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望族閨秀

正文 第四百一十九章 歹毒 文 / 楚容

    直守到夜色沉沉,世子景玨才從昏睡中醒來。

    他喘息幾聲,朦朧中看到了流熏,一把握住她的手沙啞的聲音道,「熏兒,這是哪裡?」

    那手冰涼,卻是竭盡了氣力生怕她遁逃一般。流熏望著他,沉吟不語,想起旎姐姐賭氣說的那番話,她將信將疑,含了些賭氣的口氣反問,「玨哥哥以為這是什麼所在?」

    景玨極力起身,不想身子一動,反牽動傷口鑽心的痛,他不由「啊」的一聲慘叫失聲。

    流熏慌忙伸手去扶他,不覺雙眼微紅,嗔怪道,「旎姐姐說你的傷不宜動彈,還是老老實實的趴著吧。冒冒失失的去淋雨,不知死活!若非旎姐姐的藥妙手回春,怕你早就……」

    景玨倒回涼枕竹簟間,費力的喘息片刻,思忖一陣,才恍然大悟的問,「怎麼,這是回到府衙了?」

    流熏也不理他,想他明知故問,沒話找話,就隨手將他身下的錦衾向上拉拉,又怕觸痛他的傷口,格外小心。

    景玨追悔莫及的捶了竹簟問,「子駿他們,這是都回來了?」倒吸一口冷氣,彷彿頗有些忌憚。他話音裡反有些惆悵不甘。

    流熏起疑,想起方春旎那幾句莫名其妙的話,心想莫不是玨哥哥同哥哥子駿及旎姐姐的私奔果然有干係牽扯?

    流熏賭氣道,「哥哥他們不回府,還能去哪裡?」

    景玨側頭望她,眸光裡滿是埋怨,低聲道,「你呀,自詡聰明,誤了大事!」

    他狠狠捶了榻歎息道,「怪我沒有對你明言,可是你也,哎……」一陣沉默,流熏打量他,心想不知他要說什麼?只是見景玨急得額頭青筋暴露,彷彿追悔莫及的樣子,不由心裡更是生疑。

    景玨兀自搖頭道,「我本是想,子駿和旎兒他二人先逃去江南安身立命,然後景玨再帶熏妹你去尋她們,一道做那比翼人間的蝴蝶,桃花源裡無憂無慮的鴛鴦,豈不是好?誰想你,也不問我一聲,自作主張去尋他們回來……真是害人害己呀!我昏沉沉的醒來,就聽笑兒說你去大河邊冒雨去尋子駿,生怕你有個閃失,就掙扎起來去尋你。我若早知你是去山裡尋他們,我就不該去追你……」景玨錐榻痛心疾手道,滿是悵憾。

    流熏被這突如其來的幾句話驚住。難道這一切果然是玨表兄謀劃的?玨表兄竟然動了心思要帶她遠走高飛?

    流熏愕然的眸光望著景玨,景玨下巴支在枕邊,眸光茫然滿是惆悵,徐徐的搖頭,左右為難,良久,他瘖啞的聲音道,「聽說你不顧一切的冒雨出了府去,我就覺得蹊蹺,生怕你有個閃失,這才追了出去。誰想追到河堤竟然遇到十二那插科打諢的癡兒,鼓動了一群官兵百姓窮追不捨的跟了獵犬聞了蹤跡追上了山……熏兒呀,你可知,我比子駿更不想回那個冷冰冰的家,更想遠走高飛。什麼功名利祿,少年得志,光宗耀祖,不過都是做給外人看的。到頭來,剩下的只有殘破的身軀,無盡的屈辱。」景玨話音哽咽漸不成聲,頭埋去了枕頭間,再沒了言語。

    流熏頓感一種前所未有的淒涼,景玨表兄在她面前一直是無比剛強,不折不彎的一段百煉鋼,令人覺得泰山般高大的依靠。誰想他如今吐露心思,聽來令人心碎。想起景玨道出的那個秘密,他不過是趙王一夜歡愉所生的孽障,養在趙王府不過是為了讓他長大光耀門楣。若如說來,景玨表兄的身世遭遇豈不比她和哥哥更加淒涼?

    流熏心頭一陣黯然,卻不知如何安慰他。原本對他的一絲猜疑和怨怒,也漸漸的化去。

    她的話音變軟,輕輕的撫弄景玨的背,又為他整理凌亂在枕間頸後的烏髮,輕聲提醒道,「莫讓姑爹聽了去,又惹來一場不痛快。」可這話一出口,心頭更是一陣酸楚,回到府裡,就難免這種小心翼翼,哪裡及田園山野裡的無拘無束?難怪旎姐姐如此執著的要攛掇哥哥離去,難怪哥哥義無反顧的堅持不肯回京。

    流熏滿心的淒楚,恰是方春旎端了藥湯進來,只在門口咳嗽一聲,輕聲道,「熏兒,我可以進來嗎?藥正熱,伺候玨表兄吃下吧。」

    方春旎盈盈而入,一雙杏眼紅腫,似才哭過,面頰更是沒有血色,透出幾分疲倦。

    「哥哥如何了?」流熏起身問,上前接過方春旎捧來的藥碗。

    方春旎看一眼景玨,又對流熏說,「是非經過,玨表兄想是都對你言明了。本指望能遠走高飛,誰想……留下,怕是這屈辱只有更甚,沒有最甚,不知明日等待我們的又是什麼?」

    景玨狠狠捶了榻愧疚道,「旎表妹,是景玨愧對你和子俊弟,白白搭上一場折辱,卻功敗垂成。」

    方春旎黯然慘笑,「怕這就是命。」

    流熏聽著二人的對話,原來一直被蒙在故里看他們演戲的竟然是自己。她心頭又氣又急,忍不住問,「就是為了能雙宿雙飛的日後自由身,也不該如此折辱哥哥,那主意是誰想出的?」流熏氣惱追問。

    「誰想出的都不重要,不過是一場陰差陽錯的誤會,奴才們蠢笨,錯上加錯了。」景玨說。

    方春旎解釋說,「原本是大姨母那日在趙王府宴請女眷們過府去聽戲,可巧我從偏堂走過,聽了封舅爺府裡的大奶奶同幾位女眷說笑。那聲音放肆,說的是張侍郎府的公子對繼母不敬,人前恭順,人後忤逆。偏偏張侍郎偏疼嫡子,張夫人為此憤恨。後來,封大奶奶就給那張侍郎夫人出了個法子,設計讓那張侍郎誤信了張公子下毒要毒死繼母和幼弟,然後張侍郎夫人哭哭啼啼尋死覓活的求張侍郎休了她母子出張府,也好成全張公子……果然張侍郎惱羞成怒,為了給這位夫人解氣,當眾狠狠責打了這位張大公子不算,還令人綁了這位公子在儀門影壁前頂了日頭示眾。這位大公子是讀書人,顏面無存,不待傷癒就離家出走,留下書信發誓輩子不會回府……當時,封大奶奶還調笑了說,張夫人太過婦人之仁,若依著她的絕妙法子,一定修整得這大公子生不如死!那讀書人的顏面最要緊,怕是那張公子一頭碰死的心都有了,這就絕了後患。那些法子一個個的……也是我聽得心驚肉跳,料定舅母怕不會放過俊表兄,暗箭難防的,俊表兄怕是躲得過初一也未必躲得過十五……」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