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重生修道者

正文 第二百八十五章 祖師第身份 文 / 小盜非道1

    卻說仙童奉祖師之命,快步走出,少頃間,來至洞府門前,「吱呀」將石門打開,見得外面是一人一猴,心中雖然訝異,但卻謹記祖師吩咐,不敢多問,直接道:「兩位可是來求道之人?我家祖師方才講道,忽然停頓,教我出來開門,說:『外面有兩個求道之人,可接待接待。』想必就是你們了?」

    安逸聞聲而動,抬眼望去,只見洞門之前,仙童七八歲年紀,卻生的丰姿英偉,像貌清奇,比尋常俗子不同。

    他如今雖失了法力,但卻眼力還在,只一眼,就看出這仙童身上玄光繚繞,修為不凡,起碼有真仙三味,當下暗自心驚。

    美猴王卻沒這許多見識。原本它還賴在樹上,此時見仙童出來,又說的客氣,美猴王心中萬分欣喜,撲的一下跳下樹,上前躬身道:「是我,是我們。我們都是個訪道學仙的弟子!」

    仙童點頭道:「祖師命我請你二人進去。」說完,就將身子一側,做出個請的姿勢。

    美猴王整衣端肅,招呼安逸。兩人隨童子徑入洞天,見裡面****。nsb。別有天地,各自驚奇。仙童果遵祖師之言,一路上少有交談,基本是問一句答一句。安逸兩人亦顯謹慎,一直跟著仙童走至瑤台之下,終於見到了菩提祖師!細細觀察,正是那:大覺金仙沒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

    不生不滅三三行,全氣全神萬萬慈。

    空寂自然隨變化,真如本性任為之。

    與天同壽莊嚴體。歷劫明心**師。

    安逸看著菩提祖師。心中自然而然的想起了《西遊記》中對菩提祖師的描述詩。不由得心下沉吟,更添疑惑。

    像這種詩一般都與本人的修行體系、出身來歷暗暗相合,但這菩提祖師的出場詩卻十分有意思。其中「大覺金仙沒垢姿」自然是指道體玄妙,而緊接著下一句「西方妙相祖菩提」卻直指佛家,尤其是那個「祖」字,更加惹人遐思。而之後的「不生不滅三三行,全氣全神萬萬慈」中更亂,「不生不滅」指佛、「萬萬慈」指佛。「全氣全神」指道、「三三行」指道。至於之後兩句亦是佛道混搭,可以看出,這菩提祖師是佛、道同修,而且兩者之間十分平衡。

    不僅如此,之後第二回中菩提祖師講道,說他是:「說一會道,講一會禪,三家配合本如然。開明一字皈誠理,指引無生了性玄。」其中三家配合,自然是指的「儒、釋、道」三教合一。可究竟哪一個人能夠拋開門戶之見致使三教合一呢?

    王陽明!

    咳咳……這個不算。應該是太上老君才是!

    王陽明雖然是集三教之大成者,但他可不是神仙。縱觀整個《西遊記》中。也只有太上老君符合三教大成。

    首先就是《西遊記》中提到了太上老君「化胡為佛」,而在佛教傳說中,亦言「李老聃死後生於天竺為佛也。」。

    太上老君從哪來的?「自混飩開闢,累世化身而來。」。「累世化身」,就是經常「下界投胎」。這證明太上先化身老子李耳,後化胡為佛,也很有可能。而且再加上「孔子曾師老子」,這證明太上老君對儒家也十分瞭解。

    但當這一切矛頭全指向太上老君之後,安逸卻又發現了不妥之處。

    首當其衝,就是以太上老君之尊,為何要孫悟空不許說出師承?!

    按照書上說,孫悟空與同門賣弄法術,菩提祖師大怒,逐他下山,之後,原是:

    「悟空領罪:『上告尊師我也離家有二十年矣,雖是回顧舊日兒孫,但念師父厚恩未報,不敢去。』祖師道:『那裡什麼恩義?你只不惹禍不牽帶我就罷了!』悟空見沒奈何,只得拜辭,與眾相別。祖師道:『你這去,定生不良。憑你怎麼惹禍行兇,卻不許說是我的徒弟,你說出半個字來,我就知之,把你這猢猻剝皮銼骨,將神魂貶在九幽之處,教你萬劫不得翻身!』悟空道:『決不敢提起師父一字,只說是我自家會的便罷。』。」

    這裡面透出來的意思,分明是害怕孫悟空惹禍牽連他。

    想以太上老君的身份之高貴,還需要怕這點牽連?

    更何況,若是太上老君,這「菩提祖師」就是一個化名而已,誰能猜得到是他?

    就算能猜得到,但都能猜到「菩提祖師」就是他了,還不能猜到孫悟空是他教導的嗎?

    欲蓋彌彰不是神仙所屑為之。

    這個道理放在誰身上都一樣。

    太上老君、如來,沒有哪個是傻子。欲蓋彌彰到這種地步,他們還要不要一點臉了?

    所以這菩提祖師,或許就是菩提祖師!並不是其他人裝扮的。

    但這菩提祖師究竟什麼來歷?為什麼有這麼高的法力道行?為什麼能夠三教合一?以他的修為究竟還有什麼讓他懼怕的?太上老君?如來?菩提祖師恐怕與他們也差不了多少吧!而且,孫悟空也並沒有得罪如來,如果非要說是的話,除非……這西遊就是個陰謀!

    即使不是陰謀,也是眾仙佛合下的一盤大棋!

    如此才能解釋了,菩提祖師為何收了悟空,但最終卻又把悟空「逐出師門」的原因。

    這完全是儒教的:「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思想。

    菩提祖師知道孫悟空代表什麼,也知道孫悟空的性格(驕傲、無拘無束),甚至知道孫悟空將來會闖下怎樣的彌天大禍,但他還是傳授給孫悟空通天的本領,這說明菩提祖師對絕對的自由也是嚮往的,但這也正是他的痛苦之處。

    >雖然嚮往,卻無能為力,無可奈何。

    在一個巨大的時代背景之下,一個本領再高的人也只能是一個悲劇,只能表示服從。

    再聯想到古代家所寫書中一般都有暗喻,就連《金瓶梅》都以潘金蓮之奸死、李瓶兒之孽死、龐春梅之淫死,暗喻失節婦人不得好死。又借西門慶以描畫世間之大淨,應伯爵以描繪世間之小丑,諸淫婦以描畫世之醜婆、淨婆,等等等等,無不令人讀之汗下,生畏懼之心,引以為戒。足以看出,這《西遊記》中亦有暗喻。

    而菩提祖師之舉,或許就是吳承恩在暗寓一個時代的悲哀,一個時代的無奈。

    菩提祖師隱居在西牛賀洲,對身為弱者的普通民眾,他傳道授徒,佈施百姓,正是兼濟天下的表現;對身為強者的諸天仙佛,他不願「同流合污」,而是默默無聞,這就是獨善其身的具體體現。

    這樣一來,既能夠解釋他三教合一,以「佛教的名字,道家的氣質打扮,儒家的行事思想」處世,也能夠解釋他為何趕孫悟空離開。

    因為漫天仙佛在謀劃著什麼,而他一人之力無法抵擋,卻又不願與他們「同流合污」,所以才選擇「獨善其身」。

    菩提祖師不讓孫悟空說出自己,不是因為他軟弱,而是因為他睿智。如果他允許孫悟空拿自己撐腰,以孫悟空的性格,必然會更加天不怕、地不怕。不讓孫悟空說出自己來,既成全了孫悟空,又成全了自己。

    成全孫悟空在於、不讓孫悟空連累自己、以至於背上毀師滅祖的不仁不義之名;成全自己、則在於讓自己繼續遠離俗世、長隱於這靈台方寸山中。

    可漫天神佛又在謀劃著什麼?西遊究竟有什麼陰謀?真的僅僅是佛教東傳嗎?

    安逸在見到菩提祖師的這一剎那,腦海中,思路瞬間清晰!所有的疑惑都湧上心頭,又紛紛有了解答,但,卻又形成了新的疑惑,繼續困擾著他。

    這一切都是在電光火石之間完成,人的念頭可以比光速還快,更何況安逸並非常人。所有的疑惑升起、解答、再到升起,不過僅僅只是一個愣神之間。雖然看似漫長,但這時候三人不過剛剛走到瑤台之下。仙童對著菩提祖師一禮,就重新側立祖師身旁,菩提祖師卻並沒有看他,而是第一時間,就把視線投在了安逸兩人身上,更準確的說,是安逸一個人的身上。

    眼中隱隱蘊含玄光,似乎想要將安逸看透。

    但這時,美猴王早有所動。撲地一下拜倒在瑤台之下,磕頭如搗蒜般道:「師父,師父,弟子拜見師父!」

    菩提祖師眼中玄光斂去,面色不變,向猴王道:「我幾時成了你的師父?莫要亂拜,且說個鄉貫姓名明白!」

    美猴王依然跪在地上,抬起頭道:「弟子乃東勝神洲傲來國花果山水簾洞人氏。」

    菩提祖師眉頭一皺道:「趕出去!如此撒詐搗虛之徒,那裡能修什麼道果!」

    美猴王心裡一慌,不住磕頭道:「弟子是老實之言,決無虛詐。」

    那菩提祖師道:「你既老實,怎麼說東勝神洲?那去處到我這裡,隔東西兩重大海,一座南贍部洲,如何就得到此?」

    美猴王叩頭道:「弟子飄洋過海,登界遊方,有十數個年頭,方才訪到此處……」

    安逸看著兩人一問一答,果與原著一般無二,心神微動。他沒有磕頭拜師之念,所以面色不變,只是靜靜等待。兩隻眼,則開始打量起了這個洞天福地。

    ps:感謝醉眼千峰頂打賞……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