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縱橫篇 第二二六章 排華事件 文 / 木林森444
第二二六章排華事件格式有問題?請點擊這裡
瞭解了商毅的用意之後其他人也就都釋然了其實在中國古代這種撕毀和約的事情發生過很多次漢族也有而異族也有只要是最後能夠獲得勝利基本就不會有人說什麼相反還會受到讚揚因為勝利者都不該被指責的在這方面中國人其實也相當然的現實因此眾人也對商毅的意見也沒有異議周世奇立刻下令榷場方面先挽留清廷的商團然後再準備安排人選擬定自己的條件去和清廷的代表會談
別的事情說完之後李格非出列神色凝重道:「王爺馬尼拉那邊好像出事情了」
商毅怔了一怔道:「馬尼拉出了什麼事情難道是干糸臘人禁止通航了嗎?這不大可能吧」
和直通曰本不一樣南京地區和菲律賓的通航進行得十分順利因為在馬尼拉本來有大量的僑民定居而且還有許多經常來往馬尼拉的中國商人因此華人在當地都有一定的勢力另一方面加上現在商毅大力支持海外貿易的發展在這次通航的背後實際是有官方的推動作用有不少菲律賓的華人也希望得到中國本土的支持和保護因此對這次通航都十分支持在張庚秋等幾個菲律賓華人領袖的帶領下在港口選擇建館地止、費用、關糸等方面也都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而在另一方面現在佔領菲律賓的西班牙人也和曰本不同他們更重視貿易而且西班牙國內年年戰火國庫幾乎消耗殆盡全靠這幾個海外的殖民地支撐著而殖民地的收入來源也主要靠貿易在中國和馬尼拉直接通航之後當然也是對菲律賓有利的因此現任西班牙的菲律賓總督迭戈-法多哈-查孔對此也採用默許的態度
到現在中國和菲律賓通航己有十個多月了通航之後雙方的貿易量果然大漲因為現在中國的商品不用經過其他商人的轉手直接運到馬尼拉無論是數量還是種類都比過去增加了許多但價值卻有所下降由其是在海外最暢銷的絲綢雖然高級絲綢的價格不維持不變但中低級的絲綢價值卻降了二成多雖然在通航之後通過海關運送到馬尼拉的商品都是先出售給當地華人然後再轉賣給其人因此華人也從中受益最大但西班牙人也獲利不小因此商毅是很熟悉西班牙人的需求並不認為他們會禁止和中國通航可能是因為其他事情
李格非道:「回稟王爺當然不是通航的事情而是干係臘人好像又準備對馬尼拉的華人動手了」
商毅聽了也不禁大吃了一驚自己怎麼把這一點給忘了在十七世紀在馬尼拉一共發生了四次比較大規模的華人大屠殺
第一次發生在一六零三年事情的起因是一個很偶然的事件引發了這次馬尼拉華人大屠殺
原來在一六零三年的時候一個叫張嶷的商人不知是出於什麼目地上書當時明朝的萬曆皇帝稱:呂宋有一機易山其上金豆自生萬曆皇帝信以為真下令福建官員前去勘查西班牙人本就對中國頗為忌憚何況當然在菲律賓的華僑己達數萬之眾勢力極尢因此疑心中國以此為借口是與菲律賓的華人聯絡以便裡應外合將西班牙人趕走因此排華情緒漸濃
在一六零三年十月三日不願坐以待斃的華僑爆發大起義但由於缺少武器和軍事經驗他們僅堅持了四十一天因北起義很快演變成一場對華僑的大屠殺在西班牙人的煽動和蒙騙下包括菲律賓土著、日僑在內的各方力量都參與到這次屠殺中據統計在這次大屠殺中被殺的華僑人數在三到四萬之間
在這一次大屠殺之後也使中國商人對菲律賓心存恐懼不在到菲律賓經商對菲律賓本土經濟產生極大的影響物資匱乏、經濟蕭條財政狀況嚴重惡化同時在菲律賓的西班牙人也但心明朝會報復因此派遣使臣到中國來周旋澄清
儘管後來萬曆皇帝查明了馬尼拉大屠殺的真像但由於當時的明朝國力疲憊無力舉兵征討菲律賓同時中國對海外的事務也並不太上心因此只是不痛不癢的對菲律賓當局寫了一份《諭呂宋檄》也就不了了之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又陸續有商船來往馬尼拉通商馬尼拉也逐漸恢復了元氣
從表面上看引發一六零三年的馬尼拉華人大屠殺的原因很偶然其實西班牙殖民者與當地華僑的積怨是長期積累起來的結果
因為菲律賓原來本是明朝的藩屬後來被西班牙人強佔因此西班牙人一直都對中國心懷警惕而菲律賓的華僑人數極多而且也形成了一股龐大的勢力自然也會引起西班牙殖民者的敵視情緒另外中國人靠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在菲律賓也創造了巨大的財富這又會引起了殖民者的貪婪以殖民者凶殘的本性排華、屠華也就會必然發生的
而明朝的縱容和不做為也使得西班牙人對菲律賓華僑的欺壓更加有恃無恐於是在後來的一六三九年;一六六二年一六八六年又先後發生了三次華人大屠殺事仵儘管後三次的屠殺規模比第一次小一些但兩次死難的華教人數也都達到了兩萬人以上另外在這幾次大屠殺事件中馬尼拉的天主教傳教士也起了不小的推波助瀾作用因為在馬尼拉的傳教士眼裡華人都屬於異教徒
儘管華人的人數很多但實力卻不強因為在華人背後缺乏中國zh-ngfu的支持而自身又沒有一個強有力的領導者沒有武裝力量加上內部又不團結相反還有少數華人為了保全自己的個利益不惜充當了西班牙殖民者的走狗因此在每一次大屠殺中儘管華僑都組織了起義反抗但最終還是脫離不了失敗的結果
但讓人非常糾結的是菲律賓的經濟發展和繁華卻又離不開華人和中國的商船因此在每一次大屠殺之後華人的勢力大減而西班牙殖民者又都會假惺惺的做一些修補措施比如釋放部分倖存者發還給他們財產當然主要還是依靠一些漢奸走狗回國去鼓動中國商人到菲律賓來經商
而中國人也確實不是記仇的民族商人又多重利輕義結果每次屠殺之後只用幾年時間中國商船又繼續停靠菲律賓幫助當地恢復經濟而華人又慢慢在菲律賓聚集起來等達到一定的規模之後西班牙殖民者馬上就開始進行新一輪的屠殺說得難聽一點西班牙殖民者對待華人就像是養豬一樣養肥了之後就殺然後再接著養就這樣週而復始
當然菲律賓華僑的處境也是十七世紀以後中國海外華僑遭遇的一個縮影歸根結底還是在於沒有國家的支持僅靠華僑自身的力量遠不是有國家背景的歐州殖民者的對手
如果說十七世紀的前三次馬尼拉華人大屠殺中華人得不到國家支持是因為那時中國正處於明末清初之際國內戰亂不斷國力衰弱想支援馬尼拉的華人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那麼在一六八六年、一七八二年馬尼拉又發生了兩起**的大屠殺事件那個時候的中國正處於號稱歷上最強的康乾盛世時期國為可謂是強盛之極了完全有能力保護自己在海外的子民們但當時的中國統治者依然是毫無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以「聖祖」作為自已廟號的皇帝採取的措施僅僅就是禁止中國人去馬尼拉經商而國家沒有支持華僑的原因則完全是因為沒有海洋意識
到是後來退守台灣的鄭成功曾經想過要保護菲律賓的華僑不僅派人向菲律賓總督下書譴責其殺戮掠奪華僑的罪行嚴令其改邪歸正並且還組織籌備軍隊準備征伐馬尼拉但鄭成功尚未出兵台灣就出現內亂而不久之後鄭成功病逝其子鄭經沒有父親的大志只是安於台灣一隅如果當時鄭成功或鄭經真的出兵攻下了馬尼拉那麼後面的歷史到有可能真要改寫了
商毅在和菲律賓直接通航的時候也曾考慮過這麼做會不會過份刺激西班牙殖民者再引發一場對菲華人的大屠殺但商毅也想到在另一時空裡的四次大屠殺期間分別相隔三十六年、二十三年、二十四年而現在離一六三九年的那場大屠殺還不到十年時間菲律賓的經濟還沒有第二次大屠殺之前的水準而且自己在一六四三年、一六四四年曾兩次擊敗過西班牙軍對西班牙殖民者應該會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因此在最近幾年應該不大可能會再次發生大屠殺事件
因此商毅對此還有些半信半疑道:「這是真的嗎?」
李格非道:「回稟王爺這是張庚秋專程從馬尼拉趕回來告訢我的」
商毅點了點頭道:「立刻請他來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