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龍嘯大明

第四卷 縱橫篇 第二七二章 不解(下) 文 / 木林森444

    眾大臣們退下之後多爾袞也不禁敲了敲額頭只覺得頭疼欲裂現在離南征全部結耒己經過去了一年半多的時間清廷內部的秩序到是都基本正常在幾名漢族大臣的努力工作下各地的農業生產也都在慢慢恢復中百姓開始定居開荒、種田因姑今年國庫中多少也有了一些收入至少文武官員的俸祿都供應得上了

    而且多爾袞也己經下令停止了圈地令和投充法也有利於國內環境的穩定當然實際上該圈的地也差不多都圈光了而且圈到土地的八旗貴族也都己經逼迫大量的百姓充為自己的包衣因此對多爾袞終止了這兩項法令也並沒有多大的扺觸而逃人法剃髮令等法令還繼續執行並且仍然禁止漢人入關進入清廷的所謂「龍興之地」去開荒墾田

    只是現在雖然不打仗了但清廷的軍費開支依然是一個龐大的數字一來是因為要養著近百萬軍隊是一筆龐大的費用二來還要大造火器因此按目前這樣的發展速度想要再度舉行南征致少也要等到五六年甚致是十年之後

    但現在清廷在準備南京方面同樣也在準備而南方和北方相比的優勢在於可以進行工商業和海外貿易雖然多爾袞不懂發展工商業的重大歷史意義但有一點他是明白的那就是經商來錢快因此如果雙方拼發展速度清廷是絕對拼不過南京

    而且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裡清廷也得到證實商毅確實在大力發展工商業和海外貿易每年從中獲利極大僅海關稅入可以高達千萬兩白銀雖然多爾袞對這個數字還有些懷疑但今年他剛剛得到的另外一個數字卻是無可質疑的那就是在今年到目前為止的時間中在南北貿易中清廷花了三百多萬兩白銀用於購買南方的商品而清廷向南京賣出的商品還不足五十萬兩白銀

    雖然今年還沒有完全結束但南京zh&egravengfu每年致少要從清廷賺去二百五十萬兩以上的白銀是鐵定的事實其實早在今年上半年的時候就有人向多爾袞上言停止南北貿易以防清廷的白銀外流以資助敵國多爾袞將這一提議交給大臣們討論但卻遭到了眾烏大臣的反對由其是一些滿族大臣反對猶為激烈最後只好作罷而上言的官員也被革職

    因為南方流入北方的商品多為高檔消費品如瓷器、玻璃品、絲綢等等都深受八旗貴族的喜愛是代表身份的像征比如大尺寸的玻璃鏡都要擺放在正堂顯眼的位置讓來人一眼就能看見而尺寸當然是最大越好如果誰家能有一面一人大小的玻璃鏡絕對是當傳家寶一樣供著如果家裡沒一面鏡子自己都覺得丟人因此八旗貴族也成為南方商品消費的主力也不怕花錢而一但停止了南北貿易也就意味著斷絕了這些商品的來八旗貴族當然不願意

    而在另一方面也是以范家為首的八大皇商努力運作的結果因為清廷的南北貿易都是由他們八家壟斷南方的商品在北方銷量極好而且利潤極大因此八大皇商都不希望停止南北貿易他們當然不敢明言反對但也能通過種種手段使一批八旗貴族為自己代言反對這一提議

    其實多爾袞也喜歡南方的商品家裡有兩面一人高的大玻璃鏡不說連大部房間的窗戶都換了透明玻璃這一點比皇宮還闊氣而且當時也沒得到俱體的數字因此對南北貿易也並不覺有什麼不好花點錢就花點錢吧見有多數人反對也就順理成章的否定了這一提議

    但現在看起來這可不是一點錢而是二三百萬兩銀子大清去年一年的收入也不過就是一千多萬兩白銀商毅這一下就從清廷賺走了二三百萬兩銀子清廷的發展本來就不如南京現在還給人家送錢幫忙當然不行

    為此多爾袞也曾招集過范永斗向他詢問清廷是否也能夠大力發展商業但問題在於現在清廷實在拿不出什麼能在南方出售的商品而北方察哈爾——張家口一線的貿易目前的規模也有限因此也很難從外部賺錢回來這一下多爾袞這才有些意識到問題嚴重了也在開始認真的思考是不是應該停止南北貿易了

    就在多爾袞沉思的時候一個太監抱著一大硌報紙進來道:「攝政王這一批的【杭州時報】送來了」

    多爾袞點了點頭道:「放下吧」

    太監放下報紙轉身退出了敬思殿多爾袞也暫時放下南北貿易的事情去翻看報紙因為現在清廷在南京的情報網絡被破壞了大半因此清廷瞭解南京情況的主要途徑只能通過【杭州時報】了雖然這一點很有有諷刺味道但也沒辦法不過【杭州時報】送到北京至少要晚了二十多天到一個月而每一次新的【杭州時報】送來多爾袞也都會認真閱讀雖然說是要瞭解南京的情況但多爾袞心裡也不得不承認【杭州時報】的內容確實很吸引人比寧完我搞那個什麼【大清時報】要好得多

    在寧完我的建議下多爾袞也辦了一份【大清時報】希望能夠向【杭州時報】那樣成為清廷的口舌

    但【大清時報】發行之後結果卻大出多爾袞的預料除了在一開始的二三期還引起了一點轟動之後然後就每況愈下雖然【大清時報】的發行量現在只有五千份還不到【杭州時報】的十分之一但每一期最多只賣得出兩千來份而有幾期居然連兩千份都沒有賣到事實上還不如偷運到清廷地區暗地出售的【杭州時報】好賣雖然清廷巳經明令規定禁止【杭州時報】在清廷出售但有市場就不愁有買主在私下裡仍有【杭州時報】銷賣有不少地方甚致出現用【大清時報】的封面夾【杭州時報】的內容公然當街叫賣的情況

    這也讓多爾袞非常不滿意他雖然不懂報紙但也知道如果沒有人看那麼這【大清時報】還有什麼用因此多爾袞的心裡也十分鬱悶為什麼在商毅手中弄得很好的東西一到清廷手裡就變了味呢而且對寧完我的表現也大為不滿

    其實寧完我也十分委屈人家【杭州時報】的內容來源多廣zh&egravengfu的各項行政、法令都可以出現在報紙上像這次商毅出征馬尼拉的消息照發不誤可以說啥都敢登而且還有發表相關的評論分柝允許普通人在報紙上發表文章在南京zh&egravengfu的不少大城市裡幾乎每一家茶館酒樓裡面都會安排說書藝人講話當期的【杭州時報】內容以招攬那些不識字但又想瞭解【杭州時報】內容的客人

    但【大清時報】呢說起來是只有兩樣事件不許登就是這也不許登那也不許登結果每一期的內容只能是一些不疼不癢的事情絕大部份內容就是為清廷歌功頌德大唱讚歌結果內容單調重複這樣的報紙別說是看呢?就連聽都沒有人想聽銷量自然是直線下滑了而且這一點還被【杭州時報】抓住進行冷嘲熱諷

    在這個時代就是在歐州報紙也是一個新鮮事物更別說是在中國商毅雖然沒有辦過報紙但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人誰沒和報紙打過交道而且他是釆取開明執政令法公開的策略絕大部份zh&egravengfu的行政法令都通過報紙向社會傳達並且抓住了幾次關建事件大力發展【杭州時報】因此到了這時【杭州時報】己經擁有了六萬餘份的發行量幾乎遍及中國的大部份省份

    雖然這樣的做法確實會向外界洩露一些南京zh&egravengfu的情況動向有不少官員也向商毅表示過了這個擔憂並建議商毅減少【杭州時報】報導的內容但商毅仍然一直堅持政令公開的原則因此也使【杭州時報】在南京zh&egravengfu的統治區內俱有了很高的公信力

    對於一份報紙來說公信力就它賴似生存的基礎因此現在基本上只要是【杭州時報】上刊載的新聞讀者都能夠相信這樣自然就能更好充當zh&egravengfu口舌的角色而從最後取得的效果上來看絕對是得大於失得

    而清廷對報紙的性質特點一無所知只看到了報紙可以代表zh&egravengfu口舌控制話語權的一面於是就以為照著【杭州時報】的樣子依葫蘆畫瓢也搗鼓出一份報紙就能擁有和【杭州時報】一樣的效果但卻從來沒有想過怎樣使報紙能夠吸引讀者建立自己公信力結果全篇都是大話、空話內容單調刻板一點有實質價值的東西都沒有這樣的報紙當然就沒有生存力了

    因此多爾袞看了一份今天送來的【杭州時報】之後又和【大清時報】一對比也不得不承認如果讓自己來選擇恐怕也會去看【杭州時報】而不是【大清時報】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