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望族閨秀

正文 第三百五十二章 家門血案 文 / 楚容

    「珠寶銀兩?」方春旎冷笑道,「方家不過是太醫,家業加起來怕都不敵謝府一隅,祖父兩袖清風,父親更是書生意氣,臨死,方家欠下的老宅的債務還是外祖母代為償還的。」方春旎目光發直兀自搖頭,「匪患,供詞本就含糊不清,刑部結案的理由更是荒唐,紕漏四出。更有那『周黑三』,早於十二年前盡數被剿滅,哪裡還來的什麼殘匪?我在宮裡翻看當年祖父留下的醫案方子,就覺得可疑之處甚多,才央告了玨表兄代為去刑部周旋查看當年方家滅門一案的卷宗,去繼續打探太湖匪盜的事。果然另有蹊蹺。」方春旎牙關裡擠出的話都滿是寒意。

    流熏心頭一怵,彷彿千年沉在海底的一個盒子被打開,飛出了怪物張牙舞爪的嚇得她魂飛魄散。她驚問,「不是說,當年方老太爺舉家返鄉,是太湖匪盜……」

    原來本沒有什麼太湖匪盜。

    方春旎說,「我要親自去松江湖查看究竟。去看看當年出事的那片水域,去祭掃祖父和父親的亡魂。」她悠悠道,「還有,老家來人提起,曾經在松江湖附近見一啞巴郎中,面容身材都頗像家父。」

    「這麼說,小姑爹尚在人世?」流熏驚道。如此的秘密石破天驚,十餘年後,竟然有如此的變故。方春旎搖搖頭,「說不清,需要一見才知真假。」

    「熏兒,你莫對我娘提及此事,不能讓她知曉。那日靖安候老夫人的喘病發作是我用偏方醫治,老夫人這些日子恰是去了江南故里祭掃先人,在途中發病,差人快馬加鞭來京討藥。我稟明了外祖母,此病不可耽誤,藥也不是胡亂吃的,因了這由頭,我好說歹說請老祖宗恩許我隨了洪太醫一道下江南為靖安候老夫人診治救急。外祖母已是許了。因此我才急了見你一面,若是遲了,怕老祖宗生疑,就難等你了。」

    旎姐姐要親自去查案?

    流熏拉住她的手急惱道,「姐姐此行,可是比哥哥去河南賑災更是凶險,姐姐……」

    方春旎一笑安撫道,「我心意已決,家門此仇不見天日,我死不瞑目,更無顏苟活面對先父靈位。」她信心滿腹的笑笑,拉進流熏的手輕聲問,「山上是事兒,可是妥了?給你的藥,可是使上了?」

    流熏一笑,點點頭,不言自明。

    方春旎不安的囑咐,「熏兒,姐姐此去,怕是就無法幫到你,快則個把月,慢則……熏兒你好自珍重。姐姐過去有許多事兒瞞你,也是情非得已,若有得罪之處,你就多多擔待,畢竟咱們姐妹一場。」她欲言又止,已是淚水盈眶。

    話別的話聽得流熏心酸,她頻頻點頭,同方春旎執手相望。

    方春旎同流熏淚眼相對,漸漸的,將那冰涼纖長的青蔥玉指從流熏手心一點點抽出,不安的叮囑,「熏兒,你的性子急,日後切記戒急用忍。姐姐知你心頭只恨,只是自己沒有強大,怕是對付他們也是以卵擊石。姐姐勸你,不如退一步,先尋個靠山嫁了,日後再去計較。」

    千言萬語叮囑不盡,姐妹二人依依惜別。

    送走方春旎,流熏滿心落寞孤寂,彷彿空落落的少了什麼。昔日有旎姐姐在身邊,逢事也有個商量的。如今旎姐姐走了,她反是有些心裡無底,坐臥不寧。

    「大小姐,快些吧,老夫人怕是等急了。」白芍催促著,流熏定定神,加快腳步。

    「大小姐莫焦急了,才沈公子回府去給老爺請安,說他也請命去陪咱們大公子去河南賑災呢。沈公子怕大公子有個閃失,說兄弟同去,有個幫襯照應。老夫人聞聽,欣慰的眼淚都流出來,直在誇讚老爺這些年沒有白白栽培沈公子。」白芍絮絮的說。

    流熏心頭一聽,如何平白的沈孤桐忽然決定要陪哥哥去河南去賑災?如今沈孤桐苦於擺脫封氏的要挾,更一心一意要攀附公主做駙馬,可如何的突然改變了心意?更何況,他今兒剛受了一場苦,傷口未癒,不宜遠行,若沒有火燒眉毛的緊要事兒,料他也不該驟然決定隨了哥哥去,若是想請旨前往,沈孤桐早該在哥哥請旨時就在武百官面前挺身而出。

    「呔!怎麼在這裡發呆?」噗通一聲,石頭打在她身後的花叢,撲稜稜的驚飛一群鴉雀,流熏嚇得一驚,就聽一陣促狹的咯咯咯的笑聲,一團火紅飄來,不必問,就是那紈褲十二皇子。

    景璨湊來,打量了流熏問,「咦,這是哭過?眼睛紅紅的似兔子,誰招惹你了?我去尋他理論!」景璨搖搖晃晃的過來,揮揮拳頭,流熏輕福一禮,敷衍著就要躲避。

    景璨有意彎個頭仔細打量流熏,認真地說,「宮裡開蟠桃宴,一品以上的誥命都要去。你去央告一下大人們,帶你一道去熱鬧熱鬧?散散心。」

    流熏如今滿心都是旎姐姐的離去和哥哥子駿去河南賑災隻身犯險,哪裡有心思去赴什麼蟠桃宴?她口中奚落著,「怎麼,蟠桃宴,少不了美猴王大鬧天宮了?」

    「大鬧天宮?有的有的,皇祖母點了戲,那戲目裡就有《大鬧天宮》,皇祖母喜歡熱鬧,一准讓你看到美猴王。」流熏心頭哭笑不得,這十二皇子插科打諢,亦正亦邪,不知他的底細到底如何?可她無心同這富貴閒人去糾纏,就囫圇的應了說,「可巧,我正要去宮裡給十公主請安呢。」

    流熏心想,不如趁機去探探皇上的心意,換上派朝廷大員任八府巡按去賑災,也是為朝廷解眼前之急,可皇上總希望此人能馬到成功不辱使命,哥哥年少,未必能成此大事。她想,皇上也是見武百官相互推諉,逢了朝廷用人,各個畏首畏尾不敢上前,遇到哥哥年少氣盛不知死活深淺的請命,就立時准奏,也是當眾抽了武百官一記響亮的耳光。

    但如今平心靜氣後,皇上總不希望賑災一事有什麼差池,謝府也不希望孫兒有意外。

    更有這沈孤桐,如何從縹緲峰回來就忽然提出要去河南?

    莊大娘穩住他,還說需要個十日才能為他清洗盡那身上的紋身呢。猛然,她記起一事,沈孤桐並未直接回府,派去監視的人曾說,沈孤桐從飄渺峰回城,逕直去了刑部封尚書府。難道,是封三畏……流熏心頭一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