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戰胡匪

正文 第十二章 被冤屈的將軍 文 / 千重草

    (全閱讀)

    閻長官一萬、委員長兩萬,哪怕為了這三萬塊現大洋,胡飛也得抓緊時間趕緊下山了。

    當初為了把那幾百號鬼子引到深山裡繞迷糊了,胡飛帶著部隊可是往晉東北的大山裡前進了不少。現如今該著自己出來了,他同樣也得費不少事兒!雖然不至於迷路,那路程在那兒擺著呢,進山的時候打打停停的走了四天半,出山的時候怎麼著也不得個兩三天吧?

    誰也沒想到,就是胡飛在王家山和兩個鬼子中隊纏鬥並最終將之殲滅的這幾天當中,天鎮戰役卻出現了讓世人震驚的變化!因為防守天鎮的第六十一軍各部的頑強抵抗,日軍在猛攻三天三夜無果之後,從另一側繞過天鎮進攻了陽高。

    第六十一軍把主力全部放在了天鎮及其周邊群山之中,位於其後方的陽高縣城兵力空虛。日軍利用優勢火力打開缺口,繞過天鎮,再用其機械化兵團快速推進,一舉佔領了陽高縣。至此,天鎮戰場的**頓時成了一支孤軍。而天鎮也失去了其重要的戰略意義。

    李服膺上報戰區長官部之後,在堅守了七天之後率部撤出天鎮戰場退往雁門關一線休整。

    撤退命令一下,防守天鎮的第三百九十九團士兵無不捶足頓胸嚎啕大哭!一個小小的天鎮已經犧牲了他們太多的戰友,戰士們不捨得離開呀!然而,軍命難違!身為軍人,就必須要無條件的服從命令!

    第三百九十九團官兵百般無奈之下只好抱憾撤出天鎮,在向雁門關撤退的途中炸毀了平綏路的所有橋樑。九月十二日,日軍佔領天鎮,晉北的屏障頓失。而此時,胡飛才剛剛走到王家山的山口。

    出了山就好和部隊聯繫了,胡飛也是在這個時候知道了天鎮失守的消息。失守就失守吧,誰讓鬼子厲害呢?一個天鎮失守了,那咱就在下一個天鎮再和鬼子干!反正是不把鬼子趕出中國去就決不罷休!

    大部隊都往雁門關退了,胡飛帶著他的騎兵大隊也退向了雁門關方向。

    第六十一軍正在往雁門關撤退的途中。在繁峙縣,軍長李服膺召開了作戰檢討會,麾下各師、旅、團長,除了胡飛這個上校大隊長缺席之外,其餘全體參加。

    李服膺將軍在檢討會上總結了天鎮戰役的經驗教訓,參會的軍官們紛紛檢討自己部隊在戰場上的不足,以期下次再和日軍戰鬥時吸取經驗教訓。

    這場作戰檢討會開得可謂是成功,第六十一軍的軍官們重新振奮起了鬥志,準備著擇日再和日寇血戰沙場。

    檢討會開完,參謀長送來了戰區長官部的電報,閻長官命令李服膺軍長立刻趕到太和山口也就是雁門關參加軍長級作戰會議。

    長官有命不敢不從,李服膺當即整理行裝準備先一步去太和山口開會。

    「軍座,太和山口去不得呀!」參謀長劉金生攔住了李服膺,「我們還不知道戰區長官部怎麼評價天鎮戰役,閻主任的為人您又不是不知道,我們不可不防呀!」

    劉參謀長這話一說,李服膺心裡就是一咯登。對閻長官的為人他可是再清楚不過了,說是性格狡詐都是輕的。這回的天鎮戰役不管怎麼說都是六十一軍把天鎮給丟了,萬一閻錫山一翻臉,那他可真就是凶多吉少了!不過,李服膺心裡也有底氣,他手裡有憑證!

    當初是傅作義派人送來了閻錫山「相機撤退」的電令,李服膺這才奉命撤兵的。閻主任要是真的打算翻臉不認人,李服膺就把這份電報拿出來!有電報為證,任憑閻主任再不講理,他總不能不承認自己下過的命令吧?

    李服膺自認為沒有對不起長官、沒有對不起國家和軍隊,因此,對於參謀長的勸阻只是一笑置之,收拾了自己的東西之後,帶著幾個隨從就離開繁峙縣,趕奔太和山口!

    他這邊剛走,傅作義將軍的電報就發到六十一軍軍部了。傅將軍在電報裡也是警告李服膺不要離開部隊自己一個人去見閻主任。劉金生拿著傅將軍的電報,騎快馬趕上了李服膺。

    李將軍看完電之後長笑一聲,「宜生的好意李某心領了。金生,回去告訴宜生,李某沒有對不起長官,沒有對不起國家,我問心無愧!」說完之後,毅然上馬啟程。

    李服膺沒想到的是,他一到太和山口就被扣了。哪兒來的軍長級軍事會議?完全就是閻某人設計抓捕李服膺的!一直到十月二日太原綏靖公署特別軍事法庭開庭,李服膺到死都沒有再回到過部隊。

    胡飛這個級別自然不知道軍長李服膺已經被扣的消息,他帶著騎兵大隊從後頭趕上和大部隊匯合之後,緩緩的向著雁門關退了下去。

    軍中不可一日無帥。軍長一去不回,軍隊裡面從上到下難免議論紛紛,各種傳言迭起。胡飛現在也算是六十一軍的中層軍官了,平時也會和友鄰部隊的軍官們在一起說話聊天。有時候就說起軍長李服膺,軍官們難免就有抱怨。

    這些人都曾經是李軍長的麾下,跟著軍長上過戰場的主。李服膺被閻長官扣了的消息他們多少也聽了點,軍官們紛紛為軍長的含冤被屈抱不平。

    天鎮戰役咱打得不錯,是你閻長官下命令讓撤退的,現在憑什麼把責任都推到我們軍長頭上?

    胡飛才來六十一軍沒多長時候,他總共就和李服膺見過兩回面,當然也就不會對這麼一位長官有什麼很深的感情。不過,這種話聽得多了,他就算再對李軍長沒印象,現在難免也從心裡同情起李服膺的不行遭遇了。

    光是同情有什麼用?就憑胡飛現在的職務、地位,他也決定不了李軍長的前途命運。閻長官的意志也不是他這個小小的上校騎兵大隊長能夠決定的!胡飛從和同僚們的談話裡倒是對這位綏靖公署主

    任兼戰區長官的為人處世,以及其發家史有了一個比較深入的瞭解。

    第六十一軍終於來了一位新軍長。這位軍長就是大名鼎鼎的陳長捷將軍!這位將軍在南口會戰的時候就曾經率部和日軍死戰過,據說戰績相當不俗!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