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離亂篇 第四十七章 會見鄭芝龍(下) 文 / 木林森444
酒過三巡之後,商毅才道:「鄭總兵,剛才在海邊我所說的話都是實情,鄭總兵也不必否認,不過我必會對鄭總兵有所交待。」
其實在進城的一路,鄭芝龍都在想著商毅這番話的意思,他畢竟也是聰明人,這時也想明白了,別看商毅說的直接,但其實並無與自己對抗之意,大概是想和自己談判。
而且剛才下了棧橋之後,鄭芝龍也見到商毅帶來的商家軍的軍容軍貌,確實令鄭芝龍大為驚訝,因為他是瞭解海外世界的人,知道只有歐州諸國才是這樣以火槍為主要武器的軍隊。如果說比海軍自己還有六成把握的話,比起陸軍來,自己手下的軍隊萬萬不是商家軍的對手,看來以前商毅取得的戰績並不是誇大其辭。因此真的和商毅翻了臉,自巳也未心討得了好去。同時從商毅到了浙江以後的行事作風來看,頗有些商人的風骨。不過這到也比較對鄭芝龍的胃口,因為鄭芝龍在本質,其實也是商人。
因此鄭芝龍也笑了一笑,道:「商總兵請說,在下洗耳恭聽。」
商毅道:「鄭總兵是見識過海外天地的人,自然知道四海之闊,又豈在這區區近隅一線,遠的不說,就是南洋之內,也有菲律賓、呂宋、勃泥、巴達維亞、暹羅、占城、交趾、三佛齊、馬六甲之地,也有數萬里彊域,不用說在南洋以外,還有果阿、天竺、古裡、錫蘭之地,不知幾千幾萬里,更不用說更遠的地方還有泰西諸國,難到還不夠你們縱橫馳騁的嗎?即是大好男兒,又何必為這區區小利,爭個你死我活,反而讓外人得益。還有何況我們都是炎黃華夏一脈,若是能夠攜手齊心,又何懼佛朗機、干糸臘、尼德蘭諸國之人。假以時曰,南洋萬里海疆,皆是中華海舶航行。使海內歸服,四夷來朝,假以時日,絕不輸於昔日三寶太監下西洋之壯舉。」
聽完了商毅的這一番話,鄭芝龍也大大吃了一驚,而且這一次的驚異,比此前的任何一次都要大得多,鄭芝龍沒有想到商毅會對海外的世界有這麼瞭解,而且更沒有想到,商毅會有這樣大的氣魄。自從受了明朝招安之後,鄭芝龍可沒少和明朝的官員打交道,其中絕大部份人在鄭芝龍眼裡都是鼠目寸光、——得了的,現在不過是一時來了情緒,等他冷靜下來之後,絕不會輕易的讓出海外貿易權。商毅也早有準備,因此輕輕一拍手。只見從宴會廳外,進來一隊從人,而在最前面的,是由四名從人抬著一個大門板樣的物品,但用一塊大布蒙蓋,其他人手裡的物品也用布匹蒙著,不知面放的是什麼東西。
鄭芝龍也不禁好奇,道:「商總兵,這是什麼?」
商毅微微一笑,又輕輕一揮手,只見一個從人扯下大布,將門板豎了起來。鄭芝龍也不「禁」啊了一聲,忍不住站起身來。不由得起身走了過去,仔細看著,目不轉睛。
出現在鄭芝龍面前的,原來是一塊高可過人的大玻璃鏡,其實這面玻璃鏡的實際尺寸是四尺三寸高,一尺五寸寬,不過外用木雕刻花包邊,因此看起來比一人還高。這是目前精益玻璃廠裡能夠生產出的最大尺寸鏡子。不要說是在亞州,就是放眼這時的全世界,恐怕也是數一數二的大玻璃鏡了。
商毅笑道:「鄭總兵,些許薄禮,不誠敬意,還請鄭總兵笑納。」
鄭芝龍當然知道玻璃鏡的價格,像這樣大的一面玻璃鏡,價格至少在萬兩白銀以,如果被某個富貴之家看中,就是買到三四萬兩白銀,也不是不可能的。商毅從那裡弄來這樣的好貨,居然一揮手就送給自己了,因此鄭芝龍也不禁道:「商總兵,這禮實在太厚了,芝龍受之有愧。」
商毅搖了搖頭,笑道:「鄭總兵只管放心收下,這樣的鏡子,其實十分便宜,是我們杭州自己製造出來的,鄭總兵如果有興趣,要多少有多少,價格好商量。」
雖然鄭芝龍自覺得對商毅出人意料的地方己經有了免疫力,但聽了這話之後,還是禁不住又吃了一驚,心中大跳,道:「這真是商總兵自己製造出來的嗎?」
商毅笑著點了點頭,同時又揮了揮手,其他人也都將蒙布揭開,只見全是各種尺寸的鏡孑,一共有十餘面,其中最小的也有一尺見方。另外還有十餘個造型各異的玻璃器皿。
也看得鄭芝龍眼花繚亂,又仔細觀看,確定制做水平決不輸於歐州的產品,心裡也完全相信,商毅確實是掌握了制做玻璃、鏡子的方法,同時也明白,啇毅是想用鏡子和自己交換海的通商權。但對鄭芝龍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收穫,他當然知道玻璃器皿在任何地方都是搶手貨,根本不愁銷路,如果商毅能給自己提供充足的貨源,那麼海外貿易分一部份給他,也不算吃虧。
商毅為了對付鄭芝龍,可是做了精心的準備,像他展示軍威是第一步,而用言語相激是第二步,當然僅靠這兩點就能說服鄭芝龍讓出海外貿易權當然是不可能的,還必須讓鄭芝龍得到充份的利益。而玻璃器皿無疑就是能夠打動鄭芝龍的最好東西。
雙方各有所需,又能各取所得,那麼接下來的事實就好辦多了,因此兩人很快就達成了協議:商毅取得通航馬尼拉的海貿易權,當然和馬尼拉的貿易關糸,由商毅自己去打通;而通往巴達維亞的海貿易,鄭芝龍也不加干涉,由商毅去和荷蘭人協商。但通向日本的海貿易權,商毅必需和別商船一樣,要向鄭芝龍交納通航費,插鄭氏的旗號。當然在費用鄭芝龍保證,比其他商船低三成。同時也允許日本商船停靠浙江進行貿易。
而鄭芝龍取得的利益是,商毅每個月向鄭芝龍提供六十面玻璃鏡,其中至少要有一面像剛才鄭芝龍所見大小尺寸的玻璃鏡,另外還有五百件玻璃器皿,價格保證只有市價的一半。當然這些玻璃器物,鄭芝龍只能銷到日本,而不能銷到其他地方。而商毅自己,不得向日本出銷玻璃器物。至於鄭芝龍想向其他地方銷售玻璃器物,就必須按市價向商毅購買,另外商毅允許鄭芝龍在浙江釆購自己所需的商品,並對其實行關稅減半的優惠價格。
同時雙方還達成同共協議,對外保特一致口徑和態度,一但發生戰爭,互相都有義務支援對方作戰。
對商毅來說,打通了荷蘭和鄭芝龍兩個關節,在不用和他們發生衝突的情況下,取得了海外貿易權,也是一個巨大的突破,現在終於可以正式開通海貿易了。
而鄭芝龍的收穫也不小,不僅可以在浙江釆購商品,而且還取得了玻璃製品在日本的代理權,而且還是獨一無二的獨家經營,因此價格也是由鄭芝龍說算,一口價絕不還。
協議談好了,氣氛也就更為融洽,這個接風宴也是盡歡而散。
第二天,鄭芝龍也向商毅告辭,商毅一直把鄭芝龍送到棧橋,而鄭芝龍的部將也在岸邊等候迎接。
這時鄭芝龍從迎接他的人群中,叫出來一個年輕人,吳道:「森兒,快來見過商總兵。」
那年輕人前兩步,抱拳拱手,道:「見過商總兵。」
商毅見這年輕人大約二十下年紀,彎眉細目,頗為文雅,與鄭芝龍有六七分相似,心中一動,也立刻明白他的身份,果然又聽鄭芝龍笑道:「商總兵,這是犬子鄭森,年方二十,生性愚鈍,日後只怕是難成大器,到是叫教商總兵見笑了。」
商毅點點頭,自己猜的果然沒錯,這個年輕人就是後來鄭成功。因此也笑道:「鄭總兵說那裡話,我看令郎氣度不俗,絕非池中之物,日後雛鳳清於老鳳聲,也未必可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