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一支艦隊的輝煌史 第564章 南洋體系的一大步 文 / 雪漂
滿清從康熙朝開始,清廷建立了「密折奏事」制度,康熙命令特別親信的臣子專折奏聞,專折不通過原先制度下的通政使司審閱就可直接奏呈皇帝,當時所奏之事內容主要是涉及各地糧價、雨水、收成、民間輿論、官員的清廉和貪污。
而這「密折奏事」也就這麼延續下來了,清政府並沒有任何專職負責收集情報的機構,朝廷的六部就各自承擔的相關責任,並且報告各自相關的情況,而這「密折奏事」可以說是內廷獲得消息的一個重要途徑。
在滿清刑法嚴酷的雍正年間,更是允許官員風聞奏事,也就是憑著道聽途說就能奏報皇帝,這消息的準確性可謂是糟糕之極,而雍正皇帝手上,滿清倒是有了第一個准情報組織——粘竿處,這奇怪的名字,其實倒是恰如其分的說明了這個組織的由來。
所謂粘竿處,就是拿著上面有粘性網兜的桿子替雍正皇帝粘那擾人清夢的知了,而這批人自然是整日跟隨皇帝,以至於後來順帶成了替皇帝打聽民間消息、收集朝廷內幕的准特務組織……當然,皇權之下這些個干情報的,知道的太多了,自然沒有什麼好結果,後來也被雍正皇帝找了個由頭全都滅了。
所以,世鐸看到這份讓慈禧看了又看的折子,心中也是一驚,不過卻不敢開口詢問,那眼角瞟旁邊這陣子正紅火著的內廷侍衛大臣納同。這位卻也是一副正在苦惱面孔……莫非太后又頒下什麼難辦的差事了?
正在他胡思亂想之時,坐在軟榻上的慈禧開口了,卻不是跟他說,「納同,這密折我讓你去通政使司勘驗,你可去查驗過了?」
通政使司是替皇帝預處理奏章的地方,慈禧自然是讓納同去核驗下這密折送奏之人,不過這舉動卻讓世鐸頗感疑惑,要知道,按照大清律。向皇帝呈送的密折是必須署名的,難道這折子竟然是匿名的?若是匿名的折子,那可信度就大減了,一般不會直接呈送的。
納同的回答卻否定了他的猜測,「稟太后,奴才去通政司問過了前日輪值的長史,確認這折子確實是監督院給事中安蘭泰差人送來的,這筆跡、封貼我都驗過了。沒有問題!」
世鐸一聽,原來是監督院給事中安蘭泰遞的密折,這安蘭泰也是鐵桿的後黨,也不知道從那裡打聽了消息,盡然搞得這麼神神叨叨的,要用密折呈送。他往日裡與這位並無太多交集,畢竟身份上相差甚多,不過卻知道這位往日可是個碌碌無能之輩。
慈禧聽了納同的回答,倒是十分信任這位新進竄起的後黨新銳,指指世鐸說道:「納同。你向禮親王把這事情說說,這事情,我看牽扯可不小,你要說詳細點!」
世鐸也是一臉的驚訝表情,什麼事情竟然說的如此嚴重,自然靜心下來聽納同解釋。這一聽,卻也是驚出了一身冷汗。
前日,監督院給事中安蘭泰忽然向通政使司遞了一份密折,通政司負責處置的長史原本也未完全放心上,畢竟每日抵到衙門的密折,十份八份總歸是有的,不過一年半載未必有一份是要案,不過倒是把這份放在了第一份的位置。到了下午這才呈送進宮。
慈禧每日翻閱密折一向很勤快的,這一看,卻也是嚇了一跳,安蘭泰密奏,查翁同龢等人與步師前軍統領熊大光勾結,實則是圖謀謀逆,又探知左軍統領新築與熊大光關係密切,已經與翁同龢等人勾結,恐密謀不利於太后的行動。折子中還言辭肯定的斷定,據說內廷侍衛也有人牽扯其中,所以肯定太后立刻下旨嚴查此事。
慈禧自從刺殺案之後對於自己的安全更是謹慎了幾分,看到這安蘭泰的折子自然俺暗暗心驚,折子中提到熊大光的事情,自己已經下令嚴辦了,熊大光不是正押在刑部大牢嘛!只是這左軍統領新築,這位平日裡倒是個聽話的角色,可沒聽說過有什麼出格的舉動,怎麼會去和翁同龢攪合在一起了?
不過,現在的慈禧,早已經是疑心病甚重,這種消息聽到她耳朵裡,早就上心了,這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啊,這些個軍中的將領,還真是不好捉摸,一個個都是些貪財好色之徒,說不準真是被人收買了……至於誰收買的,她心中早就暗下定論了。
昨日看到折子,因為時間已經晚了,所以他讓納同今天一早就去和安蘭泰在詳細瞭解下,到底他手上掌握了什麼消息,慈禧一定下定決心,若是消息確鑿,她可沒打算心慈手軟!
只是,事情的發展大大出乎了她的意料,納同倒是挺賣力的天不亮就是見安蘭泰了,這安蘭泰竟然在家中自縊而死……這顯然不是什麼畏罪自殺,很顯然是安蘭泰真的瞭解了一些不該瞭解的消息!納同雖然沒什麼偵探能力,不過也立刻認定了這一點!
安蘭泰之死,立刻讓慈禧感到迫在眉睫的危險,現在對於這種事情,她都已經到了神經過敏的地步,所以她感到必須有所行動,這才立刻派人一早就把世鐸叫來,在她看來,這京師的情況已經到了異常危機的時刻,要對付她的人,可不像想像中的那麼簡單。
而納同被叫來後,也是被慈禧數落了一通,這種重要的消息,為何他最近竟然毫不知情,當下下旨,讓納同調集侍衛立刻嚴查,而同時調她信任的鑲黃旗統領朗寧加強紫禁城戒備。
而對於安蘭泰折子中提到的左軍統領新築,世鐸倒是提議先派內廷侍衛去調查一下,再做定奪,畢竟這左軍統領是京師四大軍之一。已經把前軍統領熊大光下了刑部大牢,這再動其他高級武官,恐怕影響太大。
畢竟熊大光下獄只不過是抓了寫雞毛蒜皮的罪責,這些罪責套在其他軍官身上哪一樣是套不上的呢?
不過慈禧在考慮片刻後就否決了世鐸的意見,在她看來,下手就必須乾淨利落,絕對不能留下後患,當初殺顧命八大臣的時候,她可是絲毫沒給對方留下反擊的機會……這一次也是一樣的!
她立刻下旨,也不通過刑部下文了。直接命令內廷侍衛大臣納同帶人去把左軍統領新築拿了下獄,為了防止京師左軍發生變故,這一次,她更是乾脆利落的下令內廷侍衛將左軍的副都統、參領、翼長統統都先扣押起來。
一眾侍衛氣勢洶洶的直撲設置在外城七門之一廣安門外的八旗左軍大營,事情倒是進展的頗為不順利,原因卻是讓人有些哭笑不得,這大營之中的八旗兵一早根本就沒人在操練,軍官更是僅有一個老翼長在營中。
納同拿出懿旨扣了這個老翼長。然後讓讓人帶著逐一去找這左軍的軍官,先是在旗城的依翠園找到了都統新築,這位還在女人的肚皮上酣睡呢,赤條條被綁了後,都沒弄明白倒是出什麼事情了。
從依翠園綁了新築這一鬧騰,都不用人傳話。這消息立刻就傳遍了旗城,左軍的軍官都是懵裡懵懂,不過看情形不妙,有老實的都回營候著,那些後後台硬朗的軍官。卻早跑去自家親貴那邊的打聽、求情了。
結果到了下午時分,人還沒逮到一半,副統領拖留是怡親王派系的人馬,當天下午多羅郡王諾哥就進攻向太后求情了,結果卻讓人大跌眼界,諾哥被太后狠狠的數落了一通。慈禧更是撂了狠話,這件事情各家親貴都要自己把握好,查到誰家有牽扯,都要一查到底。
至於什麼事情,諾哥進宮一趟都沒聽大明白,等出宮後,又拉了幾個親貴去世鐸府上求問,只是世鐸也是一副扯皮的模樣。顧左右而言他,不過最終還是洩了些消息,反正這件事情如同謀逆,太后肯定還要嚴查下去,都回去吩咐自家人手好好呆著……
這件事情發生後,帝黨這邊倒是又驚又喜,這八旗左軍原本倒也沒在他們的拉攏範圍之內,一則是這統領新築人品極差,翁同龢、文廷式都看不上這人,二則這種事情真的拉上此人,也是實在放不下心。
結果今天卻不知道為何太后突然動手抓人了……這樣一來,倒是為帝黨製造了機會,只是,現在這局面看起來更加危急,若是太后真的動手抓了帝黨其他首腦,就算是直接逮了翁同龢、文廷式幾個,那小皇帝親政的大事可就毀於一旦了。
當晚,翁同龢、文廷式還有寶廷等數人悄悄溜到寶廷的一處私宅,不過商議了一陣卻是毫無對策,此番上書的結果差強人意,他們這邊鬧騰的厲害,結果朝堂上都是後黨把持著,把遞上去的折子都扣了,根本不給說話的餘地。
正在幾個人大眼瞪小眼之時,倒是新加入的正黃旗都統隆正是個武官,說話顧忌也少,直接就開口道:「諸位大人,我看現在已經非常危險了,這左軍統領新築也不知道牽扯什麼事情,這麼著就給抓了,我琢磨著還是跟皇上有關,難道他是醇親王的人?」
旁邊的寶廷聽了,也是有這念頭,「熊大光抓進去都十多天了,我看這事情已經十分糟糕了,那天把我們幾個抓進去的話,恐怕就再無說話的機會了!」
翁同龢還在猶豫,他這人做學問是大佬,這種殺伐果斷之時,絕對是軟肋,倒是文廷式有幾分果斷,當下就提議,「老師,我看這事情是緩不得了,明日寶廷就進宮向皇上請旨,總不能坐等太后來抓人吧,我今晚就是見一趟醇親王,那邊我有路子!」
一聽請旨,隆正倒是立時附和,「文大人說的對,翁大人,你是帝師,皇上聽的進你的話,若是依著這局面,我看那1天我和大哥隆文被一道旨意抓進去,那時候後悔藥可沒得吃啊!皇上召見咱兄弟倆,我們這條命可就給皇上了!」
此刻,翁同龢還在猶豫不決,不過看文廷式和隆正是要動手的意思,他轉眼望寶廷,侍郎寶廷現在可是與光緒接頭的唯一途徑,也就他在光緒身邊能給小皇帝出出主意。
寶廷顯然也在考慮這事情,原本他們還指望著靠著士子的輿論壓力和整合朝堂上親貴的能量,不過今天的事情傳開後,太后已經是鐵了心拉下臉要掃除一切對抗的力量,只要慈寧宮一道旨意下來,自己這邊還真就一天反擊的餘地都沒了。
想到這裡,他也是重重的點了點頭!
翁同龢看眾人意見都如此,也就下定了決心,馬上草擬了一份密信,交給寶廷準備明日一早帶入宮中,而文廷式則連夜去見醇親王,他們都明白一點,這位小皇帝的生父手上應該有他們需要的重要支持!
而隆正則回去找他大哥隆文商議,幾人越好明日傍晚在碰頭——
歐陽慶站在史密斯洋行後花園中,這深冬的寒氣讓他頭腦異常清醒,他精心安排了這次的密奏,同時故佈疑陣刺殺了那個後黨的官員安蘭泰,看起來確實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只是,不知道這麼著迫使帝黨行動,也不知道翁同龢那老頭到底敢不敢動手……
現在已經是小年夜了,再過三天就是正月啦……或許,到了明年,這個昏聵的朝廷能夠經歷一場翻天覆地的革命!自己的所作所為,完全顛覆了自己曾今的理念,不過在教官的領導下,他看到了太多需要變革的東西,今天的所作所為,只是這小小的第一步而已,但是,這卻是南洋體系登上政治舞台的一大步!
仔細盤算了一遍明日的行動,他正要轉身回屋,外面傳來有人急促的腳步,早有佈置的暗哨輕聲的詢問,這讓他放下了心,應該是自己人,卻不知道有什麼緊急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