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工業中華

大道小說網 第854章 趕超英國的夢想 文 / 雪漂

    【第二更】

    目前而言,隨著復興黨團體的越來越壯大,秦鎧所瞭解的一些後世政黨中存在的問題已然凸顯出來,復興黨員的審定和評議,這一點上,直接參與黨務的蔡廷干和趙鳳昌在收集了來自全國各省的信息,並且派遣專員jinhang明察暗訪後,都一致認為推進的較好。

    但是,目前黨內還是出現了一些不正常黨員動向,尤其是在中俄等一系列戰爭之後,一部分原本來自軍方退役軍官、士兵轉任地方職務後倚老賣老,部分由地方上吸納的黨員,參政之後以權謀私的情況,不說相當普遍,但也已經是頗有些苗頭了!

    而秦鎧對於這種情況發生,其實早有預料,只是,他所經歷的的前世政府,採用的紀委制度,雖然也經常打大老虎,但是,卻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完全無法遏制黨內紀律的下滑,這一點就充分說明這一制度存在一定的問題,而官場**最大的問題,無疑就是權力的濫用和錢權交易。

    對於這一個問題,他的解決方案也十分的明白,那就是最大化監督的網絡,一是以縣、府、省設立三級復興黨地方紀律督察組,接受黨內黨員和黨外任何形式的舉報,同時建立完整的復興黨官員、議員的財產申報體系,由情報司jinhang秘密管理,此外,地方上從政的所有復興黨員提倡公開個人財產和個人經歷,接受選民的監督。

    不過,他這個方案。當時就把負責黨務的趙鳳昌、蔡廷干嚇了一大跳。這兩位羅列了一大堆數據。試圖讓這位雷厲風行的秦大總理暫緩施行這些嚴厲的措施,尤其是最後的個人財產公開,最終,這一系列舉措被記錄下來提交即將在北京召開的復興黨第一屆黨務大會討論。

    1889年,1月15日,中英舊條約談判結束11個月後,上海江南造船廠,中國政府工業部長徐建寅正站在黃浦江西岸4號船塢的船台上。他身後有七八名身穿灰色工作服、袖口上繡著銀色龍紋和錘子圖案的初級工程師陪同著。

    而他身邊,調任上海江南廠的船舶中級工程師王睿傑正指著巨大船塢內剛剛有些模樣的鋼鐵船體介紹著建造情況,「徐總長,英國提供的戰艦龍骨,我們對每一根都jinhang了精確的測繪,對於船底縱骨、加強筋的強度、韌性和屈服度都jinhang了測試,數據已經提供給了重工特鋼廠,依著我的jīngyan,應該不能仿製!」

    徐建寅顯然都王睿傑的判斷十分感興趣,「王總辦。江南局承辦這艘新式戰艦的組建,就必須通過組裝這艘大型戰艦。培養出一批技術能手,吃透英國人的技術……我們馬尾船廠、北海造船廠採用的以德國造艦技術和自我研發為主,都已經取得了很不錯的成績!這艘戰艦下水後,有沒有把握衝擊下更大型的戰艦建造!」

    「徐總長,這一點你放心,吃透英國人的技術,最多不會超過兩年時間,依著這艘戰艦的參數jinhang放大建造,主要是船體龍骨鋼材的問題,如果材料方面的問題解決的話,這鉚接技術和整體裝配,兩年內肯定能形成完整的建造能力!」

    徐建寅點了點頭,他看了看下面船塢內正在和中國工程師、工人交流的英國技師,當年自己作為清政府的商談購置戰艦的代表向英國政府要求購買鐵甲艦被拒,那時候可沒想到過,短短六年後,就能在國內的船台上建造英國最先進的鐵甲戰艦,而且,能在一兩年內,將一座原本僅能建造商船的船廠迅速轉變為建造大型戰艦兵工廠。

    在這種巨大的戰爭機器面前,任何人都能感受到個人力量的渺小,而一旦擁有建造這種龐大武器的能力後,國家的地位才會得到真正的提高!而這一切力量的來源,都是來自於那煤與鐵的工業力量。

    他轉頭看了看一臉狂熱的王睿傑,南洋體系也正是由這麼一批狂熱的工業達人的狂熱奉獻,才能一步步走到如今的地步,而這一切的締造者,那個讓自己始終無法看明白的秦烈風,現在又擺下了讓人更加瘋狂的大佈局。

    他拿出一份文件交給王睿傑,「王督辦,江南廠的民用、軍用船塢的追加投資三年期一共950萬兩白銀,已經批復下來了,秦總理讓我轉告你兩點,一是,錢下來了,技術必須上去,二是,這造船廠的產業投資,必須由船廠的收益來歸還,而不是只投入不產出!」

    聽到這消息,王睿傑和身後一群工程師們立時就激動了起來,他們原本都是馬尾造船廠、北海造船廠的技術骨幹,來到江南造船廠創業,而且一上手就是這艘排水量過萬噸大傢伙,自然都揣測到這是政府擴大海軍艦船製造能力的大手筆。

    但是,誰都沒想到政府的手筆這麼大,一次性就投入近千萬兩白銀用於干船塢建設,而以這筆資金和目前體系內建材價格和人力資本計算,足夠讓江南造船廠在建造4做萬噸級別的大型干船塢,至於更小噸位的船塢,造價更是低廉。

    按照這一規劃,三年後的江南造船廠將擁有不輸於北海造船廠的先進船塢和製造能力,唯一的不足,可能是來自於配套的江南局煉鋼廠技術上的積累,不過,有南洋重工作為後盾,這些短板都可以通過人才培訓來克服。

    稍晚些時候,王睿傑陪著徐建寅進入正在jinhang鋼甲鉚接的船塢內感受了一番現場船廠工人們狂熱的工作狀態,一塊塊重大幾百公斤的各型鋼板,由船塢兩側大型龍門吊送到船龍骨側預定位置,然後以一個個燒的通紅的鉚釘固定在槽位上,而鋼甲與鋼甲之間縫隙,都以斜切口鍥入,然後工人以熟練的錘擊消除鋼甲間的縫隙。

    四十來歲的英國技師斯特萊正帶著兩個中國技師在船台上來回檢查龍骨和鋼甲的鉚接工藝,雖然他們在來中國之前,對於這一此的海外建造戰艦頗感壓力,要知道,在歐洲人眼裡,遠東地區完全是未曾開化的封建國家,鐵甲艦的製造,可不比木頭船,需要極高的工藝水準。

    但是,達到江南造船廠後,斯特萊才發現,這裡竟然擁有大批熟悉鐵甲艦製造的工程師和熟練的技術工人,他們要做的指導十分輕鬆,只需要將技術規範和技巧性的東西說明後,那些普通的中國工人就能在一部分有jīngyan的技師和工程師指導下完成。

    在這裡的中國工人擁有製造商船的熟練技術,而部分高級中國技術工甚至非常熟悉只有鐵甲艦才會用的鐵鉚、鋼板接縫處理等技術,至少從目前看來,整艘鐵甲艦的組裝質量還比不上阿姆斯特朗造船廠的工人,但是,這確實是一艘合格的鐵甲艦!

    斯特萊拿著一支粉筆在一處完成鉚接的鋼板下方做了一個標記,然後向身後的兩名學徒說教起來,這裡的鋼板鍥入線雖然按照技術規範完成了,不過,兩塊鋼板內外的層疊部分砸邊工藝還略有欠缺,或許在正常行駛時完全不會造成漏水之類的情況,但是,一旦遭到重炮轟擊,沒有處理還的鋼板接縫,就會造成漏水,或者是更嚴重的崩裂。

    這時候,他看到了平時負責戰艦監造的那個中國工程師王,這個三十歲的中國船舶建造專家,是整個工廠裡唯一讓他欽佩的人,這裡還有許多有技術的工程師或者是拿著衣服上繡著紅色錘子的高級技師,都擁有非常不錯的技術,但是,這個王督辦竟然是一個能夠設計大型鐵甲艦的中國人,當初聽到這個消息是,他幾乎都難以相信,直到後來他見到那些設計完全不同於歐洲戰艦的中國鐵甲艦後!

    王睿傑自然也看到了正在檢驗鋼板鉚接的英國人斯特萊,他熱情的向徐建寅介紹起這位身材壯實、來自英國阿姆斯特朗造船廠的高級技術工,而兩人也饒有興致的聽著斯特萊親自操錘子演示這質量檢驗的敲擊手法。

    馬尾造船廠、北海造船廠都已經擁有了獨立研發大型鐵甲艦的技術和製造能力,但是,經過馬尾技術學院和南洋體系下技術學校畢業的大批學員,雖然擁有很好的工廠實踐機會,但是,像斯特萊展示的這種jīngyan性的東西,絕對不是從學堂上能學會的,而正是這些各種各樣的jīngyan積累,才最終造就了「工藝」這個難以直接衡量的技術名詞。

    看著斯特萊技師帶著兩個學生在船龍骨各處仔仔細細的來回巡視,王睿傑立刻向徐建寅建言,「徐總長,我們南洋重工在各方面和英國人的技術相比,可以說各有所長,就是這海軍上將級鐵甲艦和北海的試驗艦相比吧,海軍那邊都說了,應該是各有千秋,不過,這些個英國人,卻是給我們帶來了不少新的東西,人家英國佬百多年的工業發展,卻是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不過,我相信,咱們遲早要超過他們!」(未完待續。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