好了,世界革命一定已經勝利了!」

    以上是剛剛扔完炸彈的蘇聯紅色飛行員們的心聲。而下面挨了炸的美國佬則在罵英國人笨。還有一個笨頭笨腦的巴頓將軍站在吉普車座椅上面用一把0.45英吋口徑的左輪手槍在向空中射擊,一邊開槍還一邊大罵道:「該死的英國佬,往哪兒扔炸彈呢!長不長眼睛啊!」

    呃,實際上這個時代的地空配合比不了後世,誤傷誤炸什麼的非常普遍,在之前的作戰中,巴頓指揮的裝甲部隊也曾經誤炸過幾次,不過現在都在車頂上蓋了星條旗還被炸,真是太過分了!

    這個時候,伊爾-2強擊機的攻擊也開始了。這款飛機同歷史上那架被德軍稱為「黑色死神」的裝甲對地攻擊機同名,但卻完全不是一回事兒。憑現在蘇聯航空工業的水平可生產不了這種飛機。事實上,伊爾-2是伊爾-1的改進型,都是以英國的颶風式戰鬥機為藍本開發出來的,比伊爾-1堅固,不過卻仍然沒有裝甲,載彈量也差不多,最大的改進就是安裝了兩門23mm的航炮,可以從空中攻擊敵軍坦克的側後,此外還安裝了性能更加穩定的米庫林am-34型發動機,擁有1300匹馬力的最大功率——當然是紙面上的數據,同英美中德這些資本主義國家不同,蘇聯武器裝備的實際性能往往比紙面數據差了許多,基本上可以打個七八折。不過這款伊爾-2仍然不失為一種性能優越的強擊機,在幾個小時前的波斯灣大海戰中就讓美英海軍吃了大虧,現在又給英國人的裝甲部隊帶來了滅頂之災。

    「史迪威將軍,這不是我們的飛機,這不是英國飛機!這是蘇聯飛機!」韋維爾指著空中一架正在用機炮掃射英國裝甲車的伊爾-2吼了起來。其實用不著他提醒,史迪威也已經知道對方是蘇聯飛機了,他已經從望遠鏡裡面看見飛機機翼上那兩枚閃閃紅星了!

    林祚大和馬步芳兩個也當了回笨蛋,正定定地看著蘇聯飛機從空中屠殺英美裝甲車輛。很顯然,已經適應了在絕對空優情況下作戰的他們根本也沒想有一天會遭到蘇聯飛機的空襲。不過還好,蘇聯飛行員首先的打擊目標還是英美,因為他們是帝國主義,蓋綠旗的哈里發軍是反動派,帝國主義比反動派壞。所以要優先打擊。

    不過戰場上面也有對飛機轟炸反應敏捷的,就是蘇聯和印度的紅軍戰士們,他們早就被帝國主義的飛機炸習慣了,所以看到飛機過來,也不管是誰家的,總之先找個彈坑什麼的躲起來再說。就在他們趴在彈坑裡面或是沙丘背後,呆呆地看著自家飛機大顯神威轟炸帝國主義的時候。崔可夫催促進攻的命令已經下來了,命令簡單明瞭:「不要管天空中的飛機,立即發動強襲,趁著敵人最慌亂的時候,給予最致命的一擊!」

    戰場的紅軍戰士們大多都是老兵,雖然之前沒打過什麼地空配合。但還是見識過的——在挨打的時候。所以接到崔可夫的命令後沒有絲毫猶豫,就再次發起衝擊。與此同時,崔可夫也下達了總攻擊的命令,除了已經出擊的包括第39坦克軍主力和兩個印度步兵師再內的裝甲集群,又投入了6個印度步兵師作為第二波力量,還讓兩個印度騎兵師包抄對方的左翼。

    戰場之上,鐵流滾滾。浩浩蕩蕩,十幾萬蘇聯和印度紅軍發起了決定性的總攻!

    ……

    南京湯山的國防部作戰室第一時間就收到了英美聯軍在胡賴斯慘敗的電報,趙振拿著電報一臉幸災樂禍地笑道:「總理,好消息!這是林祚大的電報,英美聯軍的裝甲部隊已經被老毛子打敗了。十個裝甲師被一個蘇聯坦克軍打垮,真是丟人丟到姥姥家了,哈哈……這仗打完,羅斯福和張伯倫估計要找我們幫著去收拾殘局了。」

    雖然英美在中東栽了大跟頭。不過中國國防軍的高層對打敗蘇聯、印度、日本這三國還是充滿信心,所以他們的目光還是著眼戰後。常瑞青也滿意的點點頭,拿起電報看到上面蘇聯飛機空襲英美裝甲部隊的文字,微微皺眉道:「蘇聯的這款強擊機好像不錯,咱們什麼時候能夠拿出差不多的東西來?」

    「已經定型了,」空軍總司令楊仙逸答道:「在德國福克.沃爾夫公司的fw-189的基礎上進行研發的,發動機改裝880匹馬力的bmw-121。發動機、燃料箱和駕駛艙都加裝裝甲,此外在雙翼翼根處各安裝一門37mm的機炮,這樣就足夠對付蘇聯坦克了。第一中央飛機製造廠報告,這款空軍代號為強—1獵戶的強擊機在這個月內就能正式投產。第一批18架強—1獵戶式強擊機可以在6月底之前交付空軍。」

    「還有我們的遠程轟炸機什麼時候可以定型?已經搞了許多年了吧?」

    「有6年了,前前後後出了6架原型機,都不符合空軍的要求,最新的研轟七原型機已經出來了。上個月我已經去看過這架飛機了,可是個大傢伙啊,長:23米,高:5.9米,翼展:32.1米,全重:26.1噸,裝配四台1600匹馬力的bmw-801空冷式發動機,最大航程超過3000公里,巡航速度293公里/小時,最大速度506公里/小時,最大飛行高度10889米。」

    「聽上去還不錯。」常瑞青點了點頭,心道:「這款飛機的性能數據和歷史上美國的b-17差不多,等到飛機定型的時候,1800馬力或2000馬力的空冷式發動機也該出來了,到時候飛機的性能還會更進一步,應該能用來進行戰略轟炸。如果能拿下伊拉克,就能從那裡起飛去轟炸巴庫和格羅茲尼的油田了!不過要用來扔原子彈,這架飛機還是小了些……」

    「看來英美退出中東已經是時間問題了,那麼接下來就看我們的了!」常瑞青冷冷笑著,將手中的電報往桌上一拍,笑道:「去把白健生、彭d懷和林祚大都給我召到南京來,國防部要開會討論中東和印度作戰問題!」

    ……

    美國首都華盛頓西北,卡托克廷山莊。

    「總統先生,請您聽我說,中東的局勢還有挽救的餘地,歐內斯特.金上將指揮的艦隊已經突出霍爾木茲海峽。只損失了三條運兵船和一條驅逐艦,下一步金上將和弗雷登多爾中將準備在馬斯喀特附近登陸,史迪威將軍和韋維爾將軍已經收拾部隊退回利雅得,餘部還有十幾萬人和兩百多輛坦克裝甲車……」

    羅斯福總統是在新落成的卡托克廷山莊,也就是歷史上的戴維營渡假時,從電話裡聽到胡賴斯戰役敗北和美英聯合艦隊遭受空襲損失慘重這兩個壞消息的。

    聽到電話那頭的麥克阿瑟用極其低落的語氣給自己打氣,說什麼中東局勢還可以挽救之類的話。羅斯福只是面帶苦笑地搖了搖頭。因為他知道,美國在中東真正的對手並不是印度和蘇聯,而是德國和中國這兩個虎視眈眈的盟友!現在美英在中東的失敗肯定會成為中德出兵的借口,更麻煩的是現在美國還能承受中東會戰的暫時失利,但是英國卻實在堅持不下去了。持續多年的印度戰爭已經掏空了大英帝國,第二次世界大戰打響以來的一連串失敗又徹底傷了英國的元氣。而這次的第二次中東會戰又賭上了英國最後的本錢,連他們在中東的最後根據地埃及都丟掉了。現在倫敦已經是個輸光了一切的窮鬼,再也沒有資格在作為一個大玩家,參加這場世界性的戰爭賭局了!而英國一退出,中德兩國必然乘虛而入,靠美國一家之力也不可能擋得住他們……現在唯一的辦法只有同中德妥協,爭取多保住一些利益了。

    就在羅斯福思考著要如何在中東善後。力爭和中德兩國來個三分中東的時候,辦公室的大門卻被猛地撞開,總統海軍副官卡頓上校飛快地衝了進來。

    「總統先生,不好了……」

    麥克阿瑟的話還沒有說完,羅斯福朝卡頓擺了擺手,讓他等候一會兒,可是卡頓上校好像沒有看見似的,還是大聲嚷嚷道:「一個小時前。巴拿馬運河遭到了日本飛機的攻擊!6座船閘全部嚴重受損……總統先生,巴拿馬運河至少要10個月無法正常通航!」

    「巴拿馬運河?!」羅斯福總統的腦袋嗡一下就大了(本來就大),他是當過海軍助理部長的,當然知道巴拿馬運河對美國海軍的重要性。因為美國的重工業基地是在東海岸,大部分的造船廠也在東海岸,而太平洋戰場又緊靠西海岸。如果巴拿馬運河無法通航,美國造船廠裡面造出來的軍艦就必須要繞道12000多海裡才能抵達西海岸的聖迪戈。

    12000多海裡的航程對大型軍艦來說可不是什麼短距離。以20節的航速要開上600個小時,也就是25天。耽誤軍情不說,還會造成軍艦機械的磨損和海軍人員的疲勞。而且……羅斯福突然又想到一個問題,日本飛機怎麼飛到巴拿馬運河的?

    卡頓上校好像知道羅斯福心裡面的想法。「是自殺式飛機。裝滿了炸彈直接撞擊巴拿馬運河的船閘,還撞沉了一艘正在通過運河的大型油輪……」

    「可是這些自殺式飛機又是從哪裡飛來的呢?」羅斯福瞪大了眼睛看著卡頓上校:「難道日本航空母艦跑到巴拿馬運河附近了!」

    「不,不大可能吧?」卡頓上校想了想:「從日本本土到巴拿馬的直線距離都有7500海里……而且,如果是從航母起飛的,他們為什麼要進行自殺式攻擊呢?萊希上將在電話中說,攻擊巴拿馬運河的日本飛機總共只有12架,如果是航母艦載機的話,是不是少了一點?」

    「不是航空母艦?那是從哪裡起飛的?」

    「或許是……空中母艦吧?」

    「空中母艦?上校,你是指飛艇麼?」羅斯福追問道。

    「就是飛艇,這樣的空中母艦我們也有,可以攜帶5到6架飛機,在空中航行的時速可以達到一百多公里,航程超過15000公里。」卡頓上校介紹道。「幾個月前我們曾經得到中國人的通報,日本從他們那裡購買了幾艘天宮級大型客運飛艇。為此海軍還加強了聖迪戈的防空力量,沒想到日本人竟然……」

    「該死!」羅斯福猛地一拍桌子,臉色陰沉的可怕:「日本人今天可以用飛艇攜帶自殺飛機攻擊巴拿馬運河,明天就能去攻擊聖弗朗西斯科和洛杉磯!我們的西海岸要永無寧日了!上校,去準備汽車,我要返回華盛頓召集陸海軍高級將領和內閣部長開會!」。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