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鐵血大民國

正文 第746 世界革命失敗的開始 還有嗎? 文 / 大羅羅

    「……現在我們印度革命事業又一次邁向輝煌了,經過十二年的艱苦奮鬥特別是最近三年的勝利大飛躍,我們的重工業很就將超過英國這個老牌帝國主義強國了!這也將意味著國際gc主義運動在經歷了十幾年的低潮期後,終於在我們兩千萬印度人民革命黨人和一萬萬五千萬印度人民的帶領下,迎來了又一個輝煌勝利。考慮到目前資本主義世界正在經歷的經濟危機和美德冷戰,第二次世界革命很可能在將在十年或二十年內爆發。而我阿塔爾.庫馬爾.乍裡亞作為一名參加過第一次世界革命的老國際主義戰士,決定將我在第一次世界革命中所經歷的一切,將我所知道的世界革命興起和失敗的原因,將印度在那場革命中所取得的短暫輝煌,用文字的形式如實闡述出來,給未來的革命者留作參考,希望未來的革命者可以吸取我們的教訓,避免我們所犯的一些錯誤。」——以上摘自印度人民共和國第二代偉大領袖阿塔爾.庫馬爾.乍裡亞的回憶錄《寫在第二次世界革命之前》,不過這本書在印度人民共和國崩潰後又有了另一個書名《世界革命失敗的開始》。

    「同志們!第三次夏威夷大海戰爆發了!」印度加爾各答的威廉堡內,一群蘇聯紅軍參謀人員正忙進忙出佈置印度東北方面軍司令部時,一個二十多歲的印度阿三滿臉興奮地衝進了作戰室。作戰室裡面幾名老資格的蘇聯紅軍高級參謀忍不住微微皺眉,但是誰也沒有批評這個大呼小叫的印度人。因為他就是阿塔爾.庫馬爾.乍裡亞,印度偉大領袖魯易的長子。未來印度革命和亞洲革命事業的接班人。

    而且這位乍裡亞同志在印度東北方面軍中的地位也不低,由於在中東保衛戰中的傑出表現,乍裡亞在6月底的時候獲得了托洛茨基同志的嘉獎和一枚金質列寧獎章——這可是代表著蘇聯紅軍最高榮譽的勳章,一般只有蘇聯紅軍集團軍一級的指揮員才有可能獲得。團級參謀乍裡亞能夠得到這樣的勳章,一定是有什麼傑出貢獻了!根據印度國內的傳言,這位乍裡亞同志其實就是胡賴斯戰役的真正指揮者,崔可夫不過是擺擺樣子的架子貨罷了!

    乍裡亞朝作戰室裡幾個年長一些的蘇軍軍官微微點頭示意,然後就推門走進最裡面的布柳赫爾的辦公室。這間寬敞的辦公室已經坐了不少人了。他們中有布柳赫爾、鮑羅廷、別爾津、科涅夫、巴甫洛夫,幾乎所有在印度的蘇聯二級集團軍指揮員以上的軍官都圍在地圖旁邊,細細研究將要開始的英帕爾——**戰役。而乍裡亞同志現在也有資格參加這樣的會議了,因為他的最職位是印度東北方面軍政治部副主任、代理主任(一下子當方面軍政治部主任升得有點,怕人說閒話,所以先當副的,至於那位正主任是永遠不會上任的。就由乍裡亞一直代理下去吧。

    「同志們,日本同志開始進攻歐胡島了!」乍裡亞將一份電報遞給了布柳赫爾。「世界革命的**已經到來啦!」

    屋子裡的幾個俄國佬互相看看,心道:「哪裡是世界革命的**到了,明明是世界反革命的**馬上就要到了!」

    「知道了,乍裡亞同志,美日之間的戰爭同我們沒有什麼關係。」布柳赫爾接過電報看來一眼。淡淡地道。他其實是在婉轉地告訴乍裡亞,不要對日本海軍抱有太大的希望,他們就算打下歐胡島,下一個目標也是澳洲,不會真的來幫印度的。

    「怎麼會沒有關係呢?美國也是我們的大敵。他們的艦隊現在還在阿拉伯海和印度洋上游弋,馬斯喀特、哈伊馬角、大馬士革和貝魯特還在美國人手中呢!」革命接班人大手一揮很有氣勢地道。眾人一聽。也覺得乍裡亞同志的話有點道理,只是布柳赫爾的臉上有些尷尬。鮑羅廷看到這一幕,忙轉開話題道:「乍裡亞同志,我們剛才商量出一個在**——英帕爾地區作戰的計劃,想聽一下你的意見。」

    現在中國**和緬甸、英帕爾等地的中國國防軍(韓國國防軍都統一由中國緬甸方面軍指揮。而彭d懷則繼續在實行消極作戰的方略,在**和英帕爾戰場上全面採取守勢,只是出動空軍轟炸印度東北的大城市,給印度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了極大的損失。消息傳到德裡,魯易非常惱怒,立即指示印度東北方面軍向英帕爾要塞發動進攻。不過以布柳赫爾為首的印度東北方面軍的高級指揮官們卻不同意這麼打。

    擔任印度東北方面軍參謀長的巴甫洛夫拿起教鞭指著地圖上的喜馬拉雅山一線說道:「我們的計劃是向喜馬拉雅山的各個主要山口發動進攻,同中國人打消耗戰,他們在**的軍隊不多,只有一個山地軍,而且後勤很成問題,拼消耗不是我們的對手。一旦**的中**隊撐不住,英帕爾的中**隊就只能主動出擊,我們可以在那加地區或東孟加拉地區打敗他們,萬一戰事不利我們還可以……」

    聽到巴甫洛夫提出的方案,乍裡亞的臉色一下難看起來。現在印度東北地區天天在挨炸,每天都有上千人被炸死,而且還不止是死人,加爾各答的兵工廠、造船廠、發電廠,賈姆謝普爾的鋼鐵廠都在挨炸,印度的重工業可就這麼點骨血,要是都讓中國人炸沒了,將來印度要怎麼崛起?

    而且進攻喜馬拉雅山山口的戰術也明顯在瞎胡鬧,那裡的海拔都在四、五千米以上,人到了那裡喘氣都難,還怎麼打仗?而中國的第三山地軍都是由**、青海的當地人組成的,早就習慣高原氣候了。生活在平原上的印度人怎麼能和他們在高原打?就算能獲勝,肯定也是用屍山血海填出來的。雖然印度人口多,但也不能這樣消耗啊!

    「布柳赫爾同志,我們為什麼不直接進攻英帕爾?」不等巴甫洛夫把整個作戰計劃說完,乍裡亞就迫不及待向布柳赫爾提出疑問了。「按照巴甫洛夫同志剛才介紹的計劃,我們在喜馬拉雅山一線最少要付出敵人10倍的傷亡,印度不能同中國打這樣的消耗戰,雖然我們有3.5億人口,但是中國人卻多達6億!」

    乍裡亞的聲音很輕。但卻代表著印度最高領袖魯易,布柳赫爾也不敢怠慢,他從巴甫洛夫手中接過教鞭,指著地圖上的英帕爾道:「英帕爾是位於印度和緬甸交界地區的一座要塞城市,周圍被曼尼普爾山脈包圍,城市建立在一塊長40英里,寬20英里的平原上。早先就是英軍的要塞,中國人接管了那裡以後又進行了大規模擴建,將那裡變成了一個巨大的軍事和後勤補給基地。平原上遍佈著防禦工事、炮兵陣地、軍營、機場、醫院、倉庫和油庫。現在駐守在英帕爾要塞的部隊是華軍第15集團軍的第43、第44和第45軍,韓軍第1集團軍的第1、第2和第3軍,華軍第一裝甲騎兵軍,華軍第五航空軍等部。總兵力超過40萬。擁有坦克700多輛,飛機1000多架。還在周圍的山區和交通要道附近修建了大量的防禦工事,很不好對付。而且在緬甸還有華軍第16集團軍、韓軍第2集團軍和華軍海軍西洋艦隊,隨時有可能在印度東北海岸登陸,也有可能增援英帕爾要塞。」他調整了一下語氣。沉聲道:「因為多年的戰爭。中國國防軍的作戰經驗非常豐富,絕非美英軍隊可比。而且他們的工業實力非常強大。很可能已經超過蘇聯,武器裝備在德國技術的支持下也非常精良,特別是他們的飛機和坦克比蘇聯至少領先一代。如果我們選擇喜馬拉雅山沿線為戰場,中國人受制於地形和後勤法發揮他們在裝備上的優勢,數量也同樣處於絕對劣勢。雖然有地形之利,但我們只要不惜傷亡還是可以取勝的。如果把戰場放在英帕爾,敵人的後勤運輸有充分保證,還有制海權的便利,哪怕投入再多的兵力也沒有勝算。而且英帕爾周圍的地形根本擺不開太多的部隊,我們的數量優勢也從發揮,最後只能一批批投入戰場,打成添油戰術。」

    同中帝國主義的戰爭看來很不好打!聽了布柳赫爾的介紹,原本信心十足的乍裡亞都是滿臉憂色。如果將主攻方向擺在喜馬拉雅山,那中國人憑借地利至少能打出1:10的交換比;如果打英帕爾,恐怕就是付出10倍的傷亡也打不贏!印度的人口是多,但現在的消耗也實在太大太了,蘇聯戰場上每個月要送60萬過去,中東戰場打了三四個月已經死傷一百五六十萬!而且還沒有到頭的希望,美英還沒有最後放棄,德國人和中國人已經在向中東派兵了,阿拉伯帝國的軍隊也在迅速擴充當中。印度西北戰場也是一副大戰將臨的架勢,如果**——英帕爾戰場上再是每個月死掉二三十萬,印度的損失恐怕要達到每月一百多萬了……

    「乍裡亞同志,我們的武器裝備和後勤補給恐怕也很難支撐在英帕爾同敵人打消耗戰。」擔任gc國際駐印度gcd總顧問的鮑羅廷這時接過了話題,現在蘇聯援印物資是由他全面負責的。他說:「如果要打英帕爾,那就是要動用大量的重武器,否則是沒有辦法開打的。但是印度紅軍現在的重武器不多,藥儲備也不足。整個東北方面軍擁有的100mm口徑以上的重炮只有366門,炮不足30萬發;擁有的45mm口徑、76.2mm口徑的反坦克炮只有121門,炮不到1萬5千發。這樣的火力根本沒有辦法打英帕爾……」

    「為什麼不從蘇聯多運一些過來呢?」乍裡亞皺著眉頭追問道。

    鮑羅廷苦笑著道:「太遠了,乍裡亞同志。你知道從莫斯科到加爾各答的路上交通線有多少公里麼?而且其中有很長一段是沒有鐵路的。這樣的運輸條件根本不可能支撐幾百萬裝備精良的陸軍,所以只能將就一下了……」

    其實他沒有完全和乍裡亞說實話。蘇聯的重工業雖然比較強大,但是要供應的部隊實在太多,除了蘇聯本身的2000多萬紅軍,中東戰場的300多萬印度紅軍,100多萬中東當地的人民軍,還有印度本土的幾百萬軍隊,總共都超過3000萬了!而且這些部隊中的大多數要麼正在進行高強度的作戰,要麼即將進行高強度的作戰。都需要大量補充武器裝備,蘇聯的兵工廠根本來不及生產,所以只好不斷降低軍隊的裝備水平,用數量來補質量。

    看到乍裡亞沉默不語,布柳赫爾輕輕吁了口氣,他知道這位太子爺已經被說服了——其實乍裡亞同志雖然稍有些「沒大沒小」,但並不是不講道理的糊塗蟲。否則他老爹也不會培養他做革命接班人了。只要說服了乍裡亞,那麼魯易也一定會支持自己的提出的計劃,**——英帕爾戰役多少就能有些勝算了。就在他準備再加把勁兒好一舉說服乍裡亞的時候,刺耳的空襲警報聲忽然響了起來,中國空軍的轟炸機群已經飛臨加爾各答了。

    ……

    「美聯社報道,中國空軍今天出動一千架飛機對印度加爾各答地區進行轟炸。中國空軍發言人聲稱此次轟炸非常成功,加爾各答市的發電廠、煤氣廠、兵工廠都遭到了嚴重毀壞……」

    「美聯社中東消息,今天美軍第8集團軍在上千加飛機的掩護下,成功從大馬士革突圍,15萬美軍已經安全退往貝魯特。」

    「據美聯社歐胡島消息。日本戰列艦對歐胡島的炮擊仍然在繼續,日本海軍航空兵也出動了數百架次飛機參與攻擊。海軍太平洋艦隊發言人表示:駐歐胡島的海陸軍有力量擊退任何進攻。歐胡島防禦固若金湯。」

    「美聯社西伯利亞消息,西伯利亞戰場近日來持續保持平靜,中蘇兩**隊不時爆發小規模交火,但是並沒有發生大戰的跡象。中國西伯利亞方面軍發言人聲稱,西伯利亞方面軍的作戰必須服從於中國整體軍事部署之需要……德國駐中**事代表團團長馮.澤克特大將表示,中國方面的軍事行動事先都同德方進行過協商,西伯利亞和中亞戰場的平靜局面是得到德方認可的。」

    「哈里,看來我們有大麻煩了……中國人把印度擺在蘇聯之前了,搞不好還會把日本擺在蘇聯之前!」

    夏季的華盛頓還是非常炎熱的,羅斯福坐在戶旁邊,戶敞開著,陣陣涼風從外面吹進來,橢圓形辦公室裡的溫度頓時下降了不少。

    霍普金斯精打采地坐在沙發上,他剛剛從中國返回,中方雖然給了他極高的禮遇,但是在關鍵問題上並沒有做出讓步。他的手上夾著支香煙,聞言後先是吸了幾口煙,然後才苦笑幾聲:「總統先生,恐怕打算最後解決蘇聯的不僅是中國,德國人極有可能也在打同樣的主意。我認為,馮.澤克特的講話是真心的,德國人認可了中國在東線的靜坐戰。」

    美國駐德國的軍事代表團發來的最報告顯示,德軍對蘇聯西部的進攻時間又一次推遲了,從原來的6月底推遲到了7月底。同時卻有大量的軍隊被派往埃及的亞歷山大和地中海東部的英國殖民地塞浦路斯島,而且還加了猶太軍團的組建速度擴大了該軍團的規模。種種跡象都表明,希特勒意在今年冬季來臨之前消滅蘇聯。

    羅斯福咧嘴苦笑:「而日本人卻打算先解決歐胡島,然後再去攻打澳大利亞!」

    霍普金斯搖搖頭,有些不解地問道:「日本人在打什麼算盤?難道他們認為在中國人解決印度之後會放過他們?」

    羅斯福卻笑了笑,點上一支雪茄,猛吸了幾口:「哈里,如果說起打仗,我手下的那些將軍真的不怎麼樣,可能還不如武田亨手下的日本將軍,但是要說到對國際局勢的分析,我們倆還是要遠遠超過武田的……武田亨並沒有發現他在中國人的黑名單上排名第二,在托洛茨基之前!所以還在幻想可以在蘇聯滅亡後改換門庭,成為德國人遏制中國的一張王牌呢!」

    霍普金斯想了想,微微點頭,日本人肯定沒有想到這一點,否則現在還哪裡顧得上歐胡島,一定集中全力同中國死磕了。如果美國有辦法提醒日本注意這點就好了……。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